2023年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笔试重点经典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笔试重点经典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笔试重点经典集.pdf(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笔试重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1 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四特点:L有信息解决的特性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4.有对的应用的特性二、计算机发展经历5 个重要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1.大型机阶段40-50年 代 2.小型机阶段60-70年 代 3.微型机阶段70-80年 代 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5.In tern et阶段(Arpanet是 在 1983年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在 1991年 6 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 1994年 实 现 4 大主干网互连(中国
2、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三、计算机应用领域:1.科 学 计 算 2.事 务 解 决 3.过 程 控 制 4.辅助工程(CAE,CAI,CAT)5.人工智能6.网 络 应 用 7.多媒体应用1.2 计算机硬件系统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2.硬件具有原子的特性,成本低速度快;软件具有比特的特性,成本高速度慢。两者在功能上具有等价性、且具有同步性。3.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芯 片 板 卡 整 机 网 络一、计算机硬件的种类:计算机传统分类:巨型
3、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IEEE1989年分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计算机现实分类:服 务 器(按解决器体系结构分CISCRISCVLIW三种,按结构分刀片式),工作站(基于RISC和 UNIX操作系统的份额专业工作站和基于In te rl和 Windows的 PC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二、计算机指标:1 .字 长(位数)。8位是一个字节,1 6 位是一个字,3 2 位是一个双字长,6 4 位是两个双字长。指 C P U 一次能解决寄、存器能储存3 2 位数据2 .速度。M I P S 是表达单字长定点指
4、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 F L O P S 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B y t e 用 B 表达。4.数据传输率(带宽)。B p s 用 b。5.可靠性。平均无端障时间M T B F 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 T T R来表达。6.产品名称和版本。越高越好。3.微解决器简史:l n t e l 80 80 (8 位)-I n t e l 80 88(1 6 位)一奔 腾(3 2 位)-安 腾(6 4位)三.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重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 RI SC 技术。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2 条 U、V (仅精简指令)整数指令流水线和1 条浮点
5、指令流水线,同时执行多个解决,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毕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线分8 级流水,前 4 点同,后 4 点:二级浮点操作、一级4 舍 5 入及写回浮点运算、一级为犯错报告分支预测。为提高流水线吞吐率,内置分支目的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双C A C H E 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固化常用指令。增强的6 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外部总线增为6 4位。采用P C I 标准的局部总线。错误检测即功能用于校验技
6、术,前者可在内部多处设立偶校验,以保证数据传送对的,后者能通过双工系统的运算结果相比较,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操作。内建能源效率技术。支持多重解决。与 C P U 发展相似,由提高主频到多核解决。四.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6 4位解决机,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 P I C。奔腾系列为32位,精简指 令 技 术 RI SC。286.3 8 6复 杂 指 令 系 统 C I SC 。奔 三 增 长 了:SSE :St r e a m i n g S I M D E xt e n s i o n s 流式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扩展指令。五.主板由五部分组成:C P U,存储器,总线,插槽以及电源。主版的分类:按芯
7、片集分:x 的,按C P U 芯片分,按数据端口:S C S I.E D O、AG P,按主版规格分:带 T的,按C P U 插座分:S o c k e t S l o t 槽,扩展槽分E IS A、P C I、U S B六.网卡重要功能: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信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如形成数据帧,差错校验,发送接受等。实现物理层的功能。1.3计算机软件的组成1 .基本概念:由程序(指令序列组成)和相关文档构成。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核心是操作系统)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桥梁。软件就是指令序列以代码形式储存储存器中。这些指令序列就是程序。2 .常用应用软件
8、:字 解 决:W o r d(微软)、W P S(金山);电子表格:E xc e l(微软)、Lo t u s l-2-3 (Lo t u s)数据库:Ac c e s s(微软)、Lo t u s Ap p r o a c h (Lo t u s);投影演示:P o we r p o i n t (微 软);桌 面 出 版:P u b l i s h e r (微 软)、P a g e M a k e r (Ad o b e);浏 览 器:In t e r n e t E xp l o r e r (微软)、C o m m u n i c a t o r (Ne t s c a p e 即网
9、景)、Fi r e f o x(火狐);金山 W P S 2 0 2 3已不是单纯的字解决软件,而是集成的办公系统软件,类似于微软O f f i c e 组件。3 .软件开发过程(三个阶段):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是决定软件项目是否开发的关键)开发阶段:在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具体设计三个子阶段,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子阶段。前期必须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后期重要形成各种报告。运营阶段:重要任务是软件维护。为了排除软件系统中仍然也许隐含的错误,扩充软件功能。4、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的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
10、。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的程序,速度慢。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进行所有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的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速度快1.4多媒体媒体的概念与分类:(1)媒体的概念:信息的载体(2)媒体的分类:传输媒体、表现媒体、表达媒体、感觉媒体1 .基本概念:有声有色的信息解决与运用技术。2 .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3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C D-R O M 具有A/D 和D/A 转换功能具有高清楚的彩色显示器具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硬件支持4 .音频流和视频流之间的同步叫做“唇同步”,规定音视频之间的
11、偏移在8 0 m s 内;打电话等音频业务,允许的最大时延0.2 5 s,时延抖动小于1 0 m s,否则通话不畅。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J P E 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M P E G:涉及视频、音频和系统,考虑音频和视频同步。P X 6 4 标准:C C I T T 的H.2 6 1 号建议,P为可变参数,目的是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可覆盖整个I S D N 信道。按压缩前后图像的差别可分为无损(信息燧编码法)和有损压缩(预测编码法、变换编码法、矢量量化编码法),按照原理分为嫡编码(无损)、源 编 码(有损)、混合编码。芯片和插卡技术。多媒
12、体操作系统技术。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超文本就是收集、储存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当信息不限于文本时,称为超媒体。超媒体技术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是由称之为结点(n o d e)和表达结点之间联系的链(l i n k)组成的有向图(网络),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浏览、查询和修改等操作。6.超媒体系统的组成: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7.流(式)媒体:把整个音频、视频、3 D 等多媒体文献通过
13、特殊压缩,形成一个个压缩包,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地依次传送。服务模式:P2 P服务模式。优点:不 需要I n t e r n e t 路由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性价比高、易于部署。另一方面可以上传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重要技术目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在数据网络上的有效地传递多媒体信息流。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本章约7个选择题和3 个填空题,约 1 3 分,都是基本概念分析:重要掌握几个问题: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传输技术和覆盖范围、规模。2、基本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树型、环形和星型。3、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的概念,如: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4、一个网络协议的三要
14、素:语法、语义和时序。5.I S O/OS I 参考模型、T CP/I P 模型。2.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计算机网络形成与发展大体分为如下4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可以追述到2 0 世纪5 0 年代。2.第二个阶段以2 0 世纪6 0 年代美国的A P P A N E T与分组互换技术为重要标志。3.第三个阶段从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开始。4.第四个阶段是2 0 世纪90 年代开始。2.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广义定义计算机通信网络、资源共享的观点和用户透明性观点定义分布式计算机系统)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可以互相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性:资源
15、共享。2 .表现特性:计算机网络建立的重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我们判断计算机是否互连成计算机网络,重要是看它们是不是独立的“自治算机”。连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2.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广播式网络(通过一条公共信道实现)和点一点式网络(通过度组存储转发实现)。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一点式网络与广域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2 .按覆盖地理范围和规模分:局 域 网(L A N)、广域网(W A N)、城域网(MA N)、一、广域网的通信子网采用分组互换技术,运用公用分组互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互换网互联。初期计算
16、机网络结构实质上是广域网的结构。广域网的功能:数据解决与数据通信。初期广域网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负责全网的数据解决,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重要涉及主机和终端。主机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控制解决机相连接。终端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解决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毕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解决任务。通信控制解决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被称为网络节点。通信线路为通信解决机之间以及通信解决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广域网的特点和重要技术:L 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规定;2.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规定;3.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
17、;4.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代表性技术:X.2 5 网:公用分组互换网、F R、S M D S,B T S D N、N-I S D N,帧中继:光 纤 A T M:异步传输模式 用于多媒体二、广域网扩大了资源共享的范围,局域网增强了资源共享的深度。局域网的特点和重要技术。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高数据传输率;一般一个单位所有,比较容易使用和维护。重要技术: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网分类: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互换局域网两种,按使用传输介质类型分有线介质局域网和无线介质局域网。三、城域网的特点和重要技术(5)初期的城域网产品重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 D D I,其协议是8 0 2
18、.3 与 8 0 2.5)。(6)各种城域网建设方案有几个相同点: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互换接点采用基于1 P 互换的高速路由互换机或A T M 互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互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三层模式。城域网M A N 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特点:1.几十公里范围内 2.用于连接局域网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微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路由器是网络中最重要的部分。2.2.3 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1 .定义: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达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重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
19、型。拓扑设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有重大影响2 .分类: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广播式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2.2.4、数据传输率和误码率(描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有两个:数据传输率与误码率1 .数据传输率的定义: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 i t/s e c o n d),记作b p 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 l/T(b p 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2 .带宽与数据传输率的关系:奈奎斯特(
20、N y q u i s t)准则:信号在有限带宽、无噪声的信道中传输时,对于二进制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率R m a x 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是I I z)的关系可以写为:R m a x=2*f (bp s)香农定理: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率R m a x 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关系为:R m a x=BXl og 2(1+S/N)其中:B 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功率,n 为噪声功率。3.误 码 率:误码率是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在数值上近似等于P
21、e=N e/N (传错的码元数除以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1)误码率应当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2)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输规定提出误码率规定;在数据传输速率拟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造价越高.(3)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假如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4)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大,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2.3、分组互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在初期广域网的通信子网数据互换方式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两类:电路互换、储存转发互换。存储
22、转发互换又分报文存储转发互换(报文互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互换(分组互换)。电路互换的通信过程:线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线路释放阶段。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互换又分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虚电路是传输分组时建立逻辑连接,有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虚电路拆除三个阶段。2.4、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4.1、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传递互换而指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由三部分组成:(1)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毕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具体说明。2.将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体系
23、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可以运营的一些硬件和软件。)。第一个为I B M 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 N A,3.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层次结构的好处:各层之间互相独立;灵活性好;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各层;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助于促进标准化2.4.2、I S O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0 S I)模型:实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联性、互操作性和应用的移植性。在 0 S I 中,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方法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解决的小问题,采用了三级抽象,既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格说明。实现了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互操作性、与应用的可移植性划分层次的
24、原则是:(1)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O S I 七层:物理层:重要是运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递比特流。(网卡、集线器)数据链路层:分为M A C 和 L L C,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网卡、互换机)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途径。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互连功能,使 用 I P 协 议(路由
25、器)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最关键的一层。可以认为使用T C P 和 U D P 协议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互换。使 用 N E T B I O S 和 W I N S O C K协议表达层:解决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互换信息的表达方式。应用层:应用层是0 S I 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拟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2.4.3、T C P/I P 参考模型特点: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统一的网络地址分派方案;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T C P/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计算机 三级 考试 网络技术 笔试 重点 经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