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山东卷) 含解析.pdf
《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山东卷) 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山东卷) 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高尔基体膜上的R S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 S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受体与R S的结合能力随p H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ATPC.高尔基体内R S受体所在区域的p H比内质网的p H高D.R S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高尔基体膜上的R S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 S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
2、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说 明R S受体和含有短肽序列R S的蛋白质结合,将其从高尔基体运回内质网。且p H升高结合的能力减弱。【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将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即这些蛋白质不应该运输至高尔基体,而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运输至高尔基体并发送至细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A正确;B、细胞通过囊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TP,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R S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 S的蛋白质,R S受 体 与R S的结合能力随p H升高而减弱,如果高尔基体内R S受体所在区域的p H
3、比内质网的pH高,则结合能力减弱,所以可以推测高尔基体内R S受体所在区域的p H比内质网的pH低,C错误;D、通过题干可以得出结论R S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 S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 果R S功能的缺失,则受体不能和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并运回内质网,因此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D正确。故选Co【点睛】2.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 A X完成跨
4、膜运输,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C A X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2+通过C A 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Ca?+通过C A 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C.加 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 过C A X的运输速率变慢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答案】A【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为协助扩散,而Ca2*通 过CAX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Ca2+通 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能量由H+顺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提供,A错误;
5、B、Ca2+通 过CAX的运输进入液泡增加细胞液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正确;C、加 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则液泡中的H+浓度降低,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差减小,为Ca2+通过CAX的运输提供的能量减少,C正确;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需要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来提供,为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o【点睛】3,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KFERQ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a-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酮戊二
6、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B.a-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C.抑 制L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a-酮戊二酸合成酷,调控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可以得出相应的过程,a-酮戊二酸合成酶先形成复合体,与 受 体L结合,进入溶酶体被降解,导致a-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细胞分化.【详解】A、a-酮戊二酸合成酶被溶酶体降解,所以其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 该
7、过程可通过降解a-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说明a-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细胞分化,而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 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臼进入溶酶体被降解,所以如果抑制L基因表达,则复合体不能与受体L结合,不利于降解a-酮戊二酸合成酶,细胞中a-酮戊二酸的含量会升高,C错误;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D正确。故选Co【点睛】4.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现代人的D N 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 N A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D N
8、 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用于研究人类起源及进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有两种B.设 计“引子”的D N A序列信息只能来自核DNAC.设 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 D N A序列D.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D N A可直接与“引子”结合从而被识别【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利用现代人的D N 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 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D N A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D N A中识别并分离出来,所以可以推测 因子”是一段单链DNA序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去探测古人类DNA中是否有与该序列配对的碱基序列。【详解】A、根据分析 引子 是
9、一段DNA序列,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B、由于线粒体中也含有D N A,因此设计 引子 的D N A序列信息还可以来自线粒体DNA,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 利用现代人的D N 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子,说明设计 引子 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D N A序列,C正确;D、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D N A需要经过提取,且在体外经过加热解旋后,才能与“引子”结合,而不能直接与引子结合,D错误。故选Co【点睛】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 N A插入到水稻细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 个D N 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
10、为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M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M培育成植株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T-DNAB.N自交,子一代中含T-D N A的植株占3/4C.M经n(n l)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占l/2nD.M经3次有丝分裂后,含T-D N A且脱氨基位点为A-T的细胞占1/2【答案】D【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T-DNA插入到水稻细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 个D N 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脱氨基过程在细 胞M中只发生一次,所 以M细胞含有T-DNA,且该细胞的脱氨基位点由C-G对变为U-G对,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
11、留复制,原料为脱氧核甘酸(A、T、C、G)。【详解】A、N是由M细胞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没有DNA的丢失,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 细 胞M的某条染色体上,所以M细胞含有T-DNA,因此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T-DNA,A正确;B、N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中含有T D N A,可以记为+,因此N植株关于是否含有T-DNA的基因型记为+-,如果自交,则子代中相关的基因型为+:+-:-=1:2:1,有 利的植 株 含T-DNA,B正确;C、M中只有1个DNA分子上的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所以复制n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有2n个,但脱氨基位点为A-U的细胞的只有1个,所以这种细胞的比例为V2。,C正确
12、;D、如果M经3次有丝分裂后,形成子细胞有8个,由于M细 胞DNA分子单链上的一个C脱去氨基变为U,所以是G和U配对,所以复制三次后,有4个细胞脱氨基位点为C-G,3个细胞脱氨基位点为A-T,1个细胞脱氨基位点为U-A,因此含T-D N A且脱氨基位点为A-T的细胞占物,D错误。故选D。【点睛】6.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 :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 :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
13、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 i,下列关于B的说法错误的是()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二倍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属于测交;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 :1,则星眼为显性性状,且星眼基因纯合致死,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
14、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可知缺刻翅为显性性状,正常翅为隐性性状,且缺刻翅雄果蝇致死,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雌蝇中没有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详解】A、亲本星眼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 a X B x 星眼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 aX b Y,则F i中星眼缺刻翅果蝇(只有雌蝇,基因型为A aX B x 比例为加x g=羽)与圆眼正常翅果蝇(g aaX b X b、y9 aaXbY)数/量相等,A 正确;B、雌果蝇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X b X:在雌果蝇中所占比例为3 xj/2=烧,B正确;C、由于缺刻
15、翅雄果蝇致死,故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2倍,C正确;D,Fi中XBXb:XbXb:XbY=l:1:1,则缺刻翅基因X8的基因频率为V(2x2+1)=班,D错误。故选D。7.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答案
16、】C【分析】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如图所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是非条件发射。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详解】A、膝跳反射一共有2个神经元参与,缩手反射有3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的突触数目少,都是非条件反射,因此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A正确;B、患者由于谷氨酰胺增多,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所以应该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B正确;C、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没有作用于脑组织,所以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不能减轻脑组织水肿,C错误;
17、D、如果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其中的氨基酸脱氢产生的氨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加重病情,所以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D正确。故选C【点睛】8.体 外实验研究发现,丫-氨基丁酸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胰岛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 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胰 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随转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强C.胰 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D.胰 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答案】B【分析】胰 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 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一个体细胞的基因是相同的,但表达的基因不同。【详解】A、同
18、一个体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表达的基因冉,因此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氨基丁酸诱导了相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B、胰岛A细胞合成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合成胰高血糖素的能力逐渐减弱,B错误;C、由于胰岛A细胞可以转化为胰岛B细胞,所以可以推测在合适的条件下,胰 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C正确;D、胰岛素是动物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D正确。故选Bo【点睛】9.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
19、、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篇的叶片B.乙可通过发酵获得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D.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答案】B【分析】分析题意: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甲是细胞分裂素;乙可解除种子休眠,是赤霉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植株生长,是生长素;丁可促进叶片衰老,是脱落酸。【详解】A、甲是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错误;B、乙是赤霉素,可通过某些微生物发酵获得,B正确;C、丙是生长素,丁是脱落酸,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减弱,丁的作用增强,C错误;D、乙是赤霉素,夏季炎热条件下,乙可促进小麦种子发
20、芽,丁抑制发芽,D错误。故选B。1 0.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OIX)卿菰林耀甲藻-乙藻-丙藻20时间(天)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 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答案】A【分析】题干分析,L玻璃缸不放螺,做空白对照,M中放入100只螺,则M中藻类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21、为甲藻数量增加,乙藻和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藻数量减少,乙藻数量先升后降,丙藻数量慢慢上升,据此答题。【详解】A B、结合两图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且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B错误;C、图 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主要原因是引入了螺的捕食使数量下降,C错误;D、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无机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故选A。【点睛】1 1.调查一公顷范围内
22、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 9只鼠,第二次捕获3 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6 6只/公顷B.7 7只/公顷C.8 3只/公顷D.8 8只/公顷【答案】B【分析】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 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
23、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 9只鼠 中 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39-5=34只,第二次捕获3 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 5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5)/X=l%4,解 得X=77.07,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7 7只/公顷。B正确。故选B。1 2.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B.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野生型酵母菌C.葡萄酒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D.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答
24、案】D【分析】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条件:温度18-25,先通气后密闭。通气阶段,酵母菌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大量繁殖,密闭阶段发酵产生酒精。pH最好是弱酸性。【详解】A、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大量繁殖,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故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A正确;B、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B正确;C、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颜色,C正确;D、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D。13.粗提取D N A时,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储水并搅拌,过滤后所得滤液进行下列处理后再进行过滤,在得到的滤液中
25、加入特定试剂后容易提取出D N 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的处理方式是()A,加入适量的木瓜蛋白酶B.3740的水浴箱中保温1 0-1 5分钟C.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的酒精D.加 入N aC l调节浓度至2mol/L过滤调节滤液中N aC l浓度至0.14mol/L【答案】A【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l)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 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详解】A、木瓜蛋白酶可以水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年高考真题生物山东卷 含解析 2021 年高 考真题 生物 山东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