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预测卷05(福建卷)(解析版).pdf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预测卷05(福建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预测卷05(福建卷)(解析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仿真演练】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预测卷(福建卷)(总分:100分 时 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 的材质为Fe3O4B.抱朴子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指的是Ca(OH)2D.汉书中“高奴县有消水可燃”,这里的“滴水”指的是石油【答案】C【解析】A.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司南中“杓”所用材质为Fe.Q4,选项A 正确:B.“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2、发生了硫酸铜和铁的置换,曾青是硫酸铜,是可溶性铜盐,选 项 B 正确;C.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石灰”指的是碳酸钙,选项C 错误;D.汉书 中“高奴县有滴水可燃“治水 可以燃烧,是指石油,石油是燃的混合物能够燃烧,选项D 正确;答案选C。2.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1,4-二氧杂螺 2,2丙烷的结构简式为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3moi02B.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2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该有机物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该有机物与HCOO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3H4。2,Imol该有机物完全燃
3、烧需要3 mo i A 项正确;B.在该物质分子中只有2 个碳原子上分别含有2 个氢原子,其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所以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2 种,B 项正确;C.由于该分子中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其结构与CHa中的碳原子类似,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因此不可能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C 项错误;D.H C O O C H =C H 2的分子式也是C 3 H4c)2,二者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故选C。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L 2 L苯的分子数目为O$NAB.18 gH所含的中子
4、数为I O N、C.7 g乙烯和C 4 L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的总数为NAD.含1 0 m o i H,S。,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的S O?分子的数目为5NA【答案】C【解析】A.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故A错;B.1个H z,O有1 0中子,H z娑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1 8g H 2*0的物质的量为吁=0 9n o l,所以含的中子数为9 5,B错;2 0 g/m o lC.乙烯和c 4 H 8的最简式均为C H 2,7 g混合气体可认为最1 J:o=0-5 m o l C H 2,所以H原子有I m o l,故C正确;D.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变成稀硫酸不再反应,故参
5、加反应的硫酸少于l O m o l,产生的S O?少于5 m o l,故D错;正确答案选C。4.下图分别代表澳甲烷和2溪叔丁烷发生水解的反应历程。I.CH3Br+N a O H CH3O H+N a BrI I.(CH 3)3 CBi+N a O H T(CH 3)3 CO H+N a Br能 6-6;S HO-CHj-Br)二 zyCHaBr+OH-、.V_ CHjOH+Br-I 的反应历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叔丁醇既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还能被催化氧化成酮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I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C.增大N a O H溶液的浓度,可使反应I和H的速率都
6、增大D.反应过程中反应I和H都有CBr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答案】D【解析】A.叔丁醇中宜接与羟基相连的碳上无H 原子,不能被催化氧化成酮,故 A 错误;B.反应I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I 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故 B 错误;C.反应II卤代嫌先自身转变为过渡态,然后氢氧根与过渡态的烧结合,氢氧化钠不直接和卤代燃一起转化到活化态,所以增加氢氧化钠的浓度不能使II速率增大,故 c 错误:D.反应过程中反应I 和 II都是卤代燃转化为醇,即都存在C-Br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故 D 正确;故选:D。5.常 温 下,
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中性溶液:Fe3+s B a、C r、NO;B.能使pH试纸变深红的溶液:K,Na,、CrO;-C.pH=13的NaOH溶 液:Na,C、SO;、A1O-D.c(0H)衣 T的 溶 液:Ca2+K、NO?、CHCOO【答案】C【解析】A.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澄清透明的中性溶液不可能存在铁离子,故 A 错误;B.能使pH 试纸变深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铭酸根离子会转化为重铭酸根离子,重铭酸根离子会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C.Na+、C r、S O:、A10;四种离子在pH 为 13的氢氧化钠
8、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 c 正确:D.c(OH)卮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亚硝酸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故选Co6.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所用仪器或相关操作合理的是ABCD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比较Zn与 C u的金属性强弱制备无水氯化铝用 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答案】B【解析】A.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B.用原电池反应可以比较锌与铜的金属性强弱,故B正确;C.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蒸发时氯化氢受热挥发,水解平衡不断右移,促使氯化铝水解趋于完全得到氢氧化铝,无法制得
9、无水氯化铝,故C错误;D.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溶液,且眼睛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B。7.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大阴离子的盐可作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显示了优良的循环性能,某种大阴离子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Y、Z位于同一周期,Y、W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Z Y 一一Z X W 一YI IIz Y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YZB.W2Y;,中的氧元素有两种价态C.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Y的氢化物的沸点D.Imol该离子含有电子的数目为74NA【答案】C【解析】从阴离
10、子的结构分析,W形成六个共价键,为硫元素,X形成四个共价键,一般为碳元素,Y形成2个共价键,且Y、W位于同一主族,所以是氧元素,Z形成一个共价键,是氟元素。【详解】A.简单离子中,硫离子半径大,氧离子和氟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分析,半径关系为W Y Z,A正确;B.S z O:中有过氧键,因此氧有两种价态,B正确;C.碳元素的氢化物为烧类,沸点不一定低于H z O或H 2O 2,C错误;D.1个该离子中含有7 4个电子,D正确;故选C。8.明(N 2H 4)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设其在酸性溶液中以N?H;形式存在。利用如图电解装置,N2H;可将U 0;+转化为U 4+(N
11、?H;转化为N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钛板质子交换膜 镀拍钛网A.镀铜钛网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 e-=N 2f+5 H+B.标准状况下,若生成1 1.2L N 2,则有2m o i H+从镀伯钛网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钛板C.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 H减小D.在该电解装置中,N 2H;还原性强于H 2O【答案】C【解析】A.镀柏钛网外接电源的正极,可知镀钳钛网是阳极,其电极反应式是还原剂失电子,故其电解反应式为N 2H s-4 e-=N 2T+5 H+,故A正确;B.钛板外接电源负极,是电解池的阴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 U 0;+8 H+4 e-=2 U4+4 H2O,故电解池总
12、反应式为2 U O+8 H*+N 2 H;=2 U 4+N 2 T+5 H+4 H 2 O,标准状况下,若生成2 2.4 L N 2,需消耗4 m o i H+,则若生成I I.2 L N 2,则消耗电子2 m o i H+,则有2 m o i H+从镀钳钛网通过质子交换膜流向钛板,故B正确;C.从电解反应式来看2 U O;+8 H+N 2 H;=2 U +N 2 T+5 H+4 H 2 O,电解过程中消耗氢离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 H增大,故C错误;D.在该电解装置中,是N 2 H;失去电子,而不是水,故D正确:本题答案C。9.用某种含铁烧渣(主要含F e z C h和少量S i C
13、 h)制取颜料铁黄(F e O O 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斜 1W 足 量 氮 率&气烧渣一*1|4.;T_ _ _ _ _r I _酸 浸IT 还原 i 睁 叶 一|制帽!H过产2-E q O O HJ T的豪寒 褥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加快“酸浸”反应的速率,可以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B.可,以用KSCN检验 还原”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Fe3+C.“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D.“过滤2”所得滤液中主要含有的阳离子是NH;【答案】C【解析】含铁烧渣(主要含FezCh和少量SiCh)加 H2sCh溶液进行酸浸,SiCh和硫酸不反应,FezCh和硫酸
14、反应得到Fe2(SC4)3,加 FeSz进行还原得到S、FeSCU,过滤除去S、SiCh得到FeSCh溶液,FeSCh溶液加足量氨水、空气反应,过滤得到FeOOH。A.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总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几率,都可加快酸溶的速率,故 A 正确:B.铁离子与KSCN溶液作用出现血红色,可以用KSCN检验“还原”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故 B 正确;C.滤液中通入空气氧化,同时加入氨水调节pH生成FeOOH沉淀,没有铁离子生成,故 C错误;D.滤液中通入空气氧化,同时加入氨水调节pH生成FeOOH沉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8NH3 H2O+O2=8NH
15、:+4FeOOH i+2H2O,因此“过滤2”所得滤液中主要含有的阳离子是NH:,故 D 正确;1 0.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用 0.100 mol/L的 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C 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A 点B.由PA段电导率变化趋势可知,K+的导电能力强于H+C.A 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 mol-L-1D.B 点溶液中:c(K+)c(O
16、H)c(CH3COO)c(H+)【答案】D【解析】A.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比强酸HC1的小。在开始滴定时电导率小于,说明是醋酸的滴定曲线,是 HC1的滴定曲线。当加入KOH溶液体积至20 m L时,二者都是恰好反应产生盐。A 点CH3co0K是强碱弱酸盐,C 点是K。是强酸强碱盐,CH3co0K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KCI不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所以相同温度下,A 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C,A 错误;B.PA段电导率增加,是由于开始时CH3co0H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了浓度较小,溶液导电能力较弱,随着KOH的滴入,弱酸CH3COOH与
17、 KOH发生中和反应产生CH3coOK,产生了大量自由移动的CH3co0-、K+,溶液中自由移动的圈子浓度增大,因而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而不能说K+的导电能力强于H+,B 错误;C.A 点为CH3co0K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H3coO-)+c(OH)=c(H+)+c(K+),根据K+在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可知c(K+)=粤粤=0.050m ol/L,所以20.OOmL+20.00mLc(CH3COO)+c(OH)-c(H+)=c(K+)=0.050mol/L,C 错误;D.B 点溶液为KOH、CH3coOK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根据元素守恒可知,(K,)最大;CH3coOK是强碱弱酸盐
18、,CH3coO-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使溶液c(OH)增大,最终达到平衡时c(OH)c(H+),且盐电离产生的c(CH3co0-)大于水电离产生的c(H+),故溶液中离子浓度:c(K+)c(CH3COO)c(H+),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 60分。11.(13分)利用火法炼铜后产生的含锌铜烟尘(主要成分为ZnO、CuO和少量铁的氧化物)制备活性氧化锌(Z nO),同时回收硫酸俊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稀硫酸 H2O2试剂aN H 4 H C O 3含锌铜预处理烟 尘-二溶 解 一残渣步 瞿 I滤*I*步骤I I滤渣n步骤山 丽砰f 活性氧化锌一系列操作 a访
19、1M.曰/上滤液I-硫酸镂晶体已知:2 5。(3 时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浓度c 与 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4)3溶液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蓝;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0.2mol/L 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但振荡后红色迅速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猜想第ii步出现的异常现象是由于溶液中的C u干扰了检验Fe+的现象。该同学又继续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操作现象操作现象实验211 mL 0.2 mol/LKSCN_1 mL 0.05 mol/LCuSO4开始时溶液呈绿色,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变为黄色。实验3一 5滴 0.05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化学 模拟 预测 05 福建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