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册.pdf
《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下册全册.pdf(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儿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括号的使用。教学难点:综合算式的应用。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时安排:1、
2、解决问题.1课时2、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1课时3、乘加、乘减应用题.1课时4、解决问题练习课.1课时5、第一单元测试.2课时6、第一单元试卷讲评.2课时一、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累计课时数(1)教材分析:课本第4页例1,教学两步应用题。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地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
3、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具学具:游乐园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游乐园吗?(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问题预设: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2、出示自探提示,学生独立探究。观察情境图:(1)
4、原来有多少人在看戏?(2)后来看戏的人怎样变化了?(3)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请你试着列式计算。二、解疑合探(1 5 分钟)学生自探结束后,逐题交流。(1)教师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交流后,把应用题口述下来。(原来有2 2 人在看木偶戏,后来又来了 1 3 人,不一会儿有6个同学先走了,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原来有2 2 人在看木偶戏,不一会儿有6 个同学先走了,后来又来了 1 3 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一:2 2+1 3=3 5 (人)3 5-6=2 9 (人)方法二:2 2-6=1 6 (人)1 6+1 3
5、=2 9 (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2 2+1 3-6 2 2-6+1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7)小结。三、质疑再探(4分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第4 页例1。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用 1 3-6=7 (人)2 2+7=2 9(人)对吗?)请学生帮忙说一说。问题预设: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步和列综合式两种方法,以后我们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呢?四、运用拓展(1 0 分钟)(一)我当小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
6、习,你能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给你的同桌初一道题考考他吗?(二)教师供题。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例1 :原来有2 2人在看木偶戏,不一会儿有6个同学先走了,后来又来了 1 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原 来 有2 2人在看木偶戏,后来又来了 1 3人,不一会儿有6个同学先走
7、了,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方法一:2 2-6=1 6 (人)方法二:2 2+1 3=3 5 (人)1 6+1 3=2 9(人)3 5-6=2 9(人)(1)2 2-6+1 3=2 9(人)(2)2 2+1 3-6=2 9(人)答:现在看戏的有2 9人。答:现在看戏的有2 9人。教后反思:2、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累计课时数(2)教材分析:这节课学习例2,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例1,初步学会用综合法分析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学习例2难度不大,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景,解 决“还剩多少个“这个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
8、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分析题意,会找出中间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分析题意,会找出中间问题。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2分钟)1、出示例2,导入新课。读了这道例题,你有什么疑问?问题预设:(1)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应用题?(2)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有几种方法?(3)解答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2、出示自探提示,学生独立探究:题中已知了什么条件?所求的是什么问题?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根据自探提示,自学课本。教师巡回辅导学
9、困生解题。二、解疑合探(1 3 分钟)1、学生自探结束后,师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面包房里一共有5 4 个面包,卖出去2 2 个,又卖出去8个,还剩多少个?”有5 4 个面包卖出后减少了多少个?用(减)法求还剩多少个?列式为:5 4-2 2=3 2 (个)又卖了 8 个,还剩几个?想:从儿个里面再去掉8 个?怎么列式?学生:从剩下的3 2 个里面去掉8个,还剩2 4 个,列式是:“3 2-8=2 4 (个)”把两个算式综合起来是:5 4-2 2-8=2 4 (个)这个算式还是先算5 4-2 2=3 2,然后算3 2-8=2 4小结:一道这样的题,有三个条件,一个问题,解决这种问题,要列两个式子
10、,写一个答案。还可以这样解答:8+2 2=3 0 (个)5 4-3 0=2 4 (个)写综合式时,要想先算加法,就要把8+2 2 用括号括起来。综合算式5 4 (8+2 2)=2 4 (个)告诉学生小括号有一个起先算的作用。小结,学生齐读:(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题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尝试做练习一的第2 题。说说你对这道题的理解。说出你的疑问,大家来探讨。三、质疑再探(3 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四、运 用 拓 展(1 2分钟)(一)我当小老师。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给你的同桌初一道题考考他。(二)教师供题。1、请你来算帐2、食堂买来3 2袋面粉,吃
11、 掉4 5袋,?(先补上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计算。)鸡腿蛋筒原有9 49 0卖出6 88 6又卖出1 44 2现在3、小林有8 5张邮票,送给小华3 2张邮票,小林还剩儿张?(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和以前的不一样。请小朋友找区别。区别:有3个条件,但只有一个问题。其中隐藏了一个问题。板书设计: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1、(1)5 4-2 2=3 2 (个)3 2-8=2 4 (个)答:-或 5 4-2 2-8=2 4 (个)答:强调:(2)2 2+8=3 0 (个)5 4-3 0=2 4 (个)答:O或 5 4-(2 2+8)=2 4 (个)答:O写综合式时
12、,要想先算加法就要把8+2 2用括号括起来。教后反思:一、解决问题3、乘加、乘减应用题累计课时数(3)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教科书第8 页 例 3。教材分析:教材出现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学重点: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 页 例 3 的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设
13、 疑 自 探(10分钟)1、复习。(1)商店里有4 盒乒乓球,每 盒 6 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 出 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要求学生先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同时指名演板。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2、这节课我们学习乘加、乘减的应用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有关的哪些知识?问题预设:怎样做这类应用题?与加、减应用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3、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形成并出示自探提示和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小黑板出示)自探提示:(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2)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14、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3)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4)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怎样列式?(5)请你列综合算式解答。请同学们根据自探提示独立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3分钟)1、对照以上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小结:解答这一道应用题时先用乘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
15、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一做。(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三、质疑再探(2 分钟)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问题预设:如果乘法在后面先算什么呢?)四、运用拓展(1 5 分钟)(-)我当小老师。1、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请同学解答,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师在评讲时及时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2、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并列式。如:(1)树上有1 0 只小鸟,飞走了 4 只,又飞来3 只
16、小鸟,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 0-4+3(2)花丛中有一些小蜜蜂,有两个花丛的蜜蜂是4 只,还有一个花丛的蜜蜂是3 只。花丛中一共有多少小蜜蜂?列式:4X 2+3()教师供题。1、完成教科书第1 0页练习二的第1 题。(1)看图口头编题:爸爸,妈妈和大熊都掰了 9 个玉米,小熊掰了6 个玉米,小熊一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4)列式计算:9 X 3=2 7(个)2 7+6=3 3(个)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3 X 9+6=3 3 (个)2、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
17、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 8间,现在一共有多少间?3、刘老师有5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 1 7个,还剩多少个?4、文具店原有钢笔4 0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5、同学们做了 5盒大红花,每盒装9朵,送三好学生3 2朵,还剩下多少朵?6、育红小学有4个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三)课堂小结通过刚才师生的共同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设计:3、乘加、乘减应用题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3X4=12(人)12+7=19(人)或:3X4+7
18、=19(人)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教后反思:4、解决问题(练习课)累计课时数(4)教材分析: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巩固乘加、乘减应用题。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列式解答应用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强调乘加乘减必需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教学难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19、。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情境图、小黑板、卡片。教学过程:一、设 疑 自 探(15分钟)1、导课:出示练习插图、情境图、师:春天到了,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郊外的草地上去看看,看谁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问题预设:草地上有几朵红花?树上有几只小鸟?图中有几只蜜蜂?教师:同学们真爱动脑,提的问题非常好,老师把大家提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就形成了自探提示。出示自探提示,看哪位小朋友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1)想一想图中的情景是什么意思?(2)树上有几只小鸟怎样求?(3)图中有儿只蜜蜂怎样求?(4)草地上有几朵红花怎样求?(5)图中共有几只小鸟怎样求?二、解 疑 合 探(10分钟)1、学生自
20、探结束后,找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教师随机板书:(1)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1 0-4+3=9 (只)答:现在树上有9只小鸟。(2)一共有几只蜜蜂?3 X 4-1=1 1 (只)或 2 X 4+3=1 1 (只)答:一 共 有1 1只蜜蜂。(3)一共有几朵花?4+5+2=1 1 (朵)答:一 共 有1 1朵花。2、重点地方老师强调并板书:(1)做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如果是加减混合的,就按从做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乘法的要先算乘法,有小括号的就先算括号里边的。(2)列综合算式时,如果先算后面的加法或减法,要把后面的用小括号括住。三、质 疑 再 探(3分钟)通过这节的练习,你还有哪些不
21、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问题预设:我不知道列综合算式时,什么时候加小括号?)(写成综合算式后,如果先算后面的加法或减法,根据运算顺序又不能先算时要把后面的加法或减法用小括号括住。)例如:2 9+3 4=6 3 9 4-6 3=3 1列成综合式是:9 4-2 9+3 4这样不 能 先 算2 9+3 4要 把 后 面 的 加 法 用 小 括 号 括 住 而 成 为:9 4-(2 9+3 4)四、运 用 拓 展(1 3分钟)(一)我当小老师。现在同学们完全有能力当个小老师,给你的同桌出一道题考考他。(二)教师供题。1、出示第11页 第 3 题。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
22、想的?学生交流讨论。2、完成第4 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3、完成第5 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3X9-2=25(个)9X2+7=25(个)9+9+7=25(个).(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吗?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练习课(1)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10-4+3=9(只)答:现在树上有9 只小鸟。(2)一共有几只蜜蜂?3X4-1=11(只)或 2X4+3=11(只)答:一 共 有 11只蜜蜂。(3)一共有几朵花?4+5+2=11(朵)答:一 共 有 11朵花。教后反思:第一
23、单元测试题累计课时数(5-6)一、填空题1.竖式计算,在(1)2 5 +3 7 +1 9 =2 5+3 7)+1 9-1)(4)7 5-3 8-1 9=7 5一 3 81 )一 1 9飞5)里填上得数.(2)9 0-3 7-2 8=(3)5+9 4-4 9 =5+9 4I )-49()(6)3 9+4 5-5 7=3 9+4 5()一 5 71 )2.依次在口里填上得数.+9 +9 +9 +9 +9 +9+9 +99 3 .在。里填上,,“”、124-6084-25X20164-25X5025+2543+7+16065三、解 决 问 题。()羊 的 只 数 是()羊“1 20 o4、当学生回答
24、自探(4)题有困难时,可以同桌讨论解决。板书:两个整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比不出大小,就接着看下一位。三、质 疑 再 探(4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四、运 用 拓 展(1 0分钟)1、我当小老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能给同桌出道题目考考他吗?2、练一练:(1)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45 9 O 45 6 7 30 O 7 8 0320 0 30 2 6 5 0 1 0 1(2)完成做一做。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 0页 的 第1题。(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练习课本第7 0页的第2题。3、
25、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比较千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位数不同的数,哪个数位数多哪个数就大。第二种: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们的下一位,谁大、谁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板书设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 0 0 Q 1 0 0 0 21 0。1 20 7 6 8。7 6 21、位数不同的数,哪个数位数多哪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进行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再看它们的下一位,谁大、谁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案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