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系列.ppt
《佛学常识系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学常识系列.ppt(1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佛 学 常 识主讲:明 法时间:2011年11月14日本 讲 纲 要第一课、佛教常见名词第二课、佛教发展简史第三课、佛教派系与佛法传播第四课、佛教基本教义第五课、佛教的价值体系第一课、佛教常见名词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佛教是一种教育,教育目的就是为令一切众生都能达到佛陀那样至善圆满的境界。佛陀与一切众生之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善恶业报规律上是平等的,众生若能依教修行也可以成为像佛陀那样的老师。众生:是指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众缘”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做“有情”。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
2、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1,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称为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四圣佛 缘觉 声闻 菩萨六种凡夫简称“六凡”,通常说的六道轮回也就是指这六道。六凡天道畜生道地狱道鬼道修罗道人道十法界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界。二、菩萨法界:自觉、觉他而觉行未圆满的境界。三、缘觉法界:修十二因缘观达到解脱生死之境界。四、声闻法界: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解脱生死之境界。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禅悦之境界。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七、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境界。八、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
3、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也。十,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报有十种不同,故谓之“十法界”。菩萨声闻人道鬼道地狱道畜生道修罗道天道缘觉佛心 尽管生命层次有差别。而且每个层次的福报、智慧、寿命长短以及生存与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业力的规律是平等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命层次之高低是可以通过各种行为相互转化的。不平等的生命现象是由不平等的行为造成的,如果把我们的现有生命状态看成是一种结果,那么必然会有跟这个结果相应的诸多原因。2,佛教的业果论三业行为(1)十界圣凡谁主沉浮?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1,从行为的
4、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2)佛教的业果流程根尘识身口意三业是如何造善恶业的?是依着感官接触外境生起错误认知作出种种善恶夹杂的行为。佛教中叫做根尘相对生妄分别而起惑造业。根指六根,尘六尘,妄分别指六识。六根:根,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六种: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认识,故谓眼根。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认识,故谓耳根。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认识,故谓鼻根。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认识,故谓舌根。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认识,故谓身根。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认
5、识,故谓意根。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六尘:尘即染污之义。因外境能令感官产生种种欲望,所以把外在境界叫做尘。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声等,是名声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四、味尘:谓种种美味等是名味尘。五、触尘:令肢体产生冷暖涩滑等感触的境界。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是名法尘。六识六根与六种境界相对,产生六种认识叫做六识。一、眼识:眼根对色尘生认识叫眼识。二、耳识:耳根对声尘生认识叫耳识。三、鼻识:鼻根对香尘生认识叫鼻识。四、舌识:舌根对味
6、尘生认识叫舌识。五、身识:身根对触尘生认识叫身识。六、意识:意根对法尘生认识叫意识。六根清净:即六种感官与外境相对时,不于境中生起喜欢或不喜欢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六根不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凡夫莫不如此。3,佛教原素论四大、五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
7、是因缘条件和合而存在。四大不调:在佛教的一般语境中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也有称法体违和的。也就是指色身的生态失衡。五蕴:色、受、想、行、识。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触想触、
8、着法想法也。)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四大五蕴所成,四大为万物之基本属性,五蕴为万物之分类方式。4,佛教之世界观大千世界合称三千大千世界,略称大千界、大千,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古代印度人以四大洲及日月诸天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今之俗语乃袭用佛教“大千世界”一词,转用于形容人间之纷纭诸相。小千、中千、大千并提,则称三千大千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
9、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5,佛教的宇宙起源论缘起 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自诸多条件和合而起,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佛教中有四缘之说:因缘:主因,内因。增上缘:助缘,外缘。所缘缘:所缘指外境,外境为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生 起之助缘。
10、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生。6,佛教轮回说十二因缘 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2行(造作诸业)3 识(业识投胎)4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5六入(长成眼等六根人形)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7 受(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8 爱(对境生爱欲)9取(追求造作)10 有(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11 生(再受未来五蕴身)12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三世两重因果未来果老死生现在因有取爱现在果受触六入名色识过去因行无明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7,佛教的典籍三藏三藏是佛教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划分为经藏,律藏,论藏。经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定学”。如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法华经、华严经等,有佛说
11、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到佛陀认可的。律指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就是戒与律。戒是个人行为准则,生活中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的尺度。律是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务之依据。戒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人受的戒为五戒、八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出家人受的戒为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新出家的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沙弥戒,二十岁后受的大戒二百五十条,叫做比丘戒,还有十重四十八轻叫做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合称为三坛大戒。论就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术语可以分为“释经论”与“宗经论”。如
12、阿弥陀经白话解、金刚经讲义、法华经句解、大乘玄论、维摩经玄疏等。三藏法师: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三藏法师。8,佛教的信仰对像三宝:佛、法、僧称为三宝。佛: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述的一切佛教典籍,如法华经,金刚经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等。僧: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出家人中有贤圣僧与凡夫僧之别。贤圣僧: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就,达到“圣位”或“贤位”的境界的人。如我们近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等。凡夫僧: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不到圣位贤位,还有很多习气毛病的出家人。虚云老禅师印顺导师弘一大师能海上师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13、归依:归投依靠的意思。归依佛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佛,终不更归依其余外道、天神。归依法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归依僧: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外道。9,佛教的伦理思想佛教伦理思
14、想可分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1)规范伦理“五戒”、“十善”、“八关斋戒”、“十戒”、“具足戒”以及中国化的丛林清规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培养仁爱之心,不偷盗培养廉洁之德、不邪淫培养贞操之念、不妄语培养诚信之怀、不饮酒培养理智之风。这五条若于世俗社会推广将大大改善社会风气,任何时空都不会过时。时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等不好现象,其时总不出杀盗淫妄酒五个字。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十善是在五戒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关于语言方面的戒条,分出四个,除了“不
15、妄言”与五戒同,又增加“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如“绮语”,即花言巧语,会误导别人做出不正确的判断与决定,“两舌”挑拨是非,加重人际间之压力;“恶口”伤害别人信心与尊严,也会恶化人际关系。后面的“不贪”、“不嗔”、“不痴”则属于对自我内心的一种约束,“不贪”是指面对自己喜欢的外境不生贪着之心,因有贪着心就会有追求,有追求就可能引起矛盾冲突造种种恶业;“不嗔”指面对不好环境或人事物时,不生嗔恨之心,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必为自己惹麻烦;“不痴”是指不痴迷于种种境界与外在诱惑,也就是不被外境迷惑,要时时保持理智冷静的头脑处理各种事情。(2)德性伦理“平等”、“四无量心”、“六度
16、”、“四摄”等。平等:即佛教对一切众生的态度。佛教说众生平等,认为一切生命在因果规律上都是平等的,不平等的表象只是不同的行为所致,任何一众生都可以遵循善因善果的规律改善自身处境,提升生命品质。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即在本质上肯定了人的后天行为的价值与意义。贫富贵贱无种姓,只在寸心得失;四圣六凡无自性,皆因染净缘起。平等这一思想是弱势群体的强心针,也是强势者的冷静剂,在维系社会伦理、稳定人心、保持人们的理性态度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四无量心拓宽心胸的方式四无量心:是指佛教徒要培养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态,是对一切众生作意的所以称为无量,观修的对象无量,因此心量也无量。慈无量心: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或观想一切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学 常识 系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