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1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课 题: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 5页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教学难点: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口头数数1、师: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2、同桌互相数。3、指名数。二、看图数数1、激发兴趣。(出示挂图)(1)提问:
2、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你看见了什么?(2)指名描述,全班交流。2、数图中的数量(1)数数量是1的事物。师:有几面国旗?出示一面国旗并加上圈。有几位老师?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提问:数字“1”还可以表示什么呢?(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有多少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3)总结方法交流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小结:一个一个按顺序数才能又对又快。(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3、认读1 1 0 各数。(1)结合板书,齐读1 1 0 各数。(2)指名认读。(3)问:在这1 0 个数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可以用它来表
3、示什么?4、数教室里的实物。(1)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2)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三、拓展运用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数1-1 0 的物体的个数。在这1 0 个数字中,你最喜欢哪个数字?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如:我有1 0 个手指,我们小组有8 人,等等。2、指名说一说。四、课堂总结师: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巩固深化1、游戏:火车钻山洞(1)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 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
4、停,说对了再通过。(2)各小组轮流进行,评出文明小组。2、数水果,摘水果(出示画好的一棵树)师: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第一单元:比一比第2课时课 题:比一比教学内容:比多少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会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教具学具:挂图、圆片、三角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境
5、引入。1、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出示挂图)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图画,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2、生根据画面说故事内容,互相补充。3、引入:刚才同学们把看到的画面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知道这里面的事物各有多少吗?能不能一起比一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一比多少(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组内交流:看图,说说各种东西的数量。2、指名汇报:图中有4只兔子,3只小猪,3 个苹果,4个萝卜,4张板凳,4根木头。3、理 解“同样多”。(1)如果1 只兔子搬一块砖,还有剩下的砖吗?(2)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剩下的砖,我们就说兔子和砖的数量“同样多”。一一板书:同样多(3)找一找:图中谁和谁的数量也同样多?(
6、4)摆一摆:先摆5 个圆片,再摆三角形片,要与圆片同样多。(指一名同学在黑板上摆)(5)全班交流、评价。4、理 解“谁比谁多、谁比谁少”(1)如果1 只小猪扛一根木头,结果怎样?(2)那小猪跟木头比,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板书:木头比小猪多一一小猪比木头少(4)找一找:图中谁比谁多?谁比谁少?(5)摆一摆:先摆3 个三角形片,再摆圆片,要求圆片比三角形片更多。三、应用拓展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1)一人摆,另一人摆的与他同样多。(2)一人摆,另一人摆的要比他更多。(3)一人摆,另一人摆的要比他更少。2、师生对摆(1)老师先在黑板上摆好圆片,再请一生上去摆,要求比老师摆的更多。(2)引出“
7、一一对应”:怎样摆能使大家一眼看出谁多谁少?(对齐摆,上下用一根线连起来。)(3)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老师手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片摆在黑板上,并说说谁多谁少。(摆三次,情况有同样多的,有一多一少的)3、小结:同学们真厉害,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一眼就能看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4、举例:你能说说在我们的周围,有 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例子吗?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第二单元:位置第 1 课时课 题:上、下、前、后教学内容:教材第9 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
8、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教具学具:挂图、小动物贴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2)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的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一、探究新知(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出示主题图)这是某个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用“上”“下”课对物体的位置关系准确的描述,大家也能用“上”下来说说这幅图吗?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2)教 学
9、前”“后”。A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 会 用“前”“后”来准确描述。B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三、巩固练习(1)一切行动听指挥教师宣布游戏规则:请几名学生在教师内随意走动,当老师说“停”是,这几名学生要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并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3)画鼻子游戏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要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画好鼻子。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课 题 左 右教学内容 教 材 第1 0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0、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 步 感 受“左右”的相对性(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语言表达。教学重点:认 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教具学具:铅笔,橡皮,铅笔盒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左 和 右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1)教师:老师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好多字了,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3)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4)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右手还是左手?你用右手做什么?3、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1)教师提问:谁
11、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介绍介绍?(4)组织学生做游戏完 成“做一做”第 1 题。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脚,抬抬你的右脚。(5)组织学生做“找邻居”游戏。A 老师说明“邻居”指的是前、后、左、右的同学B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的“邻居”是谁,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握手游戏。(1)说明活动方式。师:请全体起立,第 1、3、5排的同学向后转,伸出你的右手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通过上
12、面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4)组织学生找一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左边、右边和对面的同学的左边、右边分别有什么,并和对面的同学说一说。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练习二第5题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三单元:1 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课 题 1 5的认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 4-1 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 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 5的数序,能认读1 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 学 重 点1 5基数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
13、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1 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 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谈话: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看看,(观察第14、1 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各有几个?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3.学生汇报。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二、反馈实践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老师画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
14、考一考。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5个排排队。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后面一个数是几?和2相邻的数是几?”然后通桌间互问互答。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1)小组交流。(2)汇报。2.猜数游戏。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4小,可能是几?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15、小组活动。五、学习写数: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3.师示范,生学写。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第三单元:1一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课时课 题 比 多 少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16、。教具学具 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 5数字卡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认 读1 5各数(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o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要求:看图听故事。教师讲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
17、他人的良好品德。)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 习,”“2(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读:左边大大大于号,左边尖尖小于号5.发散思维。(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2)同学们,
18、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三、知识运用(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 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 题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三)游戏:看谁找得快1.教师出示数字2 和4,问:中间
19、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3.填第22页第6 题,相互评价。4 103 201 403 504 205 503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三单元: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 3 课时课 题 第几和写数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的内容,练习四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 以内的数。2.2 会用5 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5 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理解5 和第5 的意义教具学具主题图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1.今天,
20、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2.学生回答。3.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4.独立书写1-5各数。5.组内交流、检查。6 出示优秀的作业。二.教学第几。1.出示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3.教学第几。请 5 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他们来老师这里领课本。说说一共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排第几?第一个人领完走后,还剩几个人?他们又分别排第几?三.学生活动1.课本第18页在第几页后面啊?18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馈2.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
21、第几呢?3.P18做一做第2 题先填空,再说一说如果从右数会怎么样,最后同桌合作说一说。三.学生活动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5名学生按顺序排好)2.从左数,你来说3.从右数呢?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五.巩固练习:LP22第7题。师可在黑板上画5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2.P22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3开火车。“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六.课后练习:练习书写1-5各数。第三单兀: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4课时课 题 分 与 合教学内容 教科书21、2 2页内容及做一做教 学 目 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
22、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教具学具 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教 学 过 程 增 删 修 改一、探究新知1.4的组成老师这儿有4个红花片,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反馈情况。4 4 43 1 2 2 1 3 读 一 读,集体读,个别读。游 戏,猜一猜。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得出 3 3 21 2 2 1 1 12.5的组成 小朋友都有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的方法多。
23、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把分发记录下来。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全班讨论得出:5 5 5 51 4 2 3 3 2 4 1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二、巩固发展:1.20页做一做第一题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2.找 朋 友学 会 如 何 找 朋 友,合 并 起 来 是5的,用 直 线 连 起 来。2.口令游戏我 说3,我 说2,我 说2,我 说3,我 说3,我 说1,3.填数3和2组 成52和3组 成53和1组 成43 4 5 52()1 ()1 ()2()4.独 立 完 成 练 习 二 第8题三、小 结:你
24、 学 会 了 什 么、学到了那些本领?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 吗?第三单元:第5课时课 题 加 法 的 初 步 认 识教学内容 教 科 书 第24页 例 题 及 做 一 做 练 习 五 的 第1题教 学 目 标1.通 过 操 作、演 示,使 学 生 知 道 加 法 的 含 义;能 正 确 读 出 加 法 算 式;使学生初步 体 会 生 活 中 有 许 多 问 题 要 用 加 法 来 解 决。2.2通 过 学 生 操 作、表 述,培 养 学 生 动 手 操 作 能 力、语 言 表 达 能 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 意 识。3.3使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数 学 活 动,
25、获 得 成 功 体 验,增 强 自 信 心。教 学 重、难 点 知 道 加 法 的 意 义教 具 学 具5个 圆 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 1数到5,再从5 数到1。23)、3、()、5二、探究新知:1(1)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 名同学与2 名同学走到一起,把 1 只红纸鹤与2 只蓝鹤放到一块儿。(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3)教师说明:1 名同学与2 名同学走到一起1 只红纸鹤和2 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用数字表示,就是1和 2 加起来。(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2(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 2o(2)教师说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