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加工概论题库.pdf
《压力加工概论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加工概论题库.pdf(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压力加工概论题库A级试题:1.国标中规定基本视图共有(A )个。A.3 B.4 C.62.下列钢号中哪个是铸钢牌号(C )。A.A 3F B.T 8 M n A C.Z G 50 D.7 03.纯铁的熔点为(C )。A.1548 B.1438 C.1538 D.1638 4.供给轧辑冷却水的作用是(C )。A.润滑 B.降低轧件温度 C.降低轧辐温度 D.清除氧化铁皮5.连轧生产中(小断面),为保证有一恒定小张力,一般采用(B )。A.电机调速来实现 B.活套来实现C.增大或减少压下量来实现 D.增加轧制速度6.轧件变形抗力越大,轧辑弹跳(A )o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与之无关7
2、.热轧带钢时一般卷取温度为(C )。A.250-350 B.350 450C.550-650 D.650-7 508 .板坯厚度由250m m 轧到220m m,相对压下率为(B )。A.1.2%B.12%C.10%9 .“G B”是(A )的缩写代号。A.国家标准 B.企业标准 C.行业标准 D.内控标准10.轧钢按轧制时轧件与轧辐的相对运动关系不同可分为(A )、横轧、和斜轧。A、纵轧 B、周期轧制备 C、旋压轧制11.加工硬化使金属的硬度(B )。A、降低 B、升高 C、不变12.金属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产生相对移动的现象称为(B )oA.挛生 B.滑移 C.屈服13.上
3、辑调整装置又称为(B )。A.导卫装置 B.压下装置 C.传动装置14.碳素钢终轧温度一般不能低于(C )A、1000 B、8 00 C、9 0015.按钢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A )。A.碳素钢和合金钢B.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C.平炉钢、转炉钢、D.电炉钢和感应炉钢16.轧件被轧馄咬入的力是轧辑与轧件之间的(B )。A.张力 B.摩擦力 C.轧制力 D.弹力17 .热轧的含义是(B )0A.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B.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C.在高于室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轧制D.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轧制18 .轧辑咬入轧件的条件(A )。(U 为轧辑与轧件之间的摩擦系数)A.u t
4、a n a B.u 0 0.0 2%B、0.0 4 2.H/C、0 6.6 7%D、0 2.1 1%87 .关于“压力”轧制的描述,正确的是:(B)A为防止轧件上翘应采用“下压力”B “压力”轧制会降低轧辐的使用寿命C “压力”轧制有利于提高轧件内部质量D “压力”越大轧件出口方向越稳定88.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力学条件是该材料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必须(A )A大于6 s,小于6 b B大于6 s,大于6 b C小于6 s,大于6 b D小于6 s,小于6 b8 9 .轧辑咬入轧件的条件(A )o(u 为轧辑与轧件之间的摩擦系数)A.M t an a B.M F e3 04 F eO;D:
5、F e3 O 4 F eO、F e2O 3;5 4 .关于负偏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oA、可节约原料,提高成材率;B、可降低轧机调整难度;C、可使金属框架的重量减轻;D、可减少使用部门的加工量,节省加工时间。5 5 .关于轧制节奏,说法正确的是(A)A.提高轧制节奏可以提高轧机小时产量;B.交叉轧制时间越长,轧制节奏越长;C.纯轧时间和间歇时间越长,轧制节奏越短;D.纯轧时间越长,轧制节奏越短。5 6.连铸坯在精轧机F 2变形后发生再结晶过程,此时板坯的力学性能 B 加工前的状态。A大于 B 全部恢复到 C小于 D 不一定5 7 .终轧温度过低,金属的性能 BA 变好 B 变坏 C不变 D
6、以上均不对5 8 .在带钢轧制过程中,轧制的应力集中使金属的变形抗力 A 。A 提高 B 减小 C无变化 D以上均不对5 9 .轧件的前滑值随着(C )而减小。A.轧制温度的增加 B.压下率的增加 C.轧制速度的增加D.张力的增加6 0 .为使四辐轧机工作辐位置稳定,工作辑轴线通常向(A)偏移一定距离,以防止轧辐中心线因轴承间隙而产生交叉。A.轧制方向 B.轧制反方向 C.传动侧 D.操作侧6 1 .轧制力矩公式M z =P a中P为轧制压力、a为力臂长度,以下哪项为a的计算式(C )。A.a =J2h B.a =J 2 R M Q a =J R2 D.a =J R /6 2 .轧辐的技术要求
7、中一般情况下最基本的指标是 A oA、轧 辐 强 度 B、轧馄工作面硬度 C、轧辐馄身耐磨性D、轧辐耐热性6 3 .下列关于影响宽展的因素描述中,随其值的增加使宽展减小的是 B oA、摩擦系数 B、轧制道次C、轧辐直径 D、相对压下量6 4 .下列带坯产生上翘或下弯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C oA、加热温度差使带坯头部产生上翘或下弯B、轧件在轧线上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轧件的上翘或下弯C、辑道的棍子表面质量不好引起的轧件上翘或下弯D、轧辑粗糙、上下辑径相差太大造成轧件的上翘或下弯6 5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又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 C oA、弹性 B、弹性变形 C、塑性 D、塑
8、性变形6 6 .下面为塑性指标是 C 。A、屈服 B、抗拉 C、冲击 D、弹性比例6 7 .降低返红温度是为了 B 。A、提高屈服强度B、提高抗拉强度C、提高焊接性能D、改善工艺性能6 8 .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系数的 B 。A、和 B、乘积 C、平 均 值 D、和的平方根6 9 .可以提高钢板淬透性的合金元素为 C 。A、C u B、C a C、C r D、A l7 0 .低合金结构钢所含微合金元素为 C 。A、M n B、S i C、T i D、C7 1 .消除魏氏组织的方法:(C)A、淬 火 B,低温回火C、完全退火D、高温回火7 2 .X 射线测厚仪是利用被测带钢对射线的(衰减),
9、测量出带材的厚度。A、光 波 B、衰 减 C、亮 度 D、长度7 3 .强烈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B)A、M n B、V C、N D、A l7 4 .下列哪一个是钢中马氏体的特点:(C)A、溶 解 性 B、扩 散 性 C、无 扩 散 性 D、增大7 5 .钢按照金相组织分类的钢(D)。A、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B、碳素钢、合金钢C、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D、铁素体型、奥氏体型、珠光体型7 6 .在计算热轧的摩擦系数是应考虑的因素有(C)A轧制速度,轧制温度,轧件形状 B轧制温度,金属塑性,轧件材质C 轧制温度,轧辐及轧件材质,轧 制 速 度 D 轧制速度,轧件形状,金属塑性7 7.不属于连轧优点
10、的是(B)A轧制速度高,轧件温降小B产品灵活多样,适于小批量生产C 成品尺寸精度高 D 生产效率高7 8.轧制时轧件出轧机后产生上弯现象,此时轧机采取的是(A )A、下“压力”轧制 B、等“压力”轧制C、上“压力”轧制 D、无“压力”轧制7 9.板形控制的设备方法不包括(C)。A.轧辐弯曲技术 B.轧辐轴向窜动技术C.张力调整技术 D.轧辐交叉技术8 0 .板型设定模型既要达到凸度目标值,又要达到平直度目标值,在两者出现矛盾时_D _优先。A、凸度目标值 B、凸度 C、平直度 D、平直度值8 1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精轧机组速度越高,则带钢的终轧温度也就越高,这主要是由于_ A oA、轧制速度
11、越高,变形热越多,带钢的温降越小B、轧制速度越高,喷到带钢表面的冷却水越少,带钢的温降越小C、轧制速度越高,轧辑的冷却效果越差,带钢的温降越小8 2 .允许有较大倾角,并能传递较大扭矩的接轴是B 。A、弧形齿接轴 B、万向接轴 C、梅花接轴8 3 .冷连轧的特点之一是 D _oA、操作简单 B、再结晶 C、回复 D、张力轧制8 4、平均延伸系数与总延伸系数的关系是 A 。A.口 平 均=加 总 3 B.u 平 均=u 总/n C.口 平 均=u 总C 级试题1 .(A )表示轧制一吨合格钢材需要的原料吨数。A.金属消耗系数 B.金属平衡表 C.合格率2 .从数学角度来考虑,变形力学图示的组合可
12、能有(A )种类型。A.9 B.1 8 C.2 73 .板带钢轧制过程中,轧辑的弹性变形,形成(A )馄型。A.凹形 B.凸形 C.平4 .在生产实践中,常利用不同的加热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的性能,其根据就是固态钢有(C )性能。A.过冷度 B.耐热 C.同素异构转变5 .高铭铸铁轧辑,在轧制过程中,最常见的轧辐失效是从(B)剥落。A.芯部 B.结合层 C.表层6 .优质碳素结构钢的(C )较低。A.碳含量 B.合金含量 C.硫、磷含量7 .为了全面了解压力加工过程的特点,应该把变形过程中的(B )结合起来分析。A.变形方式和变形图示B .主应力图和主变形图C.主变形与变形图示8 .当使高温奥
13、氏体在C曲线的鼻尖至马氏体开始转变点之间某温转变时,由于转变温度较低,所以得到的转变物质为(C )。A.索氏体 B.屈氏体 C.贝氏体9 .轧件的前后张力加大时,宽展(A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增大、减小都可能1 0 .轧后控冷的目的是什么(C )A.使钢易加工 B.钢材易矫直 C.保留位错组态 D.细化晶粒1 1 .下列试验中不属于金属工艺性能试验的是(D )A.可焊性试验 B.淬透性试验 C.冷热弯曲试验 D.冲击试验1 2 .钢加热时下表面如果出现严重的黑印,轧制时可造成(A )0A.轧件下弯 B.轧件上弯 C.轧件侧弯 D.没有影响1 3 .形状系数是(B )。A.轧件
14、高宽之比 B.变形区长度和轧件平均高度之比C.孔型高度和宽度之比 D.轧件长度宽度之比1 4 .一般所说的双相钢是由铁素体和(B )组成。A.奥 氏 体 B.马 氏 体 C.渗 碳 体 D.珠光体1 5 .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金属的屈服极限升高,脆性转变温度(A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1 6 .对于电机硅钢片来说,要求磁各向异性(C )越好。A.无法确定 B.没有影响 C.越小 D.越大1 7.淬火是指(A )。A.将工件加热到适宜温度,保温,随即快速冷却B.将工件加热,保温,然后缓慢冷却C.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上,保温,然后只在空气中冷却D.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上
15、,保温,然后以小于在静止空气中的冷却速度缓冷1 8 .2 0 M n S i表示含碳量为(A ),含锦、硅不超过1.5%的合金钢。A 0.2 0%B 3 0%C 2 0%D 0.0 2%1 9 .轧辐与轧件单位接触面积上作用的力称为(B)oA.轧制压力 B.单位压力 C.轧制力矩 D.单位轧制压力2 0 .下列 J 钢的宽展量最大。A.低碳钢 B.中碳钢 C.合金钢2 1.板带连轧机轧机的磨损一般规律是 D 。A.传动侧工作辐磨损大,支撑辐磨损小;B.工作侧工作辐磨损大,支撑辑磨损小;C.传动侧工作辐磨损小,支撑辐磨损小;D.工作侧工作辐磨损大,支撑辐磨损大;2 2.珠光体组织由 A 组成。A
16、.铁素体+渗碳体 B.奥氏体+渗碳体 C.铁素体+奥氏体2 3 .为了保证轧件不因为张力存在而产生拉伸变形,一般在精轧机组的(B)不超过轧件屈服极限的3 5%OA.平均张力B.单位张力C.前后张力之和2 4 .双相钢的基体是铁素体相及在铁素体相内分布的不连续的(C )相。A.索氏体B.贝氏体C.马氏体D.屈氏体2 5 .检查站通知带卷麻面,现场检查发现,尾部切8米确实存在麻面,切 1 2 米仍存在麻面,切 1 6 米后麻面减轻,切 2 0 米麻面消失,正确的描述是(D)。A.除鳞压力低B.助卷馄老化C.工作辑老化D.除鳞时序不对2 6.在轧制过程中轧件厚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B。A.空载辑缝的变化
17、 B.轧制力的波动C.轧机纵向刚度模数的变化 D.轴承油膜厚度的变化2 7 .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不正确的是D 。A、体积不变定律B、弹-塑性变形共存定律C、变形速度定律D、变形温度定律2 8 .原料表面缺陷的清理方法错误的是C 。A、火 焰 清 理 B、电 弧 清 理 C、腐蚀清理D、机床加工2 9.钢成分中的非主要化学元素有A.铁 B.碳 C.硅 D.钛3 0 .属于淬火的是C 。A.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 c 3 或 A c l 以上所给定的温度并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急速冷却的工艺B.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 c l 以下某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急速冷却的工C.将钢加热到A c 3 以上或A
18、c m 以上3 0 5 0 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急速冷却的工艺D.将钢加热到A c l A c m 之间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急速冷却的工艺3 1 .奥氏体是碳在面心立方晶格铁中的C 。A、金属间化合化 B、机械混合物 C、固溶体3 2 .2、压下量与轧辐直径及咬入角之间存在的关系为A 。A、A h=D(l-c o s a )A h=D(l-s i n a )C、A h=D(l-t g a )3 3 .合金固溶强化的基本原因是C 。A、晶粒变细 B、晶粒变粗 C、晶格类型发生畸变3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变形抗力的有效方法是A 。A、减小轧辐直径 B、增加轧制速度 C、增加摩擦系数3
19、5 .5、控制轧制时的轧制温度与常规的轧制温度相比,是B。A、温度稍高 B、温度稍低 C、没有变化3 6 .在板带产品生产中,当辐缝调整不均时,易出现(C )oA.中间浪形 B.两边浪形 C.一边浪形3 7 .在前滑区任意截面上,金属质点水平速度(A )轧辐水平速度。A.大于 B.小于 C.等与3 8 .可近似认为轧制压力是轧件变形时金属作用于轧辑上总压力的(A )分量。A.垂直 B.水平 C.任意方向3 9.亚共析钢中的含碳量升高时,其相对的C曲线向(B )移。A.左 B.右 C.上4 0 .卷取机卷筒的扇形块直接与高温钢接触,通 常 采 用 B 。A、高速钢B、C r-M o 耐热钢C、N
20、 b-V 高温钢D、合金铸铁4 1 .为防止带钢头部在卷取侧导板处卡钢,侧导板的开口度在头部未到达前,比带 钢 宽 C。A、4 0 5 0 m m B、5 0 6 0 m m C、5 0 1 0 0 m m D 1 0 0 1 2 0 m m4 2 .卷取侧导板衬板磨损严重,平行度和对中度不满足工艺要求,会造成钢卷D OA、松 卷 B、折 叠 C、扁 卷 D、塔形4 3 .连轧机组制定轧制规程的中心问题是确定 匚。A、速度制度B、温度制度C、压下规程D、轧辑规程4 4 .自由程序(或随意计划)轧制技术,英文缩写为C 。A、A WC B、O R G C、S F R D、F T S R4 5 .轧
21、制电耗与轧制温度(B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系;D、关系不明显。4 6 .高速钢轧辐的显著特点是(A )。A :耐磨性好;B:抗裂纹强;C:热膨胀小;D:不易打滑。4 7 .热轧带钢轧制时,控制宽度尺寸的主要装备有(A )。A :立辐、定宽机;B:侧导板、水平轧辐;C :卷取机、夹送辐;D:活套辐、助卷辑。4 8 .连轧生产时,为了调节微张力,通常采用(A )使秒流量相等。A.改变压下量 B.改变速度制度C.改变温度制度D.活套张力。4 9 .判断碳素和低合金结构钢的加热温度可采用 C oA变形抗力曲线 B 金相组织 C 铁碳平衡图 D 轧制经验5 0 .对热轧带钢用板坯的质量要求
22、中不包括 C 。A 化学成分 B 尺寸偏差 C显微组织结构 D 外形和表面质量5 1 .轧辐断裂是非常严重的事故,下列哪一项不是造成轧辐断裂的原因?(D)oA.轧制过程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轧制力过大B.在轧辎制造过程中由于热处理不好,显微组织不过关C.轧辐设计不合理D.轧辑锻压比不够5 2 .热轧生产过程中,摩擦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f=k l k 2 k 3 (1.0 5-0.0 5 t)中,k 2 指的是(C )的影响系数。A.轧件材质 B.轧辐材质 C.轧 制 速 度 D.轧制温度5 3 .关于C曲线图,描述正确的是(D )。A.M z 以上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区 B.A 1 以上为残余奥氏体
23、区C.A 1 与M s 之间为马氏体形成区 D.M s 与M z 之间为马氏体和奥氏体共存区5 4 .宽展沿轧件断面高度上由三部分组成,即:滑动宽展,(B )和翻平宽展。A.限 制 宽 展 B.鼓 形 宽 展 C.自 由 宽 展 D.强迫宽展5 5 .板带钢出现横向二边薄中间厚时可采用A 方法改善板型。A、正弯工作辐B、负弯工作辐C、正弯支承辐D、增加压下量5 6 .钢材奥氏体化后,快速水冷淬火,然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为_ 匚。A、退火 B、正火 C、调质 D、常化5 7 .1 6 M 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 之十六,含镐量在1.2-1.6%之间的低合金钢。A、千分 B、万分 C、百分 D、百万
24、分5 8 .在板带产品生产中,当相缝调整不均时,易出现A.中间浪形 B.两边浪形 C.一边浪形5 9 .轧制电耗与轧制温度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系 D.关系不明显6 0 .轧制生产的成品,根据钢材断面形状,主要分成三大类 C 。A.线材、角钢、型钢 B.线材、板材、铸钢 C.板材、管材、型钢6 1.在对金属进行热轧时,摩擦系数的经验公式是=1 1 1 2 1 B.Im /s 2 m /s C、3 m /s D、4 m /s8 0 .支撑辑设置倒角的目的是在于减少在辐子两端向内的区域由于(A )而导致的硬化层的影响。A.根子磨损轮廓 B.工作辐的挠度 C.馄子表层疲劳8 1 .为了保证
25、板形良好,必须遵守(D )原则。A.体积不变 B.秒流量相等C.宽度方向压下量相等 D.板凸度一定8 2 .轧制花纹板时,为了保证花纹高度,最关键的是(B )A.确保终轧温度 B.确保末架压下量C.确保辐压正确 D.确保粗轧出口温度8 3 .板带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的(B)现象是随着板材边部的轧馄压扁变形和板材横向流动而产生的三维变形所导致。A 边部浪形 B 边部减薄 C宽展8 4 .轧制过程中因坯料温度、硬度发生变化,可采用(D )消除。A.压力前馈控制 B.压力后馈控制 C.油膜补偿 D.自适应穿带8 5 .下列哪项不是正火的目的(B )A.使组织细化均匀化 B.消除带状组织C.改善钢材切削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力 加工 概论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