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植物生理学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题.pdf(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植物生理学习题绪 论1、1917年,_ _ _ _ 在美国的 植物学公报(Batanical G azette)发表了“铁、银饰对水绵属的特殊作用”一文,这是中国人应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生理学的第一篇文献。钱崇款2、“南罗北汤”是两位著名的中国植物生理学家。他们是上海的 和北京。罗 宗 洛 汤 佩 松。3、植物生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属于 范畴,因此,其主要研究方法是 o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 实验生物学 实验法4、1882 编 者 的“植物生理学”讲义问世。随后 发表一部三卷本“植物生理学”使植物生理学成为门具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萨 克 斯(Sachs)费 弗 尔(Pfef
2、fer)5、被认为是现代植物生理学的二位主要创始人。A、J.B.van Helmont 和 J.WoodwardB、J.Sachs 和 W.P色fTerC、S.Hales 和 N.T.de SaussureD、0.R.Hoagland 和 D.AmonB6、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三位植物生理学家。A、钱崇谕、张理和李继侗B、罗宗洛、汤佩松和殷宏章C、吴相钮、曹宗巽和阎龙飞D、汤玉玮、崔澄和娄成后A7、论气这部学术著作成书于1637年。在 其“水尘”一章中提出了“人一息不食气则不生,鱼一息不食水则死”的著名论断,并生动地描述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事实根据。因此,我国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进行呼吸实验的是我们中
3、国人,也 就 是 论气一 书 的 作 者。A、宋应星 B、沈 括 C、贾思勰 D、李时珍A8、1648年,将一棵51b(2.27kg)重的柳树栽种在一桶称量过的土壤中,每天除了给柳树浇灌雨水外,不再供应其他物质。5 年后,这小树长成一棵重达1691b(76.66kg)的大树,土壤的重量只减少了 2oz(56.7g)。由此,他合乎逻辑地、但是错误地得出结论:柳树是由水构成的。A、J.B.van Helmont B、W.PfefFer C、J.Sachs D N.A.MaximovA9、矿质营养学说是由德国的 1840年建立的。A、J.von Liebig B、J.B.van Helmont C、
4、W.Kiiop D、J.SachsA10、1771年,英国牧师兼化学家 用蜡烛、老鼠、薄荷及钟罩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植物能释放氧气,并能气经过动物呼吸后的污浊空气更新。A、J.Ingenhouse B、J.Priestly C、J.Sachs D、N.T.de SaussureB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1、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方面要求,另一方面要尽量。根系发达,使之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减少蒸腾,避免失水过多导致萎焉。2、水 分 沿 着 导 管 或 管 胞 上 升 的 下 端 动 力 是,上端动力是。由于的存在,保证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这 一 学 说 在 植 物 生
5、理 学 上 被 称 为,根压,工蒸腾拉力,水分子内聚力大于水柱张力,内聚力学说(或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3、植 物 调 节 蒸 腾 的 方 式 有、和 o气孔关闭,初干、暂时萎篇。4、气 孔 在 叶 面 所 占 的 面 积 一 般 为,但气孔蒸腾失去了植物体内的大量水分,这是因为气孔蒸腾符合 原理,这 个 原 理 的 基 本 内 容 是。1%以下;小孔扩散;水分经过小孔扩散的速率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而不与小孔面积成正比。5、依 据 K,泵学说,从能量的角度考察,气孔张开是一个 过程;其 H+/K+泵的开启需要 提供能量来源。主 动(或耗能);光合磷酸化6、水在植物体内整个运输递径中,一部分是通
6、过 或 的长距离运输;另一2部分是在细胞间的短距离径向运输,包 括 水 分 由 根 毛 到 根 部 导 管 要 经 过,及由叶脉到气室要经过。管胞、导管、内皮层、叶肉细胞7、一般认为,植物细胞吸水时起到半透膜作用的是:、利 三个部分。细胞质膜、细 胞 质(中质)、液泡膜8、某 种 植物每制造1 克于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 0 0 克,其蒸腾系数为,蒸腾效率为。500gH2/Gdw,2gKgH209、设有甲、乙二相邻的植物活细胞,甲细胞的4s=-10巴,4p=+6巴;乙细胞的4s=-9巴,4p=+6巴,水分应从 细胞流向 细胞,因 为 甲 细 胞 的 水 势 是,乙细胞的水势是。乙、甲、4 巴,-3
7、 巴10、在一个含有水分的体系中,水参与化学反应的本领或者转移的方向和限度也可以用系统中水的化学势来反映。11、有一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此细胞液浓度低50倍的溶液中,则体积不变。X12、lmd/L蔗糖溶液和Imd/LnaCL溶液的渗透势是相同的。X13、氢键的存在是水的比热和气化热都高的重要因素。14、已液溶化的植物活细胞,因其原生质体被水分所饱和,所以衬质势的变化所占比例很小。15、植物被动吸水的动力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所产生的蒸腾拉力,而与相邻细胞间的水势梯度无关。X16、等渗溶液就是摩尔浓度相同的溶液。X17、植物的水势低于空气的水势,所以水分才能蒸发到空气中。X318、植物细胞的水势
8、永远是负值,而植物细胞的压力势却永远是正值。X19、一个细胞放入某浓度的溶液中时,若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则细腻水势不变。X20、吐水是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 oA、蒸腾拉力引起的 B、根系生理活动的结果C、土壤水分太多的缘故 D、空气中水分太多的缘故B20、影 响 气 孔 蒸 腾 速 率 的 主 要 因 素 是。A、气孔周长 B、气孔面积C、气孔密度 D、叶片形状A21、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A、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B、植物需水最多的时期C、植物对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时期D、植物对水分需求由低到高的转折时期A22、成熟的植物可与外界液体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这是因为:。A、植物细胞液
9、胞内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B、液胞内有一定浓度的胞液,其外围的原生质具有相对半透性,与外界接触时,可以发生内外的水分交接C、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因些水分可以从外界流向细胞内部D、细胞壁是半透性膜,可与外界的水分发生交接B23、水 分 在 根 及 叶 的 活 细 胞 间 传 导 的 方 向 决 定 于。A、细胞液的浓度 B、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梯度C、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 D、相邻活细胞间的压力势梯度C24、风和日丽的情况下,植物叶片在早晨、中午、傍晚的水势变化趋势为:A、低 ITJJ 低 B、昌 I 低 昌 jC、低低高 D、高高低B425、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指 oA26、如果外液的水势低
10、于植物细胞的水势,这种溶液称为。A、等渗溶液 B、低渗溶液C、平衡溶液 D、高渗溶液D27、植物水分方缺时,发生。A、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增高B、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降低,气孔阻力降低C、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升高,气孔阻力降低D、叶片含水量降低,水势升高,气孔阻力增高A28、植物中水分向上运输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A、导管和管胞 B、筛管和伴胞 C、转移细胞 D、胞间连丝B29、当气孔开放时,水 蒸 气 通 过 气 孔 的 扩 散 速 率。A、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密度成正比C、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D、与气孔大小成正比C30、将一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导的糖溶液中,则。A、细胞吸
11、水 B、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C、细胞失水 D、细胞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水分动态平衡D31、液泡化的植物成熟细胞可被看作一渗透系统,这是因这。A、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成为选择透性膜,在与外部溶液接触时,溶液内的溶液可与外部溶液通过原生质层发生渗透作用B、液泡内浓液与外部溶液之间具有一定的渗透势差C、可将细胞壁看成为全透性膜,植物细胞内外构成一渗透体系D、液泡膜可一半透膜,因而液泡膜两侧可看作一 渗透体系A32、设 A、B 两细胞相邻,其渗透势和质力势都是A 大于B,水势则是A 小于B,这时水分在5两 细 胞 间 的 流 动 取 决 于 它 们 的。A、渗透势 B、水势C、压力势 D、压力势和水势C
12、33、水孔边缘效应通过边缘扩散的气体约速率大于在中间扩散的分子速率。因为边缘分子间碰撞的机会少,而中间碰撞的机会多,故影响扩散速率。34、质外体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导管等非生命物质连接形成的连续整体,称质外体。35、共质体各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在一起形成的连续整体,称为共质体。3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由根质引起。发生伤流现象时溢出的汁液称伤流液。37、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38、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由根压引起。吐水是根系生
13、理活动旺盛的反映。39、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是特别敏感的时期。作物的水分临界期都是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40、萎德植物在水分方损达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开始失去膨胀状态,叶片和幼茎部分下垂的现象。41、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长期内积累的干物质与同时间内蒸腾消耗的水量的比值。又称蒸腾比率。42、代谢性吸水利用呼吸代谢提供的能量,使环境水分经过细胞质膜耐进入细胞的过程。43、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64 4、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4 5、衬质势植物细胞中由于亲水性物质的存在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4 6、蒸腾系数植物在一定生长
14、时期内的蒸腾失水量与其干物质积累量的比值。般用植物制造1 g 干物质所散失的水分的克数表示。又称需水量,与蒸腾效率互为倒数关系。4 7、被动吸水以蒸腾拉力为动力而导致的吸水称之。根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水分进入植物体的被动胡收表面,为植物的地上部与土壤之间提供必需的通道。4 8、等渗溶液渗透势相等但成分可能不同的溶液。通常是指某溶液的渗透势与植物细胞或组织的水势相等。4 9、蒸腾强度指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蒸腾的水量。一般用每小时每平方米蒸腾水量的克数表示。又称蒸腾速率。5 0、水势相同温度下个含水的系统中-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
15、是负值。5 1、主动吸水依靠代谢提供能量而引起的吸水称之。通常包括代谢性吸水的根压。5 2、假定A、B两细胞的压力势都是5 Xl()P a,A 细胞含1 0 0/7 1 0.5 1 葡萄糖,而 B细胞含 1 0 0 05M-匚|蔗糖。如果两细胞相互接触,水分如何流动?具有高浓度溶质的细胞中的水能否流向具有低浓度溶质的细胞?如 果 A、B两细胞均含有理想溶液,则二者接触时水分流动呈动态平衡或者说没有水分的净流动。实际上,由于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细胞的水势略低于A 细胞的,水分从A流 向 B。决定水的流动方向的最重要因素是水势,因此具有高浓度溶质的细胞中的水能流向具有低浓度深质的细胞。例如,C
16、细胞的,,=1()6%匕=-1.3 x 1 0 6 P a,%,=3 x 1 0 5 p a,D细 胞 的 匕.=-7 义1 0 5 a,=_1.7*1()6 4,心=1 0 6 P 4。当 c、D两细胞接触时,水将从D细胞流向C细胞。5 3、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7水分进入植物主要是从根毛皮层中柱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或管胞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然后到大气中去。在导管、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在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主要靠渗透。54、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德或变黄?植物受涝后
17、,叶子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如萎篇或变黄,是由于土壤中充满着水,短时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根压的产生受到影响,因而阻碍吸水;长时间受涝,就会导致根部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累积较多的乙醇,致使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叶片萎蔷变质,甚至引起植株死亡。55、植物如何维持其体温的相对恒定?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即使在炎夏,只要水分的吸收与蒸腾作用能正常进行,就可使植物体及叶面保持一定的温度而不受热害。这是因为水具有高比热、高汽化热,通过蒸腾作用可散失大量热量的缘故。56、下图表示细胞水势匕,及其组分0,、匕和细胞相对体体积间的关系。请指出在细胞相对体积分别为1.0和 1.3时,细胞所处的状态以及,、匕 和 外
18、,各是多少巴?图中曲线表明,当细胞相对体积为L 0 时,%=0,忆尸=16巴,此时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当细胞相对体积为1.3时,细胞处于充分饱和状态(紧张状态),%,=12巴,匕=-12巴,“=0。57、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低温降低根系吸水速度的原因是(1)水分本身的粘度增大,扩散速度降低;原生质粘度增大。(2)水分不易透过原生质;呼吸作用减弱,影响根压;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收表面积的增加。(3)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是低温降低了主动吸水机制中所依赖的活力。58、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一个细胞放入某一浓度的溶液中时,若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则体积不变。(2
19、)若细胞的=一,,将其放入某一溶液中时,则体积不变。(3)或细胞的“=匕,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4)有一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50倍的溶液中,则体积不变。(1)除了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细胞之外(=0),当细胞内液浓度与外液浓度相等时,由于还有细胞的内,因而细胞的产 匕+%,通常细胞水势高于外液水势而发生失水,体积变小。(2)此忖细胞“=0,若把该细胞放入任一溶液时,都会失水,体积变小。(3)当细胞的“=匕 时,将其放入水中,由 于%=0,而幺为一负值,故细胞吸水,体积变大。8(4)充分饱和的细胞,匕=0,溶液中的“,4p5X105Pa(2)Opa4pT=-bX105Pa
20、,4p=105Pa,水从细胞流向B 细胞。62、假定土壤的渗透势和衬质势之和为一 生产在这种土壤中的植物4 w、4 s和 4P各为多少?如果向土壤中加入盐溶液,其水势变为一5xl()5pa,植物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达到平衡时,根的4 w=-l()5pa,4s=-10bPa,4p=9xlO5Pa(1 当土壤水势为-5 x l()5pa时,因为根中的水分流向土壤,植物可能全发生萎德。63、设一个细胞的4w=-8 巴,初始质壁分离时的4s=16巴,假若该细胞在初始质壁分离时比原来的体积缩小4%,计算其原来的4 s和 4 P 各为多少巴?设原来细胞的体积为100%,初始质壁分离时则细胞体积为原来的9
21、6%,依据公式:P1V|=P2V2100%-4s=96%(16 巴).4=9 6%,(-16 巴)=6 3 6 巴100%又丁 4P=4 w4s=0.8(一 15.36 尸 7.36(巴)9答:该细胞原来的4 s 为-1 5.3 6 巴,原来的压力势4P为 7.3 6 巴。6 4、简述植物叶片水势的日变化(1)叶片水势随一天中的光照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从黎明到中午,在光强及温度逐渐增加的同时,叶片失水量逐渐增多,水势亦相应降低;(3)从下午至傍晚,随光照减弱和温度逐渐降低,叶片的失水量减少,叶水势逐渐增高;(4)夜间黑暗条件下,温度较低,叶片水势保持较高水平。6 5、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为
22、什么自由水较多?(1)因为自由水可使细胞原生质里溶胶状态,参与代谢活动,保证了旺盛代谢的正常进行;(2)水是许多重要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介质,双是酶催化和物质吸收与运输的溶剂;(3)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所以,植物体内自山水越多,它所点的比重越大,代谢越旺盛。6 6、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气孔开闭取决于保卫细胞及其相邻细胞的水势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内、外部因素,与昼夜交替有关。在适温、供水充足的条件下,把植物从黑暗移向光照,保卫细胞的渗透势显著下降而吸水膨胀,导致气孔开放。反之,当日间蒸腾过多,供水不足或夜幕布降临时,保卫细胞因渗透势上升,失水而缩小,导致气孔关
23、闭。气孔开闭的机理复杂,至少有以下三种假说:(1)淀粉一一糖转化学说,光照时,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 0 2,使细胞内PH值升高,促使淀粉在磷酸化酶催化下转变为1 磷酸葡萄糖,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水势下降,副卫细胞的水进入保卫细胞,气孔便张开。在黑暗中,则变化相反。(2)无机离子吸收学说,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亦可由钾离子(K+)所调节。光合磷酸化产生A T P。A T P 使细胞质膜上的钾一氢离子泵作功,保卫细胞便可逆着与其周围表皮细胞之间的离子浓度差而吸收钾离子,降低保卫细胞水势,气孔张开。(3)有机酸代谢学说,淀粉与苹果酸存在着相互消长的关系。气孔开放时,葡萄糖增加,再经过
24、糖酵解等一系列步骤,产生苹果酸,苹果酸解离的H*可与表皮细胞的K+交换,苹果酸根可平衡保卫细胞所吸入的K+。气孔关闭时,此过程可逆转。总之,苹果酸与K 在气孔开闭中起着互相配合的作用。6 8、什么叫质壁分离现象?研究质壁分离有什么意义?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在刚发生质壁分离时,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若接若离。称为初始质壁分离。把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水势较高的溶液和纯水中,则细胞外的水分向内渗透,使液泡体积逐渐增大因而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相接触,恢复原来的状态,这一现象叫质壁分离复原。研究质壁分离可以鉴定细胞的死活,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半透膜性质,产生质壁分
25、离现象,10而死细胞无比现象;可测定细胞水势,在初始质壁分离时,此时细胞的渗透势就是水势(因为此时压力势为零):还可用以测定原生质透性、渗透势及粘滞性等。6 9、若某植物细胞的4 w=4 s ,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X7 0、分析产生下列实验结果的机理生长旺盛的麦苗在适温、高温条件下:(1)加水,有吐水现象;(2)加 2 0%N a c l无明显吐水;(3)冷冻处理,无明显吐水(1)根吸水大于蒸腾,叶内水通过水孔排出;(2)外液水势低,影响根系吸水,故不发生吐水现象;(3)冷冻低温使根系呼吸降低、根系吸水减少,不发生吐水现象。7 1、氧 化 铝 低 干 燥 时 为,如遇水气则变成_ 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生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