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文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文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文档.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论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摘要】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由于城镇居民失业、下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分配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达,是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既有资源禀赋、市场竞争机制、开展阶段性等合理因素,也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开展不平衡等不合理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中掺杂垄断、寻租、腐败等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不仅积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市场运行效率和经济的可持续开展。我们要深刻认识解决
2、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紧迫性,遵循增进公平、兼顾效率的原那么,重新审视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关注行业层面的垄断现象和企业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注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效劳的均等化要求,加强政策研究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改革和制度完善,抓紧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收入分配 问题 对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第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 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是最重要的宏观收入分配关系。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由 2000年的 64.81%下降至 2008年的 57.11%,十年间
3、下降了 15.38个百分点。同期,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均呈波动上升,其中企业占比由 2000年的 15.65%上升至 2008年的 21.60%;2004年,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骤然下降,分别较 2003年下降 2.91和 2.51个百分点,同期企业收入占比增加了 5.43个百分点。第二、劳动报酬在居民初次分配中比重逐年下降 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初次分配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由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总额和财产性净收入组成;再分配那么是生产环节之后通过经常转移的形式对收入的分配。劳动报酬是居民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构成局部约占 80%以上。2000 年2008 年,劳动报酬占居民初
4、次分配总收入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由 93.69%下降至 83.71%;特别是 2004年该比重骤然下降了 8.61个百分点,自此劳动报酬占居民初次分配总收入比重由 20002003 年的 93%左右,下降至 20042008的 83%左右。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且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2000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扩大趋势。其中 20002003 年,城乡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 2.79倍持续扩大至 3.23倍;2004年较 2003年略有缩小,至 3.21倍,随后有持续扩大至 2007年的 3.33倍,2008年略有缩小,但 2009年又扩大
5、至 3.33倍,2010年又缩小至 3.23倍。二、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体收入问题 在“一局部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感召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我国居民的个体收入差距迅速拉开。据统计,用以衡量贫富差距的的基尼系数以超过 0.45,说明我国居民个人之间收入以严重悬殊,第二、城乡收入问题 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方案经济时代虽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方案治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03 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 8472.2元。改革
6、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虽大幅提高,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 80年代中期的 1.8:1 扩大到 2003年的 3.2:1.第三、地区收入问题 在方案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 X 围内有方案统配,地区间的收入反差不是很大。改革开放以后,在“一局部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的根底设施和便于形成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国内民间投资、国外资本和港澳台资本迅速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从而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第四、农村内部收入问题 农村内部收入问题
7、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农村收入差距扩大,平原地带与山区地带农村收入差距在扩大,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收入差距在扩大,特色农业与一般农业收入差距在扩大,技术型农业劳动者与普通型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体格强健的完全劳动者与弱能及弱势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三、收入分配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既有合理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特征、经济体制转轨、开展的阶段性等原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包括对资源享有的初始不平等、行业或部门垄断、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不完善等原因。第一、政策因素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让一局部地区先富起来,让一局部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并
8、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率先在根底较好且具有开放区位优势的东南沿海地区实行了特殊的优惠政策,使得东南沿海聚集了国内外大量资本,从而加速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展,同时,也不可防止地扩大了地区之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二、制度因素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 一、税收调节乏力。对个人收入最具有调节效力的是个人所得税,但从我国现行的税种构造来看,由于个人所得税不占主导地位,公民个人纳税的意识还比拟淡薄,个人收入特别是无行收入难以查实,使得个人所得税在收入调节方面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消费税对个人的收入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从消费税设计来看,X 围偏窄,把本应纳入消费税征收
9、X 围的个别高档娱乐消费行为,如保龄球、歌舞厅、高尔夫球等价高利大的行业未列其中;遗产和赠与税在调节个人收入方面有其特殊作用,但我国目前还未开征。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时间短,资金来源严重缺乏,致使全社会 X 围内的有效保障力不从心,影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三、分配制度不规 X。我们在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分配根本上处于一种无序失控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四、政府职能“缺位。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缺乏,存在拖欠工资、随意增加工作外补贴等不规 X 的分配行为,也引发了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人的心态不平衡。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我国 当前 收入 分配 现状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