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doc





《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2012年5月 目 录一、现状概况21、区位条件22、自然条件33、社会经济基础3二、总体规划编制历程31、1994版城市总体规划32、1998年调整版33、2005版城市总体规划3三、上版总体规划简介4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2、城镇体系规划43、城市性质与规模44、城市总体布局55、市政工程规划76、近期、远景建设规划8四、实施成效81、社会经济稳步发展82、城镇空间发展逐步完善93、城区规模及用地结构不断优化114、城区各类用地布局趋于合理125、城市道路骨架得到较好的落实146、 园林绿化及景观环境得到改善15五、综合评价151、对社会
2、经济发展指标预测不足152、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有待完善153、城市特色塑造有待提升164、城市用地布局需进一步完善16六、主要结论及建议16一、现状概况1、区位条件XX县位于鲁中南泰沂蒙余脉低山丘陵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5o 28至35 o 48东径117 o 05至117 o 33,隶属XX市,东邻平邑县,南毗邹城市,西连曲阜市,北接新泰市。县境东西最大横距4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0.6公里,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西,济河下游。全县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10镇1乡。全县现状总人口为6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1%。县城建城区现状总面积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人。2、自然条
3、件地形地貌:XX地势南北高,中部低,由东向西倾斜。南部是低山丘陵,有大小山头561座,海拔500米以上的11座,海拔400米以上的71座,其余为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中部是河谷平地。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多东西流向,共33条,境内总长412.4公里,流域面积1015.54平方公里。气象条件:XX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温及日温差异较显著。年平均气温13.4,无霜期180-220天。常年降水量平均755毫米,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3、社会经济基础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3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12.68%;人均GDP达到15186元,年均递增11.97%;
4、三次产业结构为27.76:44.06:28.18。二、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建国以来,XX县分别在1994、1998、2005年编制完成三次城市总体规划。三个版本规划在XX县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其发展轨迹可以发现,XX县城近十五年主要向西发展。目前西部新区建设已成规模,老城内部更新速度较慢。1、1994版城市总体规划XX县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95年批复。城市性质概括为我国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和鲁南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县城驻地是全县的中心城市;城市人口规模 20万人 ,用地规模22平方公里。2、1998年调整版远期(2010年)人口规模13万人,用地13.5
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不变。3、2005版城市总体规划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6年批复。城市性质为: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滨河园林城市。规划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20万人,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三、上版总体规划简介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XX县GDP年均增长率2005-2010年为14%, 2010-2020年为12%。预测XX县GDP 2010年达到95亿元,人均GDP达到15000元; 2020年达到295亿元,人均GDP达到47000元。2、城镇体系规划(1)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确定2010年总人口60万人,城镇人口为2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
6、%;远期2020年总人口63.6万人,城镇人口为3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5%。(2)县域城镇空间布局XX县未来城镇空间发展采取“中心带动、一轴两翼”的结构模式。“中心带动”:即以各个职能等级的城镇作为不同区域范围的中心,带动其所服务区域的发展。中心城主要是作为县域中心,带动区域整体发展。重点镇作为二级中心,辅助中心城,除了带动镇域发展,还要对周边乡镇的发展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一般镇则作为其所辖镇域范围的中心,带动本镇农村地区发展。“一轴两翼”:即各等级的城镇通过“一轴两翼”,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并把全县城镇连结起来,形成有机联系的村镇网络。规划形成“一轴两翼”的结构。“一轴”:即327国道,串联
7、县城和金庄、苗馆、泉林3个重点镇,这条轴线是今后全县工业的发展走廊,也是城镇化的重要集聚地区。“两翼”:“北翼”即杨柳柘沟中册高峪星村大黄沟,该区域属于山区,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以产业化农业和旅游为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南翼”即圣水峪苗馆,该地区属于山区,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且拥有日东高速公路出口的交通优势,以产业化农业、旅游和流通为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3、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以建材、绿色生态加工业及旅游业为主导的滨河园林城市。XX城市职能定位:X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XX市的县城驻地次中心;产业以建材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城市规模:2010年人口规模14万人,用地规模16.66平方公
8、里,人均用地119.0平方米; 2020年人口规模20万人,用地规模23.70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8.5平方米。城市规划区范围:西至东乔家村北玉沟代家庄乔家洼一线(金庄镇行政区东边界),南至涝家庄尖山半截楼卧牛庄樊家庄西高一线,东至中册镇与高峪乡行政边界泗河鲍东庄东高一线,北至北临泗东杨庄中册镇中心中学星吴公路一线,并将济河河道两侧各300米及龙湾套水库库区汇水区域作为飞地控制,城市规划控制区面积为110平方公里。4、城市总体布局(1)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发展方向:西扩东展,北上南控。空间结构:“一轴、三区、四心”,形成“山城相依、西工东居、轴向发展、绿水环绕”的布局模式。以中兴路为界,西部为
9、新城区,东部为老城区,规划加强两部分的协调整合。一带:沿东西济河路和古城路街区形成的城市发展轴带,贯穿城市商贸中心、行政文化中心、贸易物流中心、东部组团中心。三区:由济河、振兴路将城市分为西部产业、中部综合、东部生活区为主的三大片区。四心:位于老城区的商业中心、新城区的行政文化中心、西部产业园区的贸易物流中心、东部组团中心。(2)道路系统规划城区主干道路系统为“七纵五横一环”的框架。七纵:西外环路、振兴路、圣源路、中兴路、人民路、珍珠泉路、育才路。五横:幸福路、古城(复兴)路、济河路、青年路、建设路。一环:东、北、南环(站前路)加永兴路围合而成的外环路系统。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050米,间距
10、约为6001000米。(3)城区用地布局l 工业、仓储用地振兴路以西集中形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综合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西北部远离生活区处规划少量二类工业区,并设置绿化隔离。规划将城区内有碍环境的部分工业,逐步改造或搬迁,搞好土地置换,达到优地优用的目的。规划工业用地达489.8万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20.67%。仓储主要结合铁路站场布局,占地38公顷,用于大宗货物中转和粮油储备,严禁危险品仓库在城区内设置。生活性仓储与公建结合,大企业其仓储设于厂区内。l 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由主干路和河流自然分隔为五大社区。总用地772.53公顷,占城区规划总用地32.6%。规划设经济适用房三处
11、:一是珍珠泉路东济河路南地块,占地10公顷;二是中兴路西建设路南地块,占地约10公顷;三是人民路西北环路南地块,占地约18公顷。各自结合周边的用地及配套设施,形成配套齐全,设施完整的居住小区。居住区配套设施按规范要求设置,每个社区设置相对独立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小学配置结合保留现状,共规划小学9处,中学5处。l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沿复兴路北、振兴路东地段,主要办公设施合并集中建设,形成档次较高的有一定规模的办公建筑。结合城区向西发展,在西部适当增加办公用地为开发区服务。行政办公用地50公顷。l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在老城区中部,结合旧城改造,优地优用集中形成具一定规模的商贸区中心,结合五大居住社区,
12、各自形成居住区服务中心,构成完整的商业服务网络。商业金融业占地162.22公顷。在城区东西部和交通便利处分别设两处大型批发市场,形成XX县城区的物流中心。l 教育科研用地集中于城区东部,包括大中专院校,高级寄宿中学、职业中学、外语学校和有关高新技术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心、创业中心等高新产业研究等内容。中小学除保留现状外,结合新建居住区,按规范要求配套设置。l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为突出XX地方特色,文化设施一是结合西部行政中心南布局,设置大型图书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等文化设施,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结合济河沿岸及泗河、济河交汇处绿化带内,形成反映民俗、民风,结合文物保护的文化旅游设施。文
13、化娱乐占地16.17公顷。l 体育设施用地规划一处大型体育中心,位于城区北部,圣源湖北,占地15公顷,与行政文化中心共同构成泗河新城中心。另在济河西侧结合现状体育设施,规划一处体育公园。(4)绿地系统规划保留城区北部的银杏林及南部林带将周边山体绿化区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南部山群景区引入城区,联接城郊水源保护林地、农田林网、果园等片状绿地(一片),强化泗河、玉沟河、济河、鲍村河 南部干渠绿带(五带),结合引水入城工程,形成双环水景,联系城区内各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多点),建立“一片五带多点”的布局体系。形成城内“休闲”,城外“生态”的独特城市生态环境空间。5、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近期开
14、发鲍东庄苗馆水源地;远期开发龙湾套水库地表水水源地,并以其优良的水质作为泗城的第二水源地。在五里庙水厂西侧建设龙湾套水厂,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占地30亩,并逐步取代何家庄水厂与南玉沟水厂。(2)排水工程:现状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区西北部,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占地51亩,本次规划维持现有规模,加快建设配套污水管网;同时规划建设中水回用设施,规模为1万立方米/日,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及市政用水。(3)电力工程:规划升压改造35KV西城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为25万KVA;规划扩建110KV泗城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为35万KVA;规划扩建110KV中兴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为25万KVA;规划新建110KV东郊变
15、电站,变压器容量为25万KVA。(4)电信工程:规划扩建现状电信局交换机容量为10万门,根据电信局2.5-3.5公里的合理服务半径,规划新建电信端局1处,交换机容量为5-8万门。(5)热力规划:规划西区以圣源热电厂为热源,东区规划建设区域供热锅炉房一处为热源,远期可与圣源热电厂并网供热。(6)燃气规划:规划以现状中圣天然气储配站为气源,取消LNG供气方式,改用长输管线气源,天然气门站应扩建至30亩。6、近期、远景建设规划(1)近期建设规划规划近期(2010)城区人口规模达14万人,用地16.6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9.00m2/人。(2)远景发展规划远景展望2020年以后,确定用地规模为
16、50平方公里,人口40-45万人。其中,主城区远景人口30-35万人;金庄组团远景人口5万人;中册组团远景人口5万人。远景构成“一城两组团”的结构模式:主城强化主城区中心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扩大辐射范围,形成西工业、东生活、北旅游,泗河东西向生态廊道贯穿的大格局。中册组团中心城区向北扩展跨泗河,形成中册组团,强化中册镇驻地功能,保护汶阳城遗址和泗河生态环境,带动XX县城北部的发展。金庄组团充分利用现状交通条件沿327国道向西,形成金庄组团,加强与曲阜的空间联系,金庄与主城形成较宽的绿化隔离带。四、实施成效1、社会经济稳步发展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对XX县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分
17、析较为深入,总体发展速度把握较好,2010年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规划实施以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增速分别达12.68和11.97,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3亿元,人均GDP 达15186元,与规划提出的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95亿元、人均GDP达15000元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1)经济指标稳中见升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符合当前发展形势,对XX县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902元、5653元,规划实施以来年均递增14.12%、9.1%,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2.11:1;村村通油路、通客车
18、率、通自来水分别达到100%、100%和97%;五年累计新增各类就业3.5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规划提出的“一心、五点、三区”产业布局框架进一步清晰,以县城和金庄为核心,以泉林为副中心,以327国道为主要发展轴线的县域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2) 整体实力依然薄弱,综合竞争能力有待提高2010年XX县地区生产总值达93.83亿元,人均GDP达15186元,发展相对较快,但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明显,人均GDP仅为XX市人均水平的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XX市平均水平的77、76。(3) 一产比例依然偏高,城乡产业结构亟需
19、调整2010年XX县三次产业比例为27.76:44.06:28.18,一产增加值占GDP总量比例超过1/4,远远高于周边县市以及XX市平均水平(12.6),表现出明显的工业化初期特征。(4)城乡差距依然较大,乡村服务供给缺乏保障近年来,尽管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和要素仍然表现为向城镇地区转移为主,根据倒U型理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仍然面临进一步扩大的危险;同时,尽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总体实力较弱,城市支持农村能力有限,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缺乏有效保障。2、城镇空间发展逐步完善(1)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发展状况资料显示
20、,2010年县域总人口62万,城镇化水平41。而根据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预测,2010年XX县总人口61万,城镇人口24万,城镇化水平为40%,略低于实际发展水平。全县人口由2005年的599492人增加到2010年的620315人,已经突破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近期61万人。按照此人口发展趋势,2020年末全县人口将达到66万人,将大大突破现行规划预测的63万人的人口总量。两个街道办事处的城区人口由2005年的128430增加到2010年末的135133人,略小于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近期城区人口14万人的规模。原总体规划采用了单一的综合增长法预测人口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休闲 旅游城市 总体规划 实施 评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