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镇总体规划(2012-2030)专题研究专题二 人口规模目 录1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12 现状分析23 镇域人口规模预测74 镇区人口规模预测135 预测人口校核176 结论:人口城镇化发展目标211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1)研究目的通过本专题研究,确定规划期内各时间节点XX镇镇域人口、镇区人口的发展规模,为XX镇总体规划提供依据。(2)技术路线XX镇处于邹城近郊,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表1)。表1 XX镇主要经济指标变动情况(2002-2011)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绝对值(万元)增速绝对值(万元)增速2002年2889831.70%2777022.90%2003年3869533.
2、90%3463024.70%2004年5204434.50%4339125.30%2005年7062435.70%5363223.60%2006年9788638.60%6746925.80%2007年13762840.60%8521426.30%2008年23421670.18%13299156.06%2009年36369255.28%16951227.46%2010年54559250.01%26835458.31%2011年69610627.59%34704429.32%资料来源:根据XX镇政府提供资料整理准确估测经济迅速发展地区的人口规模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即为因经济发展集聚的外来人口预测难
3、度较大。经济发达的小城镇人口构成与一般小城镇存在差别,既包括常住人口(含镇区户籍人口及寄住人口),也包括产业人口。因此,规划将分类核算户籍人口、寄住人口、产业人口等各类人口。区分各类人口预测的原因主要为:(1)户籍人口增长规律性强,利用人口预测工具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预测结果;(2)产业人口、寄住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更高,自身增长规律较户籍人口更难寻求;(3)在目前户籍制度的背景之下,户籍人口系统与非户籍人口系统(寄住人口、产业人口)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交流。基于以上判断,本次规划人口规模预测将分离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预测。另一方面,为保证预测结果的科学性,规划拟对预测人口规模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
4、、区域地位等多角度的校核。专题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图1 人口规模研究技术路线对于户籍人口,在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加以趋势外推预测。非户籍人口测算则结合案例分析,探求其与城镇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弹性空间。2 现状分析2.1 现状概况2.1.1 镇域人口2011年,XX镇镇域户籍人口7.7万人,计2.2万户,户均3.5人。表2 2011年XX镇各村户籍人口分布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户数(户)户籍人口数(人)男性(人)女性(人)中山124397209188中葛200666337329中村260927466461赵家庄3011091579512赵东263903
5、455448张家屋213679370309张东217821407414云山营3851363714649袁麻疃2891019522497羊山210805420385小洪沟147457247210西朱180635335300西寨245952495457西山头4491600812788西梨杭127454242212武庄3381250671579吴麻疃201781414367王傅161573281292土旺846321216771535梭庄282973488485水河4491407711696时枣行200715351364山西头3051130571559山沃97369191178三合320110956
6、6543前村230863432431潘家庄72268142126南庄182670346324南桑庄210799430369南葛4071367701666孟家庄89310160150孟傅129481248233刘麻疃139534282252刘傅167631309322老虎港118348192156来傅161596318278匡庄63819581010948孔家庄239921494427孔傅210667336331孔陈庄175616324292季庄104412212200灰城子187685358327灰埠788265913891270黄洼5319410589黄疃583210010951005黄家庙
7、3401215617598凰翥799274613891357候家洼4411507770737后村3181080580500洪门163587300287官厅202727378349崮尚257984525459葛炉山3401133602531岗上651268013611319傅山279979489490傅家堂104358178180二沟4101644834810二道河123445227218杜东231820420400董家岭607214610771069东朱庄262982526456东寨224745384361东卧牛3531287680607东山头54720061059947东曹220763384
8、379东北庄3181217618599东白泉寺138549284265丁家沟104351181170钓鱼台238794397397大洪沟5821111398驳驾庙239836428408北石庄228847473374北刘庄2781009520489北葛258880462418白塔寺223834415419安平庄3921276648628资料来源:XX镇派出所2.1.2 镇区人口2011年,镇区常住人口1.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1万人,寄住人口约0.7万人(含中学学生及居住在镇区但户口在镇区之外的人口)。表3 2011年XX镇镇区人口统计表户数(户)人口数(人)户籍人口小计285211103
9、匡庄6381958南葛4071367 前村230 863中村260927后村3181080南庄182670北庄3181217梭庄282973张东217821其他各部门1227寄住人口小计6767学生人数1767非户籍人口5000常住人口合计17870资料来源:根据XX镇派出所提供数据整理2011年,XX镇城镇人口1.8万人,城镇化率为23.4%。2.2 人口发展特征2.2.1 地处城市近郊,人口相对密集邹城市人口分布总体呈现西密东疏、南疏北密特征,围绕邹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逐步降低。XX镇地处城市近郊,2010年,人口密度为562人/平方公里,虽低于其他城市近郊镇(西部中心店镇、太平镇、唐村镇
10、),但高于南部和东部各镇。2010年XX镇户籍人口占邹城市市域比重为6.64%,2007-2010年基本保持稳定。图2 2010邹城市域各乡镇人口密度图表4 2007-2010年邹城市各乡镇街道人口变动情况2007年2010年2007-2010年变动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千泉713276.28%746426.45%33150.17%钢山1104699.73%1132099.78%27400.06%凫山645125.68%678945.87%33820.19%香城839427.39%848717.34%929-0.05%城前863307.60%876497.58%1319-0.02%XX756
11、616.66%767666.64%1105-0.03%中心店760036.69%781676.76%21640.07%北宿834587.35%855687.40%21100.05%唐村358733.16%362973.14%424-0.02%太平667965.88%658405.69%-956-0.19%平阳寺535624.72%546994.73%11370.01%石墙774426.82%778256.73%383-0.09%峄山529044.66%534954.62%591-0.03%看庄370433.26%370873.21%44-0.06%张庄698936.15%709996.14%1
12、106-0.02%田黄442783.90%447193.87%441-0.03%郭里464204.09%472534.08%8330.00%市域1135913100.00%1156980100.00%210670.00%2.2.2 户籍人口增长缓慢,自然增长推动人口增长XX镇户籍人口增长缓慢,低于市域平均水平;2007-2011年XX镇户籍人口从7.56万人增长到7.6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邹城市域户籍人口从113.6万人增长到115.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7,高于XX镇增长速度。图3 2007-2011年XX镇户籍将人口变动情况XX镇户籍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目前XX镇自然
13、增长率已经稳定在7以下,2007-2011年机械增长逐渐降低;2008年后机械增长率低于自然增长率,对人口增长推动作用不明显。图4 2007-2011年XX镇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动情况2.2.3 非农产业繁荣,镇域民营企业较多,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XX镇非农产业繁荣;2011年XX镇地区生产总值69.7亿元;第一产业比重仅为8.8%;而工业总产值占比为49.9%;现状第一产业增速4.1%,而工业总产值增速为29.3%,远远高于第一产业。XX镇民营企业较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XX镇民营企业个数达到132家,比2006年的49家增加了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1个,限
14、额以上服务企业达到12个。较多的民营企业数量为XX镇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将集聚大量外来人口。2.2.4 镇区人口规模增速较快,但城镇化率仍低于市域平均水平据上版总体规划,2005年XX镇镇区人口1.5万人;2005-2011年镇区人口由1.5万人增至1.8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0.9,年均增长0.05万人。2011年,XX镇城镇化率23.4%,远低于2011年邹城市平均水平(46.8%)。图5 XX镇城镇化水平与邹城市平均水平比较3 镇域人口规模预测3.1 人口增长趋势判断(1)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逐步下降并有可能在规划期内步入自然负增长时期目前我国人
15、口整体已经逐步步入老年型。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2010年普查时点,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亿人,占16.6%;15-59岁人口为9.40亿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亿,占8.87%。国际上以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一个社会跨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以此标准判断,我国整体上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即为少年儿童比重低而老年人口比重高,表现在人口再生产方式上就是出生人口数量逐步下降而死亡人口数量逐步增加,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态势,甚至可能出现人口自然负
16、增长情况。据相关专家测算,中国人口进入自然负增长的时期将在2030年左右。虽未获取XX镇人口年龄结构数据,但可通过对全国人口一般发展规律推算XX未来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可以预期,随着年龄结构的逐步老化、如无大量外部适龄劳动力迁入加以补充,XX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逐步降低,甚至可能在规划期末步入人口自然负增长时期。(2)机械增长(包括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及外来人口向XX镇的集聚)将取代自然增长成为规划期内XX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XX镇地处城市近郊,交通条件便利,与邹城市中心城区近郊各镇相比,在区位交通、生态旅游等方面相对优势突显。据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XX镇为邹城市中心城
17、区的卫星镇;同时指出:卫星镇应按照服务主城区的定位要求,将其纳入主城区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辅城区,打造区域次中心城镇。纲要规划“十二五”期间XX镇以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为依托,借助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岚济路交通区位优势,建设与工业区配套的仓储物流园区,打造京福高速、京沪高铁物流产业带。中心城区近郊的XX镇,201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各自然人文景点游客多达2万人次;其将自然风景、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糅合,为中心城区提供了近距离的休闲、旅游之地。同时XX镇经济实力较强,民营企业较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随着规划期内各项基础设施的实施及产业的发展,XX镇集聚人
18、口的能力随之增强,将吸引部分外来人口,其机械增长率将大幅增长。3.2 人口规模预测3.2.1 户籍人口预测采用综合增长法预测镇域户籍人口。根据前述户籍人口增长趋势判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将随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呈逐步降低态势,在规划期末将有可能步入自然负增长时期;而户籍人口机械增长率将随未来经济发展较目前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求结合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预判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表5)。表5 XX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2010)“十二五”期间中国平均 4.87.2以内山东平均 5.26邹城平均 6.597.5以内XX镇 3.083.5以内规划近期自然增长率采用3.5,之后逐步降低;同时,
19、根据对未来XX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确定机械增长率,如下表所示:表6 XX户籍人口综合增长率综合增长率2自然增长率3机械增长率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现状(2011)4.74.74.74.10.080.080.082011-2015年5.54.53.53.52102016-2020年7653.04322021-2030年9.58.57.52.5765将以上增长率参数代入综合增长法计算公式:PnP0(1r)n式中P0为基年人口(7.7万人),Pn为预测年末人口,r为人口综合增长率,n为预测年限,得2015年、2020年、2030年XX镇域户籍人口分别达到7.8-7.9万人、8.0-8
20、.2万人、8.6-9.0万人。表7 XX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单位:万人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2015年7.97.87.82020年8.28.18.02030年9.08.88.6考虑未来XX发展实际,以中方案为推荐方案,即规划XX户籍人口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达到7.8万人、8.1万人、8.8万人。3.2.2 非户籍人口预测(1)寄住人口(暂住人口)就XX而言,寄住人口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类为因就业原因(务工、务农、经商、服务、保姆等)进入XX的寄住人口;第二类为因社会原因(借读培训、治病疗养、投靠亲友等)进入的寄住人口。对寄住人口的预测可采用案例比较法,并结合近年来该部分人口的增
21、长趋势加以预测。经验表明,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将激活人口迁移流动活性,一地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成为吸引外部人口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也将使得社会原因寄住人口数量增加。因此,寄住人口相对于户籍人口的比重将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当前XX镇寄住人口 该部分人口实为暂住证登记人口,即在公安部门进行了暂住证登记的人口,受登记率的影响,一般低于实际暂住人口。仅为101人,相对于户籍人口的比重不足1%。根据XX未来发展态势判断,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比例将呈上升态势。以山东省城市的平均水平(2009,5.6%)及各城市平均水平为参照(表8),取2015年、2020年、2030年该比例分别提高至1%、3%
22、、5%,则2015年、2020年、2030年XX寄住人口(暂住人口)将分别达到780人、2430人、4400人。表8 山东省各城市暂住人口相对于户籍人口的比重分级 20%威海(26.5%)、文登(25.7%)、栖霞(21.8%)10-20%高密(15.7%)、莱州(13.6%)、青州(13.5%)、日照(13.4%)、滨州(13.4%)、平度(12.8%)、诸城(12.0%)、胶南(11.9%)、龙口(11.2%)、曲阜(10.7%)、临沂(10.6%)5-10%乐陵(8.8%)、聊城(8.5%)、昌邑(8.3%)、滕州(6.8%)、枣庄(6.4%)、莱阳(6.4%)、乳山(6.3%)、招远(
23、6.0%)、东营(5.9%)、寿光(5.8%)、山东(5.6%)、安丘(5.5%)、邹城(5.5%)、潍坊(5.4%)、蓬莱(5.3%)、烟台(5.0%)5%兖州(4.6%)、泰安(4.3%)、海阳(4.2%)、荣成(4.0%)、菏泽(3.8%)、莱西(3.7%)、即墨(3.7%)、淄博(3.2%)、莱芜(3.0%)、济宁(2.7%)、胶州(2.4%)、章丘(1.8%)、德州(1.7%)、新泰(0.9%)、肥城(0.9%)、禹城(0.5%)、临清(0.4%)、济南(0.4%)、青岛(0.3%)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2)产业人口及其带眷人口对镇域产业人口数量采用就业岗位测算法预
24、测,产业人口包括由于产业发展所吸引的工业就业人口及服务业就业人口。其中工业就业人口通过不同时间节点工业用地规模,结合不同工业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预期,测算其可能提供的工业就业岗位。服务业就业人口则参照可比地区经验确定与工业就业人口的比例推算。工业用地规模XX镇区位优势突出,位于邹城市东郊,京沪高铁及京沪高铁邹曲连接线过境,规划期内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生态观光旅游、高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机电高科五大产业。产业的繁荣将成为吸引XX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作为邹城市高铁工业带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期内,各时间节点规划工业用地规模如下:近期约1.0平方公里,中期1.5平方公里,远期2.5平方公里
25、。就业密度对可获取的就业密度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在各工业门类中,纺织服装、食品、电子等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密度较高,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而机械制造等行业就业密度较低,在7000-8000人/平方公里间。表9 北京市各重点行业产值、用地与就业岗位关系分析类别地均就业岗位(人/hm2)劳均占地(m2/人)电子24341.2汽车 103 97.1 机械 72 138.9 化工 79 126.6 冶金 184 54.3 建材 26 384.6 家电 175 57.1 食品 58 172.4 医药12878.1印刷 172 58.1 服装 254 39.4 其他 58 172.4 资料
26、来源:董光器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就业岗位测算根据目前用地规划方案,设定各行业可能的就业密度指标,可计算出与用地方案相对应的就业岗位数量。根据产业专题研究,未来XX产业选择如下:依据区位、资源和交通优势,XX镇产业定位为打造邹城新兴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XX镇未来将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和以机电加工为主的新兴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城郊型生态农业。机电加工在产业门类上属于机械制造业,就业密度稍低,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密度较高;参考前述制造业就业密度指标,取工业就业密度分别为1万人/平方公里,可计算得近期、中期及远期镇域工业片区可
27、提供的工业就业岗位分别为1万个、1.5万个、2.5万个。服务业就业岗位测算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对山东省31个县级市的就业人口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各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之比约为65:35,考虑到XX的产业构成,区位、交通条件使其现代物流业、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较其他乡镇优越,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比重相应较高。考虑服务业发展有一个渐进过程,近期取二三产业比重为65:35,中期取60:40,远期取50:50,可计算得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岗位近期为0.5万个、中期为1万个、远期为2.5万个。表10 山东省县级市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占非农就业的比重人口数(万人)第二产业(占非
28、农就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占非农就业的比重)章丘市101.270.5%29.5%胶州市8073.0%27.0%即墨市112.674.1%25.9%平度市137.652.9%47.1%胶南市83.775.4%24.6%莱西市73.574.0%26.0%滕州市167.259.3%40.7%龙口市6363.1%36.9%莱阳市87.656.4%43.6%莱州市85.957.0%43.0%蓬莱市4568.0%32.0%招远市57.161.4%38.6%栖霞市6338.3%61.7%海阳市66.748.0%52.0%青州市90.951.1%48.9%诸城市107.449.8%50.2%寿光市103.351
29、.2%48.8%安丘市93.958.9%41.1%高密市85.763.8%36.2%昌邑市58.144.0%56.0%曲阜市63.764.1%35.9%兖州市62.944.3%55.7%邹城市114.777.9%22.1%新泰市138.477.5%22.5%肥城市97.563.8%36.2%文登市64.359.6%40.4%荣成市66.862.5%37.5%乳山市57.353.2%46.8%乐陵市6936.8%63.2%禹城市5253.0%47.0%临清市74.848.8%51.2%全省平均63.7%36.3%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整理非户籍产业人口及带眷人口测算为避免重复计算
30、,需单独计算扣除本地户籍人口及寄住人口中提供的劳动力,以得出外部进入的产业人口数量。另外,考虑年龄结构演变及个人迁移向家庭迁移转变对外来产业人口带眷的影响,可计算出近期、中期、远期外来产业人口分别达到0.13万人、0.51万人、1.99万人;外来劳动力带眷人口分别达到0.03万人、0.13万人、0.85万人。表11 非户籍产业人口及带眷人口测算一览表 单位:万人近期(2015)中期(2020)远期(2030)1非农就业岗位合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52.55.0其中2本地户籍人口可提供的非农劳动力1.31.82.73寄住人口中劳动力0.070.190.314外来劳动力(1-2-3)0.13
31、0.511.99外来劳动力带眷人数0.030.13 0.85注:1、现状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为3.5万人。考虑未来随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将呈下降态势。根据4.3测算,镇域第一产业劳动力2015年、2020年、2030年将分别降低至2.8万人、2.4万人、1.8万人;2、现状镇域户籍人口中就业人口比重约为53.1%,随年龄结构逐步老化该比例应呈下降态势,近期、中期、远期分别为53%、52%、51%;3、寄住人口中劳动力比重应高于户籍人口,此处参考外来劳动力(外来人口中劳动力比重近期85%、中期80%、远期70%)。(3)非户籍人口合计寄住人口、产业人口中外来部分以及产业
32、带眷人口合计即为镇域非户籍人口。预测得近期、中期、远期非户籍人口分别为0.23万人、0.88万人、3.28万人。表12 非户籍人口预测数 单位:万人近期(2015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寄住人口0.080.240.44产业人口(外来部分)0.130.511.99产业带眷人口0.02 0.13 0.85非户籍人口合计0.230.883.283.2.3 预测结论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合计即为镇域人口,予以规划取整,规划:2015年、2020年、2030年镇域人口分别达到8.0万人、9.0万人、12.0万人。4 镇区人口规模预测4.1 镇区人口增长机制规划期内,在以下因素的促动下,镇区
33、人口将快速增长:(1)产业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进入镇区现状XX镇区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根据产业专题,规划期内XX镇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旅游业和机械加工等产业。物流业是围绕邹城市中心城区,依托中国华北泰富钢材物流城,打造邹东最大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邹城市重要的物流基地;商贸主要在于推动农副产品、小商品零售和批发产业发展,建设邹东大型商贸批发市场;镇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促使镇区服务人口比重的提高;同时随着邹城中心城区的发展,XX在交通便利的条件下,来往于城区的人流、车流等为镇区的发展带来活力。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可以预期,规划期内,产业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必然引起产业劳动力需求
34、,从而吸引外部人口向镇区集聚。(2)镇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XX镇城镇化率为23.4%,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规划期内将出现快速增长,承担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现状农业生产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潜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进一步解放部分农业劳动力,该部分人口将向二三产业转移,其居住地也将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因此,镇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是镇区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4.2 镇区人口增长来源规划期内,镇区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增长来源:(1)镇区户籍人口增长。包括户籍人口自然增长及机械增长两部分。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指由于出生导致的人口增长,户籍人口机械增长指实现户口迁移的迁移增长。(
35、2)镇区寄住人口增长。部分镇外人口将因就业或社会原因进入镇区居住,但因该部分人口未取得XX户籍将以寄住人口的形式存在。此部分人口还包括寄住学生。(3)产业人口及其带眷人口。指因就业原因进入镇区居住的外来劳动力及其家属。该部分人口将成为镇区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4)镇区周边范围被吸引人口。该部分人口指镇域城镇化进程中向镇区转移的农村人口,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因镇区范围扩大实现就地城镇化的人口;另一部分为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4.3 镇区人口规模预测采用分项预测法预测镇区人口,根据镇区人口的不同增长来源测算镇区人口规模。户籍人口预测图4-1 镇区人口增长来源示意采用综合增长率
36、法预测镇区户籍人口。综合增长率法计算公式如下:PnP0(1r)n+P式中:Pn规划期末总人口(人)P0现状总人口(人)r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n规划期限(年)P规划期内机械增长量XX镇区现状户籍人口为1.61万人 现状镇区户籍人口为1.11万人,此处计入已经在镇区居住但户籍在镇区之外的人口(0.5万人),因为该部分人口也属于XX镇的户籍人口未来其户籍将逐步向镇区迁移,另外由于该部分人口也应同时考虑自然增长及机械增长,故将其计入此处户籍人口预测。,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随年龄结构演变逐渐降低。因镇区人口是镇域人口的重要构成,其人口年龄结构应与镇域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取近期(2012-201
37、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5,中期(2016-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远期(2021-203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由于镇域机械增长的户籍人口绝大多数将进入镇区,镇域户籍人口机械增长预测结果可近似视为镇区人口的机械增长量(见3.2.1,近期、中期、远期累计机械增长人口为0.03万人、0.15万人、0.63万人。两部分汇总,可得镇区户籍人口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达到1.66万人、1.81万人、2.34万人。寄住人口预测寄住人口因就业、社会原因进入XX镇,但尚未取得当地户籍。一般而言,该部分人口绝大多数将居住于镇区。根据3.2.2预测,寄住人口2015年、2020年、2
38、030年将分别达到780人、2430人、4400人。计入寄住学生数现状寄住学生人口为1767人,随着镇域农村人口减少,寄住学生的数量可能随之减少。规划农村人口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减少至4.9万人、4.2万人、3.3万人,仅相当于目前的83%、71%、56%,同比例计算,2015年、2020年、2030年寄住学生数量分别为1467人、1255人、990人,镇区寄住人口2015年、2020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2247人、3685人、5390人。产业人口及其带眷产业人口指镇区内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就业人口。该部分人口可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本地户籍人口中的劳动力
39、;(2)寄住人口中的劳动力;(3)外部进入但未取得XX户籍的劳动力。为避免重复计算,此处仅考虑外部进入但未取得XX户籍的劳动力。根据3.2.2测算,规划期内各时点XX镇范围内非农就业岗位分别达到1.5万个、2.5万个、5.0万个。扣除本地户籍人口及寄住人口中的非农劳动力数量,产业人口中由外部进入且未取得XX户籍的人口近期、中期及远期分别为0.13万人、0.51万人、1.99万人。考虑带眷后(外来人口中劳动力比重一般较高,但随年龄结构演变及在个人迁移逐步向家庭迁移转化的趋势下,该比重应呈下降态势,参照可比地区经验,取近期、中期、远期该比重分别为85%、80%、70%),可得外部进入XX的近、中、
40、远期产业人口的带眷人口分别为0.03万人、0.13万人、0.85万人。合计外部进入的产业及其带眷人口分别达到0.16万人、0.64万人、2.84万人。从产业人口及其带眷人口在镇域的分布来看,该部分人口应基本居住于城镇。即镇区产业及其带眷人口2015年、2020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0.16万人、0.64万人、2.84万人。镇区周边被吸引人口(即镇域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镇区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将是镇区周边范围被吸引的人口,从户籍属性来看,该部分人口属户籍人口。由于该部分人口向镇区的集聚主要由于镇区范围的扩大以及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镇区转移,因此该部分1人口可从农村剩余劳
41、动力转移角度加以预测,以保留耕地为基础测算农村人口。引导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现状XX镇耕地面积8.84万亩,农村人口5.9万人,农业劳均负担耕地2.5亩。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20年全镇耕地面积11万亩,设2020-2030年耕地面积保持不变。规划农业劳均负担耕地由目前的2.5亩提高至6.0亩(目前山东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将由目前5.9万人减少至3.3万人。考虑农村人口自身的自然增长后,预计近期、中期、远期累计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分别为1.08万人、1.87万人、2.93万人。表13 根据耕地面积推算各时间点农村人口单位现状 2015年2020年2030年耕地面积万亩8.849.921111.0劳均耕地亩/人2.53.54.56.0农业劳动力万人3.52.82.41.8按自然增长计算的农村人口万人5.95.986.076.23按劳动力推算的农村人口万人5.94.94.23.3累计可转移农村人口(-)万人1.081.872.93各类人口汇总即为镇区总人口规模。合计得镇区近期、中期、远期总人口分别达到3.12万人、4.69万人、8.65万人。予以规划取整,规划:表4-2 镇区各类人口预测汇总表 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