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镇总体规划(2012 - 2030)文本XXXXXXXXXXXXXX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城镇性质2第三章镇域城乡统筹规划4第一节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4第二节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5第三节 镇域用地布局规划6第四节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第五节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9第六节 镇域环保环卫规划13第七节 镇域综合防灾规划14第八节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16第四章镇区总体规划布局18第一节 布局结构18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19第三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19第四节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20第五节 工业用地规划21第六节 道路交通规划21第七节 绿地系统规划21第八节 景观系统规
2、划22第五章 近期建设与远景展望23第一节 近期建设规划23第二节 远景规划设想24第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25第七章 附则26附表: XX镇用地平衡表27XX市XX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促进新形势下XX镇经济、社会与自然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完善城镇功能,合理配置城镇资源、指导城镇有序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编制XX市XX镇总体规划(2012-2030)。第二条 规划地位本规划是指导XX镇城镇建设的法律性文件,镇域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第三条 规划依据(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2007年) (二)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年建设部令146号) (三)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四)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五) 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建村2010184号)(六) 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鲁发200723号)(七) 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鲁发200924号) (八) 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九)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十)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十一) XX市
4、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十二) XX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2-2030)(十三) 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第四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分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层次为XX镇行政辖区,面积97.66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北起龙店河,南至临菏路,西起镇界,东至京沪铁路,面积4.0平方公里。第五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30年。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城镇性质第六条 总目标把XX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设施完善,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第七条 指标体系表1XX镇发展目标与
5、指标体系分类指标单位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2000恩格尔系数%25人口与城镇化总人口万人5城镇人口万人2.5城镇化水平%50社会发展基尼系数/0.3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率%100镇区绿化覆盖率%35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40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150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千瓦时1200环境保护SO2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方米2TSP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方米8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污水集中处理率%100第八条 发展策略(一)总体策略。采取镇区与XX市区一体发展、镇区与XX景区联动发展的策略,实现城镇一体化发展。 (二)镇区发展策略。突破
6、京沪铁路与104国道对镇区的围合限制,利用新增建设用地,镇区向西拓展。(三)景区发展策略。大力发展面向XX市区甚至XX都市区的休闲度假游;完善景区功能,以休闲、体验为导向,发展生态农场、体育运动等功能,不断增强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第九条 城镇性质与城镇职能城镇性质:XX近郊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城镇职能:华夏文化轴重要组成部分,XX历史文化名镇,XX都市区休闲旅游目的地,XX市生态宜居小城镇。第十条 城镇人口规模(一)镇域人口规模预测近期至2015年镇域总人口为5.2万人;预测远期至2030年镇域总人口为5.0万人。(二)镇
7、区人口规模预测近期至2015年镇区总人口为1.0万人;预测远期至2030年镇区总人口为2.5万人。第十一条 城镇化进程预测近期至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19.2%;预测远期至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50%。第十二条 用地规模近期至2015年镇区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40平方米/人。远期至2030年镇区建设用地2.8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2.0平方米/人。第三章 镇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节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第十三条 第一产业发展策略稳步扩大农副产品种植面积,优化现有种植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规划主要在临菏路以南发展蔬菜种植
8、,加强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品牌思路发展特色水果种植。第十四条 第二产业发展策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植龙头企业,积极培养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第十五条 第三产业发展策略(一)旅游业。发展集农副产品休闲之旅、农副产品文化之旅、农副产品体验之旅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抓好景区景点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商品市场;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完善服务设施建设。(二)物流业。努力打造专业化物流园区,构建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平台,逐渐形成以批发交易、仓储物流为主的交易格局;鼓励组建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现有物流体系的重组,提升农副产品物流业的
9、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第十六条 产业布局规划形成“城镇发展板块、旅游观光休闲板块、都市生态农业板块”三大板块的产业总体布局。城镇发展板块:京沪铁路以西、临菏路以北的范围,应以小城镇建设为主,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导人口集聚到城镇;旅游观光休闲板块:京沪铁路以东、临菏路以北的范围,重点发展集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都市生态农业板块:XX镇临菏路以南的范围,依托现有农业基础重点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第十七条 产业职能规划按照明确镇区、社区的职能和分工,合理安排社会生产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的原则,规划社区产业职能六类。镇驻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机械加工制造、农副产加工产
10、业及综合服务业;野店社区依托近邻XX的优势,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苗庄社区、巩庄社区、峄阳社区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庄社区主要发展林果产业;峄阳社区、大庄社区靠近旅游景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高品位休闲度假区;崔桥社区依托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第二节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第十八条 镇域居民点整合规划规划通过整合居民点,形成一个镇区和六个新型农村社区,构筑“镇区农村社区”二级镇村体系。表2镇域社区规划一览表社区名称包含村庄名称现状人口(人)规划人口(人)镇区XX、北龙河、两下店南、金张庄、南龙河、纪王城前村、两下店北、纪王城东村、留驾庄、东庄、纪王城西村1588425000大庄社区大一、大七、
11、大六、大二、大五、大三、大四、高皇铺、沈庄、75565000野店社区刘营、李庄、涝滩、稻洼、上山、下山、野店、贾洼73185000苗庄社区大故、小故、东颜、石马、苗庄67754500巩庄社区巩一、巩二、巩三、巩四、西巩、唐店、吕台、黄村、蔡家庄56713800崔桥社区丁岭、存里、崔桥42152900峄阳社区郭参、照山、中参、西参、店子59273800第十九条 镇域居民点规模结构规划镇域居民点分镇区和农村社区二级。一级居民点为XX镇区,人口2.5万人。二级居民点为六个新型农村社区,分别为野店社区、大庄社区、峄阳社区、苗庄社区、崔桥社区、巩庄社区,人口0.3-0.5万人。第二十条 镇域居民点空间布
12、局结构规划形成“两轴一心六点”的镇村体系结构。 “两轴”:沿104国道和临菏路形成的城镇发展轴线;“一心”:XX镇驻地,是全镇经济和城镇建设主中心;“六点”:能接受镇驻地辐射又能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的六个新型农村社区。第二十一条 镇域居民点建设用地强度控制社区采用集中紧凑的布局原则,以多层搭配低层的建筑组合方式实现用地经济合理、设施配套齐全、远近协调发展。规划容积率:低层住宅(3层)容积率大于0.5,低多层混合住宅容积率大于0.7。规划建筑密度:低层住宅(3层)不大于35%,低多层混合住宅不大于30%。第三节 镇域用地布局规划第二十二条 城乡用地结构规划形成“三区、两轴、四片、六点”的城乡用地结构
13、。“三区”:城镇发展建设区、XX风景区、都市农业区;“两轴”:104国道城镇发展轴线和临菏路镇村发展轴线;“四片”:镇区、XX组团、XX湖组团、物流组团四片;“六点”:各具特色的六个新型农村社区。第二十三条 在XX与牙山山体范围内规划建设XX森林公园,以山体自然风景为主体,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形成绿化葱郁的山林自然景观,规划用地面积118.2公顷。第二十四条 规划建设XX湖组团,围绕XX湖周边规划100米宽度的滨湖绿化,以XX湖和滨湖绿化为核心,打造XX湖旅游接待服务组团。在XX湖西侧,在野店遗址保护范围线以内主要进行绿化和简单的纪念性建筑物建设,在遗址保护范围内以北、104国道以西规划建设1处
14、用于局部恢复遗址旧貌与展览、陈列出土文物的文物古迹用地,规划用地面积37.3公顷。在XX湖北侧,规划1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用地面积35.7公顷;在XX湖东侧,规划1处休闲娱乐设施用地,规划用地面积57.2公顷。第二十五条 在XX南侧,XX西路东、榴园东路西、临菏路北、榴园西路东规划建设XX组团。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邾国故城遗址进行合理的恢复与利用,将古城墙打造成为邾国故城遗址的标志性节点。在临菏路北侧沿路规划建设1处主要进行绿化和简单的纪念性构筑物建设的用地,规划用地面积28.5公顷。扩建现状山前广场,加大广场绿化建设,规划用地面积3.8公顷;规划XX山前公园,使绿化从XX山脚一直延伸至
15、临菏路。在邾国故城遗址保护范围以内主要以绿化建设为主,形成自然生态的大地景观,在邾国故城遗址保护范围以外配套攀岩、轮滑等设施,形成参与性的体育运动主题公园,规划用地面积86.8公顷。继续扩大并完善XX度假村旅游接待功能,形成功能完善、服务多样的旅游服务组团。在度假村西侧,利用现有温泉规划建设温泉洗浴中心1处;在度假村东侧,规划建设休闲度假用地1处;在度假村南侧,规划建设休闲娱乐设施1处;对现状XX村采用具有传统中式建筑元素进行统一提升改造,打造XX山前古香古色的特色村庄,可发展农家乐、工艺品销售、书画写生等;规划总用地面积81.8公顷。围绕马家沟水库规划建设50米宽度的环湖绿化,以水库和绿化为
16、核心规划扇形分布的的宗教用地,用于规划建设兴国寺佛教寺院,形成环境静谧、空间私密的相对独立的区域,以利于弘扬佛法,促进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共同发展,规划总用地面积35.6公顷。第二十六条 启动新的城镇发展建设区,以寻求镇区与城市片区的综合协调发展,提升现状镇区的功能,具体内容见镇区发展建设规划。第二十七条 规划野店、大庄、西参、苗庄、崔桥、巩庄六个新型农村社区。野店社区是城市近郊型,规划人口规模5000人,用地面积47.96公顷;大庄社区是旅游服务和林果种植型,规划人口规模5000人,用地面积28.66公顷;峄阳社区是都市农业和旅游服务型,规划人口规模3800人,用地面积31.25公顷;苗庄社区
17、是都市农业型,规划人口规模4500人,用地面积37.48公顷;崔桥社区是商贸物流型,规划人口规模2900人,用地面积94.37公顷;巩庄社区是都市农业型,规划人口规模3800人,用地面积27.0公顷。第四节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二十八条 新型农村社区中心规划全面推进农村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设立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警务、灾害应急服务、社区环卫、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区志愿者等8个服务站(室)和一个办事服务厅。规划结合六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设置六处社区服务中心。第二十九条 镇域商业服务设施规划逐步建设以乡镇级商业服务设施为主力、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为基础的具有现代流通方式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乡镇级
18、商业服务设施原则上以批零结合的综合性服务为主,鼓励其从事农资、日用小商品的批发与零售经营,以及政策允许的农副产品购销业务等;社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则以零售服务为主。第三十条 镇域教育设施规划进一步完善现状的XX中学,扩建现状中心小学。规划设置小学六所。保留野店小学和大庄小学,保留并继续扩大苗庄小学,新规划崔桥小学、西参小学、巩庄小学;撤销现状纪王小学、店子小学、沈庄小学。所有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小学都设置1所幼儿园。第三十一条 镇域医疗卫生设施规划规划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卫生院、卫生所二级体系,加强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在野店、大庄、西参、苗庄、崔桥、巩庄新型农村社区设置标准化卫生所。第三十二条 镇域文体
19、设施规划形成以乡镇文化中心为枢纽,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二级文化网络。以规划确定的六个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发展文体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大力推进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各新型农村社区结合公共绿地建设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和适合农村特点的健身设施。形成以乡镇文化中心为枢纽,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二级文化网络。第三十三条 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表3 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类别项目名称镇区新型农村社区行政管理党政、团体机构 法庭 各专项管理机构 居委会、警务室 村委会 教育机构初级中学 小学 幼儿园、托儿所 文体科技文化站(室)青少年及老年之家 体育场馆科技站、农技站 图书馆、展览倌、博物馆 影剧院、游乐健身场所
20、 广播电视台(站) 医疗保健计划生育站(组) 防疫站、卫生监督站 卫生院、保健站 专科诊所 商业金融生产资料、建材、日杂商店 粮油店 药店 燃料店(站) 理发馆、浴室、照相馆 综合服务站 物业管理 农产品销售中介 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 邮政局(所) 社会保障敬老院 养老服务站 集贸设施蔬菜、果品、副食市场 土特产、市场畜禽、水产市场 燃料、建材家具、生产资料市场 注:“”表示必须设置;“”表示可以选择设置;“”表示可以不设置。第五节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第三十四条 镇域道路交通规划规划打造“四横四纵”的镇域主次干路网络。规划建设XX北路、旅游路、龙店路,在东西方向上将唐村片区、镇区、XX景区联系
21、起来;规划建设XX西路、峄XX路,在南北方向增加XX景区、镇域东部社区与XX老城区、孟子湖的联系;通过北凫山路、苗庄河路改善镇域东南部区域的对外交通条件。通过环山路、榴园西路、榴园东路的规划建设组织XX风景区内的旅游线路。表4镇域规划道路一览表单位:米道路名称道路级别道路走向红线宽度断面形式机动车道宽度道路分隔带度绿化隔离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新G104一级路南北50两块板1524.032/52峄XX路一级路南北40三块板24/224.521.52XX北路一级路东西40三块板24/224.521.52北凫山路二级路南北30三块板16/124.521.52龙河路二级路南北30三块板16/
22、124.521.52龙店路二级路东西30三块板16/124.521.52XX西路二级路南北30三块板16/124.521.5苗庄河路二级路东西30三块板16/124.521.52旅游路三级路东西30三块板16/124.521.52下山路三级路南北20一块板15/2.52涝滩路三级路南北20一块板15/2.52环山路三级路南北20一块板15/2.52榴园东路三级路南北20一块板15/2.52榴园西路三级路南北20一块板15/2.52中心街三级路东西20一块板15/2.52牙山路四级路南北15一块板10/2.52崔桥路四级路南北15一块板10/2.52峄看路四级路南北15一块板10/2.52苗巩路
23、四级路东西15一块板10/2.52第三十五条 用水量指标规划远期人均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升/人天,生活用水量远期为6000立方米/日;公共设施用水量远期为1800立方米/日;镇区工业用水指标为10000立方米/(平方公里日),日工业用水总量远期为4500立方米/日;未预见水量远期为1845立方米/日;总用水量远期为14145立方米/日。第三十六条 供水设施规划规划由唐村水厂与田庄水厂联合供水,两处水厂设计供水能力合计为10万立方米/日,能满足XX镇的用水需求。第三十七条 供水水质及水压供水水质须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可自行处理后使用,管网供水水压按满足5层楼考虑,
24、最不利点的供水水压须达到0.24兆帕,消防时最不利点的水压须达到0.1兆帕。第三十八条 管网布置规划供水管网采用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布置形式,除边缘地区为枝状网外,其余均为环状网。第三十九条 消防给水镇驻地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期发生火灾2次,消防和水量按一次火灾用水25升/秒考虑。消防给水采用与生活给水同一低压给水管网系统供给,消火栓沿规划主干道布置,其间距不超过120米。第四十条 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第四十一条 污水量预测生活污水产污率按照80%计算,生活污水收集率按照100%计算;工业污水产污率按照60%计算,工业污水收集率按照100%计算;市政污水收集率按照60%计算。规划预测
25、XX污水处理厂收集总量为1.1万立方米/日。第四十二条 污水排放标准污水排放须符合国家“三废”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镇区污水管道。第四十三条 污水处理设施镇区以外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府前街以北、龙河路以西规划污水处理厂1处,占地面积2.35公顷,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1.5万吨/日。第四十四条 管线规划污水管网应避免长距离输送。污水干管沿镇区主要交通干道敷设,结合镇区的发展情况分期建设,逐步形成畅通的污水管网。第四十五条 雨水工程规划雨水管网敷设,顺地势就近排入河道,具体布置详见镇域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第四十六条 电力负荷预测预测镇域用
26、电负荷为5.5万千瓦,镇区用电负荷为2.0万千瓦。第四十七条 电源规划升级扩容XX35千伏变电站为110千伏变电站,同时在104国道西、旅游路南规划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处,规划装机容量为13.15+20.66万千伏安。第四十八条 电力线路规划升级现状35千伏线路,将电压等级简化为110千伏、10千伏和380/220伏。110千伏高压走廊采用架空线路,结合道路及生态保护绿地布线;10千伏中压配电线路采用环网,城镇内10千伏以下的电网尽量采取地埋式,逐步取消镇区架空线路,提高电缆敷设率。第四十九条 话机量预测预测2030年XX镇话机数为2.0万部,电话普及率40部百人。第五十条 电信规划规划在X
27、X镇区建设集多种业务于一体的综合电信局一处,可与公共建筑结合设置,不需独立占地,需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交换机容量为3万部。本规划区内电信管线规划为地下通讯电缆及光缆。主道路规划为光缆,支路采用地下通讯电缆。第五十一条 有线电视工程远期实现有线电视住宅用户入户率100%,预测远期有线电视用户约1.5万户。更新换代有线电视传输设备,加大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积,增设光缆节点,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第五十二条 邮政工程对现状XX邮政所适当扩容,建筑面积达到500-1000平方米,作为镇域邮政管理中心;推进邮政所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大力发展邮政物流配送,形成覆盖面广、系统功能全、能为社会提供实物、信
28、息、金融等综合服务的邮政服务体系。第五十三条 市政通信管道系统规划规划区在新建或改造道路的同时,原则上在道路西侧、北侧人行道下同期建设综合通信管群。综合通信管道规划主要结合城市路网规划、用地规划等相关条件,对各级管道进行规划,以构建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地下通信管网体系。第五十四条 热负荷预测规划远期至2030年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XX镇区热负荷为61兆瓦。第五十五条 热源规划规划将XX镇纳入城市集中供热区,通过将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四台335兆瓦发电机组进行供热改造,作为XX的供热热源。第五十六条 热网规划供热方式:规划以热水管网方式供热,居民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直接采用热水供热。管材:蒸
29、汽供热管网采用钢套钢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热水供热管网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管径大于DN200管道采用螺旋缝电焊钢管,管径小于等于DN200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并考虑热补偿。铺设方式:采用地下直埋敷设。埋深:人行道下不小于0.7米,车行道下不小于1.0米。穿越路口处需加设钢套管。保温和防腐:热网应做防腐及保温处理,采用预制保温管。管网走向:供热管网采用枝状布置,供回水管同程敷设,管线尽可能靠近负荷区。热力管网原则上走路西侧和北侧。采暖用户通过换热站将汽暖转换为80/60水暖供热;镇区共设换热站20处。每处换热站供热面积控制在20万平方米以内。第五十七条 用气量预测确定居
30、民耗气定额为0.2标立方米/人日,气化率为0.8,预测XX镇远期用气量为461标立方米/年。第五十八条 气源规划规划将由城区延伸至唐村片区的燃气供应管线继续向南延伸至XX镇,并将在唐村片区设置的燃气调压站作为作为气源,对XX镇区和管道沿线村庄进行燃气供应。远离输气管道的管线可设置罐装液化气站,同时鼓励积极发展建设沼气作为居民燃气热源。第五十九条 管网规划燃气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越河流和其它大型障碍物。燃气管道应布置在道路的东侧和南侧。天然气次高压管网采用无缝钢管,镇区中压管网采用PE管。第六节 镇域环保环卫规划第六十条 环境保护规划(一)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目标:XX风景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
31、大气标准;镇区居住生活区、XX湖组团、XX组团以及各农村社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大气标准;镇区工业园区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国家三级大气标准。水域环境目标:镇区内河流水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级标准。噪声环境标准:镇区主要生活区、商业区等划分为二类噪声标准适用区,交通干线和部分临街地段划分为三类噪声标准适用区,其它划分为一类噪声标准适用区。(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镇区现有污染源的治理,经治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排污体系,改善燃料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实行集中供热,加强环保监控。增加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加强大环境绿化,增强城镇环境自净能力,提高环境质量水平。第六十一条 环境卫
32、生规划(一)公共厕所规划公共厕所的建筑标准为三类,重点地段为二类。镇区与景区中的各类公厕均采用水冲式。其布点与服务半径不少于1座/平方公里,每座服务人口2500-3000人。(二)城镇垃圾收集及处理系统规划对城镇垃圾统一收集,统一处理。规划在镇区北部、临菏路与104国道交叉口西北设中型垃圾转运站1处,占地0.45公顷。生活垃圾的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废物箱应设置在道路两旁和路口,商业街设置间距为25-50米,交通干道为50-80米。镇区垃圾以集中收运为主,小型垃圾转运站每0.7-1平方公里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与周围建筑物间距不少于5米。第七节 镇域综合防灾规划第六十二条
33、 消防目标建立和完善消防工作的运行机制,提高城镇抗御火灾的整体功能;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系统,实现消防设施装备的现代化。第六十三条 消防设施规划在镇政府设立消防指挥中心,并建设火灾报警、通讯指挥系统,并与市消防信息系统并网,实现消防信息系统网络化。XX镇的消防任务可由负责XX市唐村片区消防任务的消防站同时负责,XX镇镇区不再新增消防站。大力发展地方民间消防力量,重点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专业或业余消防队,各社区、居委会应建立相应的消防工作组织。第六十四条 消防水源消防用水采取城镇给水管网取水方式。第六十五条 消火栓布置城镇主干路按120米间距设置消火栓,均在道路一侧设置。第六十六条 消防通道规划
34、将镇区道路中红线宽度在24米以上的道路设为消防救援干道。城镇各主要出入口,应保证车辆畅通并设有明显标示牌以保证外地救援车辆及时到达。小区建设中,消防通道应尽可能设为环状,最低应设面积不小于1515米的回车场。可利用的天然水源应设置消防通道和回车场,且消防车的吸水高度应不大于6米。第六十七条 消防单位对驻地内重点消防单位应重点防护,XX镇重点消防单位主要有镇政府、医院、学校、重要的市政设施和商业设施等。第六十八条 防洪等级和标准规划镇区的防洪标准为重现期二十年一遇,设防等级为级。规划XX湖水库按50年一遇设计,马家沟水库、斗鸡台水库、纪西水库、沈庄水库、后峪子水库按20年一遇设计,店子河、龙河按
35、50年一遇设计,野店河、大庄河、两下店河、苗庄河按20年一遇设计。第六十九条 防洪规划规划采用“以排为主、排滞结合”的工程措施,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疏通,适当加宽加深。河道断面采用梯形。第七十条 河道蓝线规划规划店子河、龙河的河道蓝线宽度不小于20米,规划野店河、大庄河、两下店河、苗庄河的河道蓝线宽度不小于15米。在河道蓝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镇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擅自填埋、占用城镇蓝线内水域;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沙、取土;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其它对城镇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第七十一条 人防工程规划规划对XX镇镇区按三类人防重点城镇设防,镇区战时留城人口按40%计算,约1万
36、人;人防掩蔽面积每人按1平方米计算,约1.0万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9层以上(含9层)或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以上者(含7000平方米),修建与首层面积同等规模的防空地下室。规划104国道、临菏路、南环路、西环路、泰宁路为主要人防疏散和运输线路。规划完善人防通讯报警系统,提高报警系统的覆盖率及可靠性。结合镇政府建立镇级人防管理机构,设立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实施区内人防工作。第七十二条 防震工程规划生命线工程、供水、供电、通信、燃气、消防等重要工程设施与建筑按期七度设防,其它工程按六度设防。现状抗震能力差的建筑物、构筑物按不同级别加固。新建工程,必须按国家颁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
37、防震避灾人口主要是就地疏散,疏散场地为城镇公园、绿地、运动场、广场等空地。规划城镇主、次干道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救援的主要通道。第八节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第七十三条 管制分区(一)禁止建设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龙河、店子河、野店河、大庄河、两下店河、苗庄河、XX湖水库、马家沟水库、斗鸡台水库、纪西水库、沈庄水库、后峪子水库蓝线控制范围;龙河、店子河防护林带绿线控制范围,河流岸线向外扩展20米宽范围;野店河、大庄河、两下店河、苗庄河防护林带绿线控制范围,河流岸线向外扩展10米宽范围;XX湖水库防护林带绿线控制范围,水库岸线向外扩展50米宽范围;马家沟水库、斗鸡台水库、纪西水库、沈庄水库、后峪子水库防
38、护林带绿线控制范围,水库岸线向外扩展20米宽范围;高压线走廊控制范围,即走廊两侧共30米。(二)限制建设区镇区远景发展备用地;一般农田;京沪铁路两侧各100米范围;镇域主要道路两侧道路防护绿地,即104国道、临菏路两侧各20米宽;XX北路、峄XX路两侧各10米宽;撤并村庄的建设用地。(三)适宜建设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景区建设用地;规划社区建设用地;规划镇域独立工矿用地。第七十四条 管制要求(一)禁止建设区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予以长期严格保护,不得随意征用或改作它用。禁止在保护区内挖沙、取土、采石、采矿、建房、堆放固体废弃物;禁止进行非农业开发建设,国家和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确实无法避
39、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应经法定程序报批调整。河流、水库蓝线、绿线控制范围:对镇域内的河流水系、防护林地等脆弱资源进行严格保护,严格按照有关条例和规划进行控制,并组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严禁破坏性的开发建设。高压走廊控制范围:禁止高压走廊控制范围内用地的非农建设。(二) 限制建设区镇区远景发展控制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远景发展,规划期内应严格控制该类用地的开发建设,鼓励农业用途,并对其中“已推未建”土地进行生态恢复处理;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一般农田:一般农田保护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使用,除镇区建设或重大项目外,不得进行非农建设。镇区以外
40、撤并村庄的建设用地: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复垦或调整为农业生产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可扩大面积。(三)适宜建设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规划期内城镇开发应须符合城镇总体规划要求,以建设现代化城镇为目标,遵循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禁止零散开发和圈地废耕的行为,城镇建成区重点实施调整、完善和更新的开发模式,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规划社区建设用地: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庄生活居住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在村庄建设用地上的建设需经城镇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第四章 镇区总体规划布局第一节 布局结构第七十五
41、条 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现状镇区为依托,以向西、向北扩展为主。第七十六条 用地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两轴一心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两轴”:即104国道发展轴线和府前街发展主轴。镇区以104国道为轴线,国道以东改造老镇区、扩建新镇区,国道以西发展新镇区,形成工业与生活两大功能板块。将主要的行政办公、商业服务、餐饮娱乐、商贸市场、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沿府前街两侧有序设置,结合绿地广场将此区域打造成为XX镇功能复合、景观优美的核心服务区,成为XX镇对外形象展示的主要街道。“一心”:公共服务中心,位于府前街与桃园路、樱园路交叉处,主要布局全镇的行政办公设施、大型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公共绿地等。“两区
42、”:指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位于104国道以东、中心街以北,工业门类以机械加工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以XX老镇区为依托,向西跨越104国道,配套完善服务设施,建设成为具备崭新面貌的新型城镇生活居住区。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第七十七条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规划将居住用地分为两个居住片区、两个居住组团。老镇区生活居住片区:近期在府前街以北建设新的住宅小区,安置转移到镇区的人口。远期逐步对两下店南村、两下店北村进行改造。规划居住用地25.90公顷,居住人口0.7万人。北部生活居住片区:近期置换开发现状农用地,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新住区;远期改造南龙河村居住用地,并把镇域内其它部分村庄逐步
43、搬迁合并到北部生活居住区,形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新住区。规划居住用地56.24公顷,居住人口1.52万人。南部两个居住组团:临菏路以北,以镇区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在XX广场东西规划居住用地各1处,形成镇区南部的居住组团。规划西南组团居住用地5.21公顷,居住人口0.14万人;东南组团居住用地5.15公顷,居住人口0.14万人。第三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第七十八条 行政管理用地搬迁现状镇政府,在府前街北、桃园路西设置行政管理用地,占地面积2.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9%。第七十九条 文体设施用地规划在府前街南、樱园路西设置文化活动中心1处,占地面积1.3公顷,主要布置较大型的文化娱乐设施,结合临菏路北侧的公共绿地,形成镇区内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在中心街北、建设路东配套建设1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0.3公顷。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按照社区文化娱乐中心的相关标准设置远程培训站、警务室、社会保障站、图书阅览室及文化娱乐广场等。规划文体科技用地1.7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0.6%。第八十条 教育科研用地继续扩大和完善现状XX中心小学,班数达到24班,占地面积3.5公顷。在中心街北、建设路东配套建设中心幼儿园1处,占地面积0.5公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