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能源产业基地及历史文化名城).doc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能源产业基地及历史文化名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能源产业基地及历史文化名城).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文 本2009年11月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1第三章 人口与用地规模3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3第二节 建设用地规模4第四章 市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5第五章 市域村镇体系与布局导引6第一节 市域村镇体系规划6第二节 村镇空间布局导引7第三节 村庄合并规划13第四节 社区建设指引15第六章 市域空间管制分区19第七章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21第一节 综合交通规划21第二节 给水工程规划22第三节 污水排水工程规划27第四节 电力工程规划30第五节 电信工程规划31第六节 供热工程规划32第七节 燃气工程规划34第八节 环卫
2、工程规划35第九节 防灾减灾工程规划36第八章 市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8第一节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38第二节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40第三节 文化体育设施规划41第四节 社会保障发展规划42第九章 市域生态建设规划44第十章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46第十一章 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49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50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53第十四章 附 则54附表一 XX市区域统筹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表55附表二 分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调控56附表二 分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续表)57附表三 规划农村社区一览表58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 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适应XX市统筹城乡
3、发展的要求,加强村镇协调布局,正确引导与控制村镇各项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动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本规划范围为XX市市域,辖区面积161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事处和13个镇,889个行政村。第三条 本规划是XX市村镇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政府调控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发展和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四条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乡规划有关标准、规范;3.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4.XX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5.鲁南城市带规划(2009-2020年);6.XX
4、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7.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8.XX省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9.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0.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征求意见稿)(2008年9月);12.XX省XX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第五条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9-2030年。基期为2009年,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第二章 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第六条 规划定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孔孟文化旅游次中心,XX省重要能源产业基地和循环产
5、业示范基地,XX都市区的重要组团之一,经济发达的生态型园林城市。第七条 发展总目标以XX城区为核心,以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好的中心镇为重点,以一般乡镇和中心村为基础,形成等级规模有序、职能分工明确、功能齐全、空间布局合理的市域村镇体系。第八条 发展分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至2015年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相当于我国沿海发达大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开始迅速提高,农村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稳步上升。至2020年人均GDP1000015000美元。城镇人均收入水平在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乡村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更快速的增长。至2030年人均GDP1500020000美元。达到新兴工
6、业化国家韩国当前的水平(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已经不明显,乡村居民收入接近城镇居民的90%。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40%。至2050年人均GDP2000030000美元,接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水平。农村非农产业产值超过一半,城乡收入水平相当。(2)社会发展目标至201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逐步消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中的非农产业领域,城市化水平达到64%。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恩格尔系数均达到国际富裕水平。居民文化娱乐需求增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至2020年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达到50%,城市化水平达到71%。城乡人民
7、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文化娱乐、教育支出比重增加。农村信息化程度显著改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至2030年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占据主导地位,超过60%。第三产业劳动力成为非农产业劳动力的主体,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化水平达到85%。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教育支出比重达到30%。农村信息化设施逐步普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比重达到70%。城乡社会保障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至2050年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劳动力占非农产业劳动力的75%。城市化水平达到90%。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教育支出比重达到50%。农村信息化设施基本普及,
8、国际互联网用户比重达到90%。(3)设施环境发展目标至2015年城镇基础设施开始对接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超过90%,燃气、集中供暖向有条件的乡村地区覆盖,消防设施覆盖率达到50%。乡村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卫设施建设开始起步,乡村环境脏乱差的情况开始改善。至2020年城乡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城乡综合燃气、集中供暖覆盖率达到50%,消防设施覆盖率接近70%。乡村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卫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乡村脏乱差成为历史,优美生态环境魅力彰显。至2030年城乡综合燃气、集中供暖覆盖率达到80%,消防设施覆盖率达到90%。乡村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卫设
9、施建设水平较高,城乡基本实现空间的一体化。城市、乡村各具魅力、互为补充。至2050年城乡综合燃气、集中供暖覆盖率达到90%,消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乡村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卫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差不大,城乡融为一体。XX市区域统筹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详见附表一。第九条 发展战略(1)区域协同战略。融入鲁南城市带和“XX曲阜”都市圈。(2)城乡统筹战略。城乡统筹发展从城乡发展中的各个要素入手全面推进,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的长效机制,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4)生态保护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0、,实现良性循环。(4)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化质量,提高带动能力;建设重点镇,提高城镇建设质量;适度推进村庄合并,提高人口集聚水平。第三章 人口与用地规模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第十条 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规划至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控制在100万人左右;农村人口控制在25万人左右。预测203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80.0%左右。各阶段人口控制与城镇化水平预测见表1。表1 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一览表项 目 2008年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总人口(万人) 114.1118120125城市人口(万人) 39516069镇区人
11、口(万人) 17.5242531农村人口(万人) 57.6433525城镇人口比重(%) 49.563.670.8 80.0第十一条 市域人口分配市域内各城镇人口分配见表2。表2 2030年各城镇分阶段人口分配一览表镇、街2008年2015年2020年2030年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总人口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千泉街道办事处44.73987615489656092736995岗山街道办事处凫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店镇北宿镇唐村镇香城镇8.31.5186.81.8266.62306.2348 城前镇8.61.72072.2316.82.7406.43.55
12、5 大束镇7.61.8246.22.23562.9485.73.561 太平镇11.95.1439.85.9609.577497.583 石墙镇7.81.5196.41.8286.22.1345.8352 峄山镇5.31.2234.41.5344.21.7404250 看庄镇3.70.92431.1372.91.3452.81.761 张庄镇71.5215.81.8315.52365.2358 田黄镇4.51.1243.71.3353.61.6443.41.853 郭里镇4.71.2263.91.4363.71.7463.5257 合计114.156.550118756412085711251
13、0080第十二条 人口调控与城镇化政策措施(1)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择优培育重点小城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引导人口向城镇和社区中心集中。(2)实施严格的城乡人口调控政策,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落实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各项政策。(3)统筹城乡就业。(4)建立区域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5)改革户籍制度,按照居住地登记进行管理户籍。第二节 建设用地规模第十三条 人均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1)城区:2015年城区建设用地人均指标控制在133平方米以内;2020年控制在127平方米以内;2030年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2)镇区:2015年镇
14、建设用地人均指标控制在144平方米以内;2020年控制在138平方米以内;2030年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3)村庄:2015年控制在160平方米以内;2020年控制在147平方米以内;2030年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第十四条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1)规划至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为71.95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为76.35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为82.8平方公里左右。(2)规划至2015年镇建设用地为30.17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为34.54平方公里左右,2030年为40.45平方公里左右。(3)规划至2012年村庄建设用地为68.75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为51.34平方
15、公里左右,2030年为32.50平方公里左右。 分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规模调控详见附表二。第十五条 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严格控制新增用地规模,逐步增加改造用地规模,实现以改造用地为主的发展模式。建立城镇发展的动态监控机制,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变化,调控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投放总量和建设时序。划定城镇用地增长边界,保障城镇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第四章 市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第十六条 城乡产业发展目标至规划期末,XX市城乡产业完成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以协作配套和分工合作为基础、服务体系为支撑,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两大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竞争
16、力强和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传统产业基础更坚实,高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第十七条 城乡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大整合战略和大提升战略,加快产业整合,避免资源浪费,增强空间引导,向三类地区聚集,提升产业层次。第十八条 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1)第一产业建设农业十大基地,重点培植壮大食用菌、大樱桃、奶牛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品,打造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镇街。(2)第二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能源和煤化工“两大基地”,积极培育新材料、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产业四大产业集群。(3)第三产业全力打
17、造四大旅游板块,构建“一心、四区、点片结合”的商贸流通体系,努力培植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鼓励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壮大。第十九条 城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构筑东部特色农业与旅游板块、中部都市服务业与旅游板块、西北部工业板块、西南部特色农业板块等“四大产业板块”,突出工业集中区和都市服务业集中区“两大产业功能区”,打造峄山风景区等“五大旅游区”和郭里等十个乡镇产业聚集区。第五章 市域村镇体系与布局导引第一节 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第二十条 规划形成“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个等级。城区:包括现状的三个街道办事处和合并到城区的中心店镇、北宿镇、唐村镇共六个镇街。中心镇:包括城前镇、看庄镇、太平镇三个省级
18、中心镇以及大束镇共四个镇。一般镇:包括峄山镇、香城镇、张庄镇、田黄镇、郭里镇和石墙镇等共六个镇。中心村、基层村具体在后边的规划中明确。表3 城镇等级结构一览表等级职能地位数量(个)城镇村名称一级城区1千泉、岗山、凫山、中心店、北宿、唐村二级中心镇4城前、看庄、太平、大束三级一般镇6峄山、香城、张庄、田黄、郭里、石墙四级中心村42五级基层村194第二十一条 规模结构:把所有城镇和乡村分为4个规模级。城镇规模结构见表4。表4 城镇规模结构一览表规模分级(万人)城镇50以上XX城区(69)510太平(7.5)35城前(3.5)、香城(3.0)、大束(3.5)、石墙(3.0)、张庄(3.0)13峄山(
19、2.0)、看庄(1.7)、田黄(1.8)、郭里(2.0)第二十二条 市域村镇分为以下五种职能类型,即综合中心型、工业带动型、旅游开发型、综合发展(工农结合)型和现代农业型。城镇职能类型见表5。表5 城镇职能类型一览表城镇名称职能类型主要职能XX综合中心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孔孟文化旅游次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市域行政管理、商贸、交通中心,煤炭开发服务基地城前综合发展型农副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生态农业看庄综合发展型农业产业化服务、农副食品加工太平工业带动型重化工业、煤炭开发和临港物流基地大束综合发展型生态农业、城郊农业、现代物流基地香城现代农业型生态和特色农业服务石墙现代农业型生态和特色农业服务
20、峄山旅游开发型旅游服务接待、生态和特色农业张庄现代农业型制造业、生态和特色农业田黄旅游开发型生态和特色农业服务、旅游服务接待郭里综合发展型生态和特色农业服务、建材业开发第二十三条 市域内确定村庄职能类型为城郊农业型、多种经营性、和种植业型五种。规划期内应重点对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使其发挥对周边基农村带动示范作用。第二节 村镇空间布局导引第二十四条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区、十镇”的空间布局结构(1)一心:规划以XX城区为中心,XX城区包括包括现状的三个街道办事处和合并到城区的中心店镇、北宿镇、唐村镇共六个镇街。(2)两轴:两条发展轴线。一是沿京沪铁
21、路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线,二是沿岚济路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两条轴线交汇处形成XX城区,另有六个主要的镇布局在这两套发展轴线上。(3)四区:规划设置“中城、西煤、南水、东林”四个地域功能单元,即中北部城市建设区、西部煤炭及湿地培育区、南部水源保护及生态农业区、东部山林生态保护区。(4)十镇:包括城前、看庄、太平、大束四个中心镇和峄山、香城、张庄、田黄、郭里、石墙六个一般镇。第二十五条 XX城区建设导引(1)职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孔孟文化旅游次中心,XX省重要能源产业基地和循环产业示范基地,鲁南地区加工制造业基地,XX都市区的重要组团之一,市域行政管理、商贸、交通中心,现代化生态型宜居城区。(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体系 规划 文本 能源 产业基地 历史文化名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