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文 本XXXX年XX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3第一节 发展战略3第二节 发展目标4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5第一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5第二节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5第三节 市域产业选择与布局7第四节 市域旅游规划8第五节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9第六节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10第七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1第八节 市域社会服务设施与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2第九节 市域综合防灾规划13第十节 市域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14第四章 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15第五章 “一体两翼”组合城镇规划17(1)交通整合、
2、一体发展17(2)档次提升、快捷优先17(3)高速高效、多元保障17(4)内外分流、客货分离17第六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17第七章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18第一节 城市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规划18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19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0第四节 工业用地规划22第五节 仓储用地规划23第六节 特殊用地规划24第八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4第一节 对外交通规划24第二节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5第九章 中心城区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27第十章 中心城区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28第一节 景观规划28第二节 城市设计31第三节 自然类景观保护32第四节 岸线利用规划32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新区开发与旧城更
3、新32第一节 新区开发33第二节 旧城更新33第十二章 XX市经济开发区规划34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35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38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42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45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46第十八章 中心城区远景发展设想46第十九章 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47第二十章 附则48第一章 总则第01条 为指导XX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X城市发展的需要,报经XX省建设厅同意,对XX市城市总体规划(1
4、9992020年)进行调整。 第02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联动,以新型城市化为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 (2)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合理确定XX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定位及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出XX的特色。 (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在规划布局、城市形态
5、结构上,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工业,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5)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6)发挥XX“稻香水邑,商旅山城”的优势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区内的自然条件及其环境特色,营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和人居环境。 (7)充分考虑城市的现状条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合理确定各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
6、性。第03条 本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 3、XX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4、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XX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试行) 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规2002112号) 8、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规2003119号) 9、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4号) 10、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5号) 11、风景名胜区条例 12、XX省建设厅关于同意修改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13、国家、XX省、XX市其它相关法
7、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划和文件 第04条 规划重点 (1)从现状特征、自然人文资源、区位条件、经济与产业发展等角度,综合分析XX在全国、全省及湘西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XX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和区域定位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策略。 (2)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和XX市实际状况,对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合理预测与分析论证,明确规划期内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3)对XX市城镇体系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论证,明确市域产业布局和空间发展思路;从区域城市综合服务职能角度,研究城市和主要城镇的公共设施配套和发展模式,明确市域综合交通的布局。 (4)针对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城市旧城更新和新区发展规律,制定实施对策;确定
8、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确定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挖掘自然人文资源,研究城市形象特色;保持城市生态环境,提出山水格局及实施策略。 第05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7年-2030年,其中: 近期:2007年-2010年; 中期:2010年-2020年; 远期:2010年-2030年; 远景:2031年以后,展望至2050年。 第06条 规划范围与用词说明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分为3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地域界定及用词说明如下: 1、市域 市域范围为:XX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自治县、会同县、洪江市、洪
9、江区、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鹤城区、中方县、辰溪县、淑浦县、沅陵县,规划面积27562.7平方公里。在市域范围内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建成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它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该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满足城市的持续发展、资源管理和生态安全的需要。根据XX市的地域条件和资源特点,同时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区范围定为:东起阳塘,与泸阳交界,西至新家庄与芷江搭界,北起新垦、南至中方,周围以山脉分水岭为界,规划区面积309.4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3、中心
10、城区 即在现状XX城区的基础上,沿各个组团向外扩张形成的用地发展空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东至娄怀高速公路东南连接线、西至XX职业技术学院南围墙、西南至青子坪水库居住区,北至绕城线北侧居住区、城区南至绕城线南段,最南端至三角滩水电站,围合区域内总面积约115.6平方公里。至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85平方公里。该地域内重点编制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第07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08条 实施说明
11、 本规划是XX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本规划自XX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由XX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 发展战略第09条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依托技术和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产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依托对外交通优势建立现代物流产业;加强与区域内相关城市的产业协作,形成紧密型的产业同盟。 (2)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协作,加强县市之间以及与机场、港口、干线公路和铁路的交通联系;合理布局区域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与五
12、省(市)周边相关城市的错位发展。 (3)围绕城镇发展基础良好的地区,形成以鹤中芷组合城镇为核心,沿包茂高速、沪昆高速、焦柳铁路、沪昆铁路的城镇发展轴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第10条 经济发展战略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水平。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构筑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先导,新型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基础,第三产业全面繁荣,
13、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发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11条 社会发展战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XX”,社会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与现代
14、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水平。 (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2条 城市建设发展战略 (1)建设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及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2)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以综合社区为单元的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加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配套,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营造“稻香水邑
15、,商旅山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成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13条 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1)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围绕区域内铁路和高速交通走廊,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发展,保持城市轴、带、组团之间良好的生态关系、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积极参与沅水生态经济带的共同建设,与上下游及相邻地区城市共同预防及治理河流饮用水源和大气污染,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协调管理机制的建立。 (2)山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16、。 (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二节 发展目标第14条 城乡发展总目标 按照XX建设“五省(市)边区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近期到2010年左右,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成为湘西地区的中心城市,构建现代商贸物流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成为“五省(市)边区”及“成渝XX珠三角经济带”的物流业节点乃至经济中心。第三阶段,到2030年左右,社会全面富裕,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成为五省(市)边区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山水生态、文明
17、和谐的现代宜居城市。 第15条 城乡发展目标 城乡发展目标见附表XX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一览表。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 第16条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1、2010年目标: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初步形成网络状格局,市域人口为52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8%; 2、2020年目标:形成以鹤中芷为中心,重点建制镇为纽带,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的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市域人口为56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8%。 3、2030年目标:形成完整的市域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建制镇为纽带,城乡一体化为特征,形成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市域人口为605万人,城市化水平
18、达到60%。 第二节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第17条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城镇规模等级分为五级: 1、一级城市:中心城市(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85万人的大城市)XX中心城区,共1个; 2、二级城市:次中心城市(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1520万人的小城市)包括靖州的渠阳镇、溆浦的卢峰镇、沅陵的沅陵镇、洪江市的黔城镇和辰溪的辰阳镇,共5个; 3、三级城镇:市域重点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815万人的城镇)包括洪江区、新晃镇、芷江镇、中方镇、林城镇、双江镇、高村镇,共7个; 4、四级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58万人的城镇)包括五强溪镇、孝坪镇、低庄镇、大江口镇、火马冲镇、锦和镇、托口镇、县溪镇、安江镇,共9个;
19、5、五级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5万人以下的城镇)包括七甲坪镇、借母溪镇、明溪口镇、二酉镇、清浪镇、官庄镇、凉水井镇、麻溪铺镇、田湾镇、修溪镇、潭湾镇、安坪镇、祖市殿镇、善溪镇、双井镇、兰里镇、岗东镇、水东镇、尧市镇、花桥镇、聂家村镇、泸阳镇、黄溪口镇、铜湾镇、江北镇、两丫坪镇、龙潭镇、黄茅园镇、雪峰镇、牌楼镇、双溪镇、江市镇、沅河镇、碧涌镇、肖家镇、堡子镇、坪村镇、连山镇、广坪镇、甘棠镇、坳上镇、平茶镇、溪口镇、临口镇、播阳镇、牙屯堡镇、陇城镇,共47个。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一览表第18条 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类型分为五类:综合型、工矿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 (一)综合型XX中心城
20、区、靖州的渠阳镇、溆浦的卢峰镇、沅陵的沅陵镇、洪江市的黔城镇、辰溪的辰阳镇、洪江区。 (二)工矿型五强溪镇、官庄镇、低庄镇、大江口镇、火马冲镇、安江镇、托口镇、溪口镇、修溪镇。 (三)工贸型新晃镇、中方镇、花桥镇、泸阳镇、水东镇、双江镇。 (四)商贸型临口镇、陇城镇、县溪镇、七甲坪镇、借母溪镇、明溪口镇、二酉镇、清浪镇、凉水井镇、麻溪铺镇、田湾镇、祖市殿镇、善溪镇、双井镇、潭湾镇、安坪镇、兰里镇、岗东镇、尧市镇、聂家村镇、黄溪口镇、铜湾镇、江北镇、两丫坪镇、龙潭镇、黄茅园镇、牌楼镇、双溪镇、江市镇、沅河镇、碧涌镇、肖家镇、堡子镇、坪村镇、连山镇、广坪镇、甘棠镇、坳上镇、平茶镇、播阳镇、牙屯堡镇
21、、陇城镇。 (五)旅游型芷江镇、双江镇、高村镇、林城镇、雪峰镇。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第19条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形成“一核两轴”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 “一核”是指以XX城区为中心,以鹤中芷组合城镇为核心,形成市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市域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主轴一:沅陵辰溪XX市区中方洪江会同靖州通道作为市域纵向一级发展轴,以包茂高速、209国道、223省道、228省道、焦柳铁路为联系,贯穿市域南北腹地,联结市域大部分主要城镇;是连接XX市域南、中、北三个经济区的主要产业发展轴,也是XX实现与北部吉首、张家界、南部广西地区经济和交通联系的轴线。 (三)主轴二:沿湘
22、黔铁路、沪昆客运专用铁路、320国道、沪昆高速的城镇发展轴,连接新晃芷江XX市区溆浦,是XX与XX核心地区、贵州等西南地区实现经济和交通联系的轴线。 第20条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 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第21条 重点城镇控制 (一)渠阳镇 (1)城市职能:XX市域重要的次中心城区,XX市南部地区现代工业和商贸中心。 (2)城市规模:到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8平方公里左右。 (3)发展战略:强化工业主体优势,构筑边境贸易流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交通枢纽 城市 总体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