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doc
《如何客观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客观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客观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引导各地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 作。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学术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与城镇 化质量评价相关的一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 构成和评价标准。本文依据建立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分别对我国相关省份和案例城市的城 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研究。1 绪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由 1978 年的 17.9%提高到 2011 年的 51.27%,城 镇人口由 1.72 亿增加到 6.91 亿,每年有超过 1000
2、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 源的优化配置、缓解农村人地紧张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质量问题,近几年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 注,已经有相当多的学术成果对此有详细的研究,如:(1)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城镇化” 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2)农民工无法享受市民待遇带来的“半城市化”问题;(3)城市开 发过程中“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4)大学生贫困聚居形成的“蚁 族”群体;(5)大城市交通拥堵、房价高启、城市各阶层贫富差距陡增等的“城市病”问题;
3、(6)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中村”、“群租”等问题严重;(7)城 市产业结构升级滞缓,资源环境褪化等突出问题,在此不再赘述。显然,城镇化速度的快速推进,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必然内在的逻辑关系。虽 然库兹涅兹“倒 U”曲线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和社会差异会由初期的扩大逐 步呈现出收敛的趋势,国际社会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但同时更多的案例表明,许多国家在人 均 GDP 突破 3000 美元、城镇化率达到 50%左右这个阶段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 集中爆发,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严重的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增长转型困局、社会 冲突加剧等是其中突出的问题。可
4、见,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除了依靠国家进一步通过经济发展积累财富外,还有赖于实现社会的转型、政府各部门积极的推动和更加完善的公共政策。推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质量指标,对各地城镇化进程中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 对各地城镇化战略进行科学的引导和规范,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2 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研究述评城镇化质量问题的提出,是典型中国式发展道路及语境下的产物。纵观国际社会发展 进程中,既无政府主导作用突出的城镇化战略,也无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在城乡要素流 通没有阻滞的情况下,城镇化进程只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自然的迁 移过程,没有特别突出的比较意义。一般而言
5、,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 会、人居环境、人文发展等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这些指标所蕴含的福利状况、物质建 设、城乡关系处理、弱势群体保护等水平,与我们通常语境下的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2.1 国际机构的研究状况在国际统计数据中,有许多经济发展指数,如 GNP(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GNP、三 次产业比重、劳动生产效率等,这些与城镇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在世界银行每年的年度报告中,往往会发表各国社会人文发展情况,并会对相应指标 略作调整。以 2009 年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度报告为例,与社会人文发展情况相关的统计 指标主要有:人口指标(包括城镇人口比重、年均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等),预
6、期寿命(男 性预期寿命、女性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社会和谐(最贫困的 20%人口占国民消费或收 入的比重、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普及小学教育状况、促进性别平等、儿童死亡率等)等等。联合国人居署在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 2003中,对住区环境这个与 城镇化质量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了统计。在国家尺度,报告提出的统计指标有:居住条件(占 用的住房单元、住房单元基本条件配置)、城市和农村获得改善的饮用水状况、城市和农村 获得改善的卫生条件的状况、能源使用和交通使用(包括传统燃烧、商业能源、机动车拥有 和道路条件等指标)以及社会指标(家庭最终消费占 GDP 比重、文盲率、城市和乡村低于 贫困线以下的
7、人口比重、难民庇护场所数量)等相关指标;在城市层面,提出的指标体系包 括家庭住房条件、住房指标、环境基础设施、交通和环境、社会指标和城市管理等 6 个一级 指标、20 个二级指标,涉及住房质量、居民住房负担、住房的法律保障程度、固体废弃物 的处理水平、交通设施和通勤状况、社会贫困及人均预期寿命、地方城市的管理水平等方面。2.2 国内有关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2.2.1 学术界的研究国内学者,专门针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张耕田(1998)、叶裕民(2001)、11李振福(2003)、李爱军(2004)和国家城调总队(2005)等。选用的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转 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
8、展、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和公共安全等几个领域。现 选取其中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如下(见表 1):表 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选用情况类 别指标张耕田,1998叶裕民,2001李振福,2003李爱军 等,2004城调总 队,2005张松青 等,2005匡远配 等,2005宣国富,2005刘艳军 等,2006袁晓玲 等,2008白先春2004,孔凡文2004, 选用 频率人 口 转 化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8第三产业就业(从业人员)比重6市区人口密度3城镇从业人口比重1人口集聚程度1市区人口1市区人口占本行政区域人口的比重1农村城市化率1适龄人口中学的入学率1经
9、济 增 长人均 GDP12(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1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3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重)2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2GDP2地均 GDP2GDP 增速1人均第三产业 GDP1市区 GDP 占市域 GDP 比重1非农产值比重1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1全员劳动生产率1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固定资产投资额1人均地方财政支出1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人均出口额1基 础 设 施 建 设(城市)人均铺装道路长度(面积)8百人拥有电话机(移动电话)数(电话普及率、万人电话交换机容量、电信业务收入)8用水(自来水)
10、普及率(供水生产能力、人均用水量)7万人拥有公共车辆 (公共汽车)数5地域信息化水平(万人互 联网用户数,互联网普及 率)5人均生活用电量(用电保证率)5用气普及率(城市气化率)4建成区面积( 占本行政区面积、市区)比重3路网密度2排水管道密度1客运总量1集中供热面积1建成区面积增长率1社 会 发 展(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0(城市)万人拥有医生数(床位数)9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6类张耕田,叶裕民,李振福, 李爱军城调总张松青匡远配 宣国富, 刘艳军袁晓玲 白先春,孔凡文, 选用别指标199820012003等,2004队,2005等,2005等,20052005等,2006等,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客观 评价 城镇 发展 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