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x
《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3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杯破碎 B湿衣服晾干 C纸张燃烧 D木材制成桌椅2(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生铁C食醋D干冰3(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测定溶液pH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4(3分)生活用品中常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羊毛C聚乙烯塑料D陶瓷5(3分)ClO2杀菌能力强,无毒且稳定,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1C+2D+46(3分)下列
2、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2HClFeCl2+H2 BMg+O2MgO2CH2SO4+NaOHNa2SO4+H2O DCu+FeSO4CuSO4+Fe8(3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河水经过加明矾吸附,再过滤可变成澄清的纯净水C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加氯化钠溶液的方法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9(3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
3、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B氧气可以被压缩入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体积变小C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D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10(3分)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燃烧需要可燃物B燃烧需要氧气C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是可燃物11(3分)如图所示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粒子是阴离子D均属于非金属元素12(3分)现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Z溶解并产生氢气;把X、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X表
4、面有银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XYBYXZCXYZDZYX13(3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B恒温蒸发溶剂,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C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D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都变为不饱和溶液14(3分)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鉴别K2SO4和AgNO3两种溶液: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B鉴别H2SO4、NaOH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C除去盐酸
5、中的少量硫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15(3分)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CaOCa(OH)2CaCO3CaCl2BNaOHNa2SO4NaNO3Na2CO3CO2CuOCO2H2ODH2O2H2Fe2O3FeCl3AABBCCD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6(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3个氢分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7(10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1)米饭能为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2
6、)食盐、金刚石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中,可用来裁玻璃的是 ,能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3)CO(NH2)2、Ca3(PO4)2、KCl等都是常见的化肥,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18(8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空气成分中,约占总体积78%的气体是 ;(2)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煤燃烧时排放出的SO2、NO2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 5.6(填“”、“”或“=”);(4)使用清洁能源可保护空气,请写出一种清洁能源 。19(4分)学会比较不同物质的相
7、似性和特殊性,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化学。请根据示例填写下表:相似性特殊性示例:Zn、Cu、Mg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C、CO、H2都具有还原性 CuSO4、MgSO4、ZnSO4 CuSO4溶液呈蓝色20(6分)A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可用于灭火的气体,C是单质,A、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A和F不含相同的元素。在反应中,一个有气体放出,一个有沉淀生成,一个无明显现象。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 ;(2)B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
8、、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1(8分)下列实验装置常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2)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A、D装置组合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在装药品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若要用C装置盛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22(8分)化学兴趣活动课中,
9、同学们对过氧化钠可为潜水、宇航等缺氧环境工作人员提供氧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同学们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装有过氧化钠的实验装置后,发现除生成氧气外,还有固体物质存在。老师介绍说,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盐。【提出问题】反应后的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化学式为Na2O2。常温下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还能与盐酸等物质反应生成氧气。【猜想】反应后的固体是:I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钠和过氧化钠【讨论交流】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认为猜想肯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步骤
10、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猜想成立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写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小华认为,直接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猜想。同学们认为这样做不合理,理由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23题2分,第24题5分,共7分)23(2分)大蒜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硫化丙烯具有一定杀菌抗病毒功能。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中碳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24(5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4g大理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于烧杯中,将50克稀盐酸分成5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已知大
11、理石样品中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得到如下数据: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10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g22.831.640.449.659.6试计算:(1)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 g;(2)实验最终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第4次加入10g稀盐酸所产生气体的质量 g。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3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杯破碎B湿衣服晾干C纸张燃烧D木材制成桌椅【考点】E3:化
12、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玻璃杯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木材制成桌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下列物质
13、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生铁C食醋D干冰【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516: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矿泉水、生铁、食醋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生铁中有铁、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
14、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测定溶液pH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考点】42:测量容器量筒;43:称量器托盘天平;49:液体药品的取用;4U: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137:实验操作型;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
15、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6、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分)生活用品中常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羊毛C聚乙烯塑料D陶瓷【考点】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528: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有机合成材料强调的是有机物、人工合成,据此解答【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错误;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错误;C、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D、陶瓷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成分进行。5(3
17、分)ClO2杀菌能力强,无毒且稳定,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1C+2D+4【考点】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l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
18、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68: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522: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运用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解答。B、运用燃烧的条件解答。C、运用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解答。D、运用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解答】解:A、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不正确。B、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铁就不能燃烧,故B不正确。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不正确。D、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有些认识不注意辨别时容易被误判误记,比如本题中的几项错误认识,仅仅是一字之差或顺序颠倒造成的,学习中要注意这一
19、点。7(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2HClFeCl2+H2BMg+O2MgO2CH2SO4+NaOHNa2SO4+H2ODCu+FeSO4CuSO4+Fe【考点】G5: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142:元素与化合物;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B、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SO4+2
20、NaOHNa2SO4+2H2O。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8(3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河水经过加明矾吸附,再过滤可变成澄清的纯净水C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加氯化钠溶液的方法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考点】71:电解水实验;72:水
21、的组成;75:水的净化;77:硬水与软水【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B、根据净化后水的组成分析;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回答;D、根据水的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析。【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叙述正确;B、河水经过加明矾吸附,再过滤,得到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不是纯净水,故B叙述不正确;C、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加肥皂水的方法,不能加入氯化钠溶液,故C叙述不正确;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D叙述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水的电解、净化、组成
22、等知识即可分析解得本题。9(3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B氧气可以被压缩入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体积变小C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D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考点】B9: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结成冰,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湖南省 岳阳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