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宁市城区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6分)1.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这说明A. 生命是不可逆的B. 生命是独特的C. 生命是来之不易的D. 生命是短暂的【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说明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性,说明了生命是独特的,故B符合题意;选项ACD观点都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故选B。2.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它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 )提供发展的多种机会 激发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有机会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A.
2、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学生活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它带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提供发展的多种机会 ;激发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有机会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故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3. 下列行为规范中,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 )A. 中学生守则B.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C. 市民文明公约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法律特征的认识和把握。D:根据所学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所以D说
3、法正确;ABC:中学生守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都不是法律,都不具备强制力,故ABC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4. 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精神境界。下列行为中,属于自觉承担责任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责任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精神境界。下列行为中,属于自觉承担责任的是为妈妈倒茶、自觉打扫卫生、自觉把垃圾丢到垃圾桶,故说法正确;:对班上的垃圾不闻不问,是不负责任的体现,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 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在开展线上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控制不住自己络游戏等。对此,你认为( )A. 不在学校无需控制
4、自己B. 线上学习可以随心所欲C. 要抵制诱惑、战胜自我D. 可一心二用、学玩兼顾网上聊天、玩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不良诱惑。C:有部分同学控制不住自己玩网络游戏是不能抵制不良诱惑表现,为此,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抵制诱惑、战胜自我,故C正确;A:假期学习需控制自己,故排除A;B:线上学习不能随心所欲,应遵守法律、道德,故排除B;D:“学玩并进、一心二用”属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故排除D;故本题选C。6. 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 小明受到同学欺负后找表哥教训该同学B. 小敏拒绝父亲让她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C. 小刚放学回家时捡到他人手表自
5、己使用D. 小雯在网上散布一些虚假信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B:根据所学,正确行使权利需要公民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以及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敏的做法是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表现;A:小明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表哥教训欺负自己的同学,侵犯了同学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的,A说法错误;C:小刚捡到他人的手机属于非法所得,不归自己所有,自己使用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C说法错误;D:小雯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没有遵守网络规则,没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是违法的,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
6、选B。7.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党的根本宗旨”为主题,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下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是( )A.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B. 推动经济健康发展C. 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和把握。D: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D说法正确;ABC: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都不是党的根本宗旨,ABC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8.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这一条明确规定了(
7、 )A. 我国的国家性质B.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 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D. 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A:依据教材知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本题选A。9.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故A不符合题意;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故B说法正确;C: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故C不符合题意;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错误的说法,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 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从平等角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 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 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D. 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平等的认识,根据所学,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
9、关照。A不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我国反对特权;D观点错误,人们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11. 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已成为跨国投资的“稳定器”和“避风港”。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就的中国奇迹,这一中国奇迹使我们更加坚信改革开放( )A. 使中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B. 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推动中国踏上了强国之路D. 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C: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成
10、就了中国奇迹,这一中国奇迹使我们更加坚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踏上了强国之路,所以C说法正确;A: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A说法错误;B:中国尚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说法错误;D:中国是发展中国家,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2.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A. 人口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B.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C. 总人口增速趋缓、大量的人口流动D.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B: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故B正确;ACD:选项均属于我们人口出现的新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本题选B
11、。13.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 )立足国情,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减少对外合作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机遇与挑战的认识和把握。:依据题文描述,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立足国情,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故
12、说法正确;:“减少对外合作”的说法不对,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说明(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青少年都能创造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青少年要努力进取,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教材内容,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正确。“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说明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正确。我们青少年拥有
13、情怀,将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要做到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青少年都能创造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太绝对,错误。青少年要努力进取,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正确,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法律,它开启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在民法典中,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是( )A. 尊重与保障B. 平等与保护C. 公平与正义D. 民主与法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
14、题考查对民法典的立法精神的认识和把握。B: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开启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在民法典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是平等与保护,所以B说法正确;ACD:尊重与保障、公平与正义、民主与法治都不是民法典的立法精神,ACD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16. “十三五”末,青海省湿地保护面积和湿地保护率均达到预定目标,湿地保有量稳居全国( )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A【解析】【详解】略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33分)
15、17.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图片,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上述情形,你该怎么做?(2)上面两幅图片对你有何启示?【答案】(1)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能人云亦云,跟着人流闯红灯。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解析】【分析】背景材料:关于在路口等红灯和闯红灯的两幅漫画考点考查:遵守规则能力考查:分析说明能力核心素养:法治素养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本小问设问的主体是“你”,需要调动“自觉遵守”的相关知识,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上述情形,你该怎么做。第二步:审
16、材料。有效信息:没有车了,不用等红绿灯了缺乏规则意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能人云亦云,跟着人流闯红灯。【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本小问设问的主体是“你”,需要调动“自觉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分析上面两幅图片对你有何启示。第二步:审材料。有效信息:大家都在闯红灯,我也就跟着走缺乏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青 西宁市 中考 道德 法治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