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 铁B. 碳C. 氢D. 氧【答案】A【解析】【详解】 碳、氧、氢、氮、磷、钾等都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铁、钴、铜、锌等属于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故选A。2.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高炉炼铁B. 冰雪融化C. 食物变质D. 木材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详解】A、高炉炼铁过程中,铁矿石转化为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冰雪融化
2、过程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食物变质过程中,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木材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择B;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氢氧化钾B. 铝C. 金刚石D. 水【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水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4.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属于酸的是A. KClB. NaOHC. C
3、uOD. HNO3【答案】D【解析】【分析】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为酸。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为碱。盐在化学中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详解】A、根据定义氯化钾是盐,不符合题意;B、根据定义NaOH是碱,不符合题意;C、CuO是金属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根据定义HNO3是酸,符合题意;故选D。5. 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丝,说明金具有良好的A. 导电性B. 延展性C. 导热性D. 抗腐蚀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金子被压成薄薄的金箔、被拉成几十上百倍长度的金丝,这些都表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B。6. “安全重于泰山”。
4、以下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标志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A、 是防火标识,符合题意;B、 是循环利用标识,不符合题意;C、 是节能标识,不符合题意;D、 是节约用水标识,不符合题意;故选A。7. FeCl3溶液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X的化学式是A. FeB. FeCl2C. Fe(OH)2D. Fe(OH)3【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反应前原子种类数目为Fe:2,Cl:6,Cu:1,反应后不包括X原子的种类数目为Cu:1,Cl:2,因此X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为Fe:2,Cl:4,因此X为FeCl2。故选B。8. 下
5、列物质对应组成不正确的是A. 干冰:CO2B. 小苏打:NaHCO3C. 纯碱:Na2CO3D. 熟石灰:CaO【答案】D【解析】【详解】A、干冰是固态CO2的俗称,正确;B、小苏打是NaHCO3的俗称,正确;C、纯碱是Na2CO3的俗称,正确;D、熟石灰是Ca(OH)2的俗称,错误;故选D。9. 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肥皂水:pH=10.2B. 唾液:pH=6.8C. 柠檬汁:pH=2.5D. 洗涤剂:pH=12.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pH7,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显中性;答案:C。10.
6、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 H、O原子个数比为2:1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C. 蔗糖中含45种元素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A【解析
7、】详解】A、H、O原子个数比为22:11,即2:1,符合题意;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221+1116)=342,不符合题意;C、蔗糖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12. 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B. 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C.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D. 煤、石油和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答案】C【解析】【详解】A、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水反应形成酸雨,A错误。B、无机物和有机物可相互转化,如二氧化碳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B错误。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8、碳,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C正确。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D错误。故选:C。13. 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钠是常见的食品调味剂B. 氯化钠可用于生产氯气、烧碱C. 蒸发海水即可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D. 氯化钠可用于腌制食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可用作调味剂,选项正确;B、氯化钠中有氯元素和钠元素,可用于生产氯气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C、海水中除了有水和氯化钠以外还含有其他的盐,例如氯化镁、氯化钾等,故蒸发海水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选项错误;D、氯化钠可用于调味品和腌制食品,选项正确。故选C。【点睛
9、】工业盐不能用于调味和腌制食品。14.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有单质生成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新生成的产物中没有新生成的单质,两个白球是为完全反应的反应物,不是产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符合题意;C、反应物有两种,产物有两种,共4种,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产物中没有新的单质生成,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选B。15.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
10、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稀盐酸的用量/g5.05.05.05.0剩余固体的质量/g1.51.00.50.3已知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无剩余B. 第四次实验后盐酸无剩余C. 盐酸中HC1的质量分数是3.65%D.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5%【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表格可知每次加入5g稀盐酸反应0.5g碳酸钙,而第四次反应加入5g稀盐酸反应0.2g碳酸钙,因此第三次实验后碳酸钙有剩余,错误;B、结合选项A,第四次实验后加入5g
11、稀盐酸反应0.2g碳酸钙,因此碳酸钙无剩余盐酸有剩余,错误;C、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7.3%,不符合题意;D、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1.7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符合题意。故选D。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B. 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C. 金属铁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炊具D.
12、盐酸易挥发,可用于除铁锈【答案】A【解析】【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正确;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错误;C、金属铁具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炊具,错误;D、盐酸和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错误;故选A。17.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量取浓硫酸B. 测稀硫酸pH C. 制取氢气D. 收集氢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选项操作错误;B、测pH时,pH试纸不能湿润,会对待测液产生稀释的效果,选项操作错误;C、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稀硫酸和锌作为反应物,将锌放在多孔隔板上,
13、稀硫酸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使用该装置可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选项操作正确;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项操作错误。故选C。【点睛】量筒仰视读数会使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要小。18. Na2SO4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水能使NaCl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B. 20时,NaCl的溶解度比Na2SO4大C. P点时,NaC1与Na2SO4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D. 将Na2SO4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10,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答案】BC【解析】【详解】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加入同种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温(大多数溶液),故加水
14、能使NaCl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说法错误;B、根据Na2SO4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说法正确;C、在P点时,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相等,饱和的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说法正确;D、将Na2SO4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10,有晶体析出,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说法错误;故选择BC;1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该气体是氢气B将铜片和银片投入稀硫酸中,均无气泡放出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相同C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该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D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
15、红色出现该溶液显碱性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一氧化碳,A错误。B、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不相同,铜金属活动性大于银,B错误。C、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但是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D、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说明该溶液显碱性,D正确。故选:D。20. Fe2(SO4)3溶液用于脱除H2S,并由反应再生,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S、O和Fe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 理论上每生成16gS,需补充200g Fe2(SO4)3
16、C. 理论上每生成32gS,同时有16gO2参与反应D. 理论上反应中每生成18gH2O,同时消耗152 g FeSO4【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过程中,反生I的化学方程式:,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
17、,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S、O和Fe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正确;B、硫酸铁溶液用于脱除硫化氢,并由反应再生,可以循环利用,无需补充硫酸铁,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由反应可得:每有32份质量的硫生成,就有16g氧气参与反应,说法正确;D、由可知:每有36份质量的水生成,需要消耗608g硫酸亚铁,理论上反应中每生成18gH2O,同时消耗304g硫酸亚铁,说法错误;答案:AC。非选择题21. 扬州被称为运河之都、文化之都和美食之都,自古人文荟萃。(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唐李白孟浩然“下扬州”的交通工具是木船。
18、现代游船常用玻璃钢制造船体,玻璃钢属于_(填“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现代人远行可乘坐飞机。铝锂合金材料大量运用于国产C919大飞机的制造,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_(填字母)。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汽车是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燃油车辆须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该装置将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一唐徐凝空气质量影响人们观赏明月。空气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_(填字母)。A风力发电 B徒步出行 C垃圾露天焚烧煤的气化和液化可实现能源清洁化,改善空气质量。水煤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苏省 扬州市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