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年安徽省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安徽省全国高考i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分)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海水晒盐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2(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过滤D稀释浓硫酸3(2分)当前我国环境部门正在着力推进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B大力植树造林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4(2分)下列物质的分类和化学式都正确的是()物质分类化学式A纯碱碱Na2CO3B食盐盐NaClC水银单质AgD冰水混合物H2OAABB
2、CCDD5(2分)在反应C+2CuO2Cu+C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4,像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以下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BFe+CuSO4FeSO4+CuC2KClO32KCl+3O2D2H2+O22H2O6(2分)化学在能源、材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甲烷和油脂都属于有机物B合金、合成材料和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C石油、乙醇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有利于保护环境7(2分)“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
3、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每天去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8(2分)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B若用排空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C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空气排出,水应从A端进入D若用排水法往装置内收集CO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9(2分)下列情况中,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B在干燥的空气中C浸没在植物油中D密封在真空袋中10(2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时,与电
4、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B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11(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工业上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B实验室制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C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非金属和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较活泼D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原理是隔绝氧气12(2分)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错误的是()AHO3BO2CNaO2DH313(2分)我们生活中所食用的盐是加碘食盐,根据如图提供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B碘的元素符号是IC碘属
5、于金属元素D碘的原子序数是5314(2分)葡萄糖能给我们带来甜蜜和健康,它是生产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分子式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8B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C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67%D葡萄糖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其转化过程是:C6H12O6+6O26CO2+6H2O15(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3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5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物质的小C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D1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6
6、(2分)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NH4+、OH、ClBBa2+、H+、SO42、NO3CNa+、K+、Cl、HCO3DH+、Ca2+、NO3、CO32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共25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7(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是 ;(2)俗称干冰,通常用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剂的是 ;(3)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NO2等;(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18(4分)小冬在做实验时不慎弄掉了某瓶无色溶液的标签,他经过回忆认为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种:ANa2CO3BNa2SO4CCuSO4(1)其中明显不可能的是 (填序
7、号),原因是 ;(2)为了验证是哪一种溶液,小冬取了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并滴加适量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5分)某同学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已知水的密度是1g/cm3)(1)方法一:用NaOH固体和H2O配制应称量 gNaOH固体,溶于 gH2O中若该同学用量筒取水时俯视液面进行读数,这样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序号)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2)方法二: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 g,加 g水稀释而成20(7分)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硫化氢的性质:无色、有
8、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燃烧,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请根据上述内容和下列装置回答问题(装置用字母表示 )(1)写出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 ;(2)制取硫化氢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硫化氢时应选用装置 ,硫化氢尾气处理应选用装置 ;(3)A、D组合还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21(5分)下列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份,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銹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无色气体,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C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的
9、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 (任写一条)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7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2(7分)下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证明H2和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请回答:(1)在实验过程中,装置B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装置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同学提出甲同学设计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D处酒精灯而将尾气导管口旋转到A处酒精灯的火焰上即可请问乙同学设计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丙同学质疑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为CO2,也有可能是CO、H2,因此他认为CO和H2在与CuO反应之前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以验证CO、H2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你
10、认为丙的设计 (填“必要”或“不必要”),理由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将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不写计算过程)23(6分)为了测定一份铁镁混合粉末中铁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取该样品8g分四次加入盛有100g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的烧杯(已知烧杯质量为50g)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数据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样品的质量/g2222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151.9153.8157.7(1)表中第三次加入混合粉末后,烧杯和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是 g;(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混合粉末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201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11、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2分)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海水晒盐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332: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过程中
12、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过滤D稀释浓硫酸【考点】49:液体药品的取用;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137:实验操作型;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13、(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4、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当前我国环境部门正在着力推进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B大力植树造林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123: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521:空气与水【分析】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据此分析有关的措施或方法【解答】解: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大力植树造林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
15、作用。故不符合题意;C、大力发展煤炭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故符合题意;D、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4(2分)下列物质的分类和化学式都正确的是()物质分类化学式A纯碱碱Na2CO3B食盐盐NaClC水银单质AgD冰水混合物H2OAABBCCDD【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A9:常见的氧化物
16、、酸、碱和盐的判别;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516: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分类错误。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NaCl,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分类和化学式都正确。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是由汞元素组
17、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其化学式错误。D、冰水是一种物质水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分类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2分)在反应C+2CuO2Cu+CO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0,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4,像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以下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OH+HCl=NaCl+H2OBFe+CuSO4FeSO4+CuC2KClO32KCl+3O2D2H2+O22H2O【考点】FA: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5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在单
18、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是0,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求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钠元素、氯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B、反应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0,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生成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是0,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C、反应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D、反应物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生成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属
19、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可以根据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物质所含有的元素化合价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2分)化学在能源、材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甲烷和油脂都属于有机物B合金、合成材料和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C石油、乙醇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有利于保护环境【考点】65: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HO: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I7: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212:化学与环境保护;516: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B、根据合成
20、材料的分类来解答;C、根据能源是否可以再生来分析解答;D、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解答】解:A、碳酸钠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说法错误;B、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说法错误;C、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7(2分)“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每天去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B油脂会使人发胖,
21、故禁食油脂C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考点】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JE: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4A: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合理膳食原则判断。B、根据油脂的生理功能和合理膳食原则判断。C、根据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D、根据微量元素的功能和摄取原则判断。【解答】解: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正常人每天去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所以正确。B、油脂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是人体的备用能源,要适量摄入,所以错误。C、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多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22、所以正确。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虽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过多摄入会中毒,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民以食为天”,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把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提上了生活的日程,所以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代谢过程、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8(2分)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B若用排空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C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空气排出,水应从A端进入D若用排水法往装置内收集CO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安徽省 全国 高考 卷理综 化学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