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矿石粉碎C玉米酿酒D干冰升华2(3分)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3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前提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检查气密性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4(3分)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5(3分)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NH4Cl、NH4HCO3、CO(NH2)2(尿素)都属于铵盐B金刚石、石墨、C60都属于单质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基本营养素6(3分)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
3、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硬度B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括号内为主要成分):生石灰(CaO)、食醋(CH3COOH)、熟石灰(Ca(OH)2)、石灰石(CaCO3),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属于氧化物、酸、碱、盐C生活中火灾时有发生,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D生活中常食用的一些果汁的pH分别为:苹果汁(2.93.3)、橘子汁(34)、葡葡汁(3.54.5),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上述果汁7(3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用化学知识分析、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B综合运用沉
4、淀、过滤、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C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原理D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8(3分)具有“天下第一洞”美誉的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化学反应有Ca(HCO3)2=X+CO2+H2O(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是()ACaOBCaCO3CCa(OH)2DCaO2二、化学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12分)9(3分)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现有甲、乙、丙
5、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u+2AgNO3=Cu( NO3)2+2Ag,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10(3分)“宏观现象一微观结构符号表征”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1)用化学符号表示5个二氧化氮分子 。(2)如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3)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
6、式为 。11(3分)根据表中NaCl和KNO3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1)3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2)NaCl与KNO3相比较,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NaCl或50gKNO3,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4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加入的物质是 12(3分)化学是造福人类的自然科学化学与能源、
7、环境、材料等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的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填名称)(2)环境化学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3)材料化学“2017年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出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材料有:锂电池、铜导线、合成橡胶、合金材料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三、化学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1分,满分16分)13(8分)实验室部分装置如A一E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所给装置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填写如表空白 固体M 溶液N 制取的气体
8、收集装置 大理石 CO2 过氧化氢 O2 或C 锌粒 稀硫酸 B或 (2)收集干燥的CO2还需要用装置E,E中盛装的试剂为 (3)用如图装置A制取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8分)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NaO
9、H猜想三:NaOH、Ca(OH)2分析与推理: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后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 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质是 和 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设计并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
10、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 (填化学式)沉淀 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 四、化学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8分)15(2分)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过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 H12O6,请根据该化学式进行计算:(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填最简整数比)(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
11、数是 16(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将2.8g铁粉投入40g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2)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至0.1%)2017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矿石粉碎C玉米酿酒D干冰升华【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2、的判别【专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玉米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3分)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
13、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考点】B4:原子的定义与构成;B6: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BA: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C1:元素的概念【专题】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的定义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的定义进行解答;C、根据离子的概念进行解答;D、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解答【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物理变化中,原子能再分,故错
14、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正确;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3(3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前提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检查气密性C二氧化碳验满D稀释浓硫酸【考点】4D: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G: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M: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1
15、37:实验操作型;341: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
16、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3分)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考点】DF: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191:化学式的计算;511: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513:化
17、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516: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元素解答;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分析;D、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解答】解:A、H2O、H2O2、H2SO4中中均含有氢元素,不是氢分子,故错误;B、钾元素显+1价,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0,则y=+1价,钾
18、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a+(2)3=0,则a=+5价。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故错误;C、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一个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后两个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错误;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故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3分)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各组物质的分
19、类,错误的是()ANH4Cl、NH4HCO3、CO(NH2)2(尿素)都属于铵盐B金刚石、石墨、C60都属于单质C棉花、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基本营养素【考点】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I9: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516: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铵盐的判断方法来分析;B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D根据人体所需营养素来分析【解答】解:ACO(NH2)2(尿素)虽然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但是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盐,故错误;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
20、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C花、羊毛、天然橡胶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正确;D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属于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铵盐的判断方法、材料的分类、人体所需营养素、常见的碳单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3分)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硬度B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括号内为主要成分):生石灰(CaO)、食醋(CH3COOH)、熟石灰(Ca(OH)2)、石灰石(CaCO3),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属于氧化物、酸、碱、盐C生活中火灾时有发生,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
21、锅盖盖灭,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D生活中常食用的一些果汁的pH分别为:苹果汁(2.93.3)、橘子汁(34)、葡葡汁(3.54.5),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上述果汁【考点】77:硬水与软水;99: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H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213:化学与能源;516:物质的分类;521:空气与水;525: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软水和硬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D、根据物质的pH 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A、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气泡较多的是软水,较少或没
22、有的是硬水;硬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硬度,故正确;B、生石灰(CaO)属于氧化物;食醋(CH3COOH)属于酸;熟石灰(Ca(OH)2)属于碱;碳酸钙属于盐,故正确;C、家用电器着火不应立即用水灭火,以防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故错误;D、苹果汁(2.93.3)、橘子汁(34)、葡葡汁(3.54.5)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因此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上述果汁,故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软水和硬水的检验方法、物质分类、灭火的原理等即可顺利解答7(3分)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用化学知识分析、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B综合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贵州省 毕节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