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扬州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D. 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故B正确;C“轻声细语”指是说话的声音小,是降低声音的响度,不是降低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音色是声音的特有品质,用于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音色,故D错误。故选B。2.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成年人正
2、常步行的速度约1.4m/sB. 中学生的质量约300kg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 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在,故 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60kg,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2,故C不符合题意;D在我国,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一般是220V,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有“白气”冒出,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B. 熔化C. 凝华D. 液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
3、是液化,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A不符合题意;B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故B不符合题意;C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D有“白气”冒出,白气是液态水,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故是液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4.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皮影B. 笔在水面处“折断”C. 水中的“倒影”D. 三棱镜分解白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皮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笔在水面处“折断”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倒影
4、”是平面镜成像,即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原理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 小明到扬州世园会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B. 看到红花,是因为红花吸收了红光C. 水从高处落下形成瀑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从多个方向能看到屏幕上的图像,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A错误;B我们能看到美丽的红花,是因为花瓣反射红光,故B错误;C水从高处落下形成瀑布,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
5、确;D从多个方向能看到屏幕上的图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故选C。6. 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靠近较轻的金属筒,筒会滚动起来,这种现象是()A. 热现象B. 电磁感应现象C. 磁化现象D. 静电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会带上静电,气球带电后靠近较轻的金属筒,由于感应起电,金属筒靠近气球的一侧会带上与气球异种的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金属筒会滚动起来,这是静电现象。故选D。7.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自行车轴承安装滚珠轴承B. 消防员即将到达地面时紧握滑竿C. 此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D.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答案】A【解析】【分析】【详
6、解】A自行车轴承安装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消防员即将到达地面时紧握滑竿,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 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7、【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 “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下列事实与有无关的是()A. 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B. 火星上平均气温在一60左右C. 火星尘埃覆盖在太阳能板上D. 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辐照强度仅有地球的43%【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与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火星上平均气温在60左右,环境温度低对能量的需求更大,火星车登陆火星后对
8、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故B符合题意;C.火星尘埃覆盖在太阳能板上,降低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也使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故C符合题意;D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更远,这里的太阳能密度仅为地球附近的4成左右,也使火星后对能量需求更为迫切,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10.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5,R3=15,滑动变阻器R2标有“15 2A”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R2的滑片P在b端,只闭合S、S1时,电流表示数为0.3A,电压表示数为0B. 当R2的滑片P在b端,只闭合S、S2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3VC. 当R2的滑片P在a端,只闭合S、S2时,电流表示数为0.
9、4A,电压表示数为6VD. 当R2的滑片P在a端,闭合S、S1,S2时,电流表示数为1.2A,电压表的示数为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当R2的滑片P在b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只闭合S、S1时,R1和R2串联,电流表示数为 电压表和R3串联,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故A错误;B当R2的滑片P在b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只闭合S、S2时,R2和R3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U2=I串R2=0.2A15=3V故B正确;C当R2的滑片P在a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只闭合S、S2时,只有R3的简单电路,电流表
10、示数为 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C错误;D当R2的滑片P在a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闭合S、S1,S2时,R1和R3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示数为 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D错误。故选B。11. 有关蜡烛跷跷板的小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选用越粗的蜡烛效果越好B. 转轴位置离蜡烛重心越远越好C. 为防止蜡烛摆动过大而翻转,可使转轴位置处于蜡烛重心上方D. 为防止蜡烛摆动过大而翻转,可将蜡烛两端的下侧面削去一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蜡烛越粗,燃烧越慢,蜡烛摆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B转轴位置离蜡烛重心不是越远越好,太远蜡烛可能不摆动。
11、故B错误;CD为防止蜡烛摆动过大而翻转,可使转轴位置处于蜡烛重心上方或者可将蜡烛两端的上侧面削去一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5,定值电阻R2为5,电压表示数为U1,R2的电功率为P2,电流表示数为I,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如图,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ABR1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5时,电流最小,对应电压表的读数图中对应的点应该为(0.3A,4.5);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时,电流最大,最大电流
12、为在图中对应的点应改为(0,1.2);A图中对应点(0,6V)不应在图像上,B图中(0.3,5)不应在图像上,故A错误,故B错误;CDR2的最小功率R2的最大功率以上图像上的点均正确,由公式可知,P与I2成正比,图像应为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3. 2020年12月11日,扬州进入高铁时代,在高铁上行驶的动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_ ,靠近村庄的铁路两侧安装隔音板是在_控制噪声,G8264次列车从扬州东站至宝应站用时27分钟,铁路线长约94.5km,其平均速度约是_km/h。【答案】 . 减小空气阻力 . 传播过程中 . 210【解析】【详解】1在高铁上行驶的
13、动车设计成流线型,可以减小迎风面积,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2靠近村庄的铁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3列车从扬州东站至宝应站平均速度约是v=210km/h14. 如图,向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会看到两个乒乓球_ (填“分开”或“靠近”);用注射器吸入无水酒精,是利用了_ ,再将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小孔,小孔内还留有少量酒精,沿针筒轴线方向向外拉动活塞一段距离,保持静止,此时,液态酒精消失是_现象,不计活塞与针筒的摩擦以及活塞自重,大气对活塞的压力_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 . 靠近 . 大气压 . 汽化 . 大于【解析】【详解
14、】1向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两个乒乓球中间气流速度变大,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两个乒乓球会受到向内的压强差作用,所以会看到两个乒乓球靠近。2用注射器吸入无水酒精,注射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无水酒精被压入注射器内。3再将活塞推至针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小孔,此时注射内是密封的,沿针筒轴线方向向外拉动活塞丙保持静止,注射器内气压减小,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酒精汽化的过程。4此时注射器内有酒精蒸气,有一定的气压,不计活塞与针筒的摩擦以及活塞自重,拉力大小等于外界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与内部酒精蒸气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之差,故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拉力。15. 小明对所学的一些物理量
15、进行归纳,请你帮他补全空格处的内容,第(1)、(3)两空只需填个物理量名称_、_、_。【答案】 . 质量 . 物质 . 功率【解析】【分析】【详解】(1)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及温度而变化。(2)2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3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16. 在玻璃瓶内装入约半瓶细沙,盖上瓶盖,包裹一层泡沫塑料,迅速振动瓶子几十次,细沙温度升高,这是用_方法使沙子内能增大,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 ,如果换成水做该实验,升温不明显是因为水的_大。【答案】 . 做功 . 防止热量散失 . 比热容【解析】分析】【详解】12在玻璃瓶内装入约半瓶细沙,盖上瓶盖,包裹一
16、层泡沫塑料,迅速振动瓶子,细沙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包裹一层泡沫塑料可以防止热量散失。3如果换成水做该实验,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较低,升温不明显。17. 如图,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已知木块密度为0.5103kg/m3,木块质量为_kg,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Pa, 木块在大小为1.5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它所受摩擦力为_N,此过程中,它对桌面的压强_(填“变大”、“变小”成“不变”)。(g=10N/kg)【答案】 . . . 1.5 .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木块的质量2它对桌面
17、的压强为3木块在大小为1.5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二力大小相等,故它所受摩擦力为1.5N。4此过程中,桌面的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大小不变,故它对桌面的压强不变。18. 利用易拉罐做以下儿个小实验,(1)如图1,向空易拉罐中插入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体放在热水中,可以看到油柱_,这是利用气体的_制作简易温度计;(2)如图2,在易拉罐中放入盐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轻轻搅拌半分钟,可以看到罐底出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现象;(3)如图3,将易拉罐底部开一圆孔倒出饮料,放入滴有酒精的小块脱脂棉花,轻轻晃动
18、易拉罐,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按动按钮,观察到罐子飞出去了,这个过程与汽油机的_冲程能量转化方式一致。【答案】 . 上升 . 热胀冷缩 . 凝华 . 做功【解析】【详解】(1)12空易拉罐中插入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体放在热水中,由于热胀冷缩,罐内气体受热体积会膨胀,使管内油柱上升。(2)3冰中加盐会降低冰的熔点,在易拉罐中放入盐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轻轻搅拌半分钟,罐内的冰会在0以下开始熔化,因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使罐壁的温度降低且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罐底发生凝华现象,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小冰晶附着在罐壁上,所以出现“白霜”。(3)4按动电火花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江苏省 扬州市 中考 物理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