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化录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化录井.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其次篇 录井技术名目第四章 地化录井1第一节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1一、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原理1二、 岩石热解仪简介6三、 储集岩岩石岩石热解评价方法15四、 生油岩岩石热解评价方法24其次节 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26一、 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根底26二、 热解气相色谱仪器30三、 饱和烃气相色谱资料应用方法33第三节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37一、 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根底37二、 参数的求取和优选41三、 应用方法44 其次篇 录井技术第四章 地化录井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简称地化录井,主要包括岩石热解技术、饱和烃气相色谱技术、轻烃气相色谱技术等。近年来,岩石热解技术的快速进展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
2、明显效果,使该项技术渐渐受到录井油气层解释评价人员的青睐。地化录井技术进展的起源是岩石热解技术, 20 世纪 70 年月末法国石油争论院成功地研制了ROCK-EVAL 型岩石热解仪,我国最早于1978 年开头引进此仪器,主要用于烃源岩的成熟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及油气资源评价等。20 世纪 90 年月初,我国成功将岩石热解仪国产化,并将岩石热解技术推广到录井现场。北京石油勘探开发争论院还研发了针 对储油岩评价的“储油岩油气组分定量分析方法”专利技术,获中国制造专利金奖。至此, 岩石热解技术从应用范围讲在我国的进展已经超过了其起源地法国的技术水平。饱和烃气相色谱技术在勘探领域的应用最初是用于
3、评价生油岩,主要用于评价生油岩的 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丰度及油源比照等争论。最初要用有机溶剂萃取预处理,分析岩石中C -C 左右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等。由于承受有机溶剂萃取处理周期长,污染环境、损害1040人身安康,国内厂家承受热蒸发的原理来替代溶剂萃取预处理,研发成功了热解气相色谱仪器。该仪器可直接分析岩石中的饱和烃类组分,不需要预处理,大大缩短了分析周期,且所 得结果与溶剂萃取方法比照性好。热解气相色谱仪器的研制成功推动了饱和烃气相色谱技术的快速进展。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原油中 C 之前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9烃、环烷烃等共100 多个单体烃。由于轻烃取样难,资料处理难
4、,近几年在储层评价中初步应用,国内仪器厂家也研发了石油专用的轻烃器。通过轻烃分析C -C 和饱和烃分19析C -C 可以得到 C -C 完整的热解气相色谱谱图,为录井油水层及水淹层评价供给了1040140强有利的技术手段,轻烃技术的进展,完善了地化录井技术。本章主要阐述了各项分析技术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流程及资料的根本应用方法等。第一节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一、 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原理1. 分析原理10岩石热解分析的原理是在程控升温的热解炉中对生储油岩样品进展加热,使岩石中的烃 类热蒸发成气体,并使高聚合的有机质干酪根、沥青质、胶质热裂解成挥发性的烃类产物,经过热蒸发或热裂解的气态烃类,在载气的携
5、带下,直接用氢火燃检测器FID进展 检测,将其浓度的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流信号,经微机处理,将得到各组分峰的含量及最高热解温度。将热解分析后的剩余样品送入氧化炉中氧化,样品中剩余的有机碳转化为 CO2及少量的CO,由红外检测器或TCD 检测器检测CO 及 CO 的含量,可得到剩余碳的含量。2分析流程如图 2-4-1 所示。热解定性分别FID检测样品放大运算处理分析报告氧化热解后CO、COTCD(红外)2图 2-4-1岩石热解分析流程图2. 分析周期依据烃类和干酪根挥发或裂解的温度差异,油气显示评价仪设置了两个周期用于烃源岩、储油岩分析。1周期 1初温 90恒温时间 2min一阶温度 200恒温时
6、间 1min升温速率50/min二阶温度 350恒温时间 1min升温速率50/min三阶温度 450恒温时间 1min升温速率50/min四阶温度 600恒温时间 1min图 2-4-2 周期 1 温度时序图2周期 2初温 90恒温时间 2min一阶温度 300恒温时间 3min升温速率 50/min二阶温度 600恒温时间 1min图 2-4-3 周期 2 温度时序图3. 定量计算1) 岩石热解标准物质岩石热解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校正仪器、标定和计算岩石热解分析定量和定性参数不行缺少的标准样品。它是热解分析过程中量值传递、保证热解分析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也是执行岩石热解分析国家和行业标准、试验
7、室认证和试验室比对的主要依据之一。有多种有机物如C15-C21 的正构烷烃、沥青、塑料等可作为标样,但从与生、储油岩热解生成烃类的相像性动身,生油岩标样是最好的标样,由于生油岩含有低温下不分解较稳定的干酪根,干酪根在高温下热解生成油气,而且生油岩含不稳定的游离烃少。游离烃S1易挥发,不能做标样,分析样S0 和 S1 值是与标样的S2 比较计算的。2) 定量计算依据峰面积与热解产生的烃类含量成正比原理,用标样 S2 峰面积和烃含量计算分析样品的 S 、S 和S 含量。0121S 含量的计算mg 烃/g 岩石0S =P Q W /P W00标标标2-4-12S 含量的计算mg 烃/g 岩石1S =
8、P Q W /P W11标标标2-4-23S 含量的计算mg 烃/g 岩石2S =P Q W /P W22标标标2-4-3式中 P S 峰的峰面积;00P S 峰的峰面积;11P S 峰的峰面积;22P 标样S 的峰面积;标2Q 标样S 含量;标2W 标样的重量;标W分析样品的重量;4. 分析参数及计算参数1) “三峰”法分析参数S : 90时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 mg/g;0S : 300时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 mg/g;1S : 300600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mg/g;2Tmax:S 的峰顶温度,。22) “五峰”法分析参数S” : 90时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
9、量,mg/g;0S” : 200时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mg/g;1S” :200350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mg/g;21S” :350450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mg/g;22S” :450600检测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mg/g。233) 剩余碳分析参数S :单位质量岩石热解后剩余有机碳含量, mg/g;4RC: RC=S /102-4-44表示单位质量岩石热解后剩余有机碳占岩石质量的百分数。4) 储集岩评价计算参数(1) 热解烃总量 PgPg= S +S +S 三峰法2-4-5012Pg=S” +S” +S” +S” +S” 五峰法2-4-6012 12 22 3式
10、中: Pg 热解烃总量, mg/g ;(2) 含油气总量 STS =S +S +S +10RC/0.9 三峰法2-4-7T012ST =S” 0 +S” 1 +S” 2 1 +S” 2 2 +S” 2 3 +10RC/0.9 五峰法2-4-8式中 10 、 0.9 分别为换算系数。(3) 凝析油指数 P :P =S+ SS+ S01+ S2-4-91 SS01212223式中 凝析油指数, 无量纲。(4) 轻质原油指数 :S + SP =1212-4-102 S+ S + S+ S+ S01212223式中 轻质原油指数, 无量纲。(5) 中质原油指数 :3S+ SP =21222-4-113
11、S+ S01+ S+ S+ S212223式中 中质原油指数, 无量纲。(6) 重质原油指数 :4P=S+ S22232-4-124S+ S+ S+ S+ S01212223式中 重质原油指数, 无量纲。4(7) 气产率指数 GPI :GPI =S0S+ S+ S0122-4-13式中 GPI气产率指数,无量纲。(8) 油产率指数 OPI :OPI =S1S+ S+ S0122-4-14式中 OPI 油产率指数, 无量纲。(9) 总产率指数 TPI :TPI = SS+ S012-4-15+ S + S012式中 TPI 总产率指数, 无量纲。(10) 原油轻重组分指数 PSPS=S /S2-
12、4-1612(11) 原油中重质烃类及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HPIHPI= S / S +S +S 2-4-1720125) 生油岩评价计算参数 1 产烃潜量 PgPg= S +S +S2-4-18012式中: Pg 产烃潜量, mg/g ; 2 有效碳 PCPC=0.083 S +S +S 2-4-19012式中: PC 有效碳, %; 3 总有机碳 TOCTOC=PC+RC2-4-20式中: TOC 总有机碳,% ; 4 降解潜率 DD=(PC/TOC) 100%2-4-21式中: D 降解潜率, %; 5 氢指数 HIHI=(S /TOC) 100%2-4-222式中: HI 氢指数, %;
13、 6 烃指数 HCIHCI=(S +S )/TOC) 100%2-4-2301二、 岩石热解仪简介地化录井仪机种较多,但构造、原理相像,下面以辽宁海城化工仪器厂生产的油气显示评价仪热解仪及剩余碳为例进展介绍。1. 油气显示评价仪的组成及各系统功能油气显示评价仪由主机和计算机构成。主机的流程可以分为主系统和关心系统两大局部,油气显示评价仪中主系统有样品处理系统热解炉局部、检测放大系统检测器和微电流放大器和单片机掌握系统等,关心系统有气路系统、温度掌握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主系统中,样品处理系统负责完成对样品加热处理功能,使样品中的烃类物质分别出来; 检测放大系统中检测器是主机的信号转换局部即传感
14、器,完成将烃类物质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微电流放大器负责将该电信号进展放大处理;单片机掌握系统完成主机的信号采集、传送及主机的过程掌握等功能。关心系统是为主系统效劳的,给主系统供给各种必要的保障。气路系统给检测器供给燃气和助燃气、给热解炉供给载气及保障热解炉气动装置的运行,温控系统是热解炉、检测器和进样杆的温度掌握,电源系统为整个主机供给电力供给,使主机能够依据设计方案正常运行,完成样品分析工作。图 2-4-4 油气显示评价仪流程框图1) 气路系统油气显示评价仪有三路气源空气、氢气和氮气,一般是由空气压缩机、氢气发生器和氮气发生器或氮气瓶供给。图 2-4-5 气路流程原理图(1) 载气气路:作为
15、载气的氮气,自高压气瓶或氮气发生器减压阀减压后输出输 出压力一般为 0.30.4MPa,经净化5A 分子筛等过滤后进入电磁阀,再通过稳压阀压力一般为 0.080.2MPa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电子质量流量掌握器流量 1040ml/min 流入进样杆,将坩埚中加热的组分携带到检测器进展分析,另一路进入压力传感器,以供计 算机显示压力。(2) 氢气气路:作为燃气的氢气,自氢气发生器输出输出压力一般为0.30.4MPa, 纯度99.99%经过净化器硅胶或 5A 分子筛等除去气体中的水分后进入电磁阀,再经过稳压阀输出输出压力为0.080.25MPa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气阻或稳流阀流量20 40ml/min
16、进入检测器,在离子室的喷嘴上方燃烧,形成离子流以完成后级的需要,另一路进入压力传感器,以供计算机显示压力。(3) 空气气路:作为助燃气的空气,自空气压缩机输出输出压力一般为 0.30.4MPa经过净化器其中有活性炭和硅胶等除去油、水分等杂质后分为两路,一 路直接进入电磁阀,掌握炉子的密封、进样、完毕、吹冷气等过程;另一路进入稳压阀输 出压力为 0.15 0.25MPa,然后再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压力传感器供计算机显示压力,另一路经过气阻或稳流阀流量 200500ml/min后进入检测器参与燃烧。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由筒体、筒顶圆片、绝缘套、收集极
17、、陶瓷火焰喷嘴、固定螺母、密封石墨垫、密封紫铜垫、点火极化极探头、收集极探头、信号电缆、点火电缆及螺帽等组成。它是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生成火焰为能源,当载气携带有机物进入检 测器时,生成了很多带电的粒子和离子,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就形成了一个离子流,收 集极收集到这些离子流,经过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将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检测出来,从而对 样品进展定量分析。仪器使用的 FID 检测器,其极化电压为+300V,最小检测量510-1g0/s。其原理见图 2-4-6。图 2-4-6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原理图1 收集极 2 极化极 3 高电阻 4 放大器 5 记录器 6 空气入口 7 绝缘器3) 热解局部热解局
18、部主要由热解炉、进样杆、热解炉密封滑块等部件组成。1 热解炉热解炉由炉体、加热丝组成,其构造如图2-4-7 所示。图 2-4-7 热解炉构造图炉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炉体顶局部的检测器座、空气进气口和氢气进气口,供点火用。 热解炉丝承受铠装炉丝,拆装要留神,炉丝易于损坏,使用过程中,不要弯成死角,不要硬拉炉丝接头,防止炉丝松动而损坏,炉体内部为测温热电偶。(2) 进样杆进样杆由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载气由下端进气孔流入,杆内装有一根杆丝和铠装热电偶,用来实现 90温度掌握。(3) 气动装置推动密封滑块和进样杆升降,由两个活塞式气缸来实现,在密封滑块上有“O”型密封圈,用来密封,其气缸动力由空气压缩
19、机供给。预热阶段:密封、进样、载气三个电磁阀动作; 预备阶段:完毕电磁阀动作;工作阶段:密封、进样、载气、冷气四个电磁阀分别动作; 完毕阶段:完毕电磁阀动作。4) 微电流放大器微电流放大器是将微弱的离子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高增益放大器,它由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入电流的放大器和外围元件组成,具有稳定性好,噪音低,灵敏度高等特点,最高增益为 108也可按用户的特别需要制作更高增益,电流测量范围 10-610-14A 的放大器,仪器后面板上设有调零转换开关、基流补偿电位器和衰减电位器。从而保证放大器有很宽的测量范围,另外放大器内部设有调零端,调整时需将转换开关转到相应位置,调整好后恢复原 位置。5)
20、温度掌握局部温度掌握局部是仪器的重要单元,其掌握精度直接影响仪器的技术指标,温度掌握局部 由程序温度掌握、温度检测电路、控温执行系统组成。一般由测温元件、温度执行回路、温度掌握对象和单片机掌握系统中的温度比较掌握回路、温度检测回路等组成。6) 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供给+24V、+15V、-15V、+5V、3.8V 电压,由于电源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仪器的稳定性,所以评价仪承受两级高精度的三端稳压器进展稳压。其中+24V 供给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点火继电器;15V 分两路,一路供给掌握单元母板,另一路供给微电流放大器;+5V 分两路,一路供给极化极电压模块,另一路供给掌握单元母板;3.8V 为氢火
21、焰检测器点火用。7) 微处理掌握系统局部微处理掌握系统是仪器的心脏,主要完成主机各部件的正常运行、数据采集并传送至计算机进展数据处理,具有故障诊断及自动报警功能。2. 剩余碳的组成及系统功能剩余碳是油气显示评价仪的配套产品。用于测定经过油气显示评价仪检测后的样品中所含剩余碳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据此可对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进展评价。剩余碳分析的原理及流程是:将经油气显示评价仪分析过的剩余样品在 600温度恒温并燃烧 7min,样品内的有机剩余碳燃烧过程中与助燃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响,生成 C02和少量C0,CO 再经CuO 催化后与空气中的氧进一步作用生成C02,载气携
22、带C02 进入捕集井并被捕集,捕集井在 250恒温过程中将全部释放所捕集的C02 并送至热导池检测器检测。(1) 氧化吸附将样品在 600高温下氧化燃烧 7 分钟,使样品中剩余有机碳转化为CO 和少量的CO,2经水阱脱去燃烧中生成的水汽,经MnO 吸附脱去燃烧中生成的SO ,再经过CuO 催化管,将22少量的CO 转化为CO ,后被 5A 分子筛捕集阱低温下吸附收集。整个过程是7min。2(2) 清洗氧化吸附完毕后,对相关测量管路及电磁阀气室进展清洗,以除去管路中残存的空气或其它有碍测量的其它成分。清洗过程1min。(3) 测量通过气路切换,使捕集阱在 250高温状态将已吸附的 CO 全部释放
23、,由载气将释放的2CO 携带进入热导检测器TCD检测,转换成与 CO 成正比的电信号,经放大采样、微处理22器数据处理与标样比较后,计算出样品中的剩余碳含量S ,并打印输出分析结果。整个4过程是 4min。剩余碳是由气路系统、热导池检测器、氧化炉局部、温度掌握局部、微处理器局部和电源局部等组成。 其系统框图如下:图 2-4-8 剩余碳系统框图1) 气路系统剩余碳外部有两路气源氮气和空气。在仪器内局部为三路,其中氮气分为两路: 一路为载气,另一路为清洗气。载气一般为氮气,自高压气瓶或氮气发生器经减压阀减压输出输出压力一般为0.3 0.4MPa,经过滤器滤除掉载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等杂质。再由稳压阀稳
24、压输出,经过气阻进入热导池参比臂再经六通阀转换,由热导池测量臂流出。清洗气与载气由外部同一气源供给,经稳压阀稳压输出,再通过捕集井之后排空,完成对气路全程的清洗。氧化气由空气泵输出输出压力为0.30.4Ma,经稳压阀稳压后通过气阻进入氧化炉完成氧化,再经过滤器过滤,进入捕集井捕集。2) 氧化炉装置氧化炉装置有氧化炉、进样杆、气动装置等三局部组成。氧化炉是由炉体、烙铁芯组成,炉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烙铁芯功率为 200W,阻值为240左右,为削减热量损失,烙铁芯外侧由保温棉保温。氧化炉所用的测温元件为热电偶, 夹在炉体与炉丝中间。进样杆由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氧化气由下端进气孔进入。图 2-4-9
25、氧化炉构造图气动装置主要指气缸,由它来实现进样杆的升降。炉体与进样杆之间的密封由进样杆底部的“O”型圈来实现。3) 温度掌握局部温度掌握系统要完成三个温度点的温度掌握。它主要由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掌握单元和程序掌握单元组成。氧化炉控温完成剩余碳的氧化过程,恒温600,恒温精度1。热导池控温保持热导池的恒温,恒温可调范围70100,恒温精度0.1。捕集井控温分为两个恒温阶段,即 60和 250,将捕集剩余碳氧化物释放。计算机依据其内部存储的掌握信息给出掌握信号,感温元件将温度转换成电信号,再放 大成适合比较的电压,并与比较器中的给定电压与温度相当的电信号进展比较、依据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偏差大小,
26、比较器输出差值经放大,通过触发电路掌握可控硅的导通程 度来掌握加热器的电压值,从而掌握加热器的温度。4) 检测器剩余碳承受热导池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属于浓度型检测器,主要利用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当一种气体载气中混入其次种气体待测气体时,其导热系数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将由于气体成分的不同而引起微小温度变化转化成电信号。在 TCD 热导池块内,热敏元件 RW 和 RW 分别装在二个参比池里,它们处在同一气路,32RW 和 RW 分别装在另两个测量池里处在同一气路。当参比池和测量池仅流过载气时, RW142RW =RW RW ,输出电压为零,记录仪画出一条零位直线。314当样品经高温氧
27、化,再经捕集阱吸附、释放后,由载气携带进入测量池。由于组分的导 热系数与载气的导热系数不同,使测量池热敏元件的稳定性发生变化,其阻值也随之转变,而参比池保持不进样的阻值, RW RW RW +RW RW +RW ,由于测量池热敏元231144件的温度发生转变,使电桥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电桥失去平衡,输出不平衡电压,由微处理器记录、计算机计算后记录相应的谱峰。图 2-4-10 四元件热导池桥路示意图5) 电源局部电源系统有 4 路直流电源,分别是+15V、-15V、+5V、+24V,其中+15V、-15V、+5V 由开关电源的+18V、-18V、+9V,再经高精度三端稳压器 7815、7915、
28、7805 进展稳压输出的。+24V 由变压器输出的沟通26.5V 电压经桥式整流,滤波,再经三端稳压器稳压输出的。+24V 供给电磁阀,15V 供给模拟板、控温板,+5V 供给微机执行系统。6) 微处理器局部由于剩余碳是油气显示评价仪的配套产品,所以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仪器元器件的互换性,剩余碳的微处理局部与评价仪的微处理局部根本一样,原理与功能也一样,这里就不再介绍。3. 标定与校验岩石热解是定量分析岩石样品中的烃含量,在进展实际样品分析测试前肯定要进展标 定,标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建立响应值与样品含量的对应关系,以便仪器能够准确的进展定量分析;二是检测仪器运行是否正常、稳定。当仪器每次开机、
29、长时间没有运行或发生故障后修复,都要对仪器进展校验,确保仪器性能良好,分析结果准确无误。1) 标定、校验方法开机待主机稳定、就绪后,为了保证仪器的稳定性,一般不放样品运行一个周期。选一种样品进展主机的标定,待标定合格后,选择“周期 2 分析模式”进展分析,再分析标准样品或质量传递样品,分别将热解后的样品送入剩余碳进展标定、分析,样品所得的分析数据均应满足标准中相应规定。2) 质量要求以国家技术监视局批准、公布的国家二级岩石热解标准物质作为仪器效验的标准物质。质量要求符合Q/SY1141-2023储集岩热解地球化学录井标准。1Tmax 确定误差 3。 =Tmax-Tmax”2-4-24 式中:T
30、max标样值,;Tmax”分析值,。2S 、S 相对误差24Er=X-Y/Y*100%2-4-25 式中:Er相对误差,%;X分析值,mg/g; Y标样值,mg/g。表 2-4-1 S2相对误差S (mg/g)2Er%9206.0398.01313.0表 2-4-2 S4 相对误差S (mg/g)4Er%20不规定10205310103不规定三、 储集岩岩石岩石热解评价方法生油岩中干酪根生成的油气混合物,经过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最终聚拢于具有渗透性和孔隙性储集岩中形成油气藏。能储集油气的地层称为储集层。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等几大类。地质录井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准时
31、觉察油气显示、准确评价油气层,应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可以取得储集岩中含油气总量及烃类组分等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可以推断真假油气显 示、原油性质、储层流体性质,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到达全面评价储层的目的。1. 真假油气显示识别方法施工中有很多外来因素会影响地质录井对真假油气显示的觉察和识别,给勘探工作带来肯定的困难。应用热解分析技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供给了的途径。1 )谱图比较法首先把常用的有机添加剂做热解分析,作为比较的标准谱图,当某种成品油或添加剂与一种油气显示混在一起时,分析出来的色谱指纹图会有两个重叠峰的特点,将此重叠峰与各自的标准谱图相比较,就可以快速、有效排解样品污染。下面以柴油识别方法为
32、例说明。首先将柴油进展热解分析,其谱图特征是S1 峰较高且峰较窄, S2 曲线峰值很低,说明柴油的碳数范围较窄,没有 300以后的组分,而含油样品S1、S2 均有峰,S1 峰较高且较柴油的 S1 峰宽。将含油砂岩样品中混入一些柴油进展热解分析, 其谱图特征是S1 峰远大于S2 峰, 其S1 峰为柴油的S1 峰与样品中原油S1 峰叠加,导致叠加后的S1 峰较柴油的S1 峰宽,S2 峰为样品中原油S2 峰,由于S1 峰增值较大,图形的比例发生变化,S2 峰增幅较小或不变,使其谱图根本与柴油谱图相像,依据谱图的形态特征变化可以识别成品油及添加剂的污染。图 2-4-11 柴油热解分析谱图图 2-4-1
33、2 灰棕色含油粉砂岩热解谱图图 2-4-13 柴油与灰棕色含油粉砂岩混合热解谱图2) 热解分析数据比较法应用热解分析技术识别真假油气显示依据的是成品油及钻井液添加剂组成与原油不同, 分析数据有明显差异。1原油热解分析特征如承受五峰分析法对大庆长垣G1129-检 20 井 20 块油砂样品进展分析表 2-4-3,从分析结果看原油中汽油峰S1”在 4.2914.17mg/g 之间,柴油+煤油峰S21”在 15.19 37.48mg/g 之间,重油+蜡峰 S22”在 9.5224.22mg/g 之间,胶质+沥青质 S23”在 0.73.4mg/g 之间,凝析油指数 P1 小于 0.26,轻质油指数
34、P2 在 0.710.66 之间,中质油指数 P3 在 0.930.74 之间,重质油指数P4 在 0.310.35 之间。样样重S ”0S ”1S ”21S ”22S23P1P2P3P4表 2-4-4 G检井油砂样品热解分析品号mgmg/gmg/gmg/gmg/gmg/g23100.00.0013.5726.8616.511.280.240.710.760.3125100.00.0011.3823.5615.390.700.230.690.770.3238100.00.0013.2424.1815.831.170.250.700.750.3139100.00.0012.0120.7213.4
35、01.360.260.710.740.3140100.00.0011.7429.2218.341.850.200.690.800.3341100.00.0011.7123.0815.781.160.230.690.770.3342100.00.0010.0923.1014.830.750.210.690.790.32118100.00.0014.1734.6824.222.240.190.670.810.35119100.00.0010.9726.7818.001.000.200.680.800.33120100.00.007.2317.0612.420.430.200.660.800.351
36、24100.00.007.4614.099.520.390.240.690.760.32130100.00.007.8425.6213.390.640.170.710.830.30194100.00.0011.3623.0816.780.870.220.670.780.34197100.00.008.0716.0311.590.570.230.680.770.34198100.00.007.5115.1911.180.520.220.670.780.34209100.00.008.4426.6015.301.290.170.700.830.32210100.00.005.0036.4021.0
37、61.190.080.660.920.35211100.00.004.2935.2419.821.740.070.670.930.35212100.00.008.4637.4819.463.400.130.700.870.33230100.00.0013.5825.8216.882.310.240.700.760.332成品油热解分析特征为了查找成品油的地化特征,分别对柴油、机油、黄油、扣油进展热解五峰分析分析表2-4-5,从分析结果看出在柴油中主要以汽油峰S1”、柴油峰S21”为主,在机油中以柴油峰S21”和重油峰S22”为主,而在黄油和丝扣油中以重油峰和胶质、沥青S23”为主。样样重S”0
38、S ”1S ”21S ”22S ”23品含碳数P1P2P3P4名mgmg/gmg/gmg/gmg/gmg/g称柴50C -C152油5机50油C25黄50油C25丝扣50C -C152油5表 2-4-5 成品油热解分析0.042.0-43.52.22-2.00.35-0.20.19-0.10.94-0.90.99-0.710.06-0.100.01-0.10.01.58-1.358.54-9.15.88-6.73.26-3.90.1-0.050.63-0.60.90-0.930.47-0.40.00.74-0.664.36-4.77.03-6.93.36-4.20.16-0.20.48-0.5
39、00.84-0.800.61-0.60.01.09-1.105.03-5.28.76-8.14.33-4.80.2-0.180.49-0.500.8-0.800.61-0.6从上述对原油和成品油的试验分析中可明显看出,应用热解分析资料可在现场准时对油气显示进展判别,去伪存真。表 2-4-6 是依据大庆探区原油特征建立的识别混油现象地化解释标准,仅供参考。样品名称P1P2P3P4原油柴油机油黄油丝扣油表 2-4-6成品油与原油地化判别标准0.260.660.710.740.930.90.710.10.10.60.90.40.20.80.60.20.80.62. 原油性质识别方法原油是一种成份极其简单的混合物,其主要成份为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不同性质的原油各组份含量相差较大,总体规律为: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越高,油质越重;反之则油质越轻。原油的性质不同表现在热解参数上的差异即S 、S 、S 之间相对含量的不同,012应当留意的是由于油源的差异,不同生油凹陷不宜类比。1) 应用热解参数比值法判别原油性质比值法指用五峰分析各相关区间参数与总烃含量的比值对储层原油性质判别。热解五峰分析原油性质判别标准:P 0.9 为凝析油1P 0.9 为轻质油2P 0.50.8 为中质油3P 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