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体现。加 强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将优秀的中国文明介绍给世界,对于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 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衡性。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 最大的是西游记,而红楼梦则相对影响较小。西游记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是因 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精神,更易于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从而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 的精髓。尽管如此,美版西游记宣扬的思想仍以西方思想为主线,人物刻画与美国电影
2、中 的英雄形象也较为接近。而对于红楼梦这样富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来说,西方 读者在接受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依然任重道远。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 是文化的升华。文化有地域、国别特征,文明则可以超越国别与民族,具有普适性。我们应当 认识到,中西文化相互分立的特性,构成了两者互补的前提,使文化互鉴更有价值,从而得以 升华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以此来助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我们在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若一味迎合西方话语体系,显然不利于保持 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西游记的传播效
3、果使我们意识到,应当继续深入挖掘中国典籍中既能 体现民族利益,又能为受众所接受的普遍性传播要点,如水浒传体现的对国家的忠诚、对 压迫的反抗。其次,增强市场意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目前我国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的市场机制尚不 健全,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内出版传播机构应把握“一带一路” 倡议的契机,增加沿线国家的多语种教育,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中国文化典籍外译教育。加 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在对海外受众认知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版和市场化战 略,实现融合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培育和海外文化出版产业的有效循环和良性互动。最后,把握心理需求,打造中国典籍海外传播新平台。在对外传播
4、的过程中,要深入了 解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设计适合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 故事,在对话交流中让中国文化典籍走向世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使故事内容图文并茂、生 动形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典籍讲述出来。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他国听 众的理解,更能打动年轻人群体。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更体现在全人类和谐共生的共同精神价值B.你一条,他一条,一共提出了五六十条建议。C.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D.你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参与抽奖活动。21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20个字。(6分)四
5、、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外交官华春莹曾在推特上发出以下对比资料,引发广泛关注。过去现在1900年,北京的东便门角楼被八国联军 炮轰,冒出滚滚浓烟。2022年,北京的东便门角楼巍然矗立,车辆 在繁华的城市里穿梭。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 红一号”。2022年,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正在建设当中。1980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2022年,北京成为唯座举办过夏季和冬 季奥运会的城市。1994年,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东方明珠塔 正在建设。2022年,陆家嘴高楼林立,灯火辉煌。2018年,云南一位母亲抱着孩子通过溜 索横渡怒江。2020年,怒江上
6、架起大桥,昔日的溜索已成 为游客体验景点。复兴中学将举办“观变谋新”主题论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参与者,上述 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发言稿与你的同学和老师分享。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5. BACCD610. DACDA 1115. CAABA 1620. CACDD 2124. BDCB25、【答案】(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 法解决矛盾。国家直面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 思想,推动绿色发展。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7、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或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坚 持一分为二全面观点看问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 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正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具体分析长江沿线不同区域的社会、经 济、文化状况,构建生态保护专门化的分工格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 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得出普遍性的经验并积极探索推广。26、【答案】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这要 求我们树立革命批判
8、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 年来,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体系,使党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各项风险挑战能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开创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新局面。27、【答案】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梧林落实新发 展理念,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文化的兼收并蓄,更加自信 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梧
9、林遵循经济、文化发展规律,建立乡村振兴文旅赋能新模式,发展文化产 业,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正确的价值判断与 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梧林坚持群众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 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28、【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 目的。面对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把 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认识 反作用于实践,在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的指导
10、下,中国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社会实践的 胜利,而中国社会实践的成功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2)答案示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 它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汲取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汇贯通起来,成为“两个结合”的典范。这一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 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是 彰显文化自信、饱含历史自觉、磨续中华文脉的科学理论。需求。文化互鉴正是顺应时代需求,为国际社会和谐共处提供了价值基础,使东西方交流得以 从物
11、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停留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更重要的是让 西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精髓。(摘编自季璇以 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加强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能让中华文化在国际上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B.红楼梦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其弘扬的精神无法为西方世界所接受,因而海外传播 影响力相对较小。C.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地域和国别特征,二者只有交流互鉴形成互补,才有可能助益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构建。D.充分利用新媒体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
12、述中国典籍,讲好中国故事,主要是为了更好吸 引外国的年轻受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的不平衡性作为立论前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 措施。B.文章从思想高度、市场意识和心理需求等方面论述如何加强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问题,层次 清晰。C.第段论及西游记的海外传播时,论述了其成功之处,也指出了局限性,体现了辩证的 态度。D.第段以西游记水浒传为例,有力地论证了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有效结合的必 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海外传播中,西方世界接受度较高的中国典籍,都是最能体现民族利益的作品,都能主动
13、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B.国内出版传播机构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社的合作,可以更好开拓中国典籍在 沿线国家的传播市场。C.深入了解海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传统和认知需求,确定相应的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将有助于发 展海外文化出版产业。D.东西方互相了解和接受对方文化的文脉精髓,可为双方打下和谐共处的价值基础,使双方能 在精神层面进行交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农业部门因其兼具碳汇和碳源的双重属性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 方面,农业利用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固碳,每年吸收全球约30%的人为碳源排 放。另一方面,
14、农业生产活动引致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球年均碳排放 总量的25%。如中国土地利用及变化在2014年贡献了约11. 51亿t的碳汇,相当于抵消了当年 约9%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而当年中国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则占全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的7%。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仍占全 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总量的40%和60%。这与中国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如农业化学品投入过量、 农地利用方式转变频繁、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紧密相关。(摘编自林斌中国农业碳减排政 策、研究现状及展望)材料二:农业是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主要排放源。甲烷的农业排放
15、源主要包括:一是稻田长 期处于淹水条件下,产甲烷细菌分解土壤中活性有机物质,产生甲烷,进而排放到大气中。稻 田淹水时间越长、投入的新鲜有机物料越多,甲烷排放则越多。二是动物(主要是反刍动物) 采食饲料后在消化道中经特殊微生物发酵会产生甲烷,然后通过打嗝和肠道排放到大气中。三 是畜禽粪便在贮存和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甲烷。农田土壤是最大的氧化亚氮释放源。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是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过程的中间产 物。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可提高硝化和反硝化率,进而增加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同时,土 壤氧化亚氮排放还与灌溉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淹水稻田在中期落 干会大大刺激氧化亚氮的排放。与土壤
16、类似,粪便贮存和管理过程中其所含的氮也会在硝化和 反硝化过程中产生氧化亚氮。除上述直接排放,农业生产还有一些“隐藏”的排放。农作物种 植过程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等,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温室气体。在畜 禽养殖过程中,饲料的生产、养殖场日常水电消耗等也会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摘编自程琨 农业与碳中和)材料三:常见的生物质废弃物主要是生物体死亡、收获、加工利用后残余的生物质。生物质废弃物 可能存在各种有害物质,所以农业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应基于农业固碳减排和环境健康风险的双 重考量。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炭化工艺技术符合有机质转变以及去除有害物质环境风险的要求。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限氧或无氧条
17、件下,生物质在250750发生热化学反应,生物质中碳化合 物发生热解反应,通过固液气分离而产生生物质炭、木醋液和可燃气。生物质热解炭化工艺的核心是实现生物质中有机碳和养分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其中,产 生的可燃气可作为能源用于生物质原料的烘干和热解炭化系统热源,剩余能量可代替化石燃料 用于外部能源供给。经过冷凝获得的液体产物即木醋液是一种兼具药和肥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通过根施和叶面喷施稀释后的木醋液,可促生、抑病和增产。生物质热解炭化的主要产物是生 物质炭,一种富含稳定有机质并包含矿质养分的固体炭质。它能产生有益效果,源于其特殊的 物理化学结构,在高温无氧条件下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中有机质发
18、生崩解和炭化,但大部 分物理结构被保留,形成了疏松多孔性的特征。炭质稳定、多孔疏松特性、环境友好是生物质炭的主要特征。(摘编自卞荣军生物质废弃物处理与农业碳中和)4 .下列有关“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炭化原理与产物应用途径”的图解中,最符合材料三的一项是(3分)可燃气T炭基肥料、环境材料等 木醋液一供热供暖、并网发电等 生物质炭T叶面调理剂、天然杀菌剂等(去除污染物与病菌)B.生物质废弃物一热解炭化窑(转变有机质与养分)(去除污染物与病菌) A.生物质废弃物一热解炭化窑 (转变有机质与养分)“可燃气T供热供暖、并网发电等 弋一木醋液T叶面调理剂、天然杀菌剂等 生物质炭T炭基肥料、环境材料等:一 ,/
19、可燃气一炭基肥料、环境材料等C.生物质废弃物f热解炭化窑木醋液T供热供暖、并网发电等(提供高温、足量氧、生物质炭一叶面调理剂、天然杀菌剂等气等特定条件)D.生物质废弃物一热解炭化窑(提供高温、足量氧气等特定条件)可燃气一供热供暖、并网发电等木醋液一叶面调理剂、天然杀菌剂等 生物质炭一炭基肥料、环境材料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业既利用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吸收部分人为碳源排放,又在其生产活动中排放温室 气体,故农业部门兼具碳汇和碳源的双重属性。B. 2014年中国土地利用及变化贡献的碳汇能够抵消当年中国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 放,可见我国已达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下学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