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兼爱检测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一一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受点委屈。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一一不这样的话,我们这批人都将被俘虏。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一一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之远的南部呢?D.敢以烦执事。一一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二、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开始了 的生活。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 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的写作本领。
2、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 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 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音容笑貌、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研究的对象。(),他 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 品O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自食其果一蹴而就观察终究B.自食其果一挥而就观摩终于C.自食其力一挥而就观察终于D.自食其力一蹴而就观摩终究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项工
3、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4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不超过20个字。三、微写作5 .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下,墨家的“兼爱”思想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请以此为话题, 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土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注:太平州
4、: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 城北面。铺:吃饭。34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35 .第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36 .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o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37.对第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土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B.作者认
5、为学者要通过积累善才能继承圣人之道,进而才能行仁义于天下。C.作者认为读书人不能只听君主意见不了解百姓民情,否则会曲解圣人之道。 D.李侯建立州学为读书人提供了可口之食、安逸之居,因而值得为世人称道。 38.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目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 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
6、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 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 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 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 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 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 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 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
7、有不孝者乎?视父 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 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 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 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 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39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臂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攻:治疗亏:使受损失家:家庭劝:鼓励B.故亏父而自利
8、 *C.虽至大夫之相乱家 *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4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治之 *B.臣子之不孝君父C.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D.若使天下兼相爱 焉用亡郑以陪邻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若属皆且为所虏。4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己任。就要知道动乱的根源,否则就达不到目的。B.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不相爱”,伦理崩坏、抢劫偷盗诸侯攻伐等情况才会发生。C.墨子认为如果人们“兼相爱”,乱象就能消除,“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天下大治。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并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治
9、,交相恶则4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阅读墨子兼爱(上)的片断,完成下面小题。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 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 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 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4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10、一项是()A.爱人若爱其身/其未兆易谋 B.视人之室若其室/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 C.若使天下兼相爱/彼与彼年相若 D.若此则天下治/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4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使用设问句,明确指出,天下的纷乱之事,都是起于不相爱。B.作者正面立意,号召各方都要互相爱护,以此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C.作者运用反复手法,追求百姓自由的相爱主张,不断重复,深入人心。D.作者在这里描绘的天下兼相爱一旦得以实施的理想社会,颇具感染力。参考答案1. D2. C 3. B 4.示例: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5. “兼爱”思想创造地转化自爱自利为相爱相利。“
11、兼爱”的互利性、互助性、对等性以及爱 人若己的方式,使人与人和睦相处、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政治、 文化的多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社会失序、人们的精神失 守、道德失范、价值失衡,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学习墨子思想, 借鉴其兼爱学说的精华,对于人类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 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6. 狄更斯的一幅肖像画近日在伦敦展出;画作是在南非的拍卖会上被发现的;狄更斯博物 馆正在筹集资金,希望能将它永久珍藏。7. B8. C9. C10. D11. B12. 在句式运用上进
12、行创新。墨子爱用四言对句,爱用短语又善于根据表达需要,灵活 交替使用长短句。它又特别喜欢用设问句,而且用得很艺术。有时是先用问句引起议题,再 用一连串排比句展开论述;有时是一个问句之后紧接一个答句,反复一问一答,把问题层层 引向深入,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跟着它的思路走,从而赞同它得出的结论。13. B14. C15. B16. D 17. D 18. (1)所以不须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清清楚楚了。(2)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19. B20. A21. C22. (1)所以指责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2)各人的资质悬殊,哪会像痛腿的鳖和
13、六匹骏马之间那样大呢?23.主要讲了学习和修身都需要积累和坚持这个道理,主要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说明这个道理。24. A 25. B 26. A 27. (1)既然没有什么要依靠老师的,那么老师活着时不关 心他,老师死了不为他办丧事,也就不是过错了。(2)认为如果没有品德,宁肯空着老师的位子,来等待后来的有学识之人,不能让为师之道从自己(这里)开始败坏。28.韩愈认为是弟子之过,黄宗羲更强调是为师者之过。29. C 30. C 31. A 32. B 33. (1)程君把家中的财产账务都交给家中的仆役,任他们盗窃侵吞,全然不去查问。(2)程君交往的人几乎在全国到处都有,而和我尤其亲近。在没
14、有请假前,先来信托我找 房屋。34. C 35.先写“为吏者”反衬出李侯知道兴学且不费财伤民之贤,再写“为土者”知学却 不知所以学,引出下文阐释“学的目的”,强调写作本文的用意。 36. C 37. D 38.为 了酬答州人感念李侯功劳,并让更多人铭记李侯的请求;为了给当官之人和士人阐明学习的 重要性和学习内容、方法;通过积累仁善来继承圣人之道,最终统一士人思想。39. C 40. C 41. D 42.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就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 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的现象都没有了。43. B 44. C写一个议论文段。不超过250字。四、语言表达6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
15、。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一幅失而复得的肖像画于近日在伦敦展出。早些时候, 这幅画作在南非皮特马利茨堡的一次房屋清仓拍卖会上被发现这幅售价高达22万 英镑的画像出现在一盒子小古玩之中,上面还覆盖着一层霉菌。据悉,这幅狄更斯肖像 画是该作家为数不多的几幅肖像画之一,查尔斯狄更斯博物馆希望能将这幅画作变为 馆内的永久藏品。为此,博物馆正在筹集购买这幅画作所需要的资金。五、选择题7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治乱者何独不然B.故不孝不慈亡有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必知
16、乱之所自起B.虽父之不慈子 C.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D.故大夫之相乱家 9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 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 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C “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 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
17、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10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疾:病*B.故亏父而自利亏:使受损失C.盗爱其室室:家D.天下之乱物乱物:杂乱的物品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攻之B.必知疾之所自起C.若使天下兼相爱 *D.亏臣而自利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视人之家若其家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六、小阅读-课内12 .阅读课文兼爱,分析墨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六国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 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
18、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 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 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 互:交互。盖失强援 盖:因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兼爱 同步 练习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