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4课《诗词曲五首》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诗词曲五首》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曲五首一、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背诵、默写课文。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品味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培养感悟诗词曲意蕴 的能力。难点 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二、课文预习资料速查【一】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 岑参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数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 光有长期的观察与深刻的体会。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 奇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 人物。在文学史上,他与苏轼并称苏辛
2、,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强烈的爱 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 宋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 家。代表作有三事忠告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二】背景资料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79年版)。题目 是后入加的。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 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 令人感愤,催人泪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是一首著
3、名的边塞诗。岑参住在轮台时,友人武判官要回长安,岑参便 作了这首诗送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3年版)。辛弃疾曾被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 立业之地,此时成了宋朝军队与金人对垒的地方。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触 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过零丁洋当作于1279年。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招降坚持抵抗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 祥不从,作此诗以明志。元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 民。在赴陕途中,他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
4、,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 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羊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 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释:(1)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2)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3)山河表里:即表里山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大河, 内踞丛山,形成险峻之势。表里,即内外,这里有相辅相依之意。左传,僖公 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4)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
5、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5)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 思,表示心里不平静。一作蜘蹦踌蹦。(6)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 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7)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亡:指政权的衰乱灭亡。译文: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如同发怒一般吼叫着。内接着华山, 外连着黄河的,就是这潼关古道。远望着西边的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昔日的千万间宫阙如今
6、都只剩下一片 黄土。国家兴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难;国家灭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难。四、课文整体点拨(一)课文主旨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 景,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塞外冰天雪地的奇异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 塞风光的热爱、赞美,以及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 者在金兵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过零丁洋中,诗人叙述了自己的身世遭际和国破家亡的苦痛,表明了自 己以身殉国的决心。山坡羊潼关怀古通
7、过描写潼关险要的地势,抒发了对历代王朝兴亡的 感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二)特色总结十五从军征运用白描.即景抒情。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 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景交融,充满奇思妙想。本诗紧扣“雪I字生发奇思妙想。雪是写景的中心,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的 场面中又描绘了雪景,情景交融,匠心独具。诗人笔下的雪景,既有大笔挥洒, 又有细笔描绘。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营造了优美壮观的意境。全诗气势宏大, 风格奇崛,想象丰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层次分明,善于用典。全词层次分明,创造
8、出了前所未有的意境。活用典故,毫无斧凿痕迹。 过零丁洋情感真挚,巧用修辞。本诗情感上先抑郁忧愤后悲壮激昂,始终把个人身世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 一起。颔联巧用对偶、比喻,颈联地名与心境妙合,成为绝唱。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地势,然后从万间宫阙化为废墟生发感慨,最 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 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全篇问题探究1、【重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巧于炼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内容分 析。点拨:诗人用词准确、生动,使本诗显得多彩多姿。巧用动词卷飞写出了塞外的狂风
9、暴雪;散写出了雪花的轻盈;掣写 出了风的力量。巧用数量词一夜千树万树写出了塞外天气变化无常、大雪来 得急骤的壮美景观;百丈万里用夸张的手法写景,勾画出壮阔的塞外雪景。 巧用副词即显示了塞外雪早的特点,暗示了诗人的惊讶;忽表明眼前景象出 人意料,给人以突兀、奇特的感受;”不见“二字隐现了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 和人去迹留、徒增悲伤的情景;一个空字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怅然若 失的心情。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点拨: 上片借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 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
10、颂,讽刺南宋统 治者面对金兵的入侵不敢抵抗、昏庸无能。3、【难点】过零丁洋的四联在内容上是怎样联系的了 点拨:首联先写个人后写国家,颔联先写国家后写个人。由于干戈寥落,抗元的 义军少,导致了“山河破碎的悲惨局面,于是作者顿生身世浮沉雨打萍之感。 颈联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作者巧借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抒发自己忧 苦的心情。前三联极力渲染悲愤危苦的气氛,尾联则笔锋一转,道出为国捐躯、 视死如归的志向。(四)教材习题答案速查;思考探究1、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景的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边塞风光 的,写出了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1、前两句中,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表明风来势猛。八月秋 高,而北地已漫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暗示了诗人的惊讶。后 两句中,诗人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既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忽字写出了北地天气变化无常,大雪来得急骤。 “千树万树梨花开I的壮美意境颇富浪漫色彩。2、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结合 全诗及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南宋末年,文天祥在与元军作战时兵败被俘,途经零丁洋时,元军逼迫他招 降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 谁能不死?只求留下赤
12、诚的心来照耀史册。诗句慷慨激昂,直抒作者胸中正气, 表现出作者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均为怀古之作,说说它 们分别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参考答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地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 实是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进行了讽刺,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 的苦难,表现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五)积累拓展1、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 篇记叙文。点拨:发挥想象,合理补充内容。改写诗歌不能简单地翻译诗歌,而
13、要从编写故事 的角度出发去改写。可以从这位老兵从戎的经历、家人的生活等方面展开想象, 适当补充一些细节。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现主题。改写诗歌不仅可以改变体裁, 而且可以改变人称,如可用第一人称直接写出“我”的内心感受,也可用第三人称 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可以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别 人眼中的老兵的变化来体现世事的变迁等。参考答案:改写十五从军征那一年,我十五岁。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我深情地看了一眼站在门前大柳树下 的父母,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那无情的战场。泪,流了一脸,我不知何时才能与 父母相见。几十年在百般煎熬中过去。每当月圆时,那股浓浓的思乡之情便油然 而生,泪眼模糊中,
14、我似乎又看到了家乡,看到了亲人。战场上,一位位战友倒 下了,而我这个幸存者经过岁月的磨炼,已从那个天真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满头白 发、日日思归的老人。回归故里,是我唯一的期盼。经过长途跋涉,我终于回到 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了我日思夜想的家乡。路上遇到同乡人,我急切地询问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指着远处松柏丛中的一座连着一座的坟墓说那就是我家。 我朝着他指的方向走去,眼前的景象如滚滚而来的浪潮吞没了我的喜悦。这是我 的家吗?原本该挂满迎春花的墙已经坍塌,野鸡站在房梁上,用它那豆大的眼睛 疑惑地望着我;纸糊的窗户已经破败,阳光从窗口直射进来;父亲亲手为我制作 的小木桌已经腐烂,伴我度过十五个春秋的那张
15、小床也堆满了稻草。我抚摸着丢 在地上的破衣服,眼前浮现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欢笑的情景走到后院, 满院的野谷,一地的野菜。远处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坟墓,我知道,那里埋葬着我 的亲人。我采来了野谷和野菜做饭做羹。在烟火中,我依稀看到家人围在我的身 旁,父亲的目光多么慈祥,母亲的笑容多么甜美!二姐在为我们盛饭,大哥在与 我游戏,小妹在玩泥人一阵风吹来,火灭了,什么都没有了走出大门,看 着那条往东边延伸的羊肠小道,泪水打湿了我的衣衫。夕阳西下,村庄里静极了, 仿佛在哀悼,哀悼这一切的一切2、背诵并默写课文。 参考答案:略。五、一课一德一一感受诗歌魅力 ?古人言诗言志,歌永言。一一尚书?古人行相传从前有
16、三个秀才在一起饮酒,准备吟诗助兴。他们商定每人作一首诗, 要求是:用一个带7 的字,去掉,之后,读音相同;再加上另外一个偏旁, 变成新字,最后以该新字收尾,不能吟者罚酒三杯。乙秀才为人高傲,自命不凡, 甲秀才打算通过吟诗来讽刺他,于是抢先吟了一首: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 去掉溪边水,添鸟(舄)便成鸡(奥昌)。山中无虎猴称霸,落汤凤凰不如鸡(奚舄) 乙秀才一听,知道是讽刺自己,便接着吟诵了一首: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 去掉淇边水,添欠便成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丙秀才见他俩 面红耳赤地望着自己,心里有数,便谁也不得罪地吟了一首:有水也是湘,无 水也是相,去掉湘边水,添雨便成霜。各
17、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丙秀才吟罢,三人心领神会,相视而笑,顿时尴尬全无,开怀畅饮,大醉方休。【三】常考文言知识速查雉(zhi) 狐裘(qiu) 寥(liao)落 饴(yi) 掣(chJ)阑(Ian)干(一)重点字冢(zhong) 狗窦(dud) 舂(chong)谷羹(geng) 踌躇(ch。) 兜鎏(muo) (二)古今异义1.将军角弓不得控【古义:拉开(弓弦);今义:控制】2中庭生旅谷(古义:植物未经播种而生;今义:在外地做客、旅行)(三)通假字不知饴阿谁(饴同贻,送给)【四】教材预习问题速查问题1:本课所选的诗歌类型多样,有古乐府、歌行、律诗,还有词和曲。朗读 课文,体会它们的不
18、同特点。【示例】朗读略。诗歌类型特点古乐府叙事性强,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感情, 形式自由,语言朴素自然。歌行篇幅可长可短;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 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一般比较自由, 常用歌行歌行命名。律诗?句数固定。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 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押韵严 格。要求全诗通押一韵,即 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讲究平仄。 律诗各句的构成规则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对句相对,是指一联 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 但是由于是用
19、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 做到头粘尾不粘。?要求对仗。对仗的特点是:句法要相同,不能用 一样的字相对,词性要相对。词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宋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照 风格一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个曲牌的 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相应的要求。问题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感受其中的意蕴。参考答案:略三、课文精读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道逢乡里人: 遥看是君家, 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 舂谷持作饭,八十始得归。 家中有阿谁? 松柏冢累累。 雉
20、从梁上飞。 井上生旅葵。 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八十相对照,突出了老兵从军征的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 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突出了兵役的繁重。一个始字,也表明老 兵盼归家已久。】家中有阿谁? 的追问,推出聚焦点一一家。几十年过去了,岂敢奢望家人安 然无恙?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诗歌选取的意象:松柏、冢、兔、雉、中庭、旅谷、井、旅葵。作用:衬托出 荒凉的景象,烘托人物悲凉的心境。】【满眼荒凉、破败的景象,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战祸和人民被统治者奴役的痛 苦。】【最后四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对与家人团聚的期盼以及最终失望哀伤的心情,暗
21、 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注释:?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冢:坟墓。?累累:众多的样子。?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雉:野鸡。?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井:这里指井台。旅葵:野生的葵菜。?舂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持:拿着。?羹: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一时:一会儿。?饴:同贻,送给。译文:十五少年郎,被征去打仗直到八十岁,才让回故乡。音讯早断绝,不知啥情 况。半路问乡人:“我家怎么样? ”“请你往远看,松柏已成行。坟墓个挨个, 老少都死光。”摸索到家里,满眼皆凄凉:野兔钻狗洞,雉飞绕屋梁。院中生野 谷,葵菜长井上。拾谷舂成米,采葵作羹汤。饭菜马
22、上熟,不知叫谁尝。走门向 东看,泪落湿衣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散入珠帘湿罗幕, 将军角弓不得控, 瀚海阑干百丈冰,千树万树梨花开。 狐裘不暖锦衾薄。 都护铁衣冷难着。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 轮台东门送君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风掣红旗冻不翻。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上空留马行处。【开头两句描写边塞风狂雪早的气候特征。卷折开窍风势之猛,即表明冬 天来得格外早,使人惊异;飞字勾画出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r忽开运用比喻,写雪后美景,以春景比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新奇贴切, 写出了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化苦
23、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愁云惨淡万里凝为送别酝酿了愁的气氛,把边塞战士的军营置于辽阔的背 景中,给人奇异壮伟的感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 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 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 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 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 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 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注释: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曲五首 24 诗词 曲五首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