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健康管理师理论知识考题及解析(100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健康管理师理论知识考题及解析(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健康管理师理论知识考题及解析(100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健康管理师理论知识考题及解析(100题).【单选】一个好的健康教育计划的具体目标必须包括()A.可测量的B.可完成的C.可信的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P146;计划的具体目标:需要包括具体的、量化的、可 测量的指标。1 .【单选】依据知一信一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模式,戒烟成功的 最大动力是()A.知识与态度8 .信念与态度C.知识与信念D.观念与技能【答案】B【解析】P128;知行信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 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 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3.【单选】健康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A.提供健康的知识B.构建健康的环境【解析
2、】P131;自我效能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产生和提高:1) 自己成功完成过某行为;2)他人间接的经验;3) 口头劝说;4)情 感激发。22.拉斯韦尔1948年提出的经典传播模式(5W模式),包括【】A.传播者B.信息与讯息C.媒介渠道D.受传者E.效果【答案】ABCDE【解析】P134;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传播者、信息与讯息、 媒介渠道、受传者、效果。23 .下列有关KAP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改变健康行为的基础B.此模式的实质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C.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D.知、信、行三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E.以上均不对【答案】ABCD【解析】P128;
3、知-行-信模式(KAP):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 教育中的应用。该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 信念与速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 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 的信念与速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 健康的行为。24 .针对群体传播的材料包括A.宣传栏B.招贴画C.海报D.标语和横幅E.影像材料如DVD【答案】ABCDE【解析】P140;针对群体的传播材料:宣传栏、招贴画或海报、 标语和横幅、DVDo.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应包括哪些内容【】A.教育的内容、目的和目标B.教育的时间、地点C.教育的培训方
4、案、教材D.教育的形式E.教育的评价方式【答案】ABCDE【解析】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包括:教育的内容、目的和目标、时 间、地点、培训方案、教材、形式、评价方式。25 .针对大众的传播媒介包括【】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E.健康用品【答案】ABCD【解析】P141-142;报纸/杂志,广播/电视。26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把行为转变分为【】A.没有打算阶段B.打算阶段C.准备阶段D.行动阶段E.维持阶段【答案】ABCDE【解析】P131-132;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把行为改变分为5个 阶段:没有打算阶段、打算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27 .健康传播中人际传播的特点包括A.直接的
5、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B.同一次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C.传播的信息量比大众传播少D.传播有针对性E.多级人际传播活动的信息容易走样【答案】ABCDE【解析】P134;人际传播的特点: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 何非自然的媒介;2)就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同 一次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3)由于人际 传播中的反馈及时,所以双方的交流也就容易充分;4)相对大众传 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 比较慢;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特别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 信息容易走样。28 .传播材料制作过程中的制订计划
6、应包括A.确定目标人群B.确定材料种类、数量、使用范围C.确定发放渠道、使用方法D.预试验与评价方案E.经费预算、时间进度安排【答案】ABCDE【解析】P136;传播材料制作过程中制定计划包括:在需求分析 基础之上,根据信息内容和技术、资源条件等,制订出详细材料制作 计划,计划应包括确定目标人群、材料种类、数量、使用范围、发放 渠道、使用方法、预试验与评价方案、经费预算、时间进度等。29 .在格林(PRECEDE-PROCEED)模式中,将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 因素分为【】A.重点因素B.倾向因素C.知识因素D.强化因素E.促成因素【答案】BDE【解析】P145;教育与组织诊断:在PRECEDE
7、-PROCEED模式中, 将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为:倾向因素、强化因素、促成因素三 种。30 .健康教育常用评价方案有A.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B.非等同比较组设计C.随机对照实验D.简单时间系列设计E.复合时间系列设计【答案】ABCDE【解析】P151;效果评价方案:常用的有5种,不设对照组的 前后比较(干预组自身前后比较);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简单时 间系列设计;复合时间系列设计;随机对照实验。31 .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活动领域是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加强社区的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答案】ABCDE【解析】选项ABCDE都属于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
8、活动领域。渥 太华宣言中明确指出,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其中与健 康教育关系最直接的是发展个人技能。32 .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下列因素有 关【】A.感知疾病的威胁B.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C.自我效能D.提示因素E.社会人口学因素【答案】ABCDE【解析】P129;健康信念模式中,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相关因素: 感知疾病的威胁;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自我效能; 提示因素;社会人口学因素。33 .传播材料预试验中收集反馈意见的内容包括A.是否理解材料传播的信息内容B.是否喜欢材料的表现形式C.传播材料的视觉舒适度D.讯息的易读性和实用性E.讯息的可按受性和趣味性
9、【答案】ABCDE【解析】P137;传播材料预试验中收集反馈意见的内容:通过了 解目标人群是否理解材料传播的信息内容,是否喜欢材料的表现形式 和视觉舒适度,以及讯息的易读性、实用性、可接受性、趣味性等, 以便修订、完善和确定健康材料提供反馈意见。34 .常用人际传播的形式有A.电视B.报刊C.个人之间D.个人与群体之间E.群体与群体之间【答案】CDE【解析】P13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有个人之间、个人与 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三种形式。35 .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A.更容易发生回忆偏倚B.不适于研究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C.统计处理复杂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E.不能获得发病率【答
10、案】ABDE【解析】P104;病例对照组的缺点:由于受回忆偏倚的影响,选 择合理的对照又比较困难,因此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队列研究。此外, 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及相对危险度(RR),只能计算 比值比(OR)。36 .以下有关频率和概率的描述,正确的有【】A.概率是对总体而言B.频率是对样本而言C.随机事件的概率在0到1之间D.统计中的结论多带有频率性E.概率指一次实验结果得到的样本率【答案】ABC【解析】P115;概率与频率:概率是对总体而言,频率是对样本 而言。随机事件的概率在0与I之间,即0WPW1,常用小数或百分 数表示。频率指一次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样本率。统计中的许多结论 都是
11、带有概率性的。37 .以下关于等级资料的描述,正确的有【】A.介于定量测量和定性观察之间的测量资料B.通常有三个以上资料C.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可统称为分类变量D.等级资料是多分类资料E.阴性、阳性、强阳性为等级资料【答案】ACDE【解析】P112;等级资料:介于定量测量和定性观察之间的半定 性观察结果,通常有两个以上等级,如阳性、阴性、强阳性、治愈、 好转、有效、无效等。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又可统称为分类变量,属 多分类资料。38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A.建立检验假设B.选定检验方法C.计算检验统计量D.做出推断结论E.画出图形【答案】ABCD【解析】P12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检验
12、假设,确定 检验标准;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3)确定P值,做出 推断结论。39 .以下哪些为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A.标准差B.极差C.误差D.方差E.变异系数【答案】ABDE【解析】P116;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方差与标准差、极差、百 分位数、变异系数。40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A.研究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评价资料【答案】ABCD【解析】P112-H4;医学统计学工作的基本步骤:研究设计、收 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41 .绘制统计表的基本要求有【】A.同一指标数字小数位一致,位次对齐B.标题位于表下方C.纵标目为主话,横标目为谓语D.不使用竖
13、线、斜线E.尽且用表格展示,不可备注【答案】AD【解析】P117;制表要求:1)标题概括说明表的内容,位于表 的上方,内容简洁扼要;2)标目用以指明表内数字含义,横标目为 主语,表示被研究事物;纵标目为谓语,表示被研究事物的各项统计 指标;3)线条除必须的顶线、底线、标目线以外,应尽量减少其他 不必要的线条,不使用竖线、斜线;4)数字一路是用阿拉伯数字,C.改变不健康的态度D.改变不良的行为【答案】D【解析】P124;健康教育: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 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4 .【单选】某单位每天上午10点做工间操,用途在于()A.个人行为B.自我控制C.团体行为D
14、.疾病相关行为【答案】C【解析】单位属于团体的一种。5 .【单选】“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地信息交流”属于()A.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C.自我传播D.大众传播【答案】A【解析】P134;人际传播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 与群体之间三种形式。6 .【单选】决定人们产生行为动机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自我认知应准确无误;同一指标的数字的小数位应一致,位次对齐。43.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主要有【】A.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B.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C.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D.是由因及果的推理顺序E.经两组暴露率或水平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答案】A
15、BCE【解析】P104;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 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 病例组和对照组;3)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调查或信息 收集获得的;4)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是由果及因 的推理顺序;5)经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 的联系。44.队列研究的特点有【】A.前瞻性研究B.观察性对比研究C.根据暴露与否分组D.从“果”到“因”E.观察两组间死亡率的差异【答案】ABCE【解析】P102;队列研究的特点: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 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故属于前瞻性研究;2)属于观察性对比研 究,暴露与否
16、是自然存在与研究人群,而不是人为给予的;3)研究 对象根据暴露与否分组,这与实验性研究的随机分型不同;4)是从 因到果的研究;5)追踪观察的是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45.以下哪些是诊断试验真实性的评价指标【】A.灵敏度B.特异度C.变异系数D.百分位数E.似然比【答案】ABE【解析】P107;诊断实验真实性的评价指标:灵敏度、特异度、 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正确诊断指数。似然比是反映真实性的一种指 标,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46.制作统计图时要求【】A.纵横两辅应有标目,一般不注明单位B.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C.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在图的上方D.绘制有坐标轴的图形时
17、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5:7较好【答案】D【解析】PU8;制图的基本要求: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 的,选择合适的图形;2)统计图要有标题,位于图体下方的中央位 置;3)绘制有坐标轴的图形,纵、横轴要有标目,标注原点、尺度、 单位等,纵横轴的比例以5:7为宜;4)同一张图内比较不同的事物 时,需用不同颜色或样式的线条区别表示,并附图例说明。47.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B.调查、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C.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答案】C【解析】P112;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研究设计、收
18、集资料、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48 . 一般来说哪些疾病可进行筛检A.对该疾病可采用有效的第三级预防措施B.人群患病率高C.易于诊断但无治疗方法的疾病D.借医学干预能改变自然史的疾病E.筛检程序比较复杂【答案】BD【解析】P110;合适的疾病:如发病率或死亡率高,易致伤残的 疾病:筛检的疾病应具有可识别的潜伏期或早期症状期;对疾病 的自然史,包括从潜伏期发展到临床期、疾病结局的过程应有足够的 了解;对被筛检和诊断出来的病例应有有效而易被群众接受的治疗 方法。49 .以下属于计量资料的有【】A.身高50 体重C.血细胞计数D.某病阳性人数E.心电图【答案】ABC【解析】PH2;计量资料:亦称数量
19、资料,为定量测量的结果, 通常用专用仪器测量,并有计量单位,如身高、体重等。50.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B.早期发现病人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E.治疗病人【答案】ABD【解析】P100;现况调查的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 布;2)发现病因线索;3)适用于二级预防,利用普查或筛选等手段, 可早期发现疾病;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5)疾病监测;6)还可 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研究、 社区卫生规划的制定与评估和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定,为卫生行 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5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400名病例中有暴露
20、史者200例,而400 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的发病率【】70%A. 50%40%D.无法计算【答案】D【解析】P96;发病率二(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并新病例数/同期 暴露人口数)Xko52.在统计学中,参数是指【】A.变量B.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C.总体指标D.参与研究的数目【答案】C【解析】P114;参数是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 标准差等。53.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用以下哪个指标为好【】A.全距B.百分位数C.标准差D.方差【答案】C【解析】正态分布资料即为对称分布资料,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 它的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54.要反映某地高血压患者年龄分布情况应选用
21、【】A.直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直条图【答案】B【解析】PU8;直方图:直方图主要用于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 布情况,图中直条连续排布,各直条宽度代表各组段组距,直条高度 代表相应组段频数或频率。55.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具有不确定的医学数据C.动物和人的本质D.各种类型的数据【答案】B【解析】PH1;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 据。56 .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社会医学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答案】ABCDE【解析】流行病学的特征:1)群体特征;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 征;3)对比的特
22、征;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特征;5)社会医学 的特征;6)预防为主的特征。57 .发病率常用于【】A.评价慢性病的控制效果58 反映得病的风险C.描述疾病的分布D.探讨发病因素E.提出病因假设【答案】BCDE【解析】P96;发病率用途:是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对传染病 以及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反应该病的风险。常用来 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 果。58 .描述变量值集中趋势的统计学指标包括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E.百分位数【答案】ACD【解析】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 计算得到的平均值,称作数
23、值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在 分配数列中的位置确定的,称为位置平均数。59 .下面关于实验性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性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B.与观察性研究根本的不同之处是有人为干预措施C.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布广泛不易确定高危人群时需采用社 区试验D.研究对象可以进行随机分组E.通常设有对照组【答案】ABCDE【解析】P105;实验性研究的基本特点呢:1)属于前瞻性研究: 必须是干预在前,效应在后;2)随机分组;3)设立对照组;4)有 干预措施。如果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布广泛,不易确定高危人群时, 需采用社区试验。60 .关于队列研究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前瞻性队列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健康 管理 理论知识 考题 解析 1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