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实施方案.docx





《国有林场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林场退化防护林修复项目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XX 年度 XX 县 XXX 国有林场退化防护林修复工程实施方案范文目录10第一章1.1根本状况自然地理条件1.2 防护林根本状况其次章 目的与意义2.1 指导思想2.2 根本条件2.3 工程目标2.4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第三章 工程建设方案3.1 建设布局3.2 主要建设内容第四章 投资估算4.1 估算依据4.2 估算说明4.3 投资估算4.4 资金来源第五章 保障措施5.1 组织治理5.2 资金治理5.3 质量保障第一章 根本状况1.1 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XXX 国有林场位于 XXX 县东北部,XXX 水库东岸,距县城XX 镇 XX 公里。其地理位置处于东经 XXXXXXXXXX
2、XX XX,北纬 XXXXXXXXXXXXXX之间。东面 XX 分场呈零星状与 XX 县毗邻,南与XX 乡接界,西抵XXXXX 镇,北部 XX 分场与 XX 区 XX 镇接壤。(2) 地貌XXX 国有林场属 XX 山脉 XXXXX 山系,地貌类型以低山为主地貌构成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和平原,其中山地面积占 XX.X%,丘岗面积占 X.X%,平原面积占 X.X%,其他面积占X%。全场海拔低于 1000 米的土地面积达 XX%。境内群山起伏。层峦叠嶂。整个地势呈东面高,西面低,北面高,南面低,东北向西南倾斜的马鞍形地形。山脉起伏比较大,林场最高海拔为 XX 分场 XXXXXX 山峰 XXXX
3、m,最低海拔为 XXX 水库大坝下面XXXmXX 岭,相对高差达 XXXXm,一般海拔 XXXmXXXm。境内沟谷穿插,切割猛烈,坡度较陡。山上部和山下部沟谷处坡度较陡,山腰中部、山脊、山顶坡度较为平缓。一般坡度在 25 35 度之间。(3) 气候XXX 国有林场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区,具有气候温顺, 光照充分,雨量充分,湿度较大,严寒不长酷暑日短的特点。据县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 17.6;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8.4,最高温度 3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5.9,极端低温-5.8。年平均降雨量 1296 毫米,相对湿度平均 81.2%,无霜日 292 天左右,年日照时数 1556 小时,大于
4、等于 1O的活动积温 4435,与林场简单的地形相结合形成的小气候,适合多种林木生长。(4) 森林植被XXX 国有林场内盛产杉木,且多为人工纯林。林场其他主要用材树种还有:湿地松、马尾松、楠竹、樟树、楠木、银杏、枫香等。经济树种有板栗、山苍子、油桐、油茶、柑桔等。灌木树种主要有杜鹃、棘木、杨梅、胡枝子、盐肤木等,地被物常见的有蕨类、五节芒、鱼腥草、莎草等。1.2 防护林根本状况XXX 林场是 XX 省重点林场之一。全场土地总面积 XXXXX 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 XXXXX 公顷,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XX.XX%,非林业用地 XXX.X 公顷,占全场土地总面积的 X.XX%,森林掩盖率为 XX
5、%,在林业用地中,防护林面积为 XXXX.X 公顷,占全场林业用地面积的 XX.XX%,其中约 XXXX.X 公顷的林分因受每年的雪灾、干旱等环境变化、患病自然灾难、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等因素影响、局部地段因造林和经营不当,使得局部林分提前或加速进入生理衰退阶段,消灭林木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稳定性降低,生态防护功能退化甚至丧失, 难以通过自然力量更恢复的退化防护林,急需修复。其次章 目的与意义2.1 目的与意义开展“精准提升”是贯彻落实 XXXXXX 关于林业生态建设“四个着力”要求中“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的具体表达,通过实施更替、择伐、综合抚育等措施,提升防护功能和景观质量, 兼顾生态和经
6、济效益,建设多功能森林,到达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2.2 根本原则(1) 坚持敬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修复。遵循森林进展演替、林木生长、树种分布等规律,合理确定修复方式,科学设定林分密度,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并配置形成混交林,优化林分构造,促进林分安康稳定。(2) 坚持严格生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将生境保护理念贯穿于退化防护林修复全过程,合理确定采伐方式,实行低扰动整地、预留缓冲带、保存珍稀植物等保护措施,加强对修复林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避开对生态系统形成不行逆的影响。(3) 坚持先急后缓,突出改造重点。依据退化程度,先易后难开展修复活动。先行修复消灭大面积枯死、濒死的成熟、过熟退化
7、防护林及患病严峻灾难的退化防护林。(4) 坚持生态优先,多效益兼顾。在满足生态防护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经营者意愿,合理配置局部生态和经济效益兼顾树种,实行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在适宜地区, 合理配置景观效果好的树种,提升森林景观质量。(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修复科技水平。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治理阅历,大力推广适用当地的成功修复模式和技术,提升退化防护林修复的科学化水平。(6) 坚持依法依规开展修复,强化资源治理。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林业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等,严格林木采伐治理,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确保修复工作依法依规开展。2.3 工程目标通过开展对退化防护林实行人工干
8、预措施,改善林分构造和生境,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和林地生产力,恢复和提升生态防护功能的过程;探究形势下退化防护林修复切实可行的模式,争取建设成防护林修复示范场。2.4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1) 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3) 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定试行 的通知林造发20237 号;(4)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5)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 18337.1)(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7) 林业重点工程档案治理方法林办发(2023 540 号)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
9、0-2023(9)工程区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第三章 工程建设方案3.1 建设布局该工程建设以林场为中心,涉及 XX、XX、XX3 个分场,以 XX 分场为建设重点。全场规划退化防护林修复面积 XXXX 亩详见附表 3。3.2 主要建设内容我场退化防护林主要承受择伐、抚育、综合修复等方式。一择伐修复(1)适用对象:适用于近熟、成熟和过熟的退化防护林。(2) 修复方法:对要修复小班内的枯死木、濒死木和林业有害生物 危害的林木,其群状分布特征明显的区域实行群状择伐;群状 分布特征不明显且呈零散分布的区域实行单株择伐,群状择伐、单株择伐强度依据实际状况而定,择伐株数强度应小于 40%, 并依据林分实际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 林场 退化 防护林 修复 项目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