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白河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白河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白河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白河中学高二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L本大题4小题,共17分。年,汉民族后的口头传说为什么说年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呢?从年的深远的影响上来说,对 于过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说出一大堆感受、感想和故事。过年是最能牵动民族 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事情了,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文化,而以年文化 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又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年,之所以称之为“最后”,是 说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这个传说对汉民族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能与之相匹 敌的口头传说,几乎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年的传说又可说成是汉民族“最后” 的口头传说。就是这样
2、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却一直保持在民间口头传说的状 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要揭示年的真相,最为直接的依据只有一 个,那就是关于年的口头传说,这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就其受 忽视的程度而言,我把它叫做“最后”的口头传说。把年的口头传说当成一个文化问题,就会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个现实呈现的 景象是:一条细弱的藤上却结出了一个巨大的果子。细弱的藤蔓就是年传说,关于 其内涵我们知之甚少,相关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巨大的果子是指年传说的直接后果 过年,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至今依然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盛 事,两者真是反差强烈。透视年传说,首先面对的就是资料、史料特别
3、匮乏的现实。但对于民俗学来 说,既有的资料、史料并不是第一位的,民俗学更注重民俗后果的现在性与现场 性,也就是说,民俗学更为看重那些活生生的在民俗生活中起作用的事物。正如民 俗学家钟敬文所说的,民俗学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 两者的不同,正像“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这样看来,年传说就完 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口头传说”出身而自卑。以文字为中心的史料观,是社会历史逐渐发展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口头 传说如果不能纳入文字的视野,被文字收编,就难以得到保存,更难以得到知识阶 层的青睐。这样看来,年传说真是命悬一线。史学家傅斯年在史料观上却别有见 地,他认为“史学即史料
4、学”,并特别看重包括口头传说在内的所谓直接的史料。 顾炎武做学问的一个特点,就是搜求直接的史料以修订史文,阎若臻也是以实在地我是在一次名为“人体奥秘”的展览里见到她的。于我,那是众多参观者中的 一个参观者,是一个不明就里就走进去了的一次观看。讲解的先生一再说,一定进 去看看,这里有中国仅此一家的珍藏。讲解先生说的“仅此一家的珍藏”指的就是 那个怀孕六个月女人的身体,她在这里有一个名字:“惊鸿”。那是一个很诗意的 名字,但在这里我看不见诗意,也因此怀疑,那不是她的本名。讲解先生说了她的来历,她现在的身价,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只因为,她的 遭遇的偶然性导致了她身体的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时光过去了二
5、十年这也是讲解先生告诉的,她依旧保持着二十年前那一瞬发生 时的表情。让她“永恒”的技术的确高超,她站在那里的样子大方而周正,大睁的 吃惊的眼睛叫她的表情看上去无辜而年轻。她的双乳饱满坚挺,鼓荡着生命力,她 四肢和腹部的肌肉纹理结实有韵味,她孕育和护佑她婴孩的那个地方现在像一面永 远敞开的窗,向遇见她的每一双眼睛打开她身体内的秘密:她是一个怀孕六个月的 女人,你看她的宝宝多健康,仿佛随时都会在她的子宫里伸个懒腰踢一下腿似的。我回到展览馆外,九月海滨的阳光明亮清润,空气里有青草的浓香气。我使劲 摇了摇头,想摇落那女人留在我记忆里的目光。可是摇不掉。我再回头,看见明亮的阳光使展览馆待在黑影里。那里,
6、藏着科学的凉意。14 .试分析小说中“她”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 “丈夫送她出门,随手理了理她耳边的头发,以使她的头发更整齐些”这一细 节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3分)15 .小说结尾一段含蕴深刻,试分析其含义和作用。(4分).对文中“丈夫”最终“放弃了他的坚持!这一举动,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 示唾弃。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参考答案:14 .对生活、对新生命充满无限热爱,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芒;(1分)热爱自然, 单纯、朴实,体现出女性的恬静美;(1分)她细心温柔,对丈夫体贴有加。(1 分).写出了这对夫妻之间的恩爱,(1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7、,(1 分)预示着人物命运的戏剧性变化。(1分)15 .这句话包含着作者的深刻见解。科学战胜了人道,(1分)尽管它使在“惊 鸿”这个伟大的标本“永恒”地展现在人类的跟前,但作者却从中看到了它冷酷的 一面。(1分)照应了题目,首尾呼应,(1分)发人深思,容易使读者产生强烈 的情感共鸣,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分). (1)赞同 可以说双方在这一事件中都是受益者:一方面,从文中可以看 出,他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使他得到了数目可观的金钱补偿,而他的妻子也在某种意 义上获得了永生;(2分) 另一方面,从医生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放弃的最终 结果是为医学研究事业提供了无比珍贵的遗体“标本”。(2分)(2)唾弃 从
8、文中看,他和她之间感情深厚,而最终“放弃了他的坚 持”是因为他无法抵御数目巨大的金钱的诱惑,可以说在金钱面前,他背弃了神圣 的爱情。(2分)从文中看,他的妻子被制成了精妙绝伦的标本,但这个标本给人 更多的不是美感,而是一种“凉意”,这让人对丈夫的行为更加不齿。(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各题。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 篇是否为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 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 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一逍遥哲学一一的开创者。“逍
9、遥” 一 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念来使 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 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 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 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 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它一切思想观 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 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 就
10、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 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 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 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们的存在和生活 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 为逍遥,表面上看去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 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 且还必须有大的空
11、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需的嘲笑。斥媳 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 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 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 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冥灵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 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 更多,除了名、禾I、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 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它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
12、审视人生,人是 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 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 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节选于智通庄子一一游心于物之初)1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逍遥” 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 经的“逍遥”相比内涵更加丰富。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 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 的,都是不自由的
13、。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 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2.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逍遥游被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 子中的突出地位。B.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 实现的。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 到真正的逍遥自由。D.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 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
14、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 “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 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 特质。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 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D. “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 以达到真正的“逍遥”。参考答案:1. C2. B3. D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 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问题。c项,因果 关系倒置。
15、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 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 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 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 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 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B项,理想人格是“至人”、 “神人”和“圣人”。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
16、,而在“整合”,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 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 都为对文中信息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 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D项,真正的“逍遥”是不存 在的。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而在“整合”,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文中信息进行加 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都为对文中信息 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的能力。考点
17、: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翻译划线的文言句子。(8分,每小题2分)(1)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孟子见梁惠王)(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 序)参考答案:1)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先,那么不争夺(全部)就不满足。(2)蜀山被伐光了(光秃),阿房宫建起来了(出现)。(3)六国相继灭亡,全都(因为)贿赂秦国吗?(4)智慧勇敢的人多被溺爱的人和事困扰。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庞师古,曹州南华人也,初名从。梁太祖镇宣武,初得马五百匹为骑
18、兵,乃以师古将 之,从破黄巢、秦宗权,皆有功。太祖攻时溥未下,留兵属师古守之,师古取其宿迁,进 屯吕梁。溥以兵二万出战,师古败之,斩首二千级。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太祖遣 师古渡淮攻儒为儒所败是时朱珍李唐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将其兵郴王友裕攻徐州,朱瑾以 兵救时溥,友裕败溥于石佛山,瑾收余兵去。太祖以友裕可追而不追,夺其兵以属师古。 师古攻破徐州,斩溥,太祖表师古徐州留后。梁兵攻郸州,临济水。师古彻木为桥,夜以 中军先济。朱宣走中都,见杀。太祖已下兖、军乃遣师古与葛从周攻杨行密于淮南,师古出清口,从周出安丰。师 古自其微时事太祖,为人谨甚,未尝离左右,及为将出兵,必受方略以行,军中非太祖 命,
19、不妄动。师古营清口,地势卑,或请就高为栅,师古以非太祖命不听。淮人决水浸 之,请者告日:“淮人决河,上流水至矣! ”师古以为摇动士卒,立斩之。已而水至,兵 不能战,遂见杀。呜呼,兵之胜败,岂易言哉!梁兵强于天下,而吴人号为轻弱,然师古再举击吴,辄 再败以死。其后太祖自将出光山,攻寿春,然亦败也。盖自高骈死,唐以梁兼统淮南,遂 与孙、杨争,凡三十年间,三举而三败。以至强遭至弱而如此,此其不可以理得也。兵法 固有以寡而败众、以弱而胜强者,顾吴岂足以知之哉!岂非适与其机会邪?故日:“兵者 凶器,战者危事也。”可不慎哉!(选自欧阳修 新五代史梁臣传九)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0、()A.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太祖遣师古渡淮攻儒为/儒所败是/时朱珍/李 唐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将其兵/B.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太祖遣师古渡淮攻儒为/儒所败/是时/朱珍/ 李唐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将其兵/C.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太祖遣师古渡淮攻儒/为儒所败是/时朱珍/李唐 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将其兵/D.孙儒逐杨行密/取扬州/淮南大乱/太祖遣师古渡淮攻儒/为儒所败/是时/朱珍/ 李唐宾已死/师古与霍存分将其兵/.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名犹原名,古代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由父亲取名,取“字”则在行冠礼时进行。 B.表,奏章的一
21、种,多用于陈请谢贺;也有显扬之意。这里用的是后一种意思。C.留后,官职名,原指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唐中叶后指因节度使有事故代 行其职务之官。D.太祖,是朱温的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庞师古四处征战,屡建战功。他跟随太祖破黄巢、秦宗权;他攻宿迁,破徐州,斩时 溥,并取得清口大捷。B.庞师古为人谨慎,深得太祖信任。太祖镇宣武,将初得的五百骑兵归师古指挥;太祖 追究朱友裕的责任,将其军队交由师古统辖。C.庞师古缺乏谋略,不能随机应变。他带兵打战必先领受太祖的计策;对于部下提出的 意见,不能审时度势,
22、正确采纳。D.庞师古为人性情诚挚愚忠。他跟随太祖,未曾离开左右;军中没有太祖下命令,就不 敢轻举妄动,以致最终战败身亡。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古彻木为桥,夜以中军先济。朱宣走中都,见杀。(2)兵法固有以寡而败众、以弱而胜强者,顾吴岂足以知之哉!参考答案:13. D 14. B 15. A16. (1)庞师取来木头搭成桥,夜晚让中军先渡过河。朱宣逃跑到中都,被人杀了。(2)兵法上本来就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说法,只不过吴人哪里能够知道这些呢! 【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 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
23、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攻” 的宾语是“儒”,后面“为所”是被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是 时”是这时的意思,结合句意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句意:孙儒追随杨行密,攻 取扬州,淮南大乱,梁太祖派庞师古渡过淮河进攻孙儒,被孙儒打败。这时,朱珍、李唐 宾已死,庞师古和霍存分别统率他们的军队。故选I)。【14题详解】试题分析一: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 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 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 项,“这里用的
24、是后一种意思”错误。结合“师古攻破徐州,斩溥,太祖表师古徐州留 后”分析,庞师古攻破徐州,杀死时溥,梁太祖表奏庞师古任徐州留后。此处“表”应为 动词,上奏章。故选B。【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 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并取得清口大捷”错误。结 合“师古以为摇动士卒,立斩之。已而水至,兵不能战,遂见杀”分析可知,清口之战 中,师古兵败被杀。故选A。【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湖北省 黄冈市 白河 中学 语文 联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