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x
《工程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4. 6. 4带孔集水管和孔径通常接受100150mm。集水沟的宽度通常接受300mm。集水 沟的深度应能保证集水管管顶低于排水层底面,并有足够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 管不被施工机械压裂。沟内回填料宜接受与排水基层或垫层相反的透水性材 料,或者不含细料的碎石或砾石粒料。回填料与沟壁间应铺设无纺反滤织物。 横向排水管不带孔,其管径与集水管相反。4. 6. 5集水沟和集水管的纵坡宜与道路纵坡相反,但不得小于0.25%。横向排水管的坡 度不宜小于5%o4. 6. 6横向排水管出口端应设端墙。端头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出水口应进行冲刷 防护。在横向排水管上方的路肩边缘处应设置标
2、志,标明出水口地位。5接缝设计5. 1纵向接缝5. 1. 1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接受平缝方 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构 造如图5.1.1a)所示;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接受假缝方式,锯切的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接受粒料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的1/3;接受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为板厚的2/5。其构造如图5.1.1b)所示。 5. 1. 2纵缝应与道路中缝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方式应保持全都。路
3、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 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的宽度不应小于1m。5. 1. 3拉杆应接受螺纹钢筋,设在板后中心,并应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 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可参照表选用。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 按横向接缝的实践地位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表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mm)注: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的数字为直径x长度x间距。面层厚度(mm)到自在边或未设拉杆纵缝的距离(m)3.003.503.754.506.007.520025014*700*90014*700*80014*700*70014*700*6001
4、4*700*50014*700*400260-30016*800*90016*800*80016*800*70016*800*60016*800*50016*800*4005. 1. 4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缝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代替。5. 2 横向接缝5. 2. 1每口施工结束或因暂时缘由中缀施工时,必需设置横向施工缝,其地位应尽可能 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接受传力杆的平缝方式,其构造如 图521a)所示;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反.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 时,施工缝接受设拉杆的企口缝方式,其构造如图5.2.1b)所示。5. 2. 2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
5、变间距布置,接受假缝方式。特重和重交通大路、收费广场 以及临近胀缝或自在端部的3条缩缝,应接受设传力杆假缝方式,其构造如图 5.2.2a)所示。其他状况可接受不设传力杆假缝方式,其构造如图522b)所示。5. 2. 3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 塞填缝料。高速大路的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深20mm、宽610mm的浅槽口,其 构造如图523所示。5. 2. 4在临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设置的胀缝 条数,视收缩量大小而定。低湿浇筑混凝土面层或选用收缩性高的集料时,宜酌 情确定能否设置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
6、和可滑动的传力杆。胀缝 的构造如图所示。5. 2. 5传力杆应接受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表选用。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 接缝或自在边的距离为150250m表传力杆尺寸和间距(mm)面层厚度(mm)传力杆直径传力杆最小长度传力杆最大间距22028400300240304003002603245030028035450300300385003005. 3 交叉口接缝布设5. 3. 1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和直道部分均保持本身纵缝的连贯,而相交路段内各 条道路的横缝地位应按绝对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两条道路的纵横缝 垂直相交,互不错位。两条道路斜交时,次要道路的直道部分保持纵缝的连贯, 而
7、相交路段内的横缝地位应按次要道路的纵缝间距作相应变动,保证与次要道路 的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的接缝布置,应不消灭或少消灭错缝和锐 角板。5. 3. 2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的横向接缝,应接受胀缝方式。收缩最大时, 应在直线段连续布置23条胀缝。5. 4端部处理5. 4. 1混凝土路面与固定构造物相连接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毗邻构造物的板 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或在长度约为6-10倍板厚的范围内渐渐将板厚添加 20%。5. 4. 2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桥头设有搭板时,应在搭板与混凝土面层板之间设置 长670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过渡板。后者与搭板间的横缝接受设拉杆平缝方
8、式, 与混凝土面层间的横缝接受设传力杆胀缝方式。收缩量大时,应连续设置23条 设传力杆胀缝。当桥梁为斜交时,钢筋混凝土板的锐角部分应接受钢筋网补强。 桥头未设搭板时,宜在混凝土面层与桥台之间设置长10l5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板;或设置由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或沥青面层铺筑的过渡段,其长度不小于8m。5. 4. 3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其间应设置至少3m长的过渡段。过渡段的路面 接受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布置,其下面铺设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的厚度不得 小与200mm,如图所示。过渡板与混凝土面层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直径 25mm长700mm、间距400mm的拉杆。混凝土面层毗邻该接缝的12条横向 接
9、缝应设置胀缝。5. 4. 4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与其他类型路面或构造物相连接的端部,应设置锚固结构。 端部锚固结构可接受钢筋混凝土地梁或宽翼缘工字钢梁接缝等方式:-钢筋混凝土地梁普通接受35个,梁宽400600mm,梁高12()0 1500mm,间距 5000-6000mm;地梁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连成一体;其构造如图1所示;宽翼缘工字钢梁的底部锚入钢筋混凝土枕梁内,枕梁普通长3000mm、厚200mm ;钢 梁腹板与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端部间填入胀缝材料;其构造如图所5接缝填封材料5. 5. 1胀缝接缝板应选用能顺应混凝土板收缩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复原率高和耐久性 好的材料。高速大路和一级大路宜
10、选用泡沫橡胶板、沥青纤维板;其他等级大路 也可选用木材类或纤维类板。6. 5. 2接缝填料应选用与混凝土接缝槽壁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顺应混凝土板收缩、不 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的材料。常用的填缝材 料有聚氨酯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类、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类、沥 青玛蹄脂及橡胶嵌缝条等。6面层配筋设计1 特殊部位配筋6. 1. 1混凝土面层自在边缘下基础薄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的平缝时,可在面层边缘的 下部配置钢筋。通常选用2根直径为1276mm的螺纹钢筋,置于面层底面之上 1/4厚度处并不小于50mm,间距为100mm,钢筋两端向上弯起,如图6.1所示。6.
11、1. 2承受特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和自在边的面层角陶及锐角面层角隅,宜配置角隅 钢筋。通常选用2根直径为1276mm的螺纹钢筋,置于面层上部,距顶面不小 于50mm,距边缘为100mm,如图所示。6. 1. 3混凝土面层下有箱形构造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小于400mm或 嵌入基层时,在构造物顶宽及两侧各(H+l) m且不小于4m的范围内,混凝土 面层内应布设双层钢筋网,上下层钢筋网各距面层顶面和底面1/41/3厚度处, 如图6.L3-1所示。构造物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在4001200mm时,则在上述长 度范围内的混凝土面层中应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顶面厚度处, 如图6.L3-
12、2所示。钢筋筋直径为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 200mmo配筋混凝土面层与相邻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传力杆缩缝。6. 1. 4混凝土面层下有圆形管状构造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的距离小于1200 mm时,在构造物两侧各(H+l) m且不小于4m的范围内,混凝土面层内应设 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面层顶面厚度处,如图所示。钢筋尺寸 和间距及传力杆接缝设置与条相反。6. 2钢筋混凝土面层配筋6. 2. 1钢筋混凝上面层的配筋量按式(6.1.2)确定。.6LJiuAs=(6.1.2) fsy式中:As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的钢筋面积(mm?):Ls一一纵向钢筋时,为横缝
13、间距(m);横向钢筋时,为无拉杆的纵缝或自在边 之间的距离(m);h 面层厚度(mm);P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磨阻系数,基层为水泥、石灰或沥青波动粒料时,可取1.8:基层为无结合料的粒料时,可取1.5;fsy钢筋的屈服强度(Mpa),按附录F.4选用。6. 2. 2纵向和横向钢筋宜接受相反或相近的直径,其直径差不应大于4mmo钢筋的最小 直径和最大间距,应符合表622的规定。钢筋的最小间距为集料最大粒径的2倍。表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mm)6. 2. 3钢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筋类型最小直径纵向最大间距横向最大间距光面钢筋8150300螺纹钢筋12350750一一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
14、/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普通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搭接地位应错开,各搭接端接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小于60;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在边的距离普通为100-150mm c.6. 3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6. 1. 3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向配筋率按允许的裂痕间距(1.02.5m)、缝隙宽度 (lmm)和钢筋屈服强度确定,通常为0.6%0.8%。最小纵向配筋率,冰冻地区为().7%,普通地区为0.6%。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E。横向钢筋的用量,按条计算确定。6. 3. 2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均应接受螺纹钢筋,其直径为1220mm。6. 3. 3钢筋布置应符合
15、下列要求:纵向钢筋设在面层表面下1/21/3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一一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50mm,不小于100mm或集料最大粒径的2.5倍;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大于800mm;-纵向钢筋的焊接长度普通不小于10倍(单面焊)或5倍(双面焊)钢筋直径,焊接地位应错开,各焊接端连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小于60。;-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在边的距离普通为10()150mm。7材料组成要求及性质参数7. 1 垫层材料7. 1. 1防冻垫层所用砂、砂砾材料中经过0.075mm筛孔的细粒含量不宜大于5%。7. 1. 2排水层材料的级配应满足下述渗滤标准:垫层材料经过率为15%时的粒径Di5不小于路
16、床土经过率为15%时的粒径dis的5倍(Di5 25dl5);一一垫层材料经过率为15%时的粒径不大于路床土经过率为85%时的粒径(185的 5 倍(D.这5d85);一一垫层材料经过率为50%时的粒径Dso不大于路床土经过率为50%时的粒径d50的 25 倍(DA25dso);垫层材料的均匀系数(D6o/Dk)不大于20。7. 2基层材料2. 1贫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170kg/nR 28d 弯拉强度标准值宜把握在1.01.8Mpa范围内。碾压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得 大于 26.5mm。7. 2. 2沥青混凝土基层宜接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9.0m
17、m或26.5mm的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宜接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26.5mm或31.5mm的混合料。7. 2. 3水泥波动粒料、级配碎石或砾石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26.5mm或19.0mm。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不得大于5%,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0%, 细粒土的液限应小于25%,塑性指数应小于6。承受重交通时,水泥剂量宜为 5%;中等和轻交通时,水泥剂量宜为4%。7. 2. 4石灰粉煤灰波动粒料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26.5mm。小于0.075mm的细粒含 量不得大于7%;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2%。石灰与粉煤灰的配比宜为1 : 21 : 4;粒料与石灰粉煤
18、灰的配比宜为85 : 1580 :20o7. 2. 5多孔隙水泥波动碎石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31.5mm或26.5mm。小于0.075mm 的细粒含量不得大于2%;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水泥剂量普通为9.5%11%,水灰比普通为0.390.43。7. 2. 6多孔隙沥青波动碎石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26.5mm或19.00mm。小于0.075mm 的细粒含量不得大于2%;小于0.6mm的颗料含量不宜大于5%;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5%;小于4.75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沥青标号应选用 AH-50或AH-70,沥
19、青用量普通为2.5%3.5%。7. 3面层材料7. 3. 1水泥混凝土集公称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 (碎石)或19.0mm(卵石)。砂的细 度模数不宜小于2.5;高速大路面层的用砂,其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宜低于 25%0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小3 (非冰冻地区)或320kg/n?(冰冻地区)。冰冻地 区的混凝土中必需掺加引气剂。7. 3. 2厚度大于280mm的普通混凝土面层,分上下两层连续铺筑时,下层普通为总厚度7.7.3.7.3.7.3.的1/3,可接受高强、耐磨的混凝土材料,碎石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3钢纤维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宜为钢纤维长度的I/2-2/3,并不宜大
20、于26.5mm (铳削型钢纤维)或19mm (剪切型或熔抽型钢纤维)。钢纤维的抗拉强度标准 值不宜小于600级(600 1 OOOMpa),以体积率计的钢纤维掺量普通为0.6% 1.0%。 水泥用量不得低于360kg/n?(非冰冻地区)或380kg/n?(冰冻地区)。4碾压混凝土面层混凝土的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水泥用量不得少 于280kg/n?(非冰冻地区)或310kg/nP (冰冻地区)。5混凝土预制块的抗压强度不宜低于50Mpa (非冰冻地区)或60Mpa (冰冻地区)。 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向和物理功能应符合优等品或一等品的规定。稳平层垫砂宜 选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
21、自然 砂,4.7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应大于5%,含 泥量不应大于5%。7. 4材料性质参数7. 4. 1路床土和路面各结构层混合料的各项性质参数,应按有关实验规程的标准实验方 法实验确定,其标准值按概率分布的0.85分位值确定。7. 4. 2受条件限制而无实验数据时,混凝土穹拉弹性模量以及路床土和垫层、基层混合 料的回弹模量标准值,可参照附录F的相关阅历数值范围或有关规定数值,结合 工程阅历分析确定。7. 4. 3混凝土协作比设计时的混凝土试配弯拉强度的均值应按式(7.4.3)确定。(7.4.3)f+ ts式中:frm混凝土试配弯拉强度的均值(Mpa);一一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设计 公路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