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在线阶段练习语文试题(答案版).docx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在线阶段练习语文试题(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在线阶段练习语文试题(答案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在线阶段练习一、读书识记(共21分).按要求填空(1),其言不让。(侍坐)1 2) : “吾与点也!”(侍坐)(3)长桥卧波,?(阿房宫赋)(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简明扼要地交代 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2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情况反馈。(1)小说第五回回目辞道:“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请简述“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的大抵内容(经过)。(2)小说第28回回目辞道;“蒋玉函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请简述“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的大概内容(情形)。二、(共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
2、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 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 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 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 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徐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 丛生
3、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 了呢?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 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 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 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阵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伦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
4、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 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 “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 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 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 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 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
5、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 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 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 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 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 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 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
6、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 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 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 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 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摘编自林庚说木叶).对于作者为什么要用屈原的诗来开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木叶”这一意象溯源B.引出全文所要评说的对象C.突出屈原诗歌的成就之大D.增加文章的文字性可读性.对于文中所说的“诗歌语言”,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与生活用语
7、及科学概念都不同的一种语言B.这是一种由诗人们传承、创造的文学性的语言“诗歌语言”的运用通常更加讲解洗练、精妙“诗歌语言”离不开天才诗人冒险发挥创造性.文中两段都提到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目的有何不同?5 .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有人认为“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难得的佳句,对此,你是否认同?三、(共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释】指战事起于西北地区,当时吐蕃正侵扰陇右、关中一带。6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诗
8、。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夙愿得以实现的满怀喜悦。8 .颔联以“诉” “浮”二字,凸显出洞庭湖水的无比壮阔。C.尾联“凭轩”与首联“今上”呼应,体现诗歌结构严谨。D.全诗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体,语言质朴,意境雄浑深远。9 结合颈联、尾联,概括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 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 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9、。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 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 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 “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 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 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高级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在线 阶段 练习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