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文言文断句方法技巧【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2 .过程和方法:通过做练习与讨论,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 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读1.考点讲解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
2、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 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 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儿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 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 还应注意文体的语言风格;最后,断好之后,再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 ”之感,再审查。 一般说来,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句子甚至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难点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断句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
3、强语感,提高能力。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 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你” “您二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4、。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 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 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疑问代词一一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o指示代词一一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 “是” “斯” “兹” “夫”等,另“之” “其” “彼”除作人 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
5、名(代)词,定主宾。例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解析】找名词:匡衡、烛、衡、光【参考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 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练习: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不可复者也则 事寡败矣。【解析】找名词:道、鼻、目虚词:然、者也(注释)1)亥哨U:雕刻。 道:指道理,规律。 2)举事:做任何事情。 然:这样。【参考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 了,就无法加
6、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 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句首标志词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句尾标志词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例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7、矣不为则 易者亦难矣【解析】找虚词:乎、者、矣【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 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 困难了。练习: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解析】找虚词:也、其【参考译文】我天资愚钝比不上别人(聪明);我才能平庸比不上别人(有学问)。(假如)(我)摒弃(我 的聪明敏捷)不用,那与愚钝的人和平庸的人没有不同了。规律三: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问”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 就只“
8、日二而把主语省略。例3: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 安敢戏其君乎?【解析】找名词:晋平公、师旷、平公,找虚词:吾、矣、何、乎、安,找对话:曰【参考译文】晋平公一天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回答说:“那还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练习:将军日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属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解析】找名词:将军、庄,找虚词:耳、何,找对话:日【参考译文】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 ”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
9、 么难的!”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 ”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J规律四:依修辞,定句读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解析】顶真:相如、秦王、左右【参考译文】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手捧着和氏璧上奏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 妃子和下人观看,周围的人都高呼万岁。练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
10、所措手足【解析】顶真: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参考译文】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 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 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5: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参考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 成江河大海。骏马
11、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儿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 成功。训练: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 此可以改容。【参考译文】善事做得多的人,即使有一次过失,不会因此而灭亡;恶积得多的人,即使做了一次善事,也是 偶然一次,不会因此而保得住。(是)(不也吗?)(被)(怎么样)(这不是吗?)(恐怕该吧)(为什么要呢?)(这是呢?)(哪里用得着呢?)(与有什么不同)规律五:借句式,定句读找出下列各句中的文言固定句式,并积累;在
12、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积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若属皆且为所虏如此良夜何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是谁之过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课堂补充练习:1、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明确:呜呼/其信然牙R/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翻译:难道这是真的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真实情况呢?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明确:孔 子日/益者三 乐/损 者三乐/乐节 礼乐/乐道人 之善/乐多贤友/益 矣/乐 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三种,有害的快乐三种。以得到礼乐的
13、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 乐,以交了不少有益的朋友为快乐,便有益了。以骄傲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荒淫为快乐, 便有害了 J3、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 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明确: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 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翻译: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琢玉的 人看,琢玉的人认为是块宝,因此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这种品质)是宝,你认为玉石是 宝,假若把玉给我,(咱俩)都失去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课后作业:1、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日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3、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 之未必己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日君与知之者 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4、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日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 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