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验报告.docx





《地质学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实验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学根底实习报告.地学根底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任务:地质地貌学是争论地球外表的形态及其成因、形成年月、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地质地貌学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难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有实际意义。作为一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学习好地质与地貌学更是重中之重。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在教师对各种地质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系统地介绍下和我对地质作用特点的理解下,我已经初步把握了各种地貌的形成、分布和演化根本规律。但仅仅学习书本上的学问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展地质学野外实习是为了更好的稳固课堂所学到的学问,将理论学问与实际联系起来,并且对实际状况形成肯定的生
2、疏。野外实习使我们对自然界中的地质的根本状况有所了解,并且形成肯定的认知理论。使我们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能更好的进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习打下根底。这次地质实习是我们接触专业课以来第一次走出校园,对地形地貌进展一个实地的观看和学习。此次实习观看点是在温江区金马河大桥、汶川县映秀镇、紫坪铺以及虹口,实习涉及到流水地貌、坡力重力地貌等不同形态的地质地貌,主要通过对这些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实地观看和学习,稳固所学学问,到达学用并重的目的。二、实习时间:2023 年 6 月 30 日三、实习路线:金马河战洪村驾虹乡蒲虹大路半山及山顶虹口自然保护 区沟内山脚 指导教师:陈远学四、实习内容4.1 温江区域概
3、况3【位置】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区正西 16 公里处,距双流国际机 18 公里,地跨东经 1034110355,北纬 30363052之间。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由岷江冲积而成,无山无丘,海拔高度最低511.3 米,最高 647.4 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顺,四季清楚;河网密布,雨量充分,适合农业耕作, 物产丰富,地称天府,素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4000 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解放后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 1983 年划归成都市管辖。【地貌形态】依据实地了解及教师介绍,我们知道了
4、温江区地貌简洁,地势平坦,从整个微地貌看,几千年来兴修水利和耕作改造等人为作用是很显著的。地形全为平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平均比降 4.1 ,海拔 517646 米,为自流引灌制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近代河流浸蚀作用,扇面多残存河间地块及起伏不大的凹地,形成了县境内“大平小不平“的地貌景观。【水文状况】温江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境内四条大河-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县境地势全都,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 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 3.5%。4.2 野外观看点4.2.1 流水地貌金马河4.2.1.1 地质状况分析【争论区概况】金马河阶地是我们这次
5、实习考察的第一站,在金马河大桥下车后,河床宽广的金马河就呈现在我们眼前。金马河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防洪工程保护区内共有成都的 5 个县市2 个区,即都江堰市、双流县、崇州市、津县、温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金马河是岷江经都江堰鱼嘴分水后的外江水系 ,是岷江的主干流 ,它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桥,下至津红岩子,全长 791194km,流经都江堰、温江、崇州、双流、津 5 区(市)县,是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道.河床宽窄不均 ,最宽处1010 m , 一般为 300600 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 ,平均比降 3144 %; 金马河的洪水主要来自岷江上游
6、,分为融雪洪水、雨雪混合洪水和暴雨洪水 3 种.汛期长(最早 4 月份,最晚 9 月底) ,洪枯流量变幅很大。【阶地及河漫滩】依据实地观看,受河床长期侧向侵蚀与河流周期性泛滥的影响,金马河温江段形成了宽阔的河漫滩,河床特别宽广,这是由于上游山脉形成大江水面从而形成宽阔的河床。金马河河漫滩也具备有“二元构造”,下部为较粗的河床沉积物, 上部为较细的河漫滩沉积。河漫滩上的砾石广布,大都磨圆度好,这是由于河流的长期冲刷作用而造成。由于此时正值金马河枯水期,我们观看到有很多在水流变缓的双向环流作用下形成的江心洲。由于这些江心洲多为不稳定的沙质积存 体,所以在洪水期会缓缓向下移动。河漫滩往上就是各层阶地
7、。这些阶地由于地地学根底实习报告壳上升,河床下切,原来的河谷和河漫滩抬高,不再被水漂浮,也是河流两岸最常见的地形,金马河阶地属于积存阶地,它的的阶面和陡坎全部都由河流积存物组成。由于地势平坦,浇灌与航运便利,阶地常常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城镇、农村与交通线都建立在近河的阶地上。我们看到在这个地方存在着高速大路桥的基底,说明此地区地质较为稳定。【岩性分析】岩石是地壳中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肯定的构造、构造和变化规律。自然界的岩石名目繁多,按其成因分为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金马河河床以及河漫滩上有很多磨圆度高的岩石,它们经洪水搬运磨损后散布在河漫滩上,大
8、都为沉积岩。我们利用实习工具小锤和稀盐酸进展了局部鉴定。觉察大局部岩石都硬度都很大,很难敲碎。此地区以岩浆岩和变质岩为主。主要有以肉红色正长石为主的花岗岩、白色的石英岩、黑色黑绿色的辉石橄榄石等。4.2.1.2 河流灾难及防治【河道利用特点】由于金马河具有泄洪功能,所以这里的河道是不能被侵占的。有关河道的利用,有以下几个用途。一是用以雨季泄洪。二是河床河漫滩上生长的植物对河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有净化功能。三是河漫滩上的沙石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4地学根底实习报告作建筑、铺路等工程中,但过量的开采也会影响河道的美观。【金马河灾难】金马河频繁的洪水灾难对两岸人民的生存环境始终是一个严峻的威逼。首
9、先,金马河河道曲折弯曲呈“蛇”外形,水流经河弯时的水流特征迥然不同于顺直河段,一方面直接冲击凹岸边坡,并形成环状水流,该水流不断向下淘蚀河床, 松动的砂砾石被上升水流扬起抛弃在凸岸一侧,形成滩地,凹岸后退,凸岸前移, 使河道弯曲度加大,如此简单的水流必将消耗水流内在能量;另一方面在水头损失一样的条件下,弯曲河道中河水的流程较之顺直河道更长,前者的水力坡度更小,使得弯曲河道的河水流速不大。其次,河道宽窄不均,必将影响河水的运动。河水在河床宽度交替变换中流淌时,其水流的流态层流、紊流发生相应的转换;在河道宽阔段,水层较薄, 受固体边壁制约更明显,则流淌缓慢,相反在狭窄地段,河水流淌相对较快。由于洪
10、水对河床的不均匀冲刷和无序地乱采河中砂石,导致河床起伏不平,坑滩相间,加大了床面粗糙程度,使河水流淌的难度增大。金马河河床的纵向坡降很小, 这也是制约河水流淌缓慢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约束河道水流的河床构造与形态的多变,使水流的自身能量不断减弱,由于能量减小,直接关联着水流运动的态势,在汛期则造成排洪不畅。【灾难防治】为了彻底消退长期以来的防洪安全隐患,争论金马河水力特性与功能,依据防洪整治与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因势利导,截弯取直、在河心开槽束水、以水攻沙、定槽固滩,固滩保堤的技术措施,设计并建成了水不侧溢两旁的人工5复式河床河中河。不仅可以提高河道行洪力量,保障了防洪安全,也能优化了河
11、道周边环境,提高了水环境质量,开发了河滩土地资源。4.2.2 土壤特点及农业利用战洪村、驾虹乡【土壤分类及优势】成都平原作为岷江冲积物,土壤肥沃,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种植花木的潮土,这类土壤的 Ph 值或许为 8.0 ,且土质疏松, 成分简单,地下水位浅,不会患病很大的干旱。由于这类土壤的存在,导致成都平原有多数的蔬菜基地,大多种植大蒜、番茄、海椒等。另一类是用来种植水稻的水稻土。这类土壤分水旱两季,相较于潮土,更适于水稻的种植。【土壤劣势及处理方法】一是由于地下水位浅,复原性强,有些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形成烂泥巴。建议承受深沟排水的方法解决这一劣势。二是土壤污染严峻。由于地势低洼以及工业
12、废水生活垃圾的大量存在,使这里的土壤受到了极大的污染。4.2.3 倾斜构造地貌蒲虹大路半山及山顶4.2.3.1 地质状况分析【猪背岭】这次实习的第三站蒲虹大路半山是典型的倾斜构造猪背岭地形。我们在它的对岸进展观看。它的山脊方向与岩层的走向全都,狭长状延长,两侧山坡的坡度和坡长大致相等,外形上较为对称。顺向坡的坡向与岩层的倾向全都,但地学根底实习报告地面坡度常小于地层的倾角。在山脊处,坚 硬的岩层不易风化剥蚀,山脊两侧的地层比 较松软,易于患病风化剥蚀。顺向坡土壤肥 沃,水源充分,给浇灌供给了良好的条件。 而另一侧,短而陡的逆向坡上,由于坡度大, 水分很难保持,水土流失必定会很严峻,所以这侧不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实验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