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连拱隧道施工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程施工连拱隧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连拱隧道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连拱隧道施工1、施工方案迳古潭二隧道和九龙隧道均采用双口施工,先施工明洞 及洞门,然后进行正洞施工。正洞施工方案为中导先行,并浇注中墙C25防水碎,中 导贯通后先进左洞施工,后施工右洞。1.1开挖及支护步骤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 砌。隧道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浇注中墙碎,然后侧壁导坑推 进,衬砌边墙碎,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 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 骤图”。n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上导坑分部法开挖,先墙后拱法 衬砌。隧道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浇注中墙碎;然后上导坑推 进,进行拱部初期支护,接着进行墙部开挖,衬砌边墙碎; 拱部二次
2、衬砌完成后,开挖预留核心土,最后施作仰拱及填 充。具体步骤见“n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ill类围岩:中导坑开挖并浇注中墙碎,正洞上下台阶法 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先墙后拱法衬砌。最后施 作仰拱及填充。具体步骤见“in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oIV类围岩:中导坑先行并浇注中墙碎,正洞全断面法开 挖,全断面初期支护,先墙后拱法衬砌。具体步骤见“IV类量测频率表V据实拟定IV40100III20-40II520变形速度(mm/d)量测频率1012次/d1101次/d0.5-11 次/2d1次/周0.21 次/15d5.6 量测管理5.6.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应有施工单位成立量测组在施
3、工 技术主管的指导下担任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工作, 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5.6.2 设计要求进行监控量测的工程,应将全部监控量测 材料(测点布置、量测纪录汇总、信息反馈纪录等),全部 归入竣工文件。5.7 二次模筑衬砌施作工夫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波动后施作。变 形基本波动应符合下列规定:5.7.1 各测试项目显示隧道围岩和支护变形速度有分明减 缓趋向。5.7.2 程度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 沉速度小于0.15mm/d;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变形量,已达估计总变形量的80%以上。5.7.3 初期支护表面裂痕不再发展。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围岩变形无收敛趋向
4、时必须采取 措施使初期支护基本波动后,允许施作二次衬砌,或者根据 要求采用加强衬砌,及时施工。6、辅助施工通风本标段隧道均采用自然通风。6.1 紧缩空气供应各隧道口配2台20m3空压机,主风管采用6 70钢管,支 风管采用“50胶管。6.2 施工电力供应每个隧道口配500KVA变压器1台,另备用200KW发电 机1台。6.3 施工给排水各隧道口上方50m地位建筑lOOnP高压水池。下水管采 用650钢管,下水管采用6 100钢管,洞内采用640钢管。洞内排水采用机械排水。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6.4 、开挖及运输方法I、n类围岩次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硝,it机动翻斗车 出硝,辅以发掘机开挖,
5、8t自卸汽车出硝。III、IV类围岩采 用钻爆法开挖,YT28凿岩机钻眼,人工装药;ZLC40B侧卸 式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出硝。6.5 、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碎已浇注,在正洞 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中墙碎的影响。中 墙碎厚度只要1.8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已作用于中墙顶面 上,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严厉的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 影响和扰动。III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 少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具体爆破设计 见“III类围岩分段爆破设计图”。I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 1.0m保护层进行二
6、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见“IV类围岩二次 切割预裂爆破图”。同时在爆破的另一侧对中墙以116公字钢横撑,工字钢纵 向间距2m,支点距中墙顶2m。为防止飞石毁坏中墙碎表面, 影响性外光质量,对中墙不小于60m范围内表面用厚2cm泡 沫塑料覆盖防护。6.6 、明洞及正洞进洞方法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边仰坡自上而下开挖,边挖边进 行必要的喷锚挂网防护,确保边仰坡波动。隧道正洞进洞前,除对仰坡进行喷锚挂网加固外,隧道 拱部开挖轮廓线外布置一排70mm超前导管,对围岩进行注 浆加固。2、施工过程中的受力体系转换为保证中导洞的安全而施作的暂时施工支护虽不构成该 隧道的主体结构,但又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短少的重要一
7、环。 中导洞开挖并支护后构成的受力结构在正洞开挖时又需拆 除,受力体系将发生转换,如何安全转换是该隧道的重点, 只要在正洞初期支护支点作用于中墙顶面时方可拆除中导洞 暂时支护,同时为防止中导洞暂时支护忽然断开影响中导另 半侧的安全防护,需在中墙顶面设置15xl5cm2方木与另半侧 重侧工字钢支撑顶紧,确保另半侧的荷载安全传递至中墙顶 面上。在单洞进行初期支护和衬砌时,中墙较薄,因单洞的初 期支护和衬砌给中墙形成偏压力,在中墙的另一侧用116工字 钢支撑加固中墙,以防中墙形成侧移或倾覆,该支撑在双洞 边拱构成后方可拆除。具体受力体系转换步骤见“施工过程暂时与永世支护受 力体系转换步骤图”。3、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施工 隧道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