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3古诗三首.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3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下:3古诗三首.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教学方案设计第一单元第3课(节)上课时间月日星期课时2课时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授教材与学情 分析本课的二首古诗均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描与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和 中秋节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感知古诗大意。充分利用课文注释、课前资料、课 中补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把握诗作内容和与作背景。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品味古 诗凝练的语言。教学 目标1会写“侯、皎”等8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学重 难点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学习活动设 计与教师指 导策略一、知诗人,解诗题。【出示课件1】1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 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 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
3、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 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市当地 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 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 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交B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 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
4、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 知笔卜的寒食节。(板书:寒食唐韩翔)【出示课件2】2 .作者简介。【出示课件3】韩知,唐诗人。宇君平,南阳(今属7可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 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 即写他和柳氏的恋爱故事。有韩君平诗集。二、明诗意,感情读。1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出示课件4】.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示课件5】(1)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板书:春城飞花东风御柳)“无处不飞花”能不能改成“处处飞花”? “飞”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想象
5、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小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 一语, 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气,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 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 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2 .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一幅风俗画?提示: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
6、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 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 不多,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特别引人注意。(板书:日暮蜡烛 轻烟五候) 三、悟诗情,品意境。【出示课件6】1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三、四句则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 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所以皇宫、 贵近宠臣都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板书:一般风光特殊情景)2 .举
7、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 却灯火通明,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提示: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全国禁火,但皇宫里却照样点灯燃蜡,灯火通明。而且,王侯贵族家里也得到了 皇上的眷顾,也点灯燃蜡。“轻烟散入五侯家”,说不定,这些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他们照样烹煮煎炸、花天酒地 呢。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之意。(板书:讽刺)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那句俗语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寒食,我们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处飘散着花瓣和花香,寒食节里,强劲的东风吹斜 了皇家花园的柳树。
8、天色已晚,皇宫里传出了点燃蜡烛的信息,那袅袅的轻烟也散入了王侯贵族家。2 .请同学们课下背诵并默写寒食。第二课时一、借助已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导入。1 .小的时候,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人们的 浅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J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乐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取法于诗经和乐府,更有它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 首一一迢迢牵牛星。【出示课件7】(板书: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简介【出示课件8】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 东汉末年。是文人仿照
9、乐府诗而创作的。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所编,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 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非一时一人所为,内容多游子的羁旅情怀 和思妇闺愁,千百年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 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板书:古诗十九首) 二、诵读诗歌,反复品味,探寻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出示课件9】 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齐读。三、探究诗歌内容,品味相思之情。1 .请学生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故事,初步感受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出示课件101东汉以后,牛郎织
10、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大意是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爱上了人间的牛郎,结为夫妻,十 分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王母娘娘察觉此事,便派天兵天将押织女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 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口寸,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 隔,只有对河而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 的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七巧节” “乞巧节”。 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一一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提示:迢迢牵牛星写的就是织女(河汉女)思念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六年级 古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