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读后感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斋志异读后感六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聊斋志异读后感六篇聊斋志异读后感(一)蒲松林的经典著作聊斋志异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此书让我 见识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异世界。据悉,蒲松林由于一生失意科场,所以对试官的昏耳贵、考场的弊 端、士子的痛苦与渴望都有别具一格的体会和明晰的洞察。小说集内 容十分广泛,以狐、魔、花、妖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出当时 的社会面貌。其中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答,又有对勇于反抗、 敢于复仇的平民称赞。写得最多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 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爱情篇章。情节曲折离奇,幻化形象刻 画得独具特色。特别是他抓住了人们内心对鬼、妖的恐惧,对神灵的 深信不移,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把当时社会风貌表
2、现得淋漓尽致,更 能让人深刻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堪,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而 产生共鸣。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鬼神”之说,但在人们心中还是有“鬼神” 之分的。那些损人利己、助纣为虐、仗势欺人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鬼”; 反之,在生活中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的人,在人们心 中就是“神二以前的封建社会,由于“鬼”大行其道,害得老百姓 无法安居乐业,“神”自然成了人们的美好向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的今天,虽然人们再也不必为生活无着而烦恼,全社会也都在倡导正 能量,但是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总有那么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损 了不必要的悲剧。其实,即便将他们的角色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 因为两者都
3、会追逐对方的角色。在没有鬼狐的现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 间没有绝对的平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 百姓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 底却向往着平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 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 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 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剧。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 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 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 好。于
4、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 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来的自己。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 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己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 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 生人,你到底是谁?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平凡 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平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 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进步的光 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 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
5、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 不知所言。聊斋志异读后感(六)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共包括491篇短篇灵 异小说。聊斋志异,顾名思义,“聊斋”是蒲松龄书屋的名字,“志” 是记述的意思,“异”则指奇异的故事。小说中的题材十分广泛,内 容极其丰富。聊斋志异中,看起来偏重讲鬼、狐、仙、怪等奇异故事,其 实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 智慧。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 确,聊斋中有很多作品,都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巧妙地讽刺 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与当时的时代特 征,表达了人渴求自由、不愿被世俗看法以及
6、制度所束缚的愿望。在名篇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的父亲遭奸人陷害,席方平的 魂魄在入城隍庙为父申冤无果后,愤恨不平,无奈之下,认为冥王能 为自己申冤的他只好进入冥府。不料,整个地府全被羊惧收买了,他 们相互勾结,上下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想使他屈服。然而席方 平铮铮铁骨,硬是不从,面对淫威毫不屈服,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 然起敬。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府,就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 而鬼吏、狱吏、城隍、阎罗王正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剥削者、压迫者的 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充当的是残酷压榨下层劳动人民的角色,而席方 平正式通过伸冤的方式对其抗争。席方平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 方平的申冤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申冤,而
7、是一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而这种反抗精神,恰恰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劳苦人民大众所需要的, 鼓励着人们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而故事的最后,席方平遇到了二郎 神并向其伸冤并得以昭明,也体现了下层人民受压迫无法反抗,只能 期待更高层的解救,算得上是一种苦涩而又美好的期望。同时在聊斋志异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塑造了很多女鬼的 形象。这些女鬼大都在豆蔻之年死于非命,她们在蒲松龄笔下栩栩如 生、富有才学、重情重义、多愁善感、天真善良、不愿为世俗所羁, 而这些,恰恰是那个时候的妇女在现实社会中所罕见的可贵的品质, 当时风气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而清朝对女性的压迫也是达到了顶峰, 更出现了为了迎合男子审美而自残己身
8、的缠足行为。作品中女鬼的形 象,或者说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幻想,因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 不存在的,这也更能说明了她们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寄托体。让 我情有独钟的是聂小倩,它写出了聂小倩与宁采臣之间的真挚爱 情。聂小倩在十八岁病死,被葬在破庙旁,被恶鬼逼迫去做害人的勾 当。而宁采臣为人正直,不受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最终他的品行感动 了小倩。可以看到,宁采臣的这种品行,也是世间难能可贵的,作者 最终给了他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我想大概也是他对社会的一种希 望和寄托吧。电影倩女幽魂就是根据聂小倩而改编拍成的,但其实质没有改编,即歌颂人间真爱以及反对封建压迫。影片中宁采臣和聂小 倩真心相爱,却总是受
9、到树妖姥姥的阻碍,最后他们齐心战胜树妖, 小倩也得以重生。其实,树妖姥姥代表的就是封建阶级的统治者,残 酷地压迫、剥削着下层劳动群众。而最终宁采臣和聂小倩用他们的真 爱冲破一切阻挠,也鼓励着人们勇敢地去反抗封建阶级统治,真正获 得幸福。然而,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自由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抑或 说是痴人说梦,所以聂小倩中所反映的也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 愿望,作者将他的美好愿望融入了聂小倩中,用这种虚拟中的美 满讽刺现实中的黑暗与腐败。“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这句话是盗墓笔记里的。聊斋 也是如此。不难发现,聊斋表面写鬼怪,实则以鬼怪影射现实中 的人,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而且这些人的内心往往更加可怕
10、。聊 斋志异作为一本说鬼道神的小说,能够为世人所传颂且经久不衰, 与它的内涵息息相关。正是关注到人性以及社会,聊斋才能在广大人 群广受欢迎,小孩爱听它的鬼故事,大人则从中领悟道理。可以说, 一本聊斋,说鬼道神,写尽人心。人利己,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绵薄之力抑恶扬善,我们 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祥和、美好!聊斋志异读后感(二)聊斋志异是一部思想、艺术风貌都十分独特的文言短篇小说 集。小说中多数故事都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 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 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11、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 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 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 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 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于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 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 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 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 反映了人民的
12、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 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 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但又简洁,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 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而且语言利落直 观明了。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 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中 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 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 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 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
13、故事情节。同 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 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就是以同类相 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故事。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 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 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 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 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 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 报
14、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 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 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 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 改写到书里面去。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 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 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 17世纪中国的社 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 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
15、对贪宫污吏狼狈 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 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 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所谓“聊”就是在交谈,话说蒲松 龄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近设一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 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他就专门问一些奇闻异事,蒲松龄的“聊 斋”变由此而生。然后,蒲松龄就把听来的这些事情经过自己的加工 润色后记录下来。“志”变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 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变由此而生。聊斋志异读后感(三)我在暑假中读了一本书聊斋志异,使我受义匪浅,心潮彭湃。
16、 这比看电视过瘾多了,电视上,每到精彩、激动人心的时候,它总要 明天再放了,可书不一样,我被它生动的描写深深地吸引着。“聊斋”是清朝贡生蒲松龄的书屋,本书由此得名。书中多数作 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塑造了善良可爱的狐仙花妖,神异灵怪,人 鬼之间的恋爱,神怪之间的私情,表现了新颖脱俗的想象,瑰丽多姿 的图景,生动传神的感情。我的第一点感受是,聊斋志异的人物生动感人。“小谢与秋容” 中的小谢活泼开朗,秋容冷漠而又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婴宁” 开朗,活泼好动,整天笑嘻嘻的。“罗刹海市”的小乔本为龙女,因 贪玩并丢了回穴令牌,回不了龙穴。马骥是一个文弱书生,因为他把 小乔的令牌扔了,为了帮小乔而三番四
17、次的中毒,最后都由小乔用龙 血来救他。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小谢与秋容”因为秋容为了让小 谢变成人,牺牲了自己。蒲松龄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为了告诉大家, 它们虽然是鬼、狐,可是有的为了报恩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有的为 了帮助人们而被陆判发现。她们都是心地善良,纯洁的鬼、妖。我的第二个感受是情节离奇曲折。胭霞为了让自己青春永驻,听 从石妖的吩咐,三番四次想破胭脂额头上的护身封印,可每次都下不 了手,但是最后胭脂知道胭霞和石妖是一伙的,石妖知道胭霞没把封 印解破就用法术把胭脂的脸弄得的血淋淋的,胭脂为了保护姐姐的脸, 被破了封印,在石妖想把定海神珠从胭脂身体吸出来,可是鄂子川和 一位叶捕头赶来把石妖杀
18、了。第三个感受是描写细致生动。在聊斋志异中,“小谢与秋容”是 最让人感动的了,秋容,小谢和一些小鬼们为了不被陆判发现,就躲 在一个小茅屋中。可是陆判借着一个凡人的身体发现了他们,其他的 小鬼都被抓走了,只有小谢和秋容逃了出来。道土这他们写了两道还 阳符,哪想到在路上竟遇到了陆判,他们拼命的跑,好不容易逃了出 来,可是一拿出来只剩一张符,还有一张破了,秋容为了不让小谢再推辞,就站在太阳下灰烟灭了,小谢投了胎和陶望三过着幸福的生活。我读了这本书,让我觉得鬼和妖,不一定都是坏的,也不一定都是害人的,也有善良、纯洁的鬼和妖。聊斋志异读后感(四)清末,有一 “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 松
19、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 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 自己,然而只要是别的“东西”,便一目了然。待他们将这些“东西” 嘲笑一番,却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我们自己。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 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 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 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 边;在鬼狐看来,平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成人”的理 由,然而,鬼狐们却
20、为此而绞尽脑汁。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 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 讲,成人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 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 了鬼狐们成人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 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 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 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 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 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
21、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成人或是 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 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 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 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 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 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可以一开始便将角色对换,那也许就没有 了不必要的悲剧。其实,即便将他们的角色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 因为两者都会追逐对方的角色。在没有鬼狐的现
22、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 间没有绝对的平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 百姓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 底却向往着平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 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 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 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剧。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 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 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 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希
23、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 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来的自己。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 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己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 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 生人,你到底是谁?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平凡 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平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 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进步的光 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 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
24、, 不知所言。聊斋志异读后感(五)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一部经典作品,流传至今,很多人都很 喜欢里面哪些鬼神的故事,我也不例外,看过了聊斋志异,也让 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 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 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 边;在鬼狐看来,平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成人”的理 由,然而,鬼狐们却为此而绞尽脑汁。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
25、不少 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 讲,成人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 妖术土,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 了鬼狐们成人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 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 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 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 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 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成人或是 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 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 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 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 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可以一开始便将角色对换,那也许就没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