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docx





《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轼小学必背古诗苏轼的古诗30首苏轼(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郊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 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土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 和东坡乐府等。1,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鉴赏: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 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 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 词家依谱填词之作。千古名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鉴赏: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 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 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
3、迫 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 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履,出 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 领略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此词的创作背景。1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千古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鉴赏: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
4、丰五年)春,当时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 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 缓步而行。15,浣溪沙游薪水清泉寺游新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千古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新水清泉寺 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靳水, 县名,即今湖北滴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 为沙湖
5、,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新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 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16,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千古名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鉴赏: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 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17,减字木兰花立春春牛春杖,无限春
6、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千古名句: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鉴赏: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 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脩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18,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洗,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千古名句: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鉴赏: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
7、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 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 自己。不过,虽然他的心态已经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各种风雨,但命运的无常并 不会因为他的坚强就减少对他的打击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爱的女子离开 他了,从此他的爱情情怀随着朝云的离去也一去不返。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 但是在与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出来,集中 吐露了这些感情。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千古名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
8、月碧琉璃。鉴赏: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词中美好蕴藉的意象,是 作者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那千里湖山, 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闪现。2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千古名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鉴赏: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 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
9、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 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 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 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 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 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 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 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 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
10、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 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21,西江月顷在黄州顷在黄州,春夜行薪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 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骋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千古名句:障泥未解玉骋骄,我欲醉眠芳草。鉴赏: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苏轼生活史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 了苏轼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从此以后,苏
11、轼看清了官 场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但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他住在黄州临皋亭。后来又在 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日东坡。他有时布衣芒帽,出入于 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 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 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 是其中之一。22,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统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
12、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千古名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鉴赏:苏轼至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 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公元1078年(宋神宗 元丰元年)十月的一个夜晚,苏轼宿于燕子楼,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 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 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醒来后十分感慨,写下这首别具意境的佳 作。2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
13、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千古名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鉴赏: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 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窠,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 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 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 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
14、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24,少年游(重阳)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蟒。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千古名句: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鉴赏:自古至今。晋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唐李顽古 行路难诗: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 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红楼梦第四二回: 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 郭小川乡村大道诗:”古往今来的旅人哟,谁不受够了它们的颠簸!”25,阮郎归初夏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小学必背古诗 苏轼的古诗30首 小学 古诗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