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篇).docx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篇一: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数形结合减缓难度因数和倍数这一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在导入中我创设有效的 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把12个小正方形摆 成不同的长方形,并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自己脑中所想,借助乘法 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 减缓难度,效果较好。一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的所有因数,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怎样 才能找全36的所有因数呢?”这个问题,去寻找36的所有因数。由于 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 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 方法。既留
2、足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 盲目猜测。通过展示、比较不同的答案,发现了按顺序一对一对找的好 方法,突出了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二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层次是先找因数朋友, 再找倍数朋友,最后为两个数找到共同的朋友。这堂课我还存在许多不足,我的教学理念很清楚,课堂上学生是主 体教师只是合作者。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得过多, 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空间太少。篇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X6=12,经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 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
3、了从抽象到 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构成因数与 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用学生 己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了难度,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觉得 还是收到了预设的效果。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 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义12 = 12, 2义6 = 12, 3X4 =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之后 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地找出12的因数, 之后再提问:你是用什么方式找到12的因数的?在学生说出方法后, 为了让学生探索出找一个因数的
4、方法,我让学生自我找一找15的因数 有哪些。预设在汇报时,能借此解决如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 一个数的因数。但在实际交流时,学生的方法出现了两种意见,并且各 抒己见,因为15的因数仅有两对,无论怎样找都不会遗漏。作为教师, 我这时没有把我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以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 分别找16、18的所有因数。由于部分学生运用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找 很快找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另一部分却在无序的情景下,不是重复就是 遗漏,这样在比较中,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 法,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同时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其中一道题 是猜我的电话号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想的
5、:重在培养学生 善于联想,勇于探索的习惯。由个体现象联想到同类现象并能深入探索, 这是创造的源泉。虽然在这个环节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对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节课另一个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就是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个 数的因数的特点时,由于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情 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借助这一学习热情让学生自我探索找一 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师相信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不仅仅探讨出 从小到大找一个数的倍数并且发现了倍数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学的成功, 也使我改变了教学的观念一一适时放手,会看到学生更精彩的一面。以 后教学需大胆相信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既
6、备教材又了解学情,作到收 放自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由于本节课的容量比较大,练习题设计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学得并 不简便,还存在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今后, 应努力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篇七: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倍数和因数是我们工作室四月份研究的一个课例,我们是先抽 签上二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再进行研讨,我们研究了每一部分的处理方 法,同时,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加连贯、自然,我们也研究了例题之间 的过渡环节,尝试找到更加恰当的处理方法。那次研究之后我们工作室 的每一位成员都根据自我的想法修改了教案。前几天我们工作室又在活 动中上了这节课,这次上课的是我,由于事先准
7、备的不够充分课堂中发 现了很多的问题,有上次研讨过还需要改善的问题,也有这次上课出现 的新问题。课后工作室的成员给了我很多的很好的提议,我根据好的提 议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下头我来具体的说一说。1 .情境导入。本节课的资料是倍数和因数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 感受倍数和因数的依存关系,我课上用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例子,也用了我是教师,他们是学生的例子。但这两个例子对于本课的教学或 许没有太多的意义,好像不能让学生明确感受出倍数的因数的依存关系, 所以我们能够把这一部分的资料去掉,直接进入课堂,让学生进行操作 活动。2 .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本课是想经过用1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 成长方形的活动来让学
8、生在活动中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再用具 体的例子向学生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在课堂中我直接让学生进行操 作,两人小组活动,试着摆一摆,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摆法,在交流的 时候让学生说说自我的摆法,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怎样用乘法算 式表示,再让学生有序地说一说,为后面找一个数的因数做好铺垫。再 有一道具体的算式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用我们过去学习的乘法 算式中的乘数乘乘数等于积过渡到倍数和因数,再让学生说一说其他两 道乘法算式。说完后再给学生一个提醒,并让学生再根据出示的算式说 一说谁是谁的倍数和谁是谁的因数,最终的时候让学生自我写一个算式, 并说一说。3 .找一个数的倍数。这应当时本
9、节课的重难点资料,在教学中必须 要让学生说一说找倍数的方法,而我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一个重要的部分 一带而过,能够看出来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没有掌握找倍数的方法的。所 以我在思考这一难点该如何突破是不是应让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办法,多 说一说,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说自我用来找倍数的方法,这样 多种方法出来以后,我们能够对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快速简单的找法。 在教学的时候,同时注培养学生有序写出倍数,注意倍数书写的格式等 意识,能够比较有序的找和无序的找,让学生自我感受有序的好处,学 生有了有序地找的基本方法后,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也会选择刚才优化过的好的方法进行练习。4 .找倍数的特征。在完成找一个数的倍
10、数之后,我们能够直接出示 3, 2, 5的倍数是哪些,让学生观察三个倍数,再说一说自我的发现, 放手让学生去找或许学生能够很快的找出来,但如果给好具体的问题, 可能会限制一些学生的思考。如果学生在观察时没有发现我们所想要总 结的特征,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观察一个数最小的倍数, 最大的倍数和倍数的个数等。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我去找,我 们要相信他们藕本事做到。5 .课堂常规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我应先确定好小组的具体分配,以 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找不到合作的对象,如果上课之前具体的分好了, 小组讨论的效率会高很多。在上课时,我要少说,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 学生,让学生去表达自我的想法,
11、同时还要相信学生,不要怕学生不会, 而给出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篇八: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1)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帮忙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今日在教学前,我让学生学说话,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概括本事 和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本事。于是我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在找找生活中 的相互依存关系,课中迁移到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这样设计自然又贴 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帮忙学生理解了倍数因数 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一步的认识倍数与因数的关系,(2)改动呈现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方式。我改变了例题,用杯子翻 动的次数与杯口朝上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列出乘
12、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数关系的存在,从而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为下头学习如何找一个数 的倍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仅沟通了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也让 学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据乘法还是除法算式都能够找到因数和倍 数。(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虽然学 生不能有序地找出来,可是基本能全部找到,再此基础上让体会有序找 一个数因数的办法学生容易理解,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 觉得能起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效果。(4)设计趣味游戏活动,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 维的本事。譬如“找朋友”游戏,答案不唯一,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很 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本事。我手里拿
13、了 5、17、38几张数字卡片, 让学生确定自我的学号数是哪些数的倍数,是哪些数的因数,如果学 生的学号数是教师出示卡片的倍数或因数就能够站起来。最终问能不能 想个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站起来。出示地卡片应当是几,找的朋友应当 是倍数还是因数?学生应对问题进取思考,享受了数学思维的欢乐。篇九: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经过除 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而此刻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 “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 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X6 = 12,经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 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资料。
14、尤其对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 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经过生活与数学之间 的联系,帮忙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特意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忙学生对相互依存的理解,在描述因数和倍 数的概念时就不会说错了。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异常注意下头几个细 节来帮忙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是我上课时异常注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情景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 数的概念。2、是要学生注意区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 的联系和区别。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 前者是相对“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能够是小数,而后者是相 对于“倍数”而言的,两者都
15、只能是整数。3、是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和区别。“倍” 的概念比“倍数”要广。能够说“15是3的倍数”,也能够说“1.5是 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的 倍数”。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帮忙学生认真理解辨析,所以学生一节课 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了,就不会模糊了。篇十: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 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 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 + a=c,表示b能被a整除,b + c = a,表示b能被c整除。在
16、此基础 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而现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 “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 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X6 = 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 概念.“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而数论又是数学中的皇冠”,因数和倍数 这部分知识属于数论中的分支,比较抽象。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 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尤其对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 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不是很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学 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采用质疑 探究一一释疑一一巩固一一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 学效果。对于
17、这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 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一、对比中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学源于思,起于疑。课的开始我从“因数”这一概念入手,问学生 我们在什么时候认识过“因数”,学生回忆起在乘法的各部分名称中认 识了 “因数”。“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因数,教材为什么又让我们认识它 呢,我们这节课认识的因数和我们前面认识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呢? 我 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打开书自主学习, 看看有什么发现。在这一环节中我虽然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但我很好 的利用了教材这一载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 学能力。二、探究中释疑,培养学习能力教材虽然不是从
18、过去的整除定义出发,而是通过一个乘法算式来引 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所以我上课时 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举了一 个反例加以说明.0.2X60=12,我们能说0.2和60是12的因数吗,一 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面面相觑,我趁热打铁,那就让我们再到书中去寻 找答案吧。学生再次读书发现原来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 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Oo二次读书让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研究范围 有了明确。很好的帮助学生区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 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 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
19、,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 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两者都只能是整数。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 帮助孩子们认真理解辨析,所以学生一节课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 了,不会模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实践中发现,优化学习方法。在学生认识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之后,我又放手让每个同学找出36 的所有因数,学生围绕我提出的“怎样才能找全36的所有因数呢? ” 这个问题,去寻找36的所有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性,出 现了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却成为探索新知的资源,在比较不 同的答案中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思考方法。既为学生留足了自主探 究的空间,又在方法上有所引导,避免了学生的盲目猜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数 倍数 教学 反思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