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重整装置操作规程.docx
《催化重整装置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重整装置操作规程.docx(3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操作规程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11.1 装置概况11.1.1 装置简介11.1.2 工艺原理31.1.3 工艺流程说明61.2 工艺指标91.2.1 原料性质91.2.2 循环氢组成91.2.3 产品组成101.2.4 装置公用工程指标101.2.5 主要操作条件及质量指标101.2.6 能耗消耗131.2.7 装置的物料平衡13第二章操作指南152.1 预加氢系统操作152.1.1 反应系统操作原则152.1.2 预加氢系统的操作要点152.1.3 预加氢系统正常操作162.1.4 蒸发塔T-1101的正常操作212.1.5 石脑油分馆塔正常操作262.2 重整系统正常操
2、作322.2.1 操作原则322.2.2 反应温度362.2.3 反应压力382.2.4 氢油比392.2.5 空速402.2.6 V1201液面422.2.7 稳定塔T1201操作43第三章开工规程493.1 开工统筹图513.2 开工纲要513.2.1 反应系统气密,非临氢系统蒸汽贯通513.2.2 临氢系统干燥523.2.3 重整催化剂还原523.2.4 催化剂硫化523.2.5 重整进料533.2.6 调整操作,装置进入正常生产533.3 开工操作533.3.1 反应系统气密,非临氢系统蒸汽贯通543.3.2 临氢系统干燥723.3.3 重整催化剂还原773.3.5 重整进料793.3
3、.6 调整操作,装置进入正常生产803.4 开工说明813.4.1 开工盲板表813.4.2 开工过程危害识别及控制措施82第四章停工规程854.2 停工纲要864.2.1 降温、降量、停进料864.2.2 循环带油864.2.3 热载体系统、分储系统停工退油864.2.4 系统置换874.2.5 催化剂再生874.2.6 热载体系统分储系统吹扫874.3 停工操作884.3.1 降温、降量、停进料884.3.3 热载体系统、分储系统停工退油914.3.4 系统置换924.3.5 催化剂再生954.3.6 热载体系统分馅系统吹扫1004.4 停工说明1034.4.1 停工盲板表1034.4.2
4、 停工吹扫表1054.4.3 停工过程危害识别及控制措施1064.4.4 装置吹扫过程的危害识别及控制措施1084.4.5 停工要求109第五章专用设备操作规程1105.1 往复式压缩机开、停操作1105.2 压缩机操作1235.3 常见问题处理124第六章基础操作规程1306.1 机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1306.1.1 离心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1306.1.2 柱塞泵、隔膜泵、齿轮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1476.2 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1616.2.1 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1616.2.2 空气冷却器的投用与切除1696.4关键部位取样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199第七章事故处理预案2017.1 事
5、故处理原则2027.2 紧急停工方法2027.3 事故处理预案2047.3.1 单路停电事故处理2047.3.2 双路停电事故处理2057.3.3 瞬时停电事故处理2067.3.4 DCS系统停电事故处理2077.3.5 停循环水事故处理2087.3.6 停净化风事故处理2097.3.7 燃料气中断事故处理2107.3.8 瓦斯带油事故处理2107.3.9 预加氢催化剂卸剂时硫化亚铁的自燃事故处理2117.3.10 氢压机带油事故处理2127.3.11 泵P1201/A、B故障事故处理2137.3.12 重整循环氢压缩机故障事故处理2147.3.13 泵P1101/A、B故障事故处理2157.
6、3.14 增压机出故障事故处理2167.3.15 反应器床层超温事故处理2177.3.16 加热炉回火事故处理218第八章操作规定2198.1 定期操作规定2198.1.1 重整反应器注二氯乙烷规定2198.1.2 巡检规定2198.1.4 加油规定2198.1.5 排凝规定2198.1.6 操作记录规定2208.1.7 卫生清扫规定2208.1.8 夜间熄灯检查规定2208.2 临时操作规定2208.2.1 检修期ESD自保校对规定220第九章CS3000仪表控制系统操作法2219.1 DCS系统概述2219.1.1 系统简述2219.1.2 系统硬件配置2219.1.3 操作站功能2219
7、.2 系统操作方法2229.2.1 操作软件界面2229.2.2 按键功能2239.2.3 操作员键盘2259.2.4 流程图操作2269.2.5 调节器面板2279.2.7 控制组2309.2.8 趋势组2319.2.9 报警显示和报警的处理2339.3 重整装置联锁:234第十章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23610.1 安全知识23610.1.1 灭火器23610.1.2 消防蒸汽23710.1.3 消防栓与快速接头23710.1.4 火灾报警程序23710.1.5 防护用具的使用23710.1.6 常用自救互救方法23810.2 安全规定24210.2.1 装置开工安全规定24210.2.2 装
8、置停工检修安全规定24310.2.3 装置防冻、防凝措施24410.2.4 石化厂安全十大禁令24510.2.5 人身安全十大禁令24510.2.6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24510.2.7 防止中毒息I条规定24610.2.8 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24610.3 本装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安全性质24810.4 装置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来源及处理方法25810.5 本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258-I_*1J-26011.1 设备明细表26011.2 主要设备结构图28811.3 装置平面布置图30011.4 可燃气体和硫化氢报警仪布置图30211.5 装置消防设施布置
9、图30311.6 安全阀定压值30511.7 控制参数报警值30611.8 常用基础数据307附:装置原则流程图(一)309装置原则流程图(二)310催化重整装置操作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炼油二车间催化重整装置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系统操作规程、仪表系统操作规程及安全环保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炼油二车间催化重整装置各岗位人员。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1.1 装置概况1.1.1 装置简介1.1.1.1 设计能力:催化重整装置的公称规模为10X10t/a(以重整进料为基准),预处理部分的规模为12X10t/a,重整装置的最大规模为15X10t/a(以重整进料为基准),预处理部分的最大规模为18X10
10、t/a,年开工为8000小时。1. 1.1.2装置变动、改造情况:2001年分程控制氮气线改为装置内高压燃料气线;长明灯燃料气改为罐后;2002年E1205增加一台换热器;V1203至E1105壳增加一条联通线;2003年分谯塔T1102增加一条补压线;2004年将预加氢催化剂S-120部分更换为481-3,重整催化剂增加2吨;E1207换热器的更换,直径由6000mm换至7000mm。2. 1.1.3装置特点:、原料预处理采用全储分加氢工艺。全馆分加氢工艺是国外现代化炼油厂重整装置普遍采用的工艺,精制后的轻石脑油杂质含量低,可作为Cs/Ce异构化装置原料,可增加全厂高辛烷值汽油产率,并可降低
11、汽油中苯含量和蒸汽压,是生产清洁原料必不可少的加工手段。、重整氢自再接触罐来,一次通过预加氢,粗氢从预加氢气液分离器分离后,一部分至增压机补氢,一部分至柴油加氢装置补氢。、预加氢采用加氢催化剂,空速由常规的体积空速2hT提高到48卜1,大大降低了预加氢反应器的容积和催化剂投资费用。、独特的蒸发塔设计,既可缩短开工周期(从进油到生产合格重整油需48小时);又可在正常生产中有效地控制重整进料的水含量,保证水氯平衡控制,充分发挥双功能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重整反应部分采用两段混氢工艺,设置四台反应器及四台加热炉。一反、二反在高空速,低氢油比和较低温度下操作,主要完成环烷脱氢等
12、反应,三反、四反在低空速、高氢油比和较高温度下操作,主要完成烷燃环化脱氢等反应,这一流程对提高芳煌和氢气产率、减少压降、降低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重整进料换热器、二段混氢换热器均采用立式纯逆流换热器。与采用多台卧式换热器相比:a.可降低管程和壳程的压降。b.采用纯逆流方式可提高传热温差,减少传热面积和钢材的消耗。c.大大减少占地面积。d.泄漏点减少,方便维修。、所有反应器采用热壁结构,保证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重整三反、四反催化剂装量较大,采用径向流动方式,催化剂床层厚度明显减薄,物流通道面积大大增加,床层压降随之明显降低,通过特殊的分气管和集气管设计,气流分布大大改善,分布不均匀度可控制在5%
13、以下。、重整加热炉采用“四合一”高效加热炉。它是LPEC在借鉴UOP和IFP连续重整加热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新结构炉型,四个炉辐射室分别用隔墙隔开,各炉辐射室的烟气混合后集中通过设在炉子顶部共用的对流段加热热载体,离开对流段的烟气再通过热管预热空气。与国内同类重整装置采用多台圆筒炉相比具有很多优点:a.热效率高,可保证在88%以上(一些炼厂标定数据可达到9192%)。b.压降小,各炉设计压降均小于0.05MPa。c.炉管为双面辐射,单位面积热强度高,可节省钢材。d.平面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e.测量和控制方案先进,四合一炉采用热效率控制,达到节能效果。、各塔底重沸器均以热载体为热源,设置热载体
14、炉集中供热,这种取热方案流程简单,与装置外部联系少,操作灵活。正常操作时,由“四合一”加热炉回收的烟气余热基本满足重整装置各塔所需的热量,不足部分由热载体炉提供,开工时全部由热载体炉提供。、重整催化剂采用氮气-空气加压再生技术。由于提高了再生压力,烧炭速度加快,可缩短再生时间,与常规烧焦相比,可节省50%的时间;而且循环气量增加,有利于催化剂床层气流分配均匀,防止发生局部过热,保证了催化剂后更好的恢复活性。、为了减少循环水用量,原则上多采用空冷器来进行物流的冷凝冷却。、增加预加氢进料预热器,优化换热流程,从而降低了装置能耗。、重整部分增加再接触罐和再接触冷却器,从而提高了产品收率。1.1.1.
15、4原料及产品:原料为炼油一车间常压装置的低辛烷值直储汽油,产品为高辛烷值汽油,副产品为含氢气体、液态烧、瓦斯、拔头油。1.1.2工艺原理1.1.2.1预加氢预加氢原料油为直储储分,杂质(硫、氮、烯燃)含量少,其反应条件较为缓和,反应在一定的氢分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所用催化剂为S-120和481-3,重整原料油在预加氢反应中主要进行脱硫、脱氮、脱氧、脱金属、烯燃饱和等反应。.脱硫反应:为了保护重整催化剂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重整原料中应有较低的硫含量,对于R-56催化剂要求硫含量少于0.5ppm。由于脱硫反应速度较快,以硫化物状存在在于原料中的硫,很快生产出燃类与硫化氢。化学反应方程式:
16、RHS+H2-RH+H2sRSR+2H2-RH+RH+H2sRSSR+3H2tRH+RH+2H2s脱硫反应是耗氢反应和放热反应,每降低1%的硫耗氢:8.917.8n?氢/立方米原料,放热:16.01x103焦耳/kg。脱氮反应重整原料中氮化物所含的氮,经加成反应转化成氨和相应的烧,但脱氮比脱硫困难的多,多数重整原料油储分,氮化物含量少,对于R-56催化剂,原料中氮含量小于0.5ppm。化学反应方程式:RNH2+H2TRH+NH3.烯燃饱合烯燃饱合生成烷烧,其加氢反应速度比脱硫反应略慢,原料由于烯燃的存在,会增加催化剂上的积碳,缩短生产周期。化学反应方程式:CnH2n+H2CnH2n+2烯煌饱和
17、也为耗氢和放热反应,原料油漠价每降低一个单位,放热8.11X103焦/公斤进料,耗氢量约为1.071.42Nm3/m3原料。 .脱氧反应:原料油含氧化合物的脱除,在加氢条件下,使氧与氢生成水及相应的燃分子,通常很容易脱除,原料中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在二次加工产品中也有酚类,如不除去,当进入重整后,加氢反应生成水,会使系统中存水过多,从而使催化剂减活。化学反应方程式:RO+H2-+R+H2O .脱卤素反应有机卤素物经加氢可以生成相应的燃类及卤化氢,有机卤化物的脱卤比脱硫更困难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RCL+H2-RH+HCL .脱金属反应原料中含碑、铜、铅的化合物,在加氢条件下分解生成金属,
18、然后吸附在加氢催化剂上,如不除去进入反应器会使重整催化剂减活或失去活性。1.1.2.2重整催化重整是石油的一种二次加工过程,以含C6-Cn燃的石脑油为原料:在一定的操作条件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原料(烧)发生分子结构的重新排列,使环烷燃和烷燃转化成芳烧或异构烷烧,同时副产部分氢气。催化重整主要进行下述五类反应,另外还有生焦聚合反应,其中第三类反应称为芳构化反应.六员环烷脱氢反应:在所有重整反应中,六员环烷烧脱氢反应速度最快,而且能充分转化成芳烧,是重整最基本的反应,为强吸热反应。这个反应是借助催化剂金属作用下进行的,高温、低压有利于此反应的进行。.五员环烷的异构脱氢反应:如:五员环烷炫异构化转化成
19、六员环烷烧的同时,会发生较多的开环反应,转化成烷烧,所以五员环烷煌难于完全转化成芳燃。直链烷煌的异构化反应是弱的放热反应。异构化反应是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与操作压力关系不大。、烷烧脱氢环化反应:直链烷烧经脱氢及环化反应,使分子重新排列成环烷烧,然后,环烷烧再经脱氢或异构脱氢成芳烧,脱氢环化为吸热反应,反应速度很慢,但也是生产芳煌的重要反应。如:广、CeHuv+3压此反应在催化剂金属功能的作用下进行的,低压和高温有利于此反应的进行。、加氢裂化反应:烷烧分子C-C键断裂,经加氢后,产生较小的烷烧分子,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并且消耗氢气。如:CIR-C-C-C+H2-RH+C-(j-CH高压和高温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催化重整 装置 操作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