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理学第二部分地壳运动.pdf
《环境地理学第二部分地壳运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理学第二部分地壳运动.pdf(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地壳及其运动(2 1 学时)周次 2-8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王少华授 课 题 目(章、节)第二 部 分 地壳及其运动授课班次学 时 数理论21实验0教 学 目 的及要求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物质组成,认识主要的造岩矿物和常见岩石,并掌握其化学物理特性,了解地质构造的形态和特点、在野外能正确判断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初步了解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教 学 重 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岩矿、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难点为岩矿的认识,地质构造概念的建立及其野外判断。主要教学内容时间学时教学手段与方法备注主要内容一、地壳的组成物质二、矿物三、岩石四、地质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地震、火山)五、地壳运动学说介
2、绍六、地壳的演化和发展简史大致246621多媒体讲授课 外 安排 岩 矿标 本 的认 识 实习第二部分地壳及其运动目 录第三章地球的内部结构第一节地球的主要参数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第四章矿物第一节矿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矿物分类及主要矿物介绍第五章岩石第一节岩浆岩第二节沉积岩第三节变质岩第六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第一节地质作用第二节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第三节地震第四节火山(略,在岩浆岩中已有介绍)第七章大地构造学学说介绍第一节地槽一地台学说第二节地质力学第三节板块构造学说附件:地质年代表第三章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第一节地球的主要参数地球的数值: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6KM赤道周长:
3、40075KM子午线周长:39940KM表面积:约5 亿平方千米体积:约 1万亿立方千米平均密度:5.516克/厘米2,岩石密度:2.728克/厘米2地球质量:5.9742x1()21吨地球分为六个圈层: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分界依据:地球内部圈层区分的依据一地震波一地震波速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一级界面)。纵波和横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 波(P)传播速度快,并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 波(S)传播速度比纵波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 霍 面(莫霍洛维契奇不连续面)(
4、地壳与地幔的不连续面)约在平均35K M 左 右(陆地约6 0-7 0KM,海洋约5K M),简称莫霍面。古 登 堡 面(地 幔 与 地 核 的 不 连 续 面)约在2 9 0 0 K M左右深处,简称古登堡面。地 壳(平均33KM)-(33-2900KM)(上地幔一下地幔)地 核(外核、内核)(2900地心)莫 霍 面 为 南 斯 拉 夫 地 球 物 理 学 家 莫 霍 洛 维 契 奇(1 8 5 7-1 9 3 6)发现于 1 9 0 9 年;古登堡面是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1 8 8 9-1 9 6 0)于1 9 1 4年提出。根据以上两个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大圈,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5、。次一级圈层:各层圈还可以根据次一级界面再进一 步 细 分 为次一级的层圈。如由康拉德面而将地壳分成硅铝层和硅镁层(见教材P 6 8);地幔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又分为软 流 圈(又称低速层)和相变带(在高温高压下岩石发生结晶结构的变化),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软流圈(asthenosphere)0(相关资料见 动力地质学原理,P22)二、地 壳(crust):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的一圈。地壳表面在陆地上直接暴露出来,有水体的地方是海洋区则被水圈覆盖。地壳由固体岩石构成。地壳厚度变化很大: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6K M,最 厚8K M,最薄处不到5KM;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35KM,最厚处7
6、0KM(如青藏高原);说明地壳下界是起伏不平的。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 M,只有地球半径的1/300,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0.8%,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0.4%。(-)地壳的组成物质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纳、镁、钾8种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 余 为3%o其中氧(0)占地壳总量的一半,硅(Si)占1/4,铝(A1)占l/13o(具体见教材P67)矿物:(后述)岩石:(后述)(-)地壳的双层结构地壳的双层结构(二元结构):图 1 一 1 6地 壳 结 构(示意图)上层:花岗质层(g r a n i t i c l a y e r)(硅铝层s i a l)一不连续,在海洋缺失。主要成
7、分有氧、硅、铝等轻元素,平均密度为2.7 g/c m:主要岩石为酸性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如花岗岩、片麻岩等,含有丰富的碱金属(钾钠)和大量的稀有金属(铀、金 土、稀土、错、钝 等)。故也叫花岗质层。这一层只有大陆壳才有,大洋壳缺少此层,因此呈不连续分布。平均厚度 约 10KM.下层:玄武质层(b a s a l t i c l a y e r)(硅 镁 层s i m a)一连续。主要成分是氧、硅、铁和镁,平均密度3.0g/c m 3,主要岩石为基性岩,如玄武岩,故又称为玄武岩层。大陆下面和大洋下面都有这一层,呈连续分布。海洋底部的地壳厚度平均为6K M,最薄处不到5K M,最厚处为8 K M。另
8、夕卜在地壳上层的最上面覆盖了一层受外动力地质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沉积岩层,其平均厚度为1.8 KM。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达到1 0 K M,局部地区缺失。三、地 幔(mantle):地幔在地壳下面,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达到2 8 00多 K M,占地球体积的83%,占地球质量的的6 7.6%,平均密度4.5 g/c n?。根据地震波速度变化情况以1 0 0 0 K M 深度为界(该深度波速明显增加),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 地 幔(莫霍面以下至1000KM深度之间):在上地幔的上部中距地表6 0-2 5 0KM处,尤其是100-15 0KM处有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带,低速带内温度增加、
9、活动性也增加,其中有些区域不传播横波,表明那里已经热到熔点以上而形成液态区,可能为岩浆的发源地。为塑性物质,形成“软流层”。岩石圈固体的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部分合称为岩石圈下 地 幔(1000KM 2 9 00KM古登堡面):平均密度5.1 g/c m3四、地 核(core):地震波速在2 9 0 0 K M 以下纵波急剧降低,横波中断,表明物质发生巨变。外 核:为液体,地震的横波不能通过;过度层:液态向固体转化;内 核:由铁和银组成的固体。五、软流圈(asthenosphere)和岩石圈(Lithosphere)(-)软流圈低速带及其所在的位置:软流层是上地幔中发现较晚的一个层圈。在 6
10、 0-2 5 0公里间波速减低,尤 其 在 100-15 0公里间波速最低,在 4 0 0 公里深处有一次增速。6 0-2 5 0公里波速减低的这一带叫低速带,其顶界尤其是底界的深度不很确定。与低速带交界的固体岩石:低速带上伏的是固体岩石,是超基 性岩(橄榄岩)。低速带特性:低速带内温度较高,接近岩石熔点,但并未熔化,岩石的塑性增加了,活动性也增加了。低速带的有些区域不保持横波,表明那里已热到熔点以上而形成的液态区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由于低速常塑性较大,给其它固体岩石的活动创造了条件。构造地质学中把低速带叫做软流圈。(-)岩石圈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固体部分(上地幔深60公里以上的)合称为岩石圈。岩
11、石圈包括沉积层、花岗质层,玄武质层和超基性层。第 四 章 矿 物矿物的概念(mineral):矿物是地壳中经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天然的、无机的均一晶质固体,它在地壳中是以岩石(组合的)和 矿 石(单一的)形式而存在的。或者也可以说: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它们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地质学基础,宋春青,P33)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矿物有3300种,目前已被利用的只有200多种,常见的不过50-60种,其中主要的造岩矿物大约有30-40种,并且以硅酸盐类为主。第一节矿物的基本特征一、矿物的形态(morphology of mineral
12、)(-)晶体和非晶质体晶体(Crystalline substance):是固体内部的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作有规律的重复所列是格子构造的称晶体。晶体外表由几何平面、直线、点构成、自然形成晶体最外部平面称晶面(face),晶面相交直线称晶棱,三条以上晶棱交点叫角顶。非晶质体:内部质点不作规则排列的称非晶质体,非晶质体没有固定熔点,又称玻璃质,如玻璃、琥珀、松 香 等(非晶质体的物质不是矿物)。(-)矿物实际晶体的形态1.结晶习性同一成分结构的晶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常常表现出自己习性的形态,这种常见的形态,称晶体习性。根据矿物晶体的长、宽、高三度空间发育程度上的不同,可分为:一向延长类型:
13、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形成柱状,针状、纤维并状、如电气石、石棉等。(可提供温石棉、辉睇矿、绿帘石等标本)二向延长类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列成板状、片状,如云母、石墨等。三向延长类型:晶体沿三个方向大致相等发育,列成粒状和等轴状,如石榴子石、黄铁矿等。2.晶面条纹晶体的表面有一系列平行或交叉的条纹,是由于晶面阶梯状生长的结果。3.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绝大多数矿物往往由许多晶体聚集在一起,形成集合体。粒状:大致为三向等长的晶粒组成;按微粒的大小分粗、中、细、微粒状。片状、磷状:由二向延长的矿物单体组成的集合体,大的如云母,如需在放大镜下才能分辨的,则叫鳞片状,如绢云母。柱状、纤维状:由柱状晶体
14、聚集而成叫柱状集合体。由细小的纤维聚集而成叫纤维状集合体,稍大如针者,叫针状集合体,柱状、针状矿物的中心向四周放射时,成放射状集合体,如菊 花 石(红柱石)、阳起石、硅灰石。晶簇:是矿物单体在同-个基底上生存而成,是中只有哪些与基底有最大倾角的晶体才能得到优先发展,它的生长逐渐剥夺是它方向晶体生长的空间,使其消失。最后形成簇状。往往为具有一向延长晶体习性的矿物所特有。如石英晶簇。葡萄状、肾状:顾名思义,集合体形态象葡萄、猪腰子者。新状:矿物细小颗粒如鱼子、称酶状,如鲍状赤铁矿,矿物颗粒有如黄豆大小,称豆状。钟乳状:矿物集合体形态象宏钟、乳头、竹笋等,如硬镒矿、方解石的集合体常以石钟乳、石笋、石
15、柱等形状出现。同心圈状:矿物集合体成一圈一圈的形态,如玛瑙的同心圈状又称晶腺。土状集合体:矿物成粉末状,松散集合,如高岑土、有些褐铁矿也是。被膜状、皮壳状:有些矿物有时成薄膜状覆盖在其他矿物表面,这层薄膜叫被膜。如有的岩石上往往被覆上一层 铜 绿(孔雀石)这就是被膜状;其中有薄膜较厚且致密,并可见圈层状的叫皮壳状。二、矿物的化学组成:(-)矿物的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一般比较固定,一种矿物往往由一定的化学元素所组成,变化不大。如石英由二氧化硅(S i O 2)组成,方解石由C a C C 3组成等。有些矿物渗有少量杂质,如 F e、Mg、C、粘土,甚至水分、气体等成为包裹体。如水晶(S
16、i。本来是无色透明的,但 混 入 镒(Mg)则 成 紫 色(紫晶),混入金太(T i)则成蔷薇色(芙蓉水晶),混入高价铁(F e3+)则成红色(粉红色水晶),混 入 碳(C)则 成 黑 色(墨晶),而裹入水分、气体等则为乳白色。1.矿物的主要化学组成矿物种类占各种利物占地壳重量硅酸盐24%(已知800余种)75%氧化盐14%17%碳酸盐5%1.7%磷酸盐18%0.7%2.矿物在地壳中的形成可以是:单质矿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矿物。如 A u、A g、C u、C、S等。化合物:由二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矿物。如 S i O 2 (石英)、Ab O 3(刚玉)、C a C O3(方解石)C a M g(C
17、 O3)2(白云石)等等含水化合物:含 有 H 2 O、O H H+等离子的化合物。如蛭石(M g,F e2+,F e3+)3(S i,Al)4O1 0J(O H)2-4H 2 O 其在火上灼烧后体积要膨胀1 8-2 5倍,比重也有明显的减少,能在水面上漂浮。这正是因为它原有含水,灼烧后失去水分的缘故。另外滑石、蛇纹石、高岭石、褐铁矿等都是含水矿物、根据水在矿物中存在的状态,可分为四种类型:结晶水:是以水分子(H 2 O)的形式存在于矿物晶胞的固定位置,水分子数与矿物中其他的组分成简单的整数比。如石膏(C a S O 4-2 H 2。)0构造水:是以氢氧根和氢离子(H+)形式存在于晶胞的固定位
18、置。如白云母 KAl2AISi3O10OH2自由水:矿物中存在的位于晶胞之外,这种水加热时可慢慢放出来。如沸石水吸附水:矿物中存在的水与内部构造无关,含量不定。加 热 到 110C时大部分水都能失去。(-)矿物的类质同象和同质异质1.类质同象:所谓类质同象是化学成分不同但相互类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可以在同一结晶构造中以各种比例互相置换,但不破坏其结晶格架。如黑 铸 矿(仍猛铁矿)(Fe,Mn)W04,就是由FeW04和 MnWCU两种化学成分混合组成的,表 明 Fe,M n可在晶体晶格中互相交换。化学式中,互换的元素括在园弧中,中间以逗点隔开,前者含量高,后者含量低,阴离子则用方括号括
19、出。如橄榄石(Mg,Fe)2SiCM。2、同质异象:与类质同象相反,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结构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异象。最典型的例子如石墨和金刚石,它们的化学成分都是C,然而外形和物理性态却大不相同。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对比表:性质金刚石4-J=-1 壁里晶系等轴六方形态八面体六方片状(鳞片状,块状)颜色无色黑色、钢灰色透明度透明不透明硬度101比重3.47-3.562.09-2.23解理断口裂开中等解理极完全光泽金刚光泽金属光泽导电性导 电 性 弱(半导体)导 电 性 强(良导体)三、矿物
20、的物理性质各个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构造,因此其物理性质也是固定的,而且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现就对矿物有鉴定意义的物理性质叙述如下。(-)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就是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以及光在矿物中传播的性质。下面着重介绍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鉴定矿物的最大特征之一。矿物有各种颜色Colour色,其形成原因有三:自色(idiochromatic colour):是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即由组成矿物的化学元素以及矿物内部的构造所显示出来的颜色。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相同,但由于构造不同,颜色也不同;赤铁矿,由三价铁,显示出来的红色、孔雀石由
21、二价铜,显现出在孔雀绿色等,均为色素离子引起的颜色,这种颜色称为自色。具有自色的矿物,颜色稳定不变,是重要的鉴定特征。他色(allochromatih colour),由外来的常色杂质引起的颜色。矿物有它色呈色时,颜色常变化。如无色透明的水晶,含铁质时呈玫瑰色、棕黄色,含C时为黑色等。他色颜色不固定,因此一般不能作为鉴定矿物的根据。由色素离子引起的几种矿物颜色离子Cu2+C产Fe3+Fe2+Fe2+Fe3+Mn4Mn2+颜色iz.绿红褐红绿里黑玫瑰矿物名称JlZ.铜矿孔雀石红宝石红色刚玉褐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磁铁矿软锦矿菱镒矿蔷薇辉石假色:由矿物表面的氧化膜以及裂缝面上由光线干涉所出现的颜色(虹彩
22、),就称为假色。注意事项:在认识矿物的颜色时,应该利用它的新鲜面来进行矿物颜色的描述方法:用比色法:将矿物的颜色同大家熟悉的实物的颜色相比。如乳白、橄榄绿、铅灰色等。双色描述法:如黄绿色,灰白色等、应用时,把主要的基本颜色放在后面,次要的颜色名称,放在前面。2.条痕(strenh)矿物的条痕,实际上就是矿物粉末的颜色。条痕或存在无釉瓷物上划出线条的颜色。有些矿物的颜色与条痕一致(如金为金黄),而有的则不一致,但是其条痕色都是固定的(如赤铁矿,其表面颜色可以是暗红色,钢灰色和铁黑色,但它的条痕始终是樱红色)。3.光泽(Luster)光泽就是光线照射到矿物表面上反射光的能力。按矿物表面反光的强度,
23、由强到弱可以把光泽分为四级:金属光泽(metalliv luster):反光很强,如磨亮小刀一般。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铝矿等都是。半金属光泽(sernimetalkic luster):反光强,但没有磨光的铁器的那种反光。如黑铝矿磁铁矿,赤铁矿。金刚光泽(adamantine luster):反射较强,像金刚石一样光彩夺目。如金刚石、锡石、错石、闪锌矿。玻璃光泽(glassy luster):反光较弱,象普通玻璃表面一样光泽、自然界的矿物 多 数(7 0%)属于这一类,如石英、长石、方解石、莹石等非金属矿物。上述光泽是指矿物的晶面或解理面上的反光而言的。某些矿物集合体、断而上、光泽受到影
24、响而造成以下的光泽:丝绢光泽(silky luster):纤维状集合体所特有的光泽。反光象丝绸一样,如石膏、石棉等。油 脂(脂 肪)光 泽(oily luster):矿物表面不平坦所呈现的光泽。反光象猪油(脂 肪)那 样,如石英断口上就出现油脂般的光泽。松脂光泽(resinous luster):光亮像松香、松脂、如闪锌矿断口,雄黄断口在它们的不平坦的断口上可见,有时也称蜡状光泽,如叶蜡石。珍珠光泽(pearly luster):片状集合体或片状解理发育所呈现的光泽。就似珍珠一样,如云母解理面上的光泽。土状光泽(earthy luster):光泽略淡,象土块一样,如高岭石等。有些矿物的光泽总是
25、间于二种光泽之间,属于过渡类型。4.透明度:指矿物透过光线的程度。矿物透明度一般是看其边缘透过光线的能力。矿物透明度与矿物的光泽有关,一般玻璃光泽,油脂光泽,金刚光泽的矿物都是透明至半透明的矿物;金属光泽和半金属光泽的矿物都是不透明矿物。另外透明度受厚度,碎裂和杂质的影响。根据矿物透过光线人程度可分为三级:透明:矿物像玻璃那样能透过光线,如水晶、冰洲石均是透明矿物。半透明:矿物只有边缘薄的地方才能透过少量的光线,如菱镁矿、白云矿,闪锌矿和原砂矿等。不透明:矿物一点光线也透不过去。如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都不透光。(-)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受到外力作用时所显示出来的性质。1.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地理学 第二 部分 地壳运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