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1.科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 完 成 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用到的是()查 阅 诸 家 本草A.B.走访药农、樵夫C.实地考察,亲尝百草D.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错误的是()A.修改数据 B.分析原因 C.重新实验 D.查阅资料3.乐乐直接把手掌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视野却一片漆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A.手掌太脏 B.手掌不透光 C.没有对好光 D.手掌太大4.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 个镜头,、一端有螺纹,、一端无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
2、物像,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和 B.和 C.和 D.和5.如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示意图,请按正确顺序进行排序()A.B.C.D.6.如图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一 B.一 一 一C.一 一 一 D.一 一 一 7.观察写有字母“b”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A.q B.d C.b D.p8.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只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而不能滴清水,原因是避免细胞()A.离散 B.破裂 C.皱缩D.运动9.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一一镜筒上升 B.高倍物镜下一一粗准焦螺
3、旋调焦C.更换物镜一一转动转换器 D.镜头污染一一干净的纱布擦拭10.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金墩墩”以大熊猫为主体,周围辅以松、竹、梅为金色花环。下列有关大熊猫与松、竹、梅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由多细胞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B.构成大熊猫、松、竹、梅细胞的主要结构相同C.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看不到它们的细胞膜D.细胞是大熊猫、松、竹、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 1.如图表示某植物体内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分裂B.过程是植物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C.过程中最先发生变化的结构是细胞壁和细胞膜D.过程后
4、细胞发育成熟,失去细胞分裂的能力1 2.科学工作者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一只克隆羊 多莉”,出生后的多莉长得重组5 f奥-培养一定时间后丙羊子 宫 爱莉A.更像甲羊 B.更像乙羊 C.更像丙羊 D,都不相像13.桔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常吃对预防坏血病有很大都助。桔子的皮、桔子瓣上的“经络”、甜甜的桔肉分别属于()A.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C.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14.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吸收功能的部位是()A.B.C.D.15.下列结构中,能独立完成取食、运动、生长和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的是()A
5、.B.C.D.16.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迎春叶横切永久装片,看到如图所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叶脉A.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B.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且排列紧密C.与处相比,处含有的叶绿体数目更多D.叶脉主要由具有支撑作用的机械组织构成1 7.人们发现,植物在磷缺乏的土壤中,常会在靠近土壤表层长出大量平行的侧根。不同的植物,侧根形态结构略有差异,例如有些植物长出短而密集的侧根,甚至会紧密到形成毛刷状的结构(如图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的生长需要含磷的无机盐 B.B比A生活的土壤可能更缺乏磷肥C.C植物的根最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最小 D.根的不同形态
6、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 8.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光合作用实质的是()A.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 9.在温室大棚里种植农作物时,以下措施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A.适时适量浇水B.栽种作物密度适当C.延长光照时间D.大量增加氧气浓度2 0.某人经常吃钙片补钙,但血液中钙含量仍低于正常值,最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21.一般情况下,人体最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22.小刚的妈妈做了个小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A.苹果B.
7、鸡蛋C.饼干D.巧克力23.以下相同质量的食物中,含糖类较多的是()A.牛肉B.米饭C.番茄D.花生2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通过平衡膳食餐盘(如图)宣传平衡膳食的理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肉蛋奶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水果、蔬菜均可提供维生素C.摄入食物的类别要丰富多样 D.摄入食物的量要适当25.关于生物的营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丝子依靠吸器吸收绿色植物茎中的营养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B.绦虫摄取人体内消化好的营养来维持生命属于腐生生物C.青霉寄生在有机质上通过菌丝从有机质中吸取养料D.小鸡刚刚破壳而出就可以独立觅食,因此属于自养生物26.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
8、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詈状(1)图甲取材自洋葱 叶内表皮。(2)图乙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气味释放出来,这些物质贮存在 _ _ _ _ _中。(3)与鳞片叶相比,管 状 叶 细 胞 内 特 有 的 能 量 转 换 器 是。(4)观察发现构成洋葱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包括-洋葱植物体。2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外界提供无机盐,请你帮助他们完善实验设计,并分析回答问题。V-生长状况相同的-V 幼 苗 各 1 株 晶H土壤浸出液I I?甲C(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土壤浸出液,用酒精灯烘烤
9、,直至完全烘干,载玻片上出现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2)向甲试管中加入土壤浸出液,乙试管中应加入 o(3)将两试管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并观察记录。(4)若,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外界提供无机盐。(5)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可改为。2 8.为探究气孔的结构,乐乐做了如下实验。图 1(1)取一片留有较长叶柄的菠菜叶,将叶片完全浸没在大烧杯的清水中,如 图1所示,用注射器向叶柄内注入空气,可以看到有 从下表皮冒出。(2)为进一步解释上述现象,乐乐制作了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如图2所示结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 细胞围成,且靠近气孔的一侧细胞壁,当该细胞 时,细胞胀大,
10、气孔呈现图2的状态。(3)若在菠菜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法从气孔进入叶片导致的。(4)由此可知,气孔的功能是 的门户。2 9 .从 1 7 世纪开始,科学家针对光合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下面是其中三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请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实验一: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一颗柳树苗,5 年后发现,树苗增重了 7 6.8 千克,而培植用的土壤却只减少了 0.0 5 7 千克。(1)根据实验结果,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的增加来自水。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实验二:1 7 7 1
1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组实验,如 图 1 所示。他根据这组实验得出了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图 2(2)有学者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你认为普利斯特利的结论中忽略的因素是。后经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更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为实验三:1 8 6 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利用天竺葵做了如图2 实验:(3)请对上述实验操作进行排序(用序号表示)。b 步骤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叶片A、B部 分 颜 色 的 变 化 分 别 是。(4)综合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说明。3 0 .某农场为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12、,尝试进行马铃薯和玉米的间种。为了探究两者最佳的间种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 5 亩土地等分为A、B、C、D、E 五个实验区,每个区均种植马铃薯5 5 0 0 株,其中A区间种玉米1 0 0 0株、B区 1 5 0 0 株、C区 2 0 0 0 株、D区 2 5 0 0 株、E 区不间种玉米。实验结果如下表。(1)该 实 验 中 研 究 的 变 量 是。(2)E 区种植的作物是,E 区的作用是 o表 1 马铃薯产量实验区株高(cm)株薯数(个)株薯重(kg)亩产(kg)A41.13.50.371826.68B42.53.30.361785.68C44.53.20.341709.01D49.32
13、.80.291505.67E41.93.60.402031.01表 2 玉米产量实验区株高(cm)穗长(cm)百粒鲜重(g)亩产(kg)A128.918.239.7300B128.217.939.1423C129.517.838.6531D135.716.635.2589(3)由表中信息可知,A D 区每亩间种玉米株数逐渐,而马铃薯的 均呈现下降趋势,呈现此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o(4)按照马铃薯1元/kg,玉米3 元/kg来计算A E 区的产值,该农场应该选择 区,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3 1.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取营养,研究者常采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揭开“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奥秘。(1)
14、为研究淀粉能否直接被吸收,研究小组在玻璃管下方绑缚半透膜后装入淀粉液,置于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如 图 1所示,检验结果如下表。液体滴加碘液半透膜内变蓝烧杯内不变蓝 装 置 中 半 透 膜 模 拟 的 是 细 胞 结 构 中 的。烧 杯 内 加 入 碘 液 后 不 变 蓝 的 原 因 是,说明淀粉不能直接被吸收。(2)为进一步探究淀粉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所示)内的消化过程,研究小组做了如图2 所示的处理,并充分反应。注:“+”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没有试管编号IIIIIIIV淀粉含量+-W号 试 管 内 加 入 的 消 化 液 是;各组的水浴温度均控制在3 7 C,目的是分析实验结
15、果时,与 号试管相比,可知淀粉被各消化液消化的程度。ni试管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o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 内 能 够 消 化 淀 粉 的 器 官 是。(3)淀粉最终被彻底分解为 (物质名称),才能被人体吸收。3 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小肠作为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呢?这与组成小肠的多种组织密不可分。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裳,皱裳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一一小肠绒毛。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有的上皮细胞可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有的上皮细胞表面具有一些特殊的分化,如每个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顶端又形成细小突起,即微绒毛,一个
16、柱状上皮细胞约有3000根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小肠壁内存在着平滑肌,它的收缩和舒张能使小肠内的食糜与消化液混合并充分接触,此外,还能推动食糜在小肠内行进。小肠绒毛内部也分布着平滑肌,可以引起小肠绒毛的伸缩运动和摆动,进而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小肠绒毛内部及小肠其他部位还分布着神经组织和血液等结缔组织。组成神经组织的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可以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例如,分布在小肠壁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食物的到来,随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引起小肠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调节消化活动。消化完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至小肠绒毛内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随流动的血液和淋巴运输至机体
17、其他部位。正是小肠内的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协调配合,从而实现了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1)构 成 小 肠 的 组 织 包 括,因此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小肠属于(2)如 图1表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的是图2(3)有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分泌含多种酶的消化液,有助于小肠内食物的消化。此外,小肠_ _ _ _ _ 也有利于此功能的实现。(4)根据文中信息分析,利于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包括 o(5)如图2为小肠各组织协调配合实现功能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
18、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 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查阅诸家本草 属于文献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 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走访药农、樵夫属于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医学家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来研究药物的。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
19、证科学结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 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亲尝百草属于实验法。故选:D。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此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文献、观察、实验等方法。2.【答案】A【解析】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则应该重新提出
20、假设后再进行实验,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修改实验数据。故选:Ao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一定完全参照上述的顺序(或环节)进行,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针对每一个环节时都细心地进行,切不可粗枝大叶。3.【答案】B【解析】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是薄而透明的。所以小明直接把手掌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发现视野一片漆黑,原因是光线不能透过手掌。故选:Bo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利用通过
21、可见光来放大标本。如果标本太厚光线无法透过标本到达目镜,观察不到。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大,数量少。因此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物像,应该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组合,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物镜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选项C 符合题意。故选:Co观图可知:一端无螺纹为目镜,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本题利用模式图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先判断物镜和目镜,再根据题意选用组合。5.【答案】B【解析】解: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
22、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T漱口T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T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一盖盖玻片一染色,故图中正确的顺序是。故选:Bo观图可知:染、滴、盖、涂、刮。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6.【答案】A【解析】解: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一放玻片标本T用眼观察物镜,下降镜筒一用眼观察目镜上升镜筒;所以正确的顺序是对光T放置玻片标本一下降镜筒一上升镜筒观察。故选:Ao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字
23、母“b”后,旋 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所以观察写有字 母“b”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q”。故选:Ao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8.【答案】B【解析】解:A、使细胞离散的措施是,使用牙签从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取细胞,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匀涂抹,可以使细胞相互分开,而滴清水不能使细胞离散,故不符合题意;B、如果在载玻片上滴清水,由于清水浓度低于0.9%的生理盐水,细胞则
24、因吸水而发生变大甚至破裂,故符合题意;C、口腔上皮细胞如果皱缩,须置于浓度大于0.9%的生理盐水中,而滴清水不会使口腔上皮细胞皱缩,故不符合题意;D、因为口腔上皮细胞置于清水中是不运动的,不像单细胞藻类那样能够运动,需放置棉花纤维减慢细胞的运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o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T滴T取T盖T染T吸等几步;“滴”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滴加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依据细胞失水或吸水原理,如果滴的盐水浓度大于0.9%,细胞则因失水而发生皱缩;如果滴的盐水浓度小于0.9%,细胞则因吸水而发生变大甚至破裂;只有滴的盐水浓度等于0.9%,细胞才不
25、会发生变化。本题主要考查查两个知识点,一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往载玻片中央滴加0.9%的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二是考查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以及细胞发生吸水或失水后的变化。9.【答案】C【解析】解:A、视野较暗时:可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增强视野亮度,A错误。B、找到物像后才换用高倍镜,这时要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B错误。C、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所以更换物镜,应转动转换器,C正确。D、镜头污染用擦镜纸擦拭,D错误。故选:Co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正确识记并理解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北京市 石景山区 年级 期末 生物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