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同步练习.pdf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同步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同步练习.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 红烛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选择题1.下 列 对 红烛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烛写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是闻一多同名诗集 红烛的序诗,体现了诗人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B.红烛要用微弱的光和热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人的迷梦。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献身精神。G.红烛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D.红烛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每节中诗句相对整齐,体现出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二、语言表达2.红烛 第七节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含意?试简要分析。三、现代诗歌阅读阅
2、 读 红烛,完成下面小题。红烛闻一多红烛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y O -y、口 I不 沃,不7天!原 是 要“烧”出你的光来一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
3、能不流呢?试卷第2 页,共 9 页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汨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3.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4.红烛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
4、!不误,不误!原 是 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试卷第4 页,共 9 页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5.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
5、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6.“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谈谈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7.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红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 是 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
6、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8.开 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9.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 又 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10.怎样理解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11.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试卷第6页,
7、共9页1 2.怎 样 理 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阅 读 红烛,完成后面的问题。红烛闻一多“蜡炬成灰泪始干”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 是 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李商隐
8、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 3.下列对课文 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 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 问 耕 耘
9、”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14.“红烛”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请写出这一意象的三个特点,并分析其内涵。四、小阅读一课内15.红烛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16.闻 一 多 的 红烛寄寓了诗人丰富强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学习了这首诗歌,你受到哪些启发?请结合诗歌加以阐述。17.有人说在 红烛一诗中,诗人的情绪抑扬顿挫,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请你简要分析。18.试 分 析 红烛 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原因和作用。19.红烛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
10、,有什么作用?20.红烛 第一节,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抒情的?21.红烛全诗有几次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卷第8页,共9页五、小阅读一课外2 2.你 认 为 红烛 第五节至第六节写了“泪”的哪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诗人借景抒情”错误,本诗不是运用借景抒情手法,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故 选 B。2.诗人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
11、含意的能力。联系前面的内容,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流泪。红烛不怕,西牲自己,相反,它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诗人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意愿,同样受到黑暗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故可见诗人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正如诗人所写“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诗人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希望唤起国人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3.相似点:二者表面上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祖
12、国无私奉献,不惜栖牲。深刻含义: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显了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括牲的精神。4.“灰”与“泪二二、三、四节扣住“灰”,五、六、七、八 节 扣 住“泪”。【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物象特点、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筛选相关诗句,分析物象特点,且依据提示的艺术手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思想感情。依 据“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仔细分析,容易想到红烛和诗人心都是红色的;联 系“烧罢!烧罢!烧
13、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和“红烛啊!莫问收获,但 问 耕 耘 ”可知,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世人,默默奉献。而诗人的心也是默默奉献,付出自我,拯救世人灵魂的。故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正是比俞和象征法,抒发奉献自我、唤醒民众灵魂的伟大抱负。答案第1页,共10页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由第二节“为何更须烧腊成灰,第 三 节 原 是 要“烧”出你的光来,第四节 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可 知 扣 住“灰”;由第五节“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第六节“又何苦伤心流泪”,第七节“流罢!你怎能不流呢”,第 八 节“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可知,
14、扣 住“泪”。5.(1)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括牲、无私奉献。(2)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以红烛的无私奉献啖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6.表现了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愤,去捣毁人间炼狱,求得自身
15、解放。7.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意象深刻内涵的能力。依 据“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仔细分析,容易想到红烛和诗人心都是红色的;本 诗“红烛”象征诗人的赤子之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而“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由此可见,二者不仅有颜色(红色)上的相似点,而且具有精神上的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精神的相似点。联 系“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和“红烛啊!莫问收获,但 问 耕 耘”可知,红烛燃
16、烧自己照亮世人,默默奉献。而诗人的心也是默默奉献,付出自我,拯救世人灵魂的。故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正是比喻和象征法,抒发奉献自我、唤醒民众灵魂的伟大抱负。同时,又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以红烛的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本题:“烧罢!烧罢!/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答案第2页,共10页破他们的监狱!”这又属于闻一多式的现代认同方式:在以物明志的时候,他的自我情绪仍然格外强盛,于 是“物”的内涵也
17、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燃 烧 的“红烛”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所以说,从“离”到“即”,或者说从当代文化的体脸到古典文化的憧憬,闻一多的心灵世界都是复杂的,当他执着于当代文化的生存感受时,传统文化的光芒不时召唤着他;当他选择着传统文化的理想时,当代文化的品格又照样显示着自己的力量。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愤,去捣毁人间炼狱,求得自身解放:这是诗人的历史使命感。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此诗中作者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以物化的“红烛”比作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运用
18、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所以诗人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8.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9.不矛盾。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1 0.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1 1.写了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1 2.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从诗中来看,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
19、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由此可知,“红烛啊,这样红的烛”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从诗中来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
20、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一开始“一误再误”表现出诗人在现实面前的迷茫,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后来曾答案第3页,共10页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因此他说“不误不误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句子含义的能力。从诗中来看,“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
21、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古代诗词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作“烛 泪 诗 人 沿 用 这 种 拟 人 手 法,驰骋想象,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烛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