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高频考点.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高频考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高频考点.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学习资料整理汇编(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训练)第 1 页,共 7 2 页10/15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化学高频考点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高频考点化学目 录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化学笔试高频考点.1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1第二部分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25第三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33第四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46第五部分化学教育教学知识.54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2页,共7 2页10/1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 0 2 2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
2、理高频考点化学2022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化学笔试高频考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考点1分散系1.分散系: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大类。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了大小100nm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巨大数目分子的集合体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举例NaCl溶液Fe(OH)3 胶体油水、石灰乳【考点2】溶液1.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
3、混合物。(2)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浓度、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一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应用时注意:要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要指明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N a C L 但也许能继续溶解K N C h,对于N a C l 来说是饱和的,而对于K N C h 来说就是不饱和的。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饱和溶液
4、与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规律:升高温度,曲加洛朝而 新 齐 人M人落比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溶解,当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的状态(动态平衡)。如:M g(O H)2(s)=M g 2 (a q)+2 O H-(a q)。3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若不能再继续溶解剩余溶质,则这种溶液就达到饱和。1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 2页,共 7 2!页1 0/1 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 0 2 2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高频考点化学4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注意事项(1)溶液是清澈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广。(3)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4)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做溶剂。6.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热
6、量。(1)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则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 N a O H、浓 H 2 S O 4溶于水,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如 N H 4N O 3 溶于水,温度降低).(2)许多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但不能认为没有发生这两个过程(如 N a C l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考点3胶体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lO-9 i o,m之间的分散系。2 .本质分散质粒子直径在lO-L i o,m 之间。3 .特征分散质粒子表面积大(具有较强吸附能力)。4.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分:液溶胶,如:F e(OH)3 胶体、蛋白质胶体;气溶胶,如:雾、云、烟;固溶
7、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5 .胶体的性质(1)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可以看到有一条光带,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可以用来鉴别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粒子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2)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沉降与沉降平衡布朗运动现象产生是因为胶体粒子受分散剂分子从各方面撞击、推动,每一瞬间合力的方向、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体粒子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 3页,共 7 2!页1 0/1 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
8、 0 2 2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高频考点化学质:电泳现象、凝聚现象电泳现象产生是因为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运动。胶体的凝聚利用电解质或其他试剂使胶体颗粒增大甚至沉淀的现象。胶体的聚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胶体结合成大颗粒而凝聚析出的过程。【考点4方程式1.化学反应方程式概念: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原则:要遵循客观事实;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9、。理解:可表示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及微粒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或气体体积之比)、质量之比。应用:表示物质的变化,进行有关计算。书写注意事项:(1)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2)反应的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3)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标上“1”;(4)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广。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氧化还原配平法;综合法质量守恒-代数法。书写:符合实验事实并配平;必须注明反应条件,尤其是有机化学方程式:T”、“1”等符号的应用要正确。2.
10、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意义:表示某一个离子反应:表示某类离子反应,因此能深刻表示反应的本质。书写:写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包括:可溶性的强酸、强碱、盐(绝大多数),其它物质则用化学式表示。书写方法:(1)写: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拆:把可溶性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其他写分子式(3)删:删除反应前后不变的离子(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等号两边原子个数、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如:写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写:H2S O 4+2 N a O H=N a 2 S O 4+2 H2O(2)拆:2 H+S O 4、+2 N a+2 0 H=2
11、N a+S O j-+2 H 2。(3)删:2 H+2 O H-2 H2O(4)查:H+O H=H 2。(方程式前后系数为最简整数比)判断技巧:两易两等两查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要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总电荷数必须相等两查:检查各项是否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5页,共 7 2!页1 0/1 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 0 2 2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高频考点化学【注意】对固态离子化合物参加的反应,如固态氯化会勺熟石灰共热,不写离子方程式。对微溶物质,一般浓度大时当难溶(如石灰乳),而澄
12、清液多按可溶处理(如石灰水)。有酸式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满足反应物物质的量的比值。【考点5计量数1.物质的量(n)(1)物理意义: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单位:摩 尔(mol),简称摩,把含有6.02x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3)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微观粒子。2.阿伏加德罗常数(N J(1)定义:0.012kgm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化学计算中取其近似值6.02xl023moH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为NA。(2)单位:mol1(3)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N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7)N,3.摩
13、尔质量(M)(I)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inoH(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4)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E )M4.气体摩尔体枳(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或 L mol(3)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V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E 一)vrn(4)气体摩尔体积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在标准状况(0,1.01xl()5pa)下,Im ol的任何理想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
14、22.4L。5.物质的量浓度(C B)(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2)单位:mol/L 或 mol L(3)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4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 6 页,共 72!页1 0/1 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 0 2 2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高频考点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口上)V6.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符号为3B。(2)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质X100%(3)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5、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式中S为溶解度(g),m 剂为溶剂质量(g),p 为溶液的密度(g e m 3),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3为溶质质量分数。对饱和溶液:lOOOpS 国 l()Sm 剂c M(S+100)以 -MV对所有溶液:CB1000inLxpBg-cin x(jjBMg mol xlL【考点6】四同一核i .核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一种核素。也就是说,每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如;H、:H、C、C 等各称为种核素。核素有同种元素的核素(如;H、;H )和不同种元素的核素(如:C、等)。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16、【注意】(1)只有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才能互称同位素。即同位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而中子数一定不同,质量数也不同。(2)由于一种元素往往有多种同位素,因此同位素的种数要多于元素的种数。(3)同位素的特性:物理性质不同(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的百分比是不变的。(4)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X;H (特例:该原子中不含中子)、笊;H (或 D)、瓶:H (或 T)。(5)重要同位素的用途:;H、:H为制造氢弹的材料;急 U为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燃料。3.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指由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同素异形体的组成元
17、素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性质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红磷和白磷;氧气和臭氧。4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指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 6 页,共 72!页1 0/1 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高频考点化学
18、同分异构现象在无机物和有机物中都存在。如:无机物中雷酸银AgONC和氟酸银AgCNO就互为同分异构体。5.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6.“五同”概念比较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对象化合物有机物原子单质相同点分子式通式相同结构相似质子数组成元素不同点结构分子式中子数结构性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定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考点7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元素周期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外层电子数:随着原子序
19、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I个递增至8个(第一周期时,从1个递增至2个)而呈现周期性变化;(2)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改变呈现周期性变化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同主族内,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3)元素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从+1价递增至+5价(或+7价),负价从一4价递增至一1价再至0价而呈周期性变化(4)元素性质:同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匕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
20、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3.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规律(1)元素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三角”规律)若A、B、C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如图所示位置,则有关的各种性质均可排出顺序(D不参与排列)。A-BCIX7、D原子半径:C A B;金属性:C A B;非金属性:B ACo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6第8页,共7 2页10/1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 0 2 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高频考点化学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
21、子半径。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 r (N a)r (C l)、r (F e)r (F e2+)r (F e3+)r (H )r (H)r (H+)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如 r (N a)r (M g)r (A l)r (S)r (C D、r (N a+)r (M g2+)r (A l3+),r (O2)r (F-).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 (O2-)r (L i+)o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同价态的
22、离子半径越大。如:r (F-)r(C l)r (B r )r (I),r (L i+)r (N a+)r (C l )r (A r)r (K O r (C a2+),r (O2)r (F)r (N a,)r (M g2+)r (A l3+).【考 点 8】电离能i.定义气态原子要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必须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而消耗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元素电 离 能(I).其单位采用k J m o l L2.作用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小,原子就越易失去电子;反之,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因此,可以根据原子的电离能来衡量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只要应用第一电离能数据即可3
23、.第一电离能从基态(能量最低的状态)的中性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第一电离能(I i):由元素化合价为+1的气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化合价为+2的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笫二电离能(L);其余依次类推。4.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1)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周期性变化。(2)总体上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小,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3)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所以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碱金属元素,最大的是稀有气体元素。(4)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中有些曲折。当外围电子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 全
24、空(p。,d。,F)、半 满(p 3,d5,f)或 全 满(p 6,d1 0,f1 4)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大。【考 点 9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第8页,共7 2!页1 0/1 5考点或配套习题突击冲刺训练专用材料整理汇编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高频考点化学指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有电子的转移3.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有元素化合价 升 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根本依据)4.相关概念(1)氧化反应:物质失去 电 子(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2)被氧化
25、:物质失去电子被 氧 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3)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常见氧化剂: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Ch、S、03等;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 e、C产等;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z、漂 白粉、浓H2so八HNO3、KMnCh等;过氧化物,如Na?O2、H2O2 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常见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n、Fe等: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 i等;较低态的化合物,如CO、SO2、H?S、Na2sCh、FcSCh等。(4)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2022 下半年 教师资格 考试 高频 考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