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光热储能行业研究报告.pdf
《2022年光热储能行业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光热储能行业研究报告.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光热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导语2 0 2 1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3 0 6.4 G W,同比+2 1%;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5 3 8 M W,同比持平。1、光热储能原理:以热能为核心L 1、光伏&光热:同根生的两兄弟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发电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优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而光热发电则是通过利用大规模的集热镜和传统的蒸汽发电机热力循环做功,将光能先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并最终产生电能的技术。光伏发电:光伏效应,光能直接转化为直流电。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为光伏组件,其由多个单晶/多晶硅成分的光伏电池片串联构成。当太阳
2、光照射在高纯硅上,使电子跃迁,形成电位差,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产生直流电,并在逆变器、升压系统的作用下转变成高压交流电,最终实现用电、并网功能。光热发电:经 过“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这一转化过程,产生交流电。光热发电通过反射镜、聚光镜等聚热器将采集的太阳辐射热能汇聚到集热装置,加热装置内的导热油、熔融盐等传热介质,传热介质经过换热装置将水加热到高温高压蒸汽,进而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除发电所用热源不同,其后端技术路径与火力发电并无较大差异,且产生电流为交流电,可直接实现并网。相较于光伏,我国光热发展相对滞后。2 0 2 1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3 0 6.4 G W,同比+2
3、 1%;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5 3 8 M W,同比持平。无论从装机总量还是装机增速来看,光伏发电均远高于光热发电,其主要原因是光热度电成本远高于光伏,在市场化的条件下不具备竞争优势。1.2、光热储能电站的四大系统组成光热发电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集 热(聚光)系统:集热系统是光热系统的核心,其主要由聚光装置、接收器、跟踪机构等部件构成。而其中,聚光装置又为集热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在中央控制系统操控下,可追踪太阳位置,收集并向接收器反射最大量的阳光。聚光装置中的聚光镜、定日镜的反射率、焦点偏差等均能影响发电效率,对设计、生产、安装技术要求较高,过
4、去被海外厂家垄断,而目前国产聚光镜效率可以达9 4%,与进口产品差距较小,具备国产替代潜力。吸热系统:吸热系统的功能为收集集热装置产生的热能,并利用导热介质将热能传送给蓄热系统。储换热系统:蓄热装置通常由绝热材料包覆的蓄热器及价格低廉、比热容高的储热介质构成,其主要作用是白天将光热能储存,夜间通过热交换系统将热能释放,并通过发电机最终转化为电能,实现光伏电站的夜间发电及调峰调频。发电系统:光热发电系统与火力发电系统技术具有一致性,市场成熟度较高,二者均通过高质量过热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功,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3、光热系统:槽式现为主流,塔式前景广阔按照光能聚集的方式,光热发电系统可分为塔式
5、光热发电、槽式光热发电、碟式光热发电和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四类。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塔式系统是利用众多定日镜,将太阳热辐射反射到置于高塔顶部的集热器上,加热传热流体(主要为熔融盐),高温传热流体通过蒸汽发生系统产生过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系统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串并联排列,连续加热位于焦线位置的导热流体(主要为导热油),进而产生过热蒸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图8:2021年中国已建成光热项目分类占比资料来源:CSTA,光大证券研究所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碟式系统利用驱动装置自动跟踪太阳,并用碟形聚光器将太阳光聚集到焦点处的吸热器上,最后通过斯特林循环或者布雷
6、顿循环实现发电。由于其单体较小,常用于空间太阳能站。线性菲涅耳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菲涅尔系统使用多个跟踪太阳运动的条形平面镜代替抛面镜,将太阳辐射聚集到吸热管上,加热传热流体(通常为水/蒸汽),并通过热力循环进行发电。我国新签光热储能项目中,塔式光热占比相对较高。槽式技术成熟较早,专利多为欧美垄断,目前历史装机量较大。截至2 0 2 2年年初,全球光热电站项目中,槽式项目达8 2个,塔式项目仅3 1个。截 至2 02 1年,我国已建成光热项目中,塔式及槽式的占比分别为6 0%及2 8%。1.4、我国光热储能电站发展历程中国光热发电“两沉两浮”。1)蹒跚起步。中国光热发电初次尝试发生在十多年前的
7、内蒙古鄂尔多斯,彼时政府拟筹划在当地建设一个5 0M W级光热示范电站,并于2 006年召开的中德科技论坛上升级为中德合作项目,但受制于技术水平和发电成本等因素,项目逐渐被搁置。2)焰火重燃。2 01 6年,国家能源局发 布 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确定了首批2 0个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重燃市场对光热发电的热情,后续中控青海德令哈项目1 0M W塔式、首航敦煌1 0M W塔式等一系列项目拉动光热发展进入快车道。3)再陷低谷。随着1 8年底示范电价退坡机制的启动,1 9-2 0年光热项目建设再次陷入停滞。4)峰回路转。2 1年开始,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逐步深入,光热储能
8、具备比较优势,行业关注度逐渐回升,有望迎再次发展。2、光热储能电站将进入发展快车道2.1、政策鼓励,光热储能绽放2021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市场沉寂期后,中国光热发电行业迎来了承上启下的新元年。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张,光热 发 电“储发一体”优势凸显,与光伏、风电协同互补,在清洁供电的同时保证电网的高效稳定。而国家21年以来也不断推出涵盖光热发电在内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助力光热发电与风电、光伏的融合发展、联合运行,以及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图11:新能源发电与居民用电存在季节性偏差o o o“wszgzO,3ZZOZ8gr Mgzwlqz息x.rvmzOEYIgz-EOIUDZovg-
9、gzIGglmzJEOTZOZIE.61mzOGMHgzIFto-IgzBzaHgzWTO-IZON1t-rrogzOEIlezoz-EOI.OSZlEOHJgzWNO-ogz?86sIE8OZZoexogz-Eto-ogzwzo-ozozlEgegzTES.6SZ吊n-srozICO1.61OZ0060-687I工od tszOF86WZ昂SO-6目0C3610ZIE.CO-6TM8Z8610Z-中 :,:,/历时)(左,匕力发电,(亿T瓦时)”一 轴)电 心,1亿T H;)(6WI 1-太阳陡独电0 亿 超时)(4岫)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2.2、光热储能电站成本已有显著下降技
10、术成熟+国产替代=光热度电成本不断下降。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不断下降,部分已低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 R EN A)报告显示:2010-2020年,全球光伏电站发电平均成本降幅最大,达85%;光热发电系统其次,约为68%。在技术路径不断成熟、供应链不断完善以及核心器材国产替代的综合逻辑下,我国光热发电有望摆脱过去经济性不强的局面,叠 加“风光储大基地”战略,度电成本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快速下降。根据国际经验,技术进步对光热储能电站成本降低的贡献率约42%,规模化的贡献率约37%,批量生产的贡献率约21机 根据可胜技术的数据,在理想情况下,由于规模化发展带来的电站总投资
11、整体下降幅度可达18.4%27.6%。2.3、光热储能电站:稳定发电为其核心优势新能源发电痛点在于波动较大,对电网负荷造成冲击在火力发电主导的传统电力系统中,电能的供应曲线相对稳定,但用电曲线在年内、日内存在多次峰谷波动。此前通过“了解需求侧、控制发电侧”的基本策略,预判用电高峰,预设发电出力计划,可较好解决电能供需错配问题。近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例的提升给发电侧增添了诸多不可控、不稳定因素。风电、光伏发电受制于自然条件因素,常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反调峰性等特点,而 其“极热无风、晚峰无光5”等弊病早已是“老生常谈”。据国家电网测算,2 0 3 5年前,我国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将分别达7
12、亿、6.5亿千瓦,而所带来的日最大波动率预计分别达1.5 6亿、4.1 6亿千瓦,大大超出电网调节能力。我国电网迫切需要重新构建调峰体系,以具备应对新能源5亿千瓦左右的日功率波动的调节能力。储能系统具备平滑波动、削峰填谷能力,是新能源发电的重要储能技术是应对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系统波动性、间歇性的有效技术。成熟的储能技术在发电侧可平滑风光电系统的波动,从而提高并网风电、光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改善新能源发电波动性等短板;在电网侧、用户侧,储能技术可很好地解决电能供需错配问题,从而减少电网短时承压过高或峰时用电不足带来的安全性、稳定性问题,并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避 免“弃风弃光”现象。图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光 热储能 行业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