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口算和估算1.直接写出得数。4.6+0.4=0.7 2 0.2=5+4.5=1 0.6=0.2 5+0.2 5+5=1 0 0 x 0.0 3 2=0.6 4-0.8=0.7-1 0=0.42=n-0.7 4 n =二、竖式计算2.用竖式计算。(带口的要验算)1 5.7 4+2.6=2 4 0.2 4=1.8 x 3.6 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口 8.5 5+5.7 =三、脱式计算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2.7 5-0.2 5 x 0.4 3.5 2+4.9 3+5.4 8-1
2、.9 35.2 x 0.2 5+4.8 x 0.2 5 2 2.4-0.5 x (2 2.4-9.6)四、填空题4 .体育老师对五年级男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以每分钟1 8 个为及格,记作0个。小刚的成绩计作+3 个,小刚一分钟做了()个,小明一分钟做了 1 4 个,记作()个。5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常住人口也居世界排名第一,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到 2 0 2 0 年 1 1 月 1 日。时为止,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 4 7 4 8 0 1 6 人,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是()亿。6 .6个十分之一和7个 0.0
3、 1 组成的数是(),这个数写成分数是()。7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0.0 6 公顷=()平方米 3.5 公顷=()平方千米2小 时 1 5 分=()时 3吨 8 0 千克=()吨8 .下表是A、B、C、D、E 五位同学进行跳远比赛的成绩,如果A是第一名,那么他至少跳了()米,如果C是第四名,那么他可能跳了()米。选手ABCDE成 绩(米).02.7552.4 93.0 19 .一种钢丝长7.2 米,重 4.5 千克。照这样计算,这种钢丝每千克长()米,1米重()千克。1 0 .如下图: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正好拼成了一个面积为3 6 平方厘米的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厘米,三角形的
4、面积()平方厘米。1 1 .如图:用一张长1.2 米,宽 0.2 米的彩纸做直角三角形小旗,每面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 0 厘米和1 5 厘米。这张彩纸最多可以做()面小旗。1 5 厘米1 2 .如图:两摞规格完全相同的课本整齐叠放在讲台上。请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解(1)每本课本的厚度为()厘米。(2)如果有这样的课本n本,整齐叠放成一摞放在讲台上,这一摞课本的顶部距离地面的试卷第2页,共 6页高度应是()厘 米。(3)当 n=18时,这一摞课本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 3 .仔 细 观 察,探索规律,写出得数。0.3 x 0.9=0.2 70.3 3 x 0.9 9=0.3 2 6 7
5、0.3 3 3 x 0.9 9 9=0.3 3 2 6 6 7)厘 米。0.3 3 3 3 3 3 x 0.9 9 9 9 9 9=()1 4 .2 0 2 1 年 1 2 月 02日记成2 0 2 1 1 2 0 2,这个数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读都一样,我们称这样的日期为“完 全 对 称 日 从 2 000年 到 2 09 9 年这样的“完全对称日”有()个。五、排序题15 .已 知 a x 0.8=b+0.8=c (a、b、c都 是 大 于。的数),请 将 a、b、c从大到小排列:()()()。六、选择题16.把整个正方形看作“1”,阴 影 部 分(如下图)用 小 数 表 示 是()。B.0
6、.3C.0.3 0D.0.617 .在 梯 形 面 积 公 式$=(a+b)h+2 中,当 a=0 时,可 以 用 来 计 算()的面积。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三角形18 .下 图 大 长 方 形 的 面 积 可 以 列 式 为()。0.5 X 30.5 X 0.82 X 32 X 0.8A.2.8 3.5 B.2.8 x 2.5 C.3.8 x 2.5 D.3.8 3.012,752.49,如 果C是第四名,那么他的成绩小于2.75米且大于2.49米,根据其他数位上的数字,他可能跳了 2.55米 或2.65米。【点睛】掌握并灵活运用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答案第
7、3页,共13页9.1.6 0.625【分析】首先用这种钢丝的长度除以重量,求出这种钢丝每千克长多少米;然后用这种钢丝的重量除以长度,求出每米重多少千克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每千克长的米数:7.2+45=1.6(米)每米重的千克数:4.5+7.2=0.625(千克)综上所述:一种钢丝长7.2米,重 4.5千克。照这样计算,这种钢丝每千克长1.6米,1米重0.625千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题中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10.6 12【分析】根据图可知,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2 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x高+2,即(上底+下底)=梯形
8、的面积x2+高,用 36x2+4=18(厘米)。即可求出上底加下底的和,由于上底加下底的和相当于3 个上底,用 18+3=6(厘米),即可求出上底的长度,也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也是6 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司:底X 高+2,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详解】36x2 4+(1+2)=72+4+3=18+3=6(厘米)6x4+2=24+2=12(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 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应熟练掌握它们的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11.16【分析】由图可知,2 个底是20厘米,高 是 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可以拼成一个小长方形
9、,先 把 1.2米化成厘米是120厘米,求 出 120厘米里面有几个15厘米,即小长方形的个答案第4 页,共 13页数,再用小长方形的个数乘2即可求得做的小旗的面数。【详解】由分析得:1.2 米=1 2 0 厘米1 2 0-1 5 x 2=8 x 2=1 6 (面)这张彩纸最多做1 6 面小旗。【点睛】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切拼问题,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 2.(1)0.5(2)8 5+0.5 n 9 4【分析】(1)用 6本课本厚到地面的长度一3本课本厚到地面的长度,求出3本课本的厚度,再除以3,即可求出每本课本的厚度。(2)用 1 本课本的厚度x n,求出n本课本的厚度;用 3
10、本课本厚度到地面的长度一3本课本的厚度,求出桌子的高度,再用n本课本的厚度+桌子的高度,即可解答;(3)当 n=1 8 时,带 入(2)的算式,即可解答。【详解】(1)(8 8-8 6.5)+3=1.5+3=0.5 (厘米)每本课本的厚度为0.5 厘米。(2)8 6.5 0.5 x 3+0.5 x n=8 6.5-1.5+0.5 n=8 5+0.5 n (厘米)如果有这样的课本n本,整齐叠放成一摞放在讲台上,这一摞课本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应是(8 5+0.5 n)厘米。(3)当 n=1 8 时8 5+0.5 x 1 8=8 5+9=9 4 (厘米)答案第5页,共 1 3 页当 n=1 8 时,
11、这一摞课本的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是9 4 厘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6 本课本和3 本课本到地面的长度,求出3 本课本的厚度,再利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含有字母式子的化简与求值的知识进行解答。1 3.0.3 3 3 3 3 2 6 6 6 6 6 7【分析】观察题中算式可知,积的整数部分是0,小数部分最后一位是7,乘数中小数部分有 n个 3,积的小数部分前(n-1)位都是3,后一位则是2,接着就是(n-1)个 6;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得:0.3 3 3 3 3 3 x 0.9 9 9 9 9 9=0.3 3 3 3 3 2 6 6 6 6 6 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算式排列的规律,找出算式
12、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 4.1 2【分析】分类计数,先定两头2 0 与 0 2,想中间一月至十二月:2 0 1 0 年 1 月 2 日至 209 0 年 2 月共 9 个,1001,2002,3 003.9 009;2001 年 10 月 2 日,2011 年 11 月 2 日,2021 年 12 月 2 日共 3 个,即 20011002,20111102,20211202;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得:从 2000年到209 9 年这样的“完全对称日有:20011002 20100102,20111102,2020020、20211202,203 003 02,204 004 02、2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市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期末 测试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