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精准培优 生物(学生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生物精准培优 生物(学生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精准培优 生物(学生版).pdf(1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生物精准培优专练目 录 C o n t e n t s_/生 物 培优点一细胞的特性与功能的关系-01 培优点二分析酶促反应曲-04 培优点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11 培优点四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17 培优点五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23 培优点六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含量-26 培优点七 分析光合作用的相-30 培优点八测定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35 培优点九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40培优点十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45培优点十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50 培优点十二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异常分离比-56 培优点十三巧解特殊分离比-60 培优点十四判断基因的位置-64 培优点十五人体稳态的调
2、节方式-68 培优点十六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73 培优点十七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设计-77 培优点十八 食物链(网)的构建-82 培优点十九分析碳循环-87 培优点二十 食物链(网)中能量流动-92 参考答案-.-97培优点一细胞的特性与功能的关系一、“归纳对比法”理解细胞的特性与功能的关系应 用 1:细胞物质含量与功能的关系典 例1.癌细胞容易扩散的重要原因是0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小 B.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易转移C.细胞分裂速度快,组织无限扩大 D.癌细胞代谢旺盛,容易向周围扩散应用2: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典例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 误 的 是()A
3、.神经细胞细胞膜面积大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人成熟红细胞、蛔虫体细胞等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睾丸大量合成分泌雄性激素与细胞中发达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的交换二、对点增分集训I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 确 的 是0A.心肌呈固态是因为结合水含量较自由水更高B.晒干的种子几乎不能进行细胞呼吸,其原因主要是细胞中没有自由水C.血浆中的水分全都是自由水,没有结合水D.衰老细胞中的水分仍超过鲜重的5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A.若不同种生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则它们的代谢强度相同B.植物根尖从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
4、以用于合成蛋白质、磷脂和核酸C.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3 .不同种类的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其原因之一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A.磷脂不同B.脂质不同C.蛋白质不同 D.糖类不同14 .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 确 的 是 0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答案】B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
5、程的叙述中,正 确 的 是()A.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种类B.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因而属于细胞分化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其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癌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6 .TGF-pl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pl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 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
6、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 确 的 是 0A.大肠杆菌没有中心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B.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所有动物都有线粒体C.人体的少数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或有多个细胞核D.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B.囊泡可以由高尔基体向内质网转运C.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高尔基体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2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0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B.细
7、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D.肺泡细胞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进而导致硅肺io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 误 的 是 0A.核孔数量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大B.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功能更复杂C.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头部,利于游动D.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不断接受和分泌囊泡,利于膜成分的更新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C.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
8、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 2.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不正确的是0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接受更多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C.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有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D.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崎,有利于有氧呼吸快速进行32019届高三好教育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二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一、“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两坐标轴的含义:分清自变量与因变量,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曲线的变化:利用数学模型法观察同一条曲线的升、降或平的变化,掌握变量变化的生物
9、学意义。如在分析影响醯促反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饱和时,限制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当达到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关键点:即曲线的起点、终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点,理解关键点的意义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同曲线的异同及变化的原因应 用1:表示酶作用机理的曲线典 例1.如图曲线I、II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0催mA.曲线II表示酶催化条件的反应,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用ab段表示B.若将酶催化改为FeCh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若仅增加反
10、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催化剂和加热都是给分子提供能量,让分子达到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应用2:表示酶的高效性的曲线典例2.如图为某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物剩余量的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的酶特性是04反应物的剁余贵 反应时间专 一 性 高效性催化特性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A.B.C.D.应用3:表示酶的专一性的曲线典例3.如图中曲线1是一定量的淀粉在淀粉酶(处于最适p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P点加入不同的物质,曲线的变化趋势如甲、乙、丙、丁所示,则甲、乙、丙、丁加入的物质分别是0醋酸淀粉淀粉酶BaSCU(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r生成
11、物的相对含,-一-甲反应时间A.B.C.D.应用4:酶促反应中的关系曲线典例4.在一定酶量、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正确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是()的艮梗途tMf t反应速率A.典 例5.如图中a、b、c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0生成物的质0反应时间5A.b曲线的处理条件是此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B.三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由于p H 不同造成的C.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D.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造成的卜 二、对点增分集训1.下列描述酶的特性和作用机理的曲线,正 确 的 是()活
12、化能公 无 能 催 化 百 酶 催 化 反应过程D2.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 2 O 2 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加萝卜提取液gooooO8642诙氧化氢剩余f f l%)Z795实二验A.若将图甲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2 产生总量明显增多B.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 2 O 2 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C.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 7的条件D.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 e 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
13、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3.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 的起始浓度为l 0 m m o l/L)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 3 时 间(min)物 质 浓 度(mmol/L)O+H2O-甲乙6A.物质a 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 在 2 m i n 内可被完全分解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D.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和4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 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
14、速率关系的 是()5 .多酚氧化酶是引起果蔬酶促褐变的主要酶类,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 5、最适pH为 5.7 o 下列各图表示在其他条件适宜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有关变化。则()反应速率生成物的量反应物的1原 初条件下的勰数据-改变条件后的实然据 反 应 物 浓 度0 反 应 物 浓 度 间时A.图 1 可以表示温度从1 0 0 降低为3 5 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关系B.图 2可以表示PH从 5.7 升高为7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关系C.图 3可以表示反应物浓度增加1/5 时,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D.图 4可以表示多酚氧化酶浓度降低1/5 时,反应物的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6
15、.甲、乙、丙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 是 07八ao5In10b小虎速度2 3反W初金度304OC50ftA.甲图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受酶浓度的制约将不再上升B.乙图中a点表示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C.乙图中a点到b点表示超过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温度再升高酶活性会急剧下降D.丙图中曲线的c点与d点两点反应速度偏低的本质原因不同7.某同学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0底物剩余5底物剩余量公成物&|Lx 4orM:._I _i_i .0 A 时间 0 5 7 9 pH图l图2A.本
16、实验研究的酶有麦芽糖酶和蔗糖酶B.三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C.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酶在温度为30、pH=7活性较高D.在pH=5或温度为20 C的情况下该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麦芽等。20 40 时间(分)8.下图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0A.曲线OABC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度的提高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大大加快9.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
17、,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量随时8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 点不移,d 点左移B.pH=c时,e 点为0C.量增加时,e 点上移,d 点右移D.温度升高时,e 点上移,d 点左移1 0.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反应物浓度A.若在B 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不变B.若 在 B 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若在C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若在A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H.图一曲线a 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时间与生
18、成物量的关系,图二曲线b 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 pH 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曲线a 中,A 点后,限制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酶的含量不足B.图二曲线,酶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f 表示C.分别在图二中取B、C 点的速率值,对应图一中的曲线c 和 d9D.减小p H,重复该实验,图二曲线b应变为曲线f;增大p H,应变为曲线e1 2.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 确 的 是0反应速率乙.C(E丙/A 勿 F J影响辞促反应的相关因素A.在
19、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102 0 1 9 届高三好教育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对照实验法”设计酶的相关实验应 用 1:“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典 例 1.食虫植物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的植物,为了验证其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适宜温度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试 管 1、2 中加入适量双缩胭试剂,试 管 3、4 不加任何试剂,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20、加分泌液 加水实验A.如果试管1 中出现紫色反应,即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B.实验的观测指标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C.由试管2、3 构成的对照实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D.实验是对照组、实验为实验组,两组一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用2:“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高效性典例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试管组别实验处理加入 3%H2O2(mL)z汨nn.声反 加入试剂试 管 12吊znn/试管2290/试管32*m汨 znn 2 滴 3.5%FeCb溶液试管42当rn 汩znn.2 滴 20%肝脏研磨液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0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
21、催化剂两个自变量B.试管2 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C.若试管4 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 和试管311应用3:“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专一性典例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一出现砖红色沉淀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一加入斐林试剂一不出现砖红色沉淀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一加入斐林试剂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条件下进行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应用4:“梯度法”探究
2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典 例 4.小张查阅资料得知,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 o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试管实验温度3%淀粉溶液2%a-淀粉酶溶液1 min后碘液检测150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255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360 2 mL1 mL溶液呈棕黄色注: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A.将实验温度改为0、55、100 B.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1mLC.将 a-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1%D.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二、对点增分集训1.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 确 的 是 0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
23、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12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2 .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相关表述有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相关实验A酶催化具有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 e3+的催化H2O2分解可用带火星卫生香复燃程高效性度为观察指标B酶催化具有比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用碘液检测淀粉和蔗糖是否专一性被水解C探究酶作用可用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温度,无关变量为P H、的适宜温度淀粉酶的量等,可用碘液检测Dp H 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可
24、用p 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因变量为过氧化氢分解速率3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 3%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方法观察结果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2常温下加入F e3 +氧气泡稍多而小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A.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B.酶变性后就失活C.酶有专一性 D.酶有高效性4 .下列实验设计的思路,正 确 的 是()A.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用碘液检测可验证酶的专一性B.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F e C b
25、溶液催化H2O2水解可研究酶的高效性C.进行过氧化氢酶催化比。2 水解实验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胃蛋白酶在pH为 3、7、1 1 的溶液中水解蛋清可验证p H 对酶活性的影响5.下图新鲜土豆片H 2 O 2 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不正确的是013A.量筒中短时间内有大量气体产生,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量筒中最终生成的气体量不变6 .下表所示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试管纤维素悬液(mL)222纤维素酶液(mL)111反应温度()30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生物精准培优 生物学生版 生物 精准 学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