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高考历史真题含解析.docx
《2022年山东省高考历史真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高考历史真题含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2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3 .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异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
2、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淡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4 .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5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最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
3、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6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
4、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9 .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比例()40r10-011年份198319851
5、987198919911993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0 .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O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O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O当阿基坦公符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A.推动城市崛起B.加强国王权力C.建立民族国家D.发展庄园经济11 .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B.玉米、水稻C.小麦、甘蔗D.水稻、甘蔗12
6、 .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13 .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实现全世界无产
7、阶级的联合14 .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嬴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15 .1967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C.对面临
8、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隋书卷29地理志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材料二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
9、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
10、,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
11、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何正慈作)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2、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地图上的文明史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
13、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制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2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己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
14、、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马对军队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农耕主要是铁犁牛耕,排除C项;汉代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不会因为商业而专门设立相马课,排除B项;跟礼乐制度的重建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 .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异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漆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
15、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是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说明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上丝绸贸易,排除A项;宋朝的衣料材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无法得出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4 .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朝
16、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项正确;材料是加强管理不是限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故选A项。5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最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17、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可知,学者张斯桂认为万国公法对中国外交有益,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D项正确;A项内容与材料“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最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当时部分中国人力主融入国际社会,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而非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6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
18、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救国B.实业救国C.以商救国D.富民救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骞、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
19、。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1927年
20、,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排除A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
21、据材料“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济技术合作、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可知,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帮助和合作,有利于非洲国家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B项表述片面,中国和非洲进行经济合作也有利于中国经济治理机制的改善,排除B项;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均衡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9 .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比例()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
22、不断深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下降,这意味着农业产值相对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制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这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推动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比格局变化,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逐渐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占比相对下降,D项正确;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并不会导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0 .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
23、。这些举措旨在O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O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O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A.推动城市崛起B.加强国王权力C.建立民族国家D.发展庄园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王支持城市自治运动来打击封建诸侯、改组御前会议加强王权、借联姻来扩充领土,都是为了加强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法王的这些举措客观上推动了城市的崛起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但不是其目的,排除AC项;庄园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王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11 .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高考 历史 真题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