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化学真题.pdf
《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化学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化学真题.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化学真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 0 分钟2.全卷共5 道大题,总 分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Zn:65一、判断与选择(本题共2 0 道小题,每 题 2 分,共 40分。1-16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7-20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漏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A.张青莲 B.屠呦呦 C.钱学森 D.侯德榜【答案】D【解析】A、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符合题意;B、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不符合题意;C、
2、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不符合题意;D、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符合题意。故选D。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 1%,故选B。3.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滴水成冰 C.立竿见影 D.火上浇油【答案】D【解析】A、沙里淘金是分离出金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B、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C、立竿见影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D、火上浇油发生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故选D。4,下
3、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碘酒C.石油D.稀硫酸【答案】A【解析】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B、碘酒是由碘、酒精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是由硫酸、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o5.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A.B.C.缸 D.【答案】B【解析】A、该图标是“腐蚀品”,汽油等不属于腐蚀品,加油站无需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是“禁止吸烟”,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爆炸,故应禁止吸烟,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有毒品
4、”,汽油等不属于有毒品,加油站无需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CO(NH2)2 B.Ca3(PO4)2 C.(NH4)2HPO4 D.KC1【答案】C【解析】A、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B、磷酸钙含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C、磷酸氢二镀含N、P 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D、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7.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泥浆C.蒸镭水D.白糖水【答案】D【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
5、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A、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此选项错误;B、泥浆是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此选项错误;C、蒸储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此选项错误;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溶液B.闻气体气味C.点燃酒精灯D.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答案】D【解析】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B、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
6、去闻,不符合题意;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后、;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化 学与人类健康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 B.为预防骨质酥松适量补充钙元素C.霉变的花生油炸后可食用 D.缺维生素A 会引起夜盲症【答案】C【解析】A、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在经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中的铁元素后,可以补充人体内流失的铁元素,故可预防缺铁性贫血,不符合题意;B、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补充钙元素则可预防钙元素缺乏症,不
7、符合题意;C、霉变后的花生油中有黄曲霉素,其属于致癌物,且 2 8(r c 以下高温难以破坏其毒性,故不可食用,符合题意;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不符合题意。故选C o1 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大量热量C.铁在氧气中燃烧,最终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D.蘸有浓硫酸的木条变黑【答案】C【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
8、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蘸有浓硫酸的木条变黑,不符合题意。故选C。1 1.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裁割玻璃B.熟石灰能与酸反应改良酸性土壤C.氮气常温下无色无味用于食品的保护气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多种用途电光源【答案】C【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裁割玻璃,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通电时
9、,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不符合题意。故选C1 2.以下同学们交流的家庭课外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B.用灼烧法区分羊毛、涤纶和棉纤维【答案】D【解析】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可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 A 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B、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有烧纸的气味,涤纶燃烧有特殊气味,灼烧闻气味可以区分三者,故 B 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C、蓬松棉、纱布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及异味,可以达到净水的目的,故 C 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D、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氯化钠能够促进铁制品生锈,用食盐水清洗菜刀
10、不但不能除去表面的铁锈,反而能够促进菜刀生锈,故 D 选项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故选D。1 3.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 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铜片70七的水白磷不燃烧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答案】C【解析】A、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A 正确;B、铜片上的白磷在70 的热水上方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B 正确;C、烧杯中的热水既能提高温度,还起隔绝氧气
11、的作用,C 错误;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D 正确。故选Co14.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中所有的食物均呈酸性物质厕所清洁剂橘子西瓜鸡蛋清牙膏炉具清洁剂PH12346-77-88-91213B.胃酸过多的人多食用橘子C.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可减轻痛痒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清理油渍效果更佳【答案】C【解析】A、pH 小于7 呈酸性,大于7 呈碱性,故鸡蛋清呈碱性,A 错误;B、橘子p H V 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多食用橘子,B 错误:C、蚊虫叮咬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可涂抹碱性物质,酸碱中和,
12、减轻痛苦,牙膏pH 大于7,显碱性,故可涂抹牙膏,C 正确;D、厕所清洁剂pH 小于7 呈酸性,炉具清洁剂pH 大于7 呈碱性,将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效果降低,D 错误。故选:Co15.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K+、MnO;、Na+、H+B.CO j、K C l NO;C.Na+、Ca2+Fe3 NO;D.N a Mg2 AP+、Cl-【答案】B【解析】pH=13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A、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且高锦酸根离子是紫红色的,不符合题意;B、四种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
13、和水,可以大量共存,且均是无色的,符合题意;C、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铁离子是黄色的,不符合题意;D、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铝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B。1 6.现 有 X、Y、Z 三种金属。如 果 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如 果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面有银析出,而 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A.XYZ B.ZXY C.XZY D.YXZ【答案】A【解析】把 X 和 Y 分别放入稀硫
14、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说明X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Y 位于氢后,即金属X 的活动性比Y 强,把 Y 和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 Y 表面有银析出,而 Z 没有变化,说明Y 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而 Z 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金属Y 的活动性比Z 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故选A。1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 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02(CO)过 量 02点燃BCuO(Cu)适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H2(HC1)足 量 NaOH溶液干燥DC u 粉(F e 粉)过量盐酸
15、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答案】CD【解析】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且通入过量氧气,会引入新的杂质氧气,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干燥,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D、加入过量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和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铜,符合题意。故选CD。1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B.trC
16、 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加溶剂可将b点的乙溶液转变成a点的乙溶液D.U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它们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A B【解析】A、由图可知,t2 时,甲的溶解度为5 0 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 0 g:1 0 0 g=l:2,符合题意;B、t 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t2 时,a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的上方,表示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b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该温度
17、下,乙的不饱和溶液,将 b点的乙溶液转变成a点的乙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不符合题意;D、h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升温后,温度升高,它们的溶解度增大,但是升温后,甲、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 B。1 9.下列示意图与叙述对应正确的是wte情9I耳三鼻量-t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钠溶液B.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镒C.向稀盐酸中滴加足量的水D.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答案】A C【解析】A、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18、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沉淀生成,硫酸反应完成后,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A正确。B、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镭,二氧化镐是催化剂,加二氧化镐的反应速率变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B错。C、向稀盐酸中滴加足量的水,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pH变大,但始终在小于7的范围内。C正确。D、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放入到足量的相同稀盐酸中,根据化学方程式Mg2 4+2 H C l=M g C l2+H2 T2mg2 A 15 4+6 H C 1=2 A 1 C 13+X x=3 H2 T612mgFe5
19、6+2 H C l=Fe C l2+y y =H2 T29mgz z=m g2 8可知:铝产生氢气最多,综上所述:选择A C。镁其次,最少的是铁。D 错。2 0 .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 0%,将 2 0 g 该混合物高温爆烧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1 2 g B.4.8 g C.3.2 g D.4.4 g【答案】C【解析】该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 0 g x6 0%=1 2 g,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最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钙,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与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相同,则
20、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2 g+1 0 0%)=1 6.8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 0 g-1 6.8 g=3.2 g。故选C。二、填空与简答(有3道题,每 空1分,共2 0分。)2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 壳 中 含 量 最 高 的 金 属 元 素;(2)2个二氧化硫分子_ _ _ _ _ _;(3)与 3)对 应 的 粒 子 符 号;(4)标 出 氧 化 镁 中 镁 元 素 的 化 合 价;(5)2N 2中的前面“2 表示;右下角“2 表示 o【答案】(1)A 1(2)2s o 2(3)N a+2 MgO(5).两个氮分子.
21、每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 1;(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 0 2;(3)核电荷数=1 1 核外电子数=1 0,表示的是钠离子,其符号为:N a+;(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 价可表示为:康0;(5)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 2中的前面“2”表示两个氮分子;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2N 2中右下角“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黑龙江省 牡丹江 鸡西 地区 朝鲜族 学校 中考 化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