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眼.pdf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诗眼.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 赏之诗眼所 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诗而言是某个字。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有些字,虽未 冠 以“诗眼”的名称,但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诗眼”。考 点1:诗中眼【确定“诗眼”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甄别】(1)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是“诗眼”。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方面
2、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妙用修辞(尤其是比喻、拟人)的地方往往 是“诗眼”。(3)词类上:具 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词)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的一般就是“诗眼”。【常见的提问形式】:1、这 首 诗 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思路】:1、明确诗眼的价值,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是诗歌的灵气所
3、在。或者统摄全篇,或者一字传神。2、统 摄 全 篇 型,要 结 合 全 诗,逐 联(句)解说诗眼的体现,诗句解说要扣紧诗眼。充分体现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第 1 页 共 1 5 页3、一字传神型,则重在透过诗眼,分析诗歌旨意,传达作者情感。字句的解说要具体,要联系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理解。【步骤】: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例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3、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指出该字在表达情感、主旨中所起的作用。江楼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
4、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案 :(步骤)全 诗 以“夕”字统领 全 篇,是 全 诗 的“诗眼”。(步骤)首 联 写 海 天 茫茫,山川阔长,都 是“夕”中 之 景;颔 联 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答案:(步骤)全 诗 以“望”字 统 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写风吹古
5、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第2页 共1 5页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提问】古人有“诗之眼”的说法。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有谁会心生怜意啊”。“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春泛若耶溪唐禁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6、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3。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4,愿为持竿叟。【注释】1 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藜(q i)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3 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B.诗 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诗人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E.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意
7、味深长的意境。2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能提示全诗主旨的个词语。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的景与情简要分析。1.CE【解析】C项 中“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的 说 法 不 当,“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不是“炊烟”。E项,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的第 3 页 共 1 5 页说法不当,其诗幽意无限,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E项 的“激越”用词不当。2.幽意”。作者在诗中描写了清幽之景:晚风习习,吹拂着游船,船几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南斗星闪耀,水潭上月光溶溶、烟雾茫茫,还有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由
8、夜景的清雅,作者更觉世事纷扰,不如这种幽居独处、不问世事、随遇而安、放任自适的归隐生活,由此表达自己追慕“幽意”的人生意趣。江村唐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释】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抱”字用了比喻的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
9、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B.颔 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 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畅。C.颈联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D.中间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从景物和人事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幽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写足了江村幽事。E.尾联欢快愉悦,说明作者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完全没有了悲苦之调,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2.有评论说“幽”字是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1.AE2.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
10、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个“幽”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的安闲悠然。清溪行唐 李白第4页 共1 5页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1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清溪清我心”,诗人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秀川,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B.第二联以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激,“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哪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激见底呢!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
11、清衬托出清溪的更清,也表现了对新安江水色的厌恶之情。C.第三联运用比喻的手法来侧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样一幅美丽的倒影图,使人身入其境,感受到清的氛围。D.第四联景物基调发生变化,由清澈的溪木鸟而写“猩猩啼”,氛围变化,进而由景入情,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E.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7 5 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这首 清溪行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借此寄托自己的情怀。2 .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清”字,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1.BC【解析】B.错 在“表现了对新安江水色
12、的厌恶之情”;C.错在侧面描写及感受到凄清的氛围。2.同意,首联:不但写出了清溪的清澈,而且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心里感受“清我心”,颔联颈联:用反衬比喻等手法着力描写了清溪的清溪的清澈美丽。营造了一种明净纯澈的意境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尾联: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 清我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晚秋登城北门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第5页 共1 5页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塑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 1 7 7)九月四
13、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C.“横塑赋诗非复昔”,“横梨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E.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
14、,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1.【答案】B E【解析】B项,鸿雁将秋来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E项,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和抒情,这里没有“议论”。故选:B E 2 .【答案】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愁;尾联追忆“横梨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解析】首联叙出游地点、时间及感受,点明题旨;颔联抒写自己远望烽火、仰观雁阵所第 6 页 共 1 5 页兴起的失地之愁;颈联由
15、失地而想到国家的命运与自身的遭际;尾联写自己对“横赋诗”往事的追忆和壮志难酬的悲哀痛苦。考点2:句中眼考点梳理: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说:清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说:清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清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一)炼字的定义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二)体会诗人的炼字魅力一、炼字表达效果1、动词富有动态,生动形象,写活画面,传递感情。2、形容词形象特点,营造氛围,体现意境。3、数词具体真实,符合情境。夸 张 渲 染。4、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1)炼动词1、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16、南山。”(饮酒陶渊明)提问:将“悠然见南山”中“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解析:“见”好。两字意境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而“望”则显得有些刻意,不是那么自然。小结: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2)炼形容词、副词1、示例:第 7 页 共 1 5 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 细 字。解析:个 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诗歌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