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三)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Zn-65 Cu-64 S-16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引起质量变化的原因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浓硫酸 B.石灰水 C.烧碱溶液 D.氧化钙【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酸碱的性质。【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会使质量变大,是物理性质;B.石灰水在空气中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质量变化,是化学性质;C.烧 碱(氢氧化钠)溶液
2、在空气中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质量变化,是化学性质;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导致质量变化,也是化学性质;故选Ao【点睛】熟记常见酸碱的性质。2.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古代诗词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请指出以下诗句中出现的 烟 字,与其它选项不同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答案】A【解析】【详解】A.“大漠孤烟直”是指浩瀚无垠的沙漠上看见一股浓烟拔地而起,这里的“烟”指的是固体小颗粒,符合题意;B.“日照香炉生紫烟”中 的“烟”指的是瀑布飞腾而下产生的雾气,是水的小
3、液滴,不符合题意;C.“多少楼台烟雨中”中 的“烟”是指下雨形成的水雾,是水的小液滴,不符合题意;D.“烟笼寒水月笼沙”中 的“烟”是指秦淮河上挥发出的水雾,是水的小液滴,不符合题意;故选Ao3.明代爱国诗人于谦的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IWJ温.A.CaCO3=-CaO+CO,TC.CO2+Ca(OH)2=CaCO3 J +H20CaCO3+2HCl=CaCl2+H2O+CO2 T【答案】D【解析】B.CaO+H2O=Ca(
4、OH)2D.高温.【详解】A.C aC O C aO+C O?与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有关,A项正确;B.CaO+H2O=Ca(OH)2与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有关,B项正确;C.CC)2+Ca(OH)2=CaCO3 J+H?。与诗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关,C项正确;D.CaCOs+ZHCkCaCL+HzO+CO2 T与诗意无关,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D项不正确;故选D。4.正确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捏紧胶头后再伸入到液体中,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
5、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符合题意;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药品应放在天平左盘,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入烧杯中称量,不符合题意;D.使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应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气体应从长导管一端进入,不符合题意;故选Bo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如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锂原子的中子数为3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
6、期表小方格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约为7,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锂原子的中子数为7-3=4,不符合题意;B.根据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单位是1,不符合题意;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 iC I,不符合题意;故选B。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
7、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有4个阳离子、4个阴离子,而反应后有2个阳离子、2个阴离子,反应后阴、阳离子的的总数减少,此选项错误;B.此反应过程中无气体和沉淀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溶液的总重量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此选项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A。7.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 a+、B a 2+、。-、S O:、C O会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
8、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A.H+、N a+、B a2+B.H+、B a2 C l-C.N a+、S O:、CO;D.H S O:、C O;【答案】B【解析】【分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的废水中含有氢离子,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详解】河道两旁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H+、N a+、B a 2+、C 、S C V-、C O 32-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则甲厂的废水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C O 3 2-,碳
9、酸根离子能与B a?+结合生成碳酸银沉淀,则 B a?+在甲厂中,B a?+与S C U 2-结合生成硫酸铁白色沉淀,不能共存,则乙厂中含有S C V-,则甲厂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甲废水中的离子是H+、B a2+CP,故选 B。8.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中不正确的是A.单质:臭氧、氢气、水银 B.常量元素:铁、碳、氧C.镣态氮肥:碳酸氢钱、氯化钱、硝酸钱 D.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答案】B【解析】【详解】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臭氧只由氧元素组成,氢气只由氢元素组成,水银只由汞元素组成,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故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碳、氧是人体所需的常量
10、元素,铁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符合题意;C.碳酸氢镀、氯化镀、硝酸铉的阳离子都为钱根离子,属于氨态氮肥,不符合题意;D.氢能、太阳能,核能清洁能源,都属于新能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9,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质量只有钢的1/4 左右,但是强度是钢的7 9 倍,它是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制作而成,该材料属于下列材料中的哪一种?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冬奥会火炬“飞扬”是由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故选D。10.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 2
11、 5 N 3 4 O 3C 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作推进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氯元素的质量最小B.该物质由2 5个氢原子、3 4 个氮原子、3 个氧原子和1 个氯原子构成C.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 5:3 4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63 个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可知,该物质中氢、氮、氧、氯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5:(3 4 x 1 4):(3 x 1 6):3 5.5=50:9 52:9 6:7 1,故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最小,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2 5个氢原子、3 4 个氮原子、3 个氧原子和1 个氯
12、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 5 1 3 4 x 1 4)=2 5:4 7 6,不符合题意;D.根据该物质 化学式可知,该构成一个该分子中的原子个数为2 5+3 4+3+1=63,符合题意;故选D。1 1.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生成物是氧化物C.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D.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醇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纳米催化剂2CH3OH+3O
13、2。【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两种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不符合题意;B.生成物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是性质)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根据分析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反应前6 个,反应后5 个)都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故选D。1 2.向一定质量的F e C L 和 C u C b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液M 的颜色一定为无
14、色B.滤液M 中一定含有Z M+和F e 2+C.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D.滤渣N中一定含有Z n、F e 和 C u【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F e C L 和CuC12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锌先与氯化铁和的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氯化亚铁的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 和滤渣N,向滤渣N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中一定有铁、铜,可能有锌,溶液中的CuCL完全发生了反应,滤液M 中一定含氯化锌,可能含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A.当溶液中FeCb未完全反应
15、,溶液是浅绿色的,说法错误;B.滤液M 中一定含氯化锌,可能含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说法错误;C.由方程式Zn+CuCl265=ZnCl2+Cu64Zn+FeCl,=ZnCl,+Fe65 一 ,56可知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 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说法正确;D.当锌有剩余时,滤渣N 中含有锌、铜、铁三种金属,若氯化亚铁未完全反应,则滤渣不含锌,说法错误。故选:Co1 3.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是A.实验现象B.物质鉴别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稀盐酸中滴加酚献试液,溶液变红色用灼
16、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熟石灰鉴别硝酸铁和尿素固体C.物质分类D.性质用途生铁、石灰石、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冰、干冰、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苛性钠、烧碱、纯碱都属于碱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氧气能支持燃烧-做燃料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稀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甑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B.灼烧合成纤维放出特殊气味,灼烧羊毛放出烧毛发味,可以进行鉴别;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无明显现象,可以进行鉴别;硝酸氨属于镂态氮肥,能与熟石灰
17、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属于锈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反应,可以进行鉴别,符合题意;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做助燃剂,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故选Bo14.下列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是A.A B.B C.C D.D选项鉴别物质实验方案AN2,CO2,H2用燃着的木条B尿素、氯化镀、硝酸钺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Ch加入过量Ca(OH)2DFe2(SO4)3,NaOH,CuSCM.KCl 四种溶液仅用组内物质鉴别【答案】D【解析】【详解】A.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聊城市 东阿县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