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解析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卷 2(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 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 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了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等人摄政招致管叔、蔡叔、武庚等人的猜忌和叛乱,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说明西周初年的统治尚不稳固,统治阶级内部关于权力分配
2、存在矛盾,建立宗法制确有必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周公摄政导致了地方叛乱,而非分封制导致叛乱,排 除B项;周公没有夺位的想法,而且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公摄政导致了猜忌和叛乱,而非分封血亲导致的对抗,排 除D项。故选A项。25.如表为唐太宗时御史大夫任职变化情况,据此推知,这一现象有利于姓名任御史大夫时间任御史大夫后所任最高官职及时间是否任相杜淹武德九年贞观元年九月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有温彦博贞观二年贞观年二月为中书令,贞观十六年六月为尚书右仆射有萧璃贞观四年贞观四年二月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有张亮贞观五年贞观十七年八月为刑部尚书,参议朝政有韦挺贞观六年后因贻误军机,除
3、名无马周贞观十七年贞观十八年八月升任中书令有A.提高监察效能 B.削弱士族特权 C.确立众相体制 D.强化中央集权【答案】A【详解】唐太宗时期的御史大夫多担任宰相,参议朝政,这有助于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提高监察效能,A项正确;御史大夫任职情况和士族无关,排 除 B 项;三省六部制确立了群相体制,排除C 项;材料涉及的是中枢体制,与中央集权无关,排 除 D 项。故选A 项。26.宋代商人地位上升,“父商子仕 现象普遍。还时常发生榜下择婿之事,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理学思想的浸润 D.士人
4、价值取向的改变【答案】A【详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阶层流动,商人社会地提高,因此出现了父商子仕现象,而且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的女婿,A 项正确 材料无法反映国家政策的变化,排 除 B 项理学重义轻利,排除C项;材料不仅仅反映了士人的价值取向,还有商人的价值取向,排 除 D 项。故选A 项。27.王夫之在 读通鉴论中说:“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据此可知,王夫之意在A.反对君主专制体制 B.宣扬天下为公观念C.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D.展现济世安民情怀【答案】B【详解】材料的主旨是“天下非一人之私”,
5、“国祚之不长”是因为“非公义”,即“家天下 导致国运不长,故主张“公天下”,B 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君主专制,排除A 项;王夫之并未跳出封建旧知识分之藩篱,不能体现近代人民主权观念,排除C 项;D 与题意无关,也并非王夫之真正用意所在,排除。故选B 项。28.1840年 泰晤士报报道林则徐的销烟为“暴力手段”,是“失败的”,“走私犯 和,鸦片吸食者 被囚禁,虐待并施以酷刑”,“清政府官员是最罪恶的群体,他们默许纵容走私行为却可以逃避惩罚。”这些报道()A.改变了之后中英关系的走向 B.对战争爆发起推波助澜作用C.真实还原了中国的禁烟运动 D.揭示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答案】B【详解】材料“18
6、40年 泰晤士报报道林则徐的销烟为,暴力手段,是“失败的,”体现的是英国媒体不认可林则徐虎门销烟,这必然会在英国形成舆论进而影响议会决策,对战争爆发起推波助澜作用,B 项正确;中英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是历史必然趋势,并非是报刊所能左右的,排 除 A 项;该报道说法不实,排除C项:材料与揭示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无关,排 除 D 项。故 选 B 项。29.“汉阳兵工厂工人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此时实有断绝供给吴贼枪械的必要。自今日起,宣布总罢工,再不要为吴贼造枪械攻打我们革命的战士。我们的口号是武汉工人大联合!”这反映A.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B.人民群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C.武
7、昌起义得到民众的支持 D.国民革命已取得了基本胜利【答案】B【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受北伐战争的影响,武汉兵工厂工人积极支援北伐战争,并表示断绝供给吴贼枪械,说明的是人民群众对北伐战争的支援,B 项正确;仅从汉阳兵工厂的工人态度来看,是无法得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的结论的,排除A 项;材料与北伐战争有关,与武昌起义无关,排除C 项;国民大革命仅取得局部胜利,但是受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影响,最终以失败告终,排 除 D 项。故 选 B 项。30.下图是抗H 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该宣传画A.揭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B.有利于提升民众抗日信心C.说明国共两党的地位平等 D.反映出民众抗战热情高涨【答案】
8、B【详解】据漫画可知,材料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战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升民众抗日信心,B 项正确;漫画意在表明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重要作用,并不能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排除A 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接受国民政府改编组织敌后抗战,国民党虽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但国共两党政治地位并不平引F除 C 项;材料不能体现民众对于抗日战争的态度,排 除 D 项。故选B 项。31.1985年,党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决定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农产品实行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卖给国家;其余多数农副产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国家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上述决定
9、A.改变了农村的所有制性质 B.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C.废除了农村计划经济体制 D.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答案】B【详解】1985年的“一号文件”允许农产品自由出售,减少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农产品的支配权,不涉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排除A 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未废除,排除C 项;当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尚未提出,排 除 D 项。故选B 项。32.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商人以澳门为中转站将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据统计,15801590年间,运往印度果阿的生丝为3 000多担,
10、价值白银24万两;1635年增至6 000担,价值白银48万两。该现象可说明()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 B.印度通过世界贸易获益最大C.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原材料 D.商品世界性流动进一步加强【答案】D【详解】材料体现了葡萄牙商人将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而且贸易量不断增加,这说明商品世界性流动进一步加强,D 项正确;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不符合史实,排除A 项;材料强调的是商品世界性流动进一步加强,不是印度通过世界贸易获益最大,排 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商品世界性流动加强,不能反映出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原材料,排除C 项。故 选 D 项。33.从 图 1、
11、图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地图的变化,可以推知一战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图2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的 欧 洲A.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C.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答案】BB.客观上传播了自由、民族独立思想D.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德国战败,战胜国要求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联代管,划定莱茵非设防区”,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奥匈帝国是一战战败国,一战后随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奥匈帝国解体,分为奥地利、匈牙利。此外,捷克独立,建立南斯拉夫国家。沙俄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于 1922年成
12、立苏联。波兰复国,芬兰、爱沙尼亚等成为民族国家。土耳其丧失更多的领土和属地,成为单一民族国家,符合事实,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 项;一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无法在图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 项;一战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 除 D 项。故 选 B 项。34.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掀起国有经济私有化浪潮;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出台了包括 广播电台法 运输法 渔业法 电讯法 石油天然气法 能源法等涉及各行各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这表明英国政府A.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开创了“知识经济”发展模式C.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答案】D【详
13、解】据题意可知,英国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掀起了经济私有化浪潮,这就与原来的混合经济模式有了不同,说明英国政府调整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D 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尚未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 项;掀起国有经济私有化浪潮不代表开创了“知识经济”发展模式,排 除 B 项;1929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后英国也不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 除 C 项。故选D 项。35.下图是1831年英国漫画。漫画中左侧的改革者高举写有“改革”字样的大斧砍向腐朽的大树,右侧的反对派则拼命维护这棵腐朽的大树。这反映出A.民主化改革道路曲折C.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铲除“衰败选邑”B.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D.科学社会主义
14、的诞生【答案】A【详解】根据“右侧的反对派则拼命维护这棵腐朽的大树”可得出当时英国的议会改革面临阻力,反映出曲折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议会改革,不是城市化,排 除B项: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人阶级没有获得选举权,排除C项;D项 是1848年,排 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共 5 2 分。第 4 1 4 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 1-4 2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 3 7 分。(4 1 题 2 5 分,4 2 题 1 2 分)4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 5 分)材料一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撰写了 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
15、陕西咸阳东)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 2 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 作 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 史记 汉书就是在 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8 9 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与谋议。后来在上层统治者的内部斗争中失败入狱,永元四年(9 2 年)死在狱中。那 时 汉书还有八“表”和 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班昭对于 汉书的功劳是不能泯灭的,她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才华的女史学家,也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吴 树 平 二十四史简介材料二 伯罗奔尼撇战争史植根于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沃土。作者修昔底德的历史观,与智者派提出的大部分观点相一致。历史
16、学家L 罗斑说他是智者派的学生。修昔底德受智者派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用怀疑的态度对待前辈和史学传统。他在著作一开始阐述自己的史学思想时,就批评希罗多德、狄奥尼修斯等前辈史家,认为历史学不应取悦流俗,而应该描述历史真实。第二,从人事活动出发来叙述战争过程,他在著作中引伯里克利的话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他力图站在世俗的立场上总结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教训,用以垂训将来。第三,写作中吸收了智者派的演说、修辞手法,而且整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约有四分之一篇幅是演说辞。摘编自王晴佳 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班氏兄妹和修昔底德作为伟大历史学家
17、所具有的优秀品质。(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 汉书和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产生的历史背景。(1 7 分)【答案】(1)品质:对历史的热爱;持之以恒;善于借鉴前人基础;善于探索与思考。(2)汉书: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之前史学已经取得一定成就;阶级内部斗争激烈;皇帝的重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智者学派的影响;人文主义的影响;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解析】(1)品质: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他们都对历史的热爱;持之以恒;根据“汉书就 是 在 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伯罗奔尼撇战争史植根于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沃土。”得出善于借鉴前人基础;根据所学可得出善于探索与思考。(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历史 模拟 全国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